Local本地

其他

对谈西仓|永续城市历史微光,重塑地方记忆与活力。

Expressivity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再造是在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胡武功/历任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现任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胡武功
2月1日 下午 9:33
其他

活动开始啦|2024 “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邀您来聚

花遇时光手作慕白艺术耳朵手作美术生油画框定制第一场爵士钢琴四重奏时间2024年1月20日17:00—18:00(因天气影响,演出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地点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1月20日 下午 3:28
其他

新书见面会|西安东大街的图像,文字与口述

活动区活动费用免费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入场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坐席有限,先到先得联合出品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Local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西安东大街全景式记录新书|上海艺术书展见!

UNFOLD2023上海艺术书展,将于2023年6月9日-11日,在上海市徐汇瑞宁路星美术馆举办。本次书展包含230家展商,30场讲座,10场公共教育工作坊和8个主题策划展。UNFOLD
2023年6月8日
其他

Localand展讯 | 此地的旅行:碧山十年海报展

“服务社区、地域印记、城乡联结”的核心理念,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努力探索着立足于中国本乡本土的百工复兴之路。海报,是对其工作路径的一种见证。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如果岛上气候稍微不那么湿热一点点,我就想移民过来了

在吴永根大叔家,紫月在采访(聊天),永慧在画画,新宇在拍摄,我在剥虾。©周新宇2022年8月3日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海山生态旅游岛全国高校驻岛文化研究计划启动

2022年8月1日,浙江省玉环市旅游集散中心暨海山文化活动中心运营单位Local本地组织的驻地调研团队抵达海山生态旅游岛,标志着全国高校驻岛文化研究计划启动。此计划目的是为了创建以“地方记忆+”为主轴的中国“山海美学”艺文集合空间,开始了挖掘地缘历史,整理地方记忆,研究海岛文化,创作海岛艺术的系列工作。驻岛文化研究团队由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目前有博物馆学、社会学、新闻学、美术学等专业学生参与调研活动。他们将常驻茅埏岛——海山生态旅游岛主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驻岛文化研究团队将去了解、走访、记录海山生态旅游岛茅埏、横床、茅坦、大青等岛屿上人们的生活日常,深入挖掘当地的海岛文化,钻研岛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样貌,从他们的专业视角,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口述史整理、艺术创作等手段来探究海山、记录海山、呈现海山。海山生态旅游岛是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的主要越冬区之一,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鸟类繁殖栖身之地,浙江省第一个滩涂湿地保护区。被海风吹拂了几千年的海山生态旅游岛,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保留了最纯真的渔村风貌。在岛上展开调研工作,驻岛文化研究团队遇到了善良朴实的村民,吃到了新鲜美味的海岛食物。全国高校驻岛文化研究计划已经开启,同时,海山生态旅游岛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文化学者等参与的“山海美学”共创共建工作。
2022年8月6日
其他

国际博物馆日|一次纸上展览就要来了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的两个博物馆,从去年到今年,展览都少得可怜,很多展览都一延再延。关着门的时间,似乎和开着门的时间,差不多。还好,展览之外的工作并没有停止过。其中之一,便是已经为此已工作了一年的新书:《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这也算是博物馆的另一种展览:纸上展览。书还有一些工作在收尾,和以前任何一本书一样,还是有无数个不满意。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借国际博物馆日,预告一下,敬请关注后续。预定,请留言。华侨商店_插图作者鼠帝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小书店在中国_展(第一季)

前言2020年5月13日,是Local本地“小书店好在哪儿”系列采访的第一期,目前已采访推送28篇文章。这个展览,是阅读的延伸。书店,生存不易,特别是小书店。和所有城市街巷里的街边小店一样,疫情反复,让他们面对了更多的不确定。展览筹备中,来自上海的梯书店与鲸字号、武汉的Combo!、广州的不安分书店、苏州的九分之一书店等,因为疫情影响,展书暂时无法到场。但这些并不是遗憾,这也是“小书店在中国”展览的一部分。希望一切过去,希望大家都能好起来。小书店在中国(第一季),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书店故事,是关于本次参加展览的18家小书店的采访与影像;第二单元是书店选书,小书店为展览提供了各自的选书标准,并寄来了他们认真挑选的书籍;第三单元是书店素人,四位书店的重度爱好者,带来了他们多年收集来的书店设计单页、海报、小册子等周边;第四单元,由《但是,还有书籍》第2季团队,为我们带来了纪录片,他们是作者、编辑、出版人与爱书之人。小书店在中国,数量众多,也越来越年轻化,这是一个有趣生动的群体。展览第一季,只是开始。之后会陆续推出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小书店在中国系列展,呈现他们。
2022年4月23日
其他

书店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小常/小白:有特别喜欢的书店类型吗?什么样的书店会让你想要再次拜访?妍叔: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选书偏独立出版和设计艺术的书店,每次去这种店都感觉掉入一个大矿藏,要守护好自己的荷包。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你选什么样的书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其实“良好设计”这个提法多少有点保守,在这个人人都是设计师,多元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貌似设计已经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而已。所以所谓“良好”设计可能只是我们喜欢的设计而已。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请不要忽视那些看不见的感受

《郑州乐与路》©yizhao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贾樟柯yizhao郑州市民、书籍爱好者Local本地:简单介绍下自己吧。yizhao:我叫yizhao,今年六月刚毕业于天津城建大学。我是一位普通的郑州市民,一位独立音乐以及艺术书籍爱好者,具备的无用技能是以前能够背诵圆周率后一百位,现在只能背五十位左右。yizhao其实是我的名字,姓后面的两个字“燚钊”,因为“燚”不太好认,从小到大被人无数次念错,有念“焱钊”的,有念“剡钊”的,甚至最近还有人念成“炎利”的,所以我觉得直接拿拼音当名字比较好。朋友们也会叫我“大钊、阿钊、大刀”,这些都可以,总之不太喜欢被人叫错名字。Local本地:再请介绍下着陆房间LandingRoom+吧。yizhao:着陆房间LandingRoom+本身的定义来自于:“英文中有个词组叫
2021年11月12日
其他

在最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意

现在这个公众号的调性与最初的想法差不多,只不过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与城市书店相关的内容成了这个公众号现阶段延续性最强的部分,当然以后也有可能发生一些变化。
2021年11月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废弃工厂对我来说是个人的宫殿

岳小博:散步最大的感受是安心和归属感。在我幼年还没有什么出门经验的时候,晚上睡觉时会经常做那种在不知名城市里漫游的梦,它们统一的破旧,朦胧,带着一种愁绪,这可能在冥冥之中奠定了我日后的审美和情绪。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需要我的一生来实现这种拥有

“骑自行车车本该就是最正常不过的行为,不该被称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特殊的小圈子,这种现状只能是看低了骑行本身。从没有人走路就自称为行者(pedestrian),为什么骑个自行车就非要被叫骑行者?”
2021年9月28日
其他

厨房里的人其实是很孤独的

街道的惊喜——美术馆街指南家乡带给人们的,除了重要的亲情,还有熟悉的乡味。离家百里,想带上一份打包好的饭菜,千里万里之后,能带走的只有与食物有关的记忆。记录当下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时候手机相机摄像机成为了无法离手的记事工具,但也还有人执着于用手和画笔,描写来自于日常和回忆中的家乡味道。“构成味觉记忆的关键或许不是食物,而是在某一段时光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小样「1000小食」计划发起人公众号:放羊姑娘Local本地:你好小样,先介绍一下自己吧。小样:小样是初中开始被人这样叫的,是大名的谐音梗(福建人挺喜欢谐音梗)。现在觉得这名字挺好的,好记。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开书店是一种自救行为

Local本地:2020年2月的那次《我们在城市找书店》vol.1,你们去到了福建(厦门泉州漳州),怎么做了一期就没有后续了(笑)。各位心目中理想的书店,或者目前个人最喜欢的书店是哪家呢?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书店,还要继续开吗?

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梓书房,台湾台中西区福人街91-79“开店进入第八年,「真的还要继续开书店吗?」这个声音不断出现,没有固定薪水,猫老了病了,真的拿得出医药费吗?都已经开店好多年了,现在养活自己都很困难了,未来真的会好吗?我现在开书店,会不会只是因为执着和不敢放弃,一遇到挫折,就又陷入了低潮循环。某次,跟敬佩的书店前辈聊到这种心情,他说他每天都会想喔,想了几百万次了,而且他知道,即使现在说服自己,未来这个声音也一定会不断地出现。于是我纠结的想法松开了,既然如此,我不如跟这个声音当朋友,它出现的时候,不感到意外。”曾淯慈梓书房主理人之一Local本地:先为Local本地的读者介绍下自己和梓书房吧。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平芜尽处是春山

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春山书店,武汉市江岸区高雄路118号春山是一家位于汉口高雄路上的小书店,也是一间甜品店,由姐弟俩联合经营。姐姐喜爱甜品,弟弟痴迷书,他们说店内唯二值得骄傲的东西是甜品和书。复合型业态的书店存在已久,春山则将焦点放在书籍和甜品上,他们认为两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度过悠闲时光。抱持着“希望更多好书能被人看见与关注,希望大家能品尝到好吃不贵的甜品”的想法,弟弟严选设计、生活、艺术、文学等书籍摆放于店内,姐姐则烘培、研制各种口味的蛋糕卷,在喂饱灵魂的时候,胃也满足。正如下文所说:书籍是某种食物,看书如同吃饭睡觉,既普通日常又十分必要。春山书店Local本地:可以先简单做下自我介绍吗?弟弟:现在是个书贩子。姐姐:普通青年。Local本地:可否介绍下“春山”名字的由来?“春山”这个名字来源于欧阳修的词,平芜尽处是春山。Local本地:为什么会想到“甜品+书籍”的复合经营方式?弟弟:日本的书店行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玩复合经验的模式了,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创新。只是因为我姐擅长甜品,我又有很多书,觉得如果能“甜品+书”这样一起经营也不错。Local本地:对待出品的甜品和挑选的书籍,你们的态度是?姐姐:对甜品的真诚。弟弟:书籍应该算是对个人“自我更新维护”的投入中性价比很高的少数几种方式之一,所以应该还是热爱吧。我比较喜欢挑选书籍的过程,店铺则是一种媒介,能够让好书被更多人关注,如果能带书回家当然更好。唯一值得骄傲的甜品和书Local本地:甜品对于你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姐姐:甜点就是我的生活。Local本地:购买甜品和购买书籍的顾客比例是怎样的?店内主要的营收来源是什么?弟弟:营业额主要还是得靠甜品,我觉得二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毕竟书和甜品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来度过充分的悠闲时光。Local本地:除了高雄路·春山,你们还曾在宝岛公园背后的大楼中开了一间“春山书吧”,既然有了高雄路·春山,为什么还会想要再开设另一家主营图书的书吧?弟弟:之前的店铺受面积限制,书所能够展示的方式太受限制,而为爱书人提供一个能好好看书的地方是春山的服务之一,所以开了这样一间书吧,也能更好地为春山贩售的甜品提供一种无形的价值支撑。一般来说,卖书的甜品店不会做以次充好的事情,而春山出品的甜品品质也是十分可靠的。搬家的新店靠近香港路地铁站B出站口这一侧,其实不论是开书吧还是春山的搬家,都是为了给书更大的展示位,让好书被人看到,被人关注。高雄路·春山春山书吧也是春山2.0Local本地:高雄路·春山刚刚搬家到靠近香港路地铁站一侧,名字也直接改成“春山书店”,一楼是书店(甜品部分仍保留),二楼则以“春山美书馆”面向世人。可以说下搬家的原因吗?弟弟:其实店名还是春山,搬家的原因很单纯:营业额到了瓶颈,想要有所突破,就换了经营地址和面积,为了方便客人和我们打理店铺,自然而然就关掉书吧和老店,合二为一了。“春山美书馆”是一个藏书馆,会展示一些好看的书籍,至于评选标注则是个人主观审美选择,入选标准以封面、装帧设计为主要评价因素。当然文字、图像内容也要有一定的质量。有一些绝版书都会参与展示。春山书店Local本地:在春山随处可见不少台版书,以你的观察,两岸图书在出版发行、装帧设计、内容选择等方面存在哪些不同?相较于简体书,台版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什么地方?弟弟:我觉得还是市场导向和产品导向的区别,但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是为了产出好书。港台的书籍选材会更为自由,装帧和封面设计更艺术化,但是实际上,特别是近几年大陆出版物的风格也更加市场化和艺术化。另外,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大陆版本的出版物和台版书甚至西文书都套用同一个封面设计,仅仅在书籍开本大小和文字排版上做了轻微差别的调整,所以书籍出版地的差别并不重要,一本书最重要的核心还是要看书中的内容能否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其他的,包括装帧设计、封面设计,出版版本的差别都得建立在一本书内容的基础之上。Local本地:听不少人夸过,“春山的选书真的很好!”,平日里你都是如何进行挑书和选书的?弟弟:逛艺术展,逛别人家的书店,以及客人的反馈。在日本有一种职业叫选书师,诚品也拥有五十人左右的选书团队,春山就我们两个人,每年出版的书有那么多,根本顾不过来,所以挑一流选书团队挑过的书是一种方式;另外市场也会自己淘汰掉很大一批书,特别是在网上,好书会直接以高昂的售价体现出来。最近春山推出了新的购书规则:读者如果买了书,看后觉得不好看,可以找我们退一部分书款,退款后的书钱相当于进书时的折扣价,但仅限于国内出版物(不包含有标价的绝版书)。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表示春山选书时的诚意,也是为了更好的鞭策我们,用心挑选好书,呈现给读者。Local本地:春山选书的侧重点是什么?弟弟:春山搬家之后就没有侧重点了。还是会以个人所感兴趣的书籍作为选书风格。新店的书籍主要在设计、生活、艺术、文学这几个方面。卖生活类的书籍是因为春山是家甜品店,售卖的书当然也得搭搭边;文学类的书是销量比较好的,价格相对于艺术设计类的书籍低一点,做生意当然得跟着市场走;艺术、设计类的书籍是与我个人兴趣相关,虽然售价比较高,但是本本都是精品,就算卖不出去也不打紧。而且武汉卖艺术设计类书籍的专业书店屈指可数,也能跟连锁型书店形成区别,虽然我不认为同一个街区的书店会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就书本身来说,好书是会自己挑选客人的。Local本地:“开书店其实是你成为一个伟大建筑师的工具”,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弟弟:应该是“有可能成为”,我觉得一个顶尖的建筑师首先得有像作家一样的内心状态,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这需要在漫长的生活中累积养分。开书店卖艺术,设计,建筑类的书能让我有更多机会认识这些专业领域里的人,和这一类人交流会有助于对我个人的培养。所以书店是平台,是一个能够提供交流学习的场地。想自己设计建造房子应该是每一个建筑师都想做的事,只不过在我这里变成了图书馆而已。另外我想建造的也不是单纯的图书馆,而是希望这座“图书馆”能自我造血,能够以某一种复合的商业模式赚钱,去负担运营成本。其实想读书在哪里都可以读,所以阅读跟阅读所需要的空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也就并不存在理想不理想这回事。我比较喜欢躺在建筑大师设计的椅子上读书,但是现在买不起这种椅子,所以也许去公园里读书是一个好选择,以后开在公园里的书店也会越来越多的吧。Local本地:作为家人,如何看待弟弟喜欢书,想要开书店的这件事?姐姐自己又是怎么看待书籍的?姐姐:人生就应该相互不设限制和干涉,任何不违法的爱好都可以相互理解和支持。书籍是某种食物,看书对于我自己,如同吃饭睡觉,既普通日常又十分必要。*本文内容来自受访者,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Local本地小商店
2021年7月22日
其他

老工厂更新的西安样本

俯瞰叁伍壹壹园区©Local本地在城市的历史变迁中,总会有些人或事因为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退出历史舞台。正如那些烙着工业印记的老厂房,它们见证过城市发展的高光时刻,也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沉寂,一度被人遗忘。但作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越是其貌不扬的老厂房,越能在改造后焕发新生,触及更多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场景的定义。以汇聚大量不同年代建筑的西安为例,前不久荣获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的叁伍壹壹TFEP,就在工业文明的二次利用上,向外界展示了全新的空间维度。白天的叁伍壹壹,大树与厂房©Local本地师法自然的空间哲学叁伍壹壹TFEP位于昆明路与民洁路附近,原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一一工厂,曾是中国最大毛巾厂,为军需工业和陕西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口创汇做出重要贡献。在业主搬迁以后,从老工厂转变为生活社区。即便密集的住宅区拔地而起,繁忙的早市和围绕在厂区周边的居住格局与生活方式,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原有活力,对那些仍然生活在附近的老职工来说,旧厂房连同这片街区,是一段城市发展与个人命运共同演奏的交响曲。夜晚的叁伍壹壹,入口大阶梯©Local本地面对1座老⼚区,77棵大树,3栋包豪斯⻛格的厂房,10栋具有年代感的⽼建筑,3511等待的不仅仅是工厂改造本身,更像一种包裹着个体生活、街区氛围的“复兴”与“再生”。西安际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策划方Local本地,以“微更新轻改造”为主导理念,将园区定义为“新型社区中心”,这与众多城市更新项目相比,可谓独树一帜。除了邀请场域建筑进行整体改造设计,还积极拉动各个大学及院系等社会资源参与进来,例如为花花大会进行视觉形象设计的DONGQI
2021年6月24日
其他

她画笔下的小城故事,又土又酷

来自福建漳州小县城的方爱琼,是一个典型的“小镇姑娘”,自幼在红砖古厝里长大,热爱古早味和市井味,喜欢逛菜市场。长大以后她成了一名自由插画师,画县城街道和路边小摊,画田间烧窑和节庆日常,画阿嬷的服装和头饰搭配,也画本地的老物件和特色美食。她画笔下的闽南县城日常生活轻松自然,但又透着一股“土酷土酷”的气息。有人问她为什么如此执着,要把家乡和本地文化记录下来,她也解释不大清楚,“也许仅仅是对伴随自己成长起来的那些风土人情感受比较深刻,然后就会想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大爱自由插画师,漳州云霄人,现居厦门Local本地:先介绍下自己吧。大爱:哈喽我是大爱JUNE,方爱琼。来自南方小镇,自小在阿嬷的红砖古厝生活,热爱古早味及市井味,坚持和偏执。初中的时候喜爱买杂志,受本土杂志M世代(已停刊非常多年)影响蛮深的,当时觉得做本土文化很酷,没想到这个念头一直到了现在还是觉得很酷。目前我是个自由插画师,但我不太喜欢插画师这个定位,我觉得更适合称自己为一个草根画者。Local本地:关注到你是因为乱入“大爱JUNE”公众号,你写着“一个爱菜市场的姑娘”,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菜市场呢?大爱:之前也有朋友问我,你这么喜欢菜市场,一定很会做饭吧?我只得摊手。菜市场是一个多么人间核心的东西呀,所有的季节变迁、人生态度都摆在那里。用视觉角度来谈的话,我一直觉得每个摊位都像一张画,每个摊主都在努力地表达他们的商品,这其实传达出各家摊主的个人美学意识呢。仔细去看,每个摊主的摆放都有各自的个性和逻辑,包括强烈的色彩碰撞,摆放商品的构图方式等等,所以逛菜市场对我来说是一件正经又快乐的事情。最近入了初夏,画了一些时令水果还有喜爱的玉兰花Local本地:平日里都喜欢画些什么呢?大爱:在早期会画一些以漳州云霄县城为题材的画,后来也尝试去画隔壁县城,比如东山岛和诏安县,想试着观察下县城间的区别。再到最近我开始放掉一些对县城的执念,把重心放在休闲日常中,这样的输出反而是自己觉得比较舒适的状态。会触动我的大部分是很市井的画面。有时我走在街上或巷子里,会被某个场景或物品惊艳到,比如阿婆服装和头饰上的搭配,她们会摘一些初夏时盛开的玉兰花别在头发上,在我看来非常的少女心,这样的画面会让我想要画和记录下来,因此做了一系列少女阿嬷换装贴纸的作品。东山岛——关于海底反的想象诏安县——做了会动的小食(以上分别是猫仔粥与贼婆面)Local本地:你真是一位留心生活,会发现生活中小细节的人呀!你“善于观察”这个特质对绘画产生了什么影响?大爱:要说对绘画的影响的话,可能就是借用“绘画”这个载体,跟更多的人产生互动,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活上的小细节。最近在尝试做一些衍生品,比如新版的“阿嬷换装贴纸”,记录的是泉州惠安女的形象。为了增添娱乐性,我在贴纸里加了日常骑摩托车出行会用到的安全帽、下雨或赶海穿的水鞋、居家时穿的粉色睡衣等等,背景还画了一只在惠安县城里经常出现的电动车“三脚虎”,想象它出现在城市街道时的画面。在材质上选用了反光银卡,整体想营造一种“又土又酷”的感觉。至于如何去理解和感受,就交给读者吧。
2021年6月8日
其他

我们推广的不是传统定义上的艺术

「白灼B-joy」艺术商店,厦门市沙坡尾大学路107-101号白灼B-joy艺术商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沙坡尾的巷子口,主营不同地域艺术创作者的作品和艺术衍生品,涵盖摄影、插画、版画、诗集、陶瓷、纸本创意、文创周边以及手工艺等多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展厅,会举办一些有趣且多元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作为小红书上的网红店,白灼B-joy艺术商店一直以来都很受顾客欢迎,两位运营者Peter和邦尼也在探索“艺术消费平价化的可能”,他们希望通过举办展览、工作坊、贩售商品等方式,在新兴创作者与社会大众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艺术其实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哪怕只有一小点的触动,或者让你会心一笑。”
2021年6月2日
其他

书店是店主性格的延伸

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跳星星书店,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3号小艾跳星星书店主理人Local本地:自我介绍必不可少,做下自我介绍吧。小艾:如果很早就发现自己有一技之长,那就太幸福了,可是我没有,所以只好不停地尝试:杂货店、服装店、咖啡店……如今正在开一家书店。Local本地:在开跳星星书店之前,你曾是“自给咖啡店”的老板娘,隔层的楼梯转角处放置了不少书和杂志,那些是买给自己看的,还是特意为咖啡店买的?小艾:杂志是为客人选的,书籍就是我自己想看、感兴趣的,那些书没有考虑跟咖啡店的关系。其实从“自给1.0”时起,咖啡店里就开始摆书架了,那时候就有一个文学的书架,墙上还摆了一些独立杂志,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换几本杂志。那时有被客人夸“书品很好”,是我第一次听说“书品好”这个词,但我不知道这个标准是怎么定出来的,也完全没有开一间书店的念头。Local本地:如何看待咖啡和书(阅读)的关系?会觉得书和咖啡天然契合吗?小艾:喝咖啡和阅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有闲暇时间,但我觉得它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许对一部分人来讲书和咖啡是契合的,因为咖啡店的形态有很多种,有的咖啡店就是想做一种安安静静的咖啡店,想给客人一段独处的时间,那么在那种情况下,我觉得咖啡是跟书很搭。再有一些咖啡店,他们提供的是一种社交场合,大家过去是聊天的,认识各种各样人的,在那种情况下我不认为书和咖啡是搭的,所以还是得看咖啡店的调性。而且我觉得现在跟书搭的咖啡店越来越少了,现在新开的咖啡店面积越来越小,能提供给客人坐的位子也变少了,加上消费行为更加快速化,所以放书是没有必要的。但老一辈喝咖啡的人都很有时间,会在那边坐很久,当然,老一辈的消费者和老一辈的咖啡店是相对应的。Local本地:为什么会有开一间书店的想法?小艾:在2018年做table餐桌之前,我就动过一点点心思,想过“咦,要不要开一家书店呢?”当时还真进了少量的书回来囤着。但很快我就把这个念头打消掉了,因为我不太想要跟别人说话。我自己看书是从来没有跟别人分享的劲头,看了就看了,自己消化了。而且因为我记性特别不好,我没有办法复述那个书里面到底讲了什么,然后我喜欢的诗,我也只是记得那种场景、氛围,我也背不出来那些诗句,所以我就没办法跟人分享,然后我觉得这样子的话,恐怕是不适合开书店的。后来,2019年夏天的时候,我又重新有了想开书店的想法。因为那时候太闲了,我在咖啡店里其实没有什么职能,于是我就想做点只属于我自己的事情。把以前想开的各种店的念头又重新思考了一遍,就想或许可以换个思路。当时也做了一些关于书店的功课,看了一些台湾书店经营方面的书,开始思考“现在如果再开书店的话,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它再特别一点”?因为书,你在哪里都买得到,关键是你这个店要怎么不一样。当时想到的方式有“陈列的重要性”和“定期更新不同的主题”。再后来我就说服自己“那就不分享吧,就他们自己看,我只要把书摆好,他们能很明显、很清晰地看到,那他们也不会来找我说话了。”于是我就开始做开店准备了。Local本地:从咖啡店老板娘到小书店店主,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如何看待部分“只看不买”的客人?小艾:对我来说,不是在“转换”,我就是把自己放在这个书店里面,我去适应这个书店。偶尔会跳开来对比一下,看人们会有什么不同。书店属于零售业,咖啡店属于餐饮业。去咖啡店你要想坐着的话,肯定要点东西,但你到书店来,你是可以不消费的。我开书店跟我以前开服装店的感觉更接近,客人试一大堆衣服然后不买,你不是还要招呼她。这跟客人在书店里看很长时间书,却不买书是一样的。我记得刚开书店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在这里看了两个多小时的书,他拿起很多本书翻看,而且不是都只翻一下,是真的有的书会很认真看半个小时。那我觉得,你哪怕是买一个二十多块钱的书,我都觉得心里会好想一点,你总得为你这样的行为付出点什么吧!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就觉得无所谓了。因为我觉得这是自由的,他没有义务要买书,有的人可能会想着支持一下小书店啊,或者不太在意价格,或者现在看到这个东西就想马上拥有它,有的人是出于这种心理才去购买的。而有的人,他可能有各种各样不购买的原因,但是他只是没有跟你说而已。就是一个自由的消费场所,可以买,也可以不买。我中间还给了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只要大家还在看书那就很好,他也许今天不买,然后过段时间再来,也许会遇到他真正想买的书,又或者以后哪一天他不在乎价格了,他的一些观点转变了,他就开始买了。但只要他还在继续看书,那就是好的。此外我还想说,他如果在这里挑选了很久的书,最终决定买走其中的一本,那一本书跟他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书,意义是不一样的。他会记得他是在实体书店买的这本,之后当他看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对他构成的记忆是不一样的。因为书本来就是一个会影响人意识的东西,它是会进入你的头脑的。所以当他在看这一本曾在实体书店买到的书的时候,会回忆起当时是如何知道这个书店的,如何选择要来的,然后一路上的见闻,在这个书店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最终为什么选择了这本书......整个是一套完整的记忆,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跟你平时每次在网上看完图书信息就下单,攒一堆书在家里面是不同的记忆,在实体书店逛一圈,买一本书,这个印象是更深的,因为它把你的生活融进去了。这也是我自己的实际经验,以前我去外地的时候,逛任何一个书店,我都会买一本书带走,就哪怕我现在有这么多的书,可是我看到那一本的时候都会想到我买书时的过程。Local本地:书店进行店铺选址时,考虑了哪些因素?小艾:找店铺找到最后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因为找了很久,不停地走、到处走、每天走,但发现喜欢的位置都没有合适的门面,再后来就觉得“我如果再不开始,脑袋就要炸了”,因为有太多想法想要实践出来。于是我就不怎么纠结选址了,就想“那行吧,我反正在哪里也不重要了,只要能开。”Local本地:跳星星书店目前所在的沈阳路,充满烟火和市民气息,开店三个多月,对周遭区域的感受是什么?小艾:我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总体来说还是挺平和的,我还在适应它、融入它。我都还没有很悠闲地在街上走路,每天就是直接来上班,然后到点下班就离开了,我还没有好好地逛过这一片街区。当然我有在附近买过蔬菜水果,也渐渐有了喜欢的常去的餐厅,但因为我现在业务方面还有很多要加强的,更多的精力还是在书店内部,所以外界的生活我还需要过一段时间再感受。Local本地:在一个读图和短视频泛滥的年代,甚至看视频都需要速度加倍,为什么要开一家文学为主的小书店?小艾: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假设,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被媒体误导很多。我是这么理解的:为什么觉得现在大家的阅读行为看起来像是变少了,因为大家用手机用多了,但是有些人是在手机上阅读的。虽然我们总在说碎片化,但有些人阅读的时候也许看得并不是碎片化的东西,只是手机相对来说是一个容易影响你注意力的东西,你在看的时候,很可能被其他东西打扰到,不像看纸质书时能够那么专注。但我知道很多人在手机上看很长的文章,这也是客人跟我说的,因为有一部分客人是纸质书电子书都看,毕竟纸质书确实有携带上的不便。还有就是大家在公众场合或者非私人空间里面看书会觉得很害羞,有羞耻感,因为太少有人这样做了,他们会被人盯着,就觉得你在做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看文学呢?首先我在看文学,然后我觉得我不是那种很特殊的人,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看文学的。开店以来,我接触到的客人,看文学的人好多好多,比我资深的,或者比我阅读范围广的,好多好多,相信之后慢慢地我可能会接触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在交谈中,可能会知道我这里是一个以文学为主的书店,来这里可能会遇到一些他们还没接触到的文学方面的作家和书。我挺乐观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在读文学的人还挺多。Local本地:你觉得阅读文学的重要性是什么?小艾:真的有什么重要性吗?我们是因为文学重要才阅读文学吗?我们是因为一件事重要才选择去做吗?我不知道文学有什么重要性,它也许只是一种个人趣味。对我来说,我只是顺应我的个人趣味。要说文学有什么应用价值吗,那我们平时说话就是运用语言,就是文学吧。Local本地:跳星星书店开业至今三个多月,每个月店内都会有不同主题的选书陈列。二月、三月、四月到现在的五月,经过了四期,每次都是怎样确定主题和陈列书籍的?小艾:开店到现在我其实已经很有规律了,我的工作规律是这样的:因为我每个月一号已经换了新的书,我一号到十号是什么都不想的,我自己就会看书,会去观察这部分书和客人的反馈,心里默默记一下。因为有的客人就是固定的“一月一会”了,会每个月来看,“咦,这个月又摆了什么书?”我心里面就会好奇,我还蛮关注这些“一月一会”客人的反应。比如说他们会在哪个书架前停留久一点,现在因为戴口罩所以不太看得出来表情了,有的客人他不会跟你沟通很多,性格很内向,那就只能通过他停留的时间或者他最终选了什么书,在心里面记录一下。然后十号一过,我就要开始收紧神经,想下个月要摆什么了。到二十五号,我大概会想一半出来,等把现场收拾干净,把已经想好的一半都摆出来后,剩下的那一半是在摆的过程中想的,但我觉得其实它可能之前就已经在我心里面了,在摆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浮现出来。其实五月份的时候,我对自己做了一番挣扎,对我的性格来说,是一个突破,就是我把写有“注释”的纸条给贴出来了,虽然不是那么具体,但也有一个引导性,能够让大家知道一个大概。前面三个月我都没贴,之前觉得把这些主题的书架摆出来,能“平复”我自己的分类强迫症,我其实爽了,剩下的你们就自己去看吧!你们自己发现了,觉得好就好,没发现我也无所谓,但这真的纯粹太个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所以四月底的时候我想了一下,既然是开店,那我应该要去做更多分享的部分。我现在其实很享受跟客人面对面进行语言沟通了,但写这些标签出来,我是会有点害羞的,因为有点把自己的心思暴露出一部分给别人看的感觉,我会觉得蛮害羞。每个月我是按照书架做主题的,因为如果整个店定一个主题,我选不出那么多书。按每个书架来做主题却是可以的,书架跟书架之间不会再强调联系了。每个书架的主题在我脑袋里有点随机,其实脑袋里能想到的主题比这些要多很多,我只是从脑袋里挑了一部分出来摆,当然这取决于一些因素。首先,这个主题,它所要放的书跟之前摆的书重合度高不高,尽量要让它低一点,不要把之前摆过的书再拿出来摆一遍,当然了,有的书不可避免要重复出现。第二,我的库存够不够,如果设立了一个主题,我为了这个主题要重新进全部的书,那样子我的压力会很大,我必须是要有一部分库存了,之后只需要再去补一点货就能满足它的陈列,我觉得这样做比较理性。然后第三个考虑的是,这些主题会不会比较有趣。举个例子,一个设置为“岛国文学”的书架,看到“岛国文学”,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日本文学,这当然也没有错,但那样就不有趣了,所以“岛国文学”摆放的是来自爱尔兰的作品。再举个例子,以前看过一本聚斯金德的小书叫做《论爱与死亡》,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名字在我心里挥之不去,强迫症让我一定要设置一个“爱与死亡”的书架才满意,用他那本打头阵,又摆了读库出版社哲学系列中的《爱》和《死亡》,再加上大部分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关于爱和死亡的啊,简直不得不摆。当然了,有一些电影和作家啊阅读啊关系很紧密,是可以拿来做背景使用的,例如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里面出现了海明威、斯泰因、毕加索、TS艾略特……可以摆放的书非常多,但直接摆就有点无聊,我会在“午夜巴黎”书架旁边的白墙上投影,但是投影要注意了,首先是静音,然后屏幕一定要缩到很小,我那次把画面宽度控制在了40公分以内,这是因为电影是为了衬托书架的,对不起各位,但真的不是邀请大家来看电影的。必须说明的是,我整体的陈列摆放中,文学一定是要占70%以上的,其他还有点生活类或者艺术类的,有一个比例的拿捏。Local本地:店内陈列的书籍,倾向于让每本书都能拥有“正脸见读者”的机会,书脊向的陈列很少,前面有提到希望每一本书都有机会被人看到,在陈列上的考虑主要是什么?小艾:我觉得我已经花了很多功夫把好书都进回来、都挑出来了,这是一个书店店主在前期做的功夫,那么它们如果都码得满满的在书架上,书脊朝着客人,那很多好书就被埋没了。一直埋没下去,我觉得很可惜,所以我就希望每次摆出来的书,量不要太大,但是每一本都能够被看到,这样一些大家可能觉得冷门的书,才能被卖出去。Local本地:但其实大部分书店还是书脊向人为主、什么主题都占一点,书多到不知道选哪一本?对此你怎么看待?小艾:虽然我不太想去把读者进行分类,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一个粗浅的分类。有的读者已经很有自己的阅读体系,他知道自己要读什么;有的读者是有阅读兴趣、有一点阅读习惯,他喜欢书店这个场所,有闲暇的时间他愿意去书店逛逛,也许能遇到喜欢的书,但如果书太多,确实是会有选择困难;还有一部分客人,是人群最多的一部分人,就是他们平常可能不怎么看书,他们去一个书店可能只是路过,打发时间,像逛街一样,瞎晃一下,这种人进去之后就像没看一样,只是在里面走了一圈。我觉得这家书店对第三类人来说,比较没有门槛吧,在这家书店里选书比较容易,可能会增加他们购买的机会,让他们开始阅读。Local本地:偶尔你会在个人微博上分享书店小事、趣事,或是与读者朋友的互动。开业至今有遇到什么印象深刻的读者吗,或者特别意思的事情呢?小艾:有一位我把她叫做“狄金森”的女生,我在微博上写过三次她,每次写她的时候,我都写的挺长。第一次是写她跟我讲马雁,国内的一个女作家的事,那时候还没有给她取“狄金森”这个名字。为什么对她印象深?是因为她看书真的很投入,每次会把每一个书架认认真真看一遍,整个过程下来大概一个半小时。我就想说,每个人进来都应该要花上一个半小时才对,有的人就走马观花,然后有的人就只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书,我觉得那个习惯非常不好,你为什么只看自己熟悉的那些书?我看得出来她就是很爱文字的那种人,然后她每次又不讲话,但私信里会给我分享她喜欢哪个书架,喜欢哪个作家。每次私信都写超长,很多段,跟我分享很多作家啊书啊一些相关东西,毫不吝啬表扬书店。Local本地:可以在最后说下为什么取名为“跳星星书店”吗?小艾:是由兰波的这首诗句来的:我牵着绳索从一座钟荡到另一座钟;牵着花环,从一扇窗跳进另一扇窗;牵着金链,从一颗星坠入另一颗星。我就这样跳舞。我觉得这首诗写的非常浪漫,很美,然后就决定叫跳星星了。↓Local本地小商店
2021年5月24日
其他

对谈预告 | 张立宪 × 王亥 × 宋群 “个体记忆与地方记忆”

1F张立宪(老六)出版人、《读库》创始人在似是而非中打捞一部分历史残片2004年,张立宪出版了《记忆碎片》一书。第二年,从石家庄去北京的路上,张立宪产生了做《读库》的念头。他在日记里写到: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一个镇子的人,都来了

我们邀请到城厢当地著名的收藏家李瑞奎先生担任联合策展人,展品中包含他三十多年来收藏的大量有关当地的历史物件和文史档案。观众们在观看李瑞奎先生的藏品
2021年5月8日
其他

Localand(成都)|“地方记忆+”系列展来了!

Localand·城厢会客馆变成在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展览回望中的注视:千年古镇,百年城厢城厢印迹展——天府之美,美在城厢城与乡,在地书写的可能市井生活系列:与坐有关的物MUJI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95后男孩拿相机写诗

说的很好:“窗户通常也是一面镜子,因为它是半透明的,它有一个反射。在反射中你会看到自己,在镜子和窗口之间存在光谱。因此,摄影中的反射往往具有你所看到的那种能量,同时你也在寻找。”
2021年4月22日
其他

这姑娘竟然把家变成了图书馆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妍叔谷志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飞机场边上的“社区遗产”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虹桥机场新村,靠近市中心及虹桥机场,地理位置优越,社区居民众多,常年来沉淀了颇具特色的航空社区文化。去年
2021年4月2日
其他

一座城市的二十年

月,老渔民黄有的孙子正在逗猴子玩耍,隔江对岸就是今天的广州塔。从云南回来后,拿了这批照片到一家报社自荐,就这样进入摄影记者行列。刚当记者,除了完成报社拍摄工作,我把城市摄影作为一个选题展开。1997
2021年3月23日
其他

戏班在民间

台上唱念做打,台下嬉笑怒骂,民间川剧看似热热闹闹,背后却是数不尽的辛酸。在四川省青白江区,有一支由十几人组成的川剧班子,他们日复一日地坚持演出,靠着微薄的收入艰难前行,观众越来越少,演员后继无人,但他们却从未想过放弃。有人说,他们是一群唱川剧的“吉普赛人”。从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在“奶奶家”做展览

pro,一个常常出现在电子产品名字后缀的词,调转方向,成为一家落地西安四季巷试剂东院的多形态独立艺术空间“protopaper”的前缀。希望能在自身涉猎的领域做到专业级别的同时,不忘回归大众,减少距离感,扎根社区,让艺术与生活更好地融合,人和存量建筑等介质在共情感的发酵下,更聚焦也更自然。无论书籍或展览,这些都是小空间试着与环境相处的载体。张昕萌视觉设计师经常会“我有一个想法”来引导很多项目落地喜欢将艺术生活平民化,喜欢生活在社区Local本地:可以为大家介绍下自己和Protopaper的伙伴吗?张昕萌:protopaper目前人员结构比较丰富,有从俄罗斯回国的纯真,主要负责创意动态输出,还有kun,主要负责落地执行的一些辅助工作,而我负责的方面则比较复杂,简单可以理解为统筹。Local本地:Protopaper这个名字的由来?张昕萌:pro本意是专业,我们希望它能延伸变成一个句式“pro
2021年3月4日
其他

做有思想的芦苇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阿俊一苇书坊主理人Local本地:简单介绍下自己和一苇书坊吧。阿俊:一苇是一家人文社科主题的独立书店,创立于
2021年1月19日
其他

思想会在地下发生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鲸屿地下书房主理人Local本地:去过地下书房的人都知道,其实它不在地下,那它在哪里?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店名?鲸屿:地下书房一开始是开在小区车库里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算是在地下室。因为车库的光线有点暗,而黄色给人的感觉比较明亮,所以决定把车库大门刷成黄色。黄色大门完工后,让我想起很喜欢的地下丝绒乐队的经典唱片封面「黄色大香蕉」,口中开始哼摇滚乐的调调,正好我想要车库能呈现出地下、音乐、书和复古几种元素相结合的调性,从那时起就决定叫地下(丝绒)书房啦。但那时候没想到会那么快搬到新场地集盒广场里(6月份),而书店的名字却这么一直沿用至今。Local本地:为什么选择「思想会在地下发生」这句
2020年12月29日
其他

珍贵的是愿意花时间去阅读的人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闫胜永言YAN
2020年12月18日
其他

老宅里长出的新书店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小白不安分书店主理人Local本地: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不安分书店吧。小白:嗨大家好,我是不安分书店的主理人白白,也可以叫我小白。大家听到不安分这个名字都觉得特别好记和有趣,但实际上最早是因为我们开设了自己的插画分享群,名字叫
2020年12月8日
其他

好书会发光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晓南万花筒书店主理人Local本地:怎么会想到给书店取“万花筒”这样一个名字?晓南:万花筒是童年时期常伴身边的光学玩具,我们可以透过筒眼去观察五彩斑斓的世界,轻轻晃一下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想做书店也是一样的,以书籍作为发光原点,去不断尝试,从而创造无限的可能,是我认为这个时代中一家书店应该具备的一种属性,所以就用了万花筒做为书店的名字。Local本地:你对于书店的定位是?晓南:我一直认为生活是可以与艺术和美学产生联系的,所以去年刚开业时,店内艺术类书籍和生活类书籍是1:1的比例来陈列和贩售的。但慢慢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店内大部分书架被艺术书给填满了,或许是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看艺术书,加之书店在做活动海报和自己出版物时,也需要经常翻艺术设计类的书籍学习和汲取灵感吧!导致现在店里生活类书籍的占比越来越少,当然,我依旧保留了两个区域的书架给爱看生活类书籍的客人。基本上现在设计、插画、摄影和当代艺术类书籍成为万花筒书店经营的主要部分,目前书店的客群大多也都和这几个方向有一定联系。Local本地:书店位于东北沈阳,印象中此类书店在沈阳并不多见,为什么会选择在沈阳开这样一家书店?晓南:艺术书店不止在沈阳,可能在整个东北都很少。在人口流失的同时,近两年也有很多艺术、设计方向的从业者回到沈阳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选择在沈阳开一家这种类型的书店其实简单来说原因就两点,第一点是因为我就生活在这里,在得到家人支持的同时又有可以使用的空间来做书店。另一点是在沈阳当地,其实也有不少和我们一样喜欢艺术书的人,大家会需要这样一个空间来相聚和交流。Local本地:如何看待沈阳人的阅读习惯和这座城市的阅读氛围?晓南:如果你来了沈阳之后就会发现,当地的独立书店并不少。沈阳虽然不像北上广,发展速度那么快,但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它也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只不过我们常常被网络上的搞笑视频洗脑而忽略了这座古都的另一面。平时休息的时候我也会去逛书店,买书之余我会观察读书人群的年龄段和他们手中拿的都是什么书。我发现
2020年12月1日
其他

用“边角料”拼贴城市记忆

乔一和乔十是两个创意工作者,一位从事界面设计和插画,另一位利用废弃材料做装置艺术和雕塑。虽然两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工作不一样,但他们找到了共同感兴趣的创作灵感,以及合作方式——各自发挥,同时协作迭代。他们近期的作品包括一本独立杂志,主要内容和日常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尴尬相关;还有一本由许多拼贴画构成的书,描绘了城中村以及快速变化的现代都市环境。乔一和乔十Joy
2020年11月27日
其他

我们都是城市的“耕作者”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阿鑫设计师,书店主理人Local本地:给Local本地的读者介绍下自己吧阿鑫:大家好,我叫阿鑫,是广州更地设计图书室主理人,同时也在经营自己的设计工作室a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书店“隐于市”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Kafka
2020年11月13日
其他

城市隐藏在字体中

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建筑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与研究,为城市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2020年11月10日
其他

这书店够“野”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不二飞野狗商店主理人,独立策划师李梦野狗商店主理设计师,插画师Local本地:请两位各自亮出一副自画像,并作简短的自我介绍。不二飞:我是不二飞,野狗商店的主理人,也是一个独立策划师。李梦:我是李梦,野狗商店的主理设计师,也是一名插画师。2018年的时候,我们开了一间杂志书店「野狗商店」,目前的主要工作都围绕着这间书店和由书店衍生出来的独立出版品牌「大晌午」和展览空间「doog
2020年11月3日
其他

戏棚下,站久了就有你的位置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陈社长田园城市管理负责人
2020年10月23日
其他

开在居民楼里的书店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幸子目田书店具体管理负责人
2020年9月20日
其他

“屎坑”上迸发的点子

PT:的确,选择“中六”这个区域并非什么深思熟虑的结果。提出来的时候,我们仨都觉得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那就去走走看好了。依赖“最直观的感受”去游走,发现“诶,可以哦”,就把它作为001期的内容了。
2020年9月18日
其他

在城市角落遇见彩虹

街头涂鸦占据公共空间,呈现涂鸦客对社会的双重挑战,他们非经许可挪用公共空间,更要挑战社会禁忌与主流文化霸权。从纽约、费城、巴西到欧洲各国,涂鸦的功能从原本的划分地盘、挑战社会规范、争取弱势族群发声空间,逐渐进入设计、媒体、电影、音乐、舞蹈、服饰等领域,发展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运动,创造出国际性的新文化。——《涂鸦鬼飞踢》艺术不光停留在固定的场馆,也以开放的形式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对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地区内人们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识。当创作走上街头,将会产生怎样有趣的反应?Raet是一名现居广州的涂鸦艺术创作者,善于观察城市空间的隐秘角落,发掘和表达对生活的独特体悟,期望与城市及生活于此的人们建立更深的联系。他曾在28楼的天台写下彩虹色的希望热线,也为宿舍阿姨的废品回收车装饰打扮。2020年Raet和Bottle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像树一样在城市扎根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目之所及的每一处都布满了记忆的纹路。武汉是一座拥有上百处历史建筑的城市,从2017年开始,每周日都有一支队伍穿梭于汉口的各个老建筑,重新发现那些被忽视的历史细节,提醒大家去思考:你生活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和武汉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志愿者团队一起,在城市里阅读历史,在建筑中观察人生。小柒努力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以追求理想的生活为生活的理想高翔从黄浦江口逆流而上漂到汉口的新武汉人王毅书店从业人员Local本地: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吧。小柒:我叫王毓芳,是武汉城市文化和历史建筑的导览志愿者,志愿者小伙伴一般叫我小柒或者芳芳。高翔:我叫高翔,上海人,来武汉四年多了。目前在武汉从事农产品电商平台方面的工作,简言之就是把湖北省各地的农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卖到全国。工作之外,我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喜欢看书、听音乐和跳舞。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乐观、性格开朗的人。王毅:我叫王毅,从新闻理想跨越到书业理想,至今从事书店行业6年,希望能为自己生活的城市提供一种文化生活休闲好去处。Local本地:为什么加入“武汉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志愿者团队?小柒:最早是在物外书店微信公众号看到了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当时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经过了几轮的面试筛选,非常荣幸地成为了第一批志愿者。从2017年7月正式上岗,到现在已经服务三年时间了。
2020年8月21日
其他

纯书店会越来越少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钟尚桦三余书店
2020年7月30日
其他

"有个计划"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小常有个计划LittlePlan
2020年7月22日
其他

书店,也是商店

小书店好在哪儿Local本地书店采访系列小时候窝在书柜角落看一天连环画的书店都不大,没有奢华且巨大的书墙,却装满快乐。大与小,本来是相对的概念,加上信息量和入眼的选项之后,可能,后者更容易“对付”。更少的选项,并不意味着没有合适的答案,而是更容易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一本书籍可以提出人生疑难解决方案,那只是一个个店主人做出的选择结果,陈列在小隔间里,期待着与自由者相遇。小吴杭州牡蛎书店Local本地:为什么取“牡蛎书店”这个名字。小吴:这个名字,来源于狄更斯《圣诞颂歌》中的一句话,“像牡蛎一样神秘,自给自足,而且孤独。”看到时觉得很符合多数有阅读习惯的人的心境。牡蛎其貌不扬,却可以孕育珍珠,希望自己的书店也是这样,外在也许没有那么亮眼,里面却是闪着光的。像牡蛎一样,神秘、自给自足,而且孤独。——狄更斯《圣诞颂歌》牡蛎要制造一颗完美的珍珠,需要一些物料,需要一颗沙砾或一块小东西,以便围绕着它形成珍珠。没有那样一个坚硬的核心,就可能长出一团不成形状的东西。——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在牡蛎的内部我们找到整个供吃供喝的世界:珠质的天穹(据其本义)里,上面的天塌到下面的天上,从此合成一个池沼,一个粘稠的、绿糊糊的口袋;形如潮涨潮落,腥气阵阵,黑糊糊的花边镶嵌在周围。有时,极为罕见地,一粒小东西凝结在珠质的嗓子眼,于是人类马上有了装饰自己的东西。——弗朗西斯·蓬热《牡蛎》读书是个孤独的行为,她把书当作牡蛎的贝壳,钻在书里就像牡蛎躲在贝壳里一样安全。——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我静静地将炸牡蛎送往唇边。面衣与牡蛎进入我口中。面衣那脆生生的口感与炸牡蛎那柔嫩嫩的口感,作为共存的质感同时为我感知。微妙地浑然一体的香味,仿佛祝福般在口中扩散开去。我感到此刻非常幸福。因为我盼望吃炸牡蛎,又如愿以偿吃上了八只,甚至还喝上了啤酒。也许你会说,这种玩意儿不过是有限的幸福罢了。然而,此前我遇到无限的幸福又是什么时候?而且,那果真就是无限的么?——村上春树《炸牡蛎的故事》【以上内容来自牡蛎书店一周年海报】Local本地:如何理解书店与自己所在街区的关系?为什么选址在城南的海月路?小吴:因为本来没有往做社区店的方向去思考,所以谈不上对书店和社区的关系有什么理解。但一家书店开在这里,多多少少,可能会带动街区的人气吧。现在经常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别人提起“城南”,以前是没有的。决定要开店时,刚好现在的店铺在招租,我们看了之后觉得价格、面积都挺合适的,离家也比较近,加上这里左边有山,右边有水,安静、通透,很快就签合同了。我喜欢海月路,但它还不够理想。Local本地:理想中的街道是怎么样的呢?小吴:海月路一带很有生活气息,安静,也贴近自然,如果再多几个“同类”,街边的树再繁茂些,让人们能走走看看有所停留,就很理想了。Local本地:家人对你开书店抱持怎样的态度?小吴:都是支持的态度,我妈说:“你只负责做好书店,其它的不用操心”。母亲是雪中送炭的出资方角色、一起商量书店大小事的伙伴。Local本地:牡蛎书店的定位是什么?小吴:我没有去思考牡蛎的定位,其实作为没有什么商业头脑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思考。独立书店与店主个人融合度很高,只要店主坚持独立,其实书店的特点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我正在等待书店慢慢勾画出它自己的轮廓,并不断地成长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排斥任何阶段性的风格变化。开一家“普通的书店“,算是我给自己一个从始至终的忠告,提醒我始终保证货品的质量和谦逊的服务态度,同时也不会附加额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给自己造成负担。曾经做过书店店员,让我不惧怕与陌生人交流,也在帮助我达成经营好这家店的愿望。Local本地:在营造书店氛围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小吴:当然会看一些其它书店的介绍、图片,参考学习。另外比较形而上的就是,回忆当自己是一位读者,是一个逛书店的人时抱有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打动过我,什么是我想看到却没有的,慢慢在自己的店里去实现。也会想象如果我是一本书,我希望自己在书店里怎样被安放,被对待诸如此类的。简而言之,要顾及顾客和书,当然还有书背后的那些人(出版社,编辑,行销,书店老板),大家的尊严。Local本地:怎么看待现在出版业界的大环境?小吴:当我还仅是读者的时候,没有思考过出版业界的问题,只管自己买书看书。现在的感觉必定是混同了读者和书店主人两种身份的,无法割裂开。好书真多,混充好书的书也真多;一些书出不了,另一些书容易下架;定价持续上涨,顾客有怨言,但网上买书又好像买白菜;交易量很高,但似乎又都没赚到什么钱……本来应该“同仇敌忾”的队伍却因为自身难保而无法顾及彼此,对整个行业心中有不平却无处可诉,悲壮地前行着,热闹之下都是焦虑和无奈。作为书店主人,能做的就是减少抱怨,好好地售卖认真做出的书籍,不辜负他们的努力吧。Local本地:牡蛎店内的读者留言本,现在写到第几本?小吴:第三本前段时间刚写完。从开书店以来我一直给自己两个警告:切忌自我感动;切忌抱着有利可图的心理与人交往,应最大可能地保持真诚。我没有想过读者粘性和常规客群的问题,我希望交往还是尽可能的纯粹。一旦加入有意的考量,我表达的友好或热情可能都变得有目的了,我不喜欢这样。书店做好自己,气味相投的客人自然会常来的。Local本地:聊聊牡蛎的玻璃门绘吧。小吴:前不久牡蛎书店刚过一周岁的生日,门口的玻璃门绘焕了“新颜”,图案素材和发想来自于《读》和《阅读》
202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