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画笔下的小城故事,又土又酷

值班编辑妍叔 Local本地
2024-09-07

来自福建漳州小县城的方爱琼,是一个典型的“小镇姑娘”,自幼在红砖古厝里长大,热爱古早味和市井味,喜欢逛菜市场。长大以后她成了一名自由插画师,画县城街道和路边小摊,画田间烧窑和节庆日常,画阿嬷的服装和头饰搭配,也画本地的老物件和特色美食。她画笔下的闽南县城日常生活轻松自然,但又透着一股“土酷土酷”的气息。有人问她为什么如此执着,要把家乡和本地文化记录下来,她也解释不大清楚,“也许仅仅是对伴随自己成长起来的那些风土人情感受比较深刻,然后就会想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


大爱

自由插画师,漳州云霄人,现居厦门


Local本地:先介绍下自己吧。

大爱:哈喽我是大爱JUNE,方爱琼。来自南方小镇,自小在阿嬷的红砖古厝生活,热爱古早味及市井味,坚持和偏执。初中的时候喜爱买杂志,受本土杂志M世代(已停刊非常多年)影响蛮深的,当时觉得做本土文化很酷,没想到这个念头一直到了现在还是觉得很酷。目前我是个自由插画师,但我不太喜欢插画师这个定位,我觉得更适合称自己为一个草根画者。

Local本地:关注到你是因为乱入“大爱JUNE”公众号,你写着“一个爱菜市场的姑娘”,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菜市场呢?

大爱:之前也有朋友问我,你这么喜欢菜市场,一定很会做饭吧?我只得摊手。菜市场是一个多么人间核心的东西呀,所有的季节变迁、人生态度都摆在那里。用视觉角度来谈的话,我一直觉得每个摊位都像一张画,每个摊主都在努力地表达他们的商品,这其实传达出各家摊主的个人美学意识呢。仔细去看,每个摊主的摆放都有各自的个性和逻辑,包括强烈的色彩碰撞,摆放商品的构图方式等等,所以逛菜市场对我来说是一件正经又快乐的事情。

最近入了初夏,画了一些时令水果还有喜爱的玉兰花

Local本地:平日里都喜欢画些什么呢?

大爱:在早期会画一些以漳州云霄县城为题材的画,后来也尝试去画隔壁县城,比如东山岛和诏安县,想试着观察下县城间的区别。再到最近我开始放掉一些对县城的执念,把重心放在休闲日常中,这样的输出反而是自己觉得比较舒适的状态。

会触动我的大部分是很市井的画面。有时我走在街上或巷子里,会被某个场景或物品惊艳到,比如阿婆服装和头饰上的搭配,她们会摘一些初夏时盛开的玉兰花别在头发上,在我看来非常的少女心,这样的画面会让我想要画和记录下来,因此做了一系列少女阿嬷换装贴纸的作品。

东山岛——关于海底反的想象

诏安县——做了会动的小食(以上分别是猫仔粥与贼婆面)

Local本地:你真是一位留心生活,会发现生活中小细节的人呀!你“善于观察”这个特质对绘画产生了什么影响?

大爱:要说对绘画的影响的话,可能就是借用“绘画”这个载体,跟更多的人产生互动,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活上的小细节。最近在尝试做一些衍生品,比如新版的“阿嬷换装贴纸”,记录的是泉州惠安女的形象。为了增添娱乐性,我在贴纸里加了日常骑摩托车出行会用到的安全帽、下雨或赶海穿的水鞋、居家时穿的粉色睡衣等等,背景还画了一只在惠安县城里经常出现的电动车“三脚虎”,想象它出现在城市街道时的画面。在材质上选用了反光银卡,整体想营造一种“又土又酷”的感觉。至于如何去理解和感受,就交给读者吧。

 

少女阿嬷换装gif

Local本地: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家乡——云霄这座城的呢?

大爱:云霄县在我看来是个有脾气的县城,包括这里的人。九十年代假烟在整个县城盛行,人们处于“人人当老板”的状态,所以整个县城就是“玩月亮睡太阳”——在云霄的晚上9点过后人们的生活才真正开启,各种夜宵、骑摩托车闲逛、卡拉ok、麻将等等。另外由于云霄县城位于闽南与广东的交界,这里的味蕾充斥着闽粤结合的包容性。


如果聊县城的故事,我有好多好多说不完的,因为只要生活在那里,每天都有故事在发生。我家在县城的老区,叫下港尾,巷子挨巷子,经常会有几个阿婆拿着蒲扇坐在门口互相聊天。哪家今天炒菜缺了啥,就走几步到隔壁借一点,中午饭点时走在巷子里,除了闻到烧饭香,还有云霄新闻开始的播报声。我在下港尾读了幼儿园大班和小学,虽然前年下港尾一大部分拆掉了,但有时我会闭眼去想像那些我曾经走过的路,幸好我还能记得非常非常清楚。


我觉得城市和乡村之间必然有一个衔接的“中间”,县城做为这个“中间”一定是最为自洽的存在。它既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也没有农耕与乡野的慢生活,但有着绝对自我沉浸的市井气息。那些气息是眼所见、耳所听、鼻所闻——流窜的电动车摩托车、逍遥肆意的喇叭声、中午街巷里飘出的烧菜香……


我想在高于生活的艺术和浅显的世俗中,也会有那么一个柔软的“中间”做起承转合,我就想做这样的一个“中间”,虽然现在的位置可能还在世俗。这么一说来,县城这个“中间”的位置,有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卷入城市化的县城现状

夜晚在拆迁的废墟旁同阿姨一起纳凉

拆迁中的临泰大酒店,曾是云霄最高楼,如今“星光灿烂”已不再星光灿烂

Local本地:你的“县城二三事之”系列中的《烧窑记》不光介绍了漳州地区烧窑的传统,同时你还用艺术的方式,将它做成了一本手工zine。可以介绍下这本zine吗?

大爱:县城二三件小事系列也是无意中变成了系列,刚好在梳理的时候发现都比较符合日常和县城这两个关键词,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名称。生活只要还在继续,就会源源不断把一些过往和当下以个人的方式记录下来,但是否一定要是县城二三件小事,这倒不希望有太多刻意,创作的过程舒心最重要。

关于《烧窑记》,很多人有小时候在地里烤地瓜的经历吧,在云霄有一种就地取材的方式,利用废弃破损的闽南红瓦来搭「堡垒」,至今回家偶尔还会和亲友一起去户外烧窑。所以想到了做本跟烧窑有关的zine——这是一本可以带出门郊游烧窑的小书,盒内除了一本烧窑的漫画小攻略,还附了一包火柴,可以即兴发挥烧窑,随便玩儿。

用陶土捏了一个mini版盖窑过程

《烧窑记》是我第一本zine,我自己非常喜欢,虽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叙述故事的方式可能比较暧昧,但当时创作的时候就不想让它变成一本正儿八经的攻略书,所以它是以一种贩卖概念的形式存在,外盒封面的设计排版其实是参考了长汀火柴盒的版式,为了让它更像一盒火柴盒。但有点困扰的是经常会有人以为真的只是一盒火柴盒,或者不知道到底这个卖的是什么?


Local本地:之前你曾有过一段“拧巴”的时段,觉得自己的画介于插画与动漫之间,风格跟市面流行的插画格格不入。但转念一想,只要能“回归初心”就好了,这个“初心”是指什么?

大爱:我是一个容易陷入情绪拧巴里的人,其实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绘画,都不过是一个载体,真正的核心是“自我”,也就是初心。对我而言,“初心”就是人的一个初始驱动力,你在做的事情让自己进入一个亢奋的状态,也就是通俗讲的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对于本土文化,我一直有放不下的一种心情,但也经常会反思自己是否太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老是想着“哦,我要为家乡做点事情,宣传点什么。”然后这两年心态发生了变化,特别有次朋友调侃说我是云霄传统文化推广大使,我想了想说传统文化没有,休闲文化倒是真的,然后他回答我“休闲就是云霄的传统”,这句话蛮触动我的,而且无意中好像说中了我正在做的事情。本土文化不是什么大的概念深的话题,它就是可以很休闲很轻松,就是日常所发生的事情,而那刚好就是本土的精神。

县城二三件小事之——过中元

Local本地:2019年当得知“下港尾”要被拆迁时,你曾表示“最害怕没有纪念的改变”,”未来县城将越来越趋势城市化”,所以你会为了纪念曾经,或者说一种属于自己的使命感,去着重画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慢慢消失的东西吗?你觉得自己这种想要记录“本土文化”、传播“地域意识”的驱动力是什么?

大爱:“最害怕没有纪念的改变”这句话是引用了同是云霄老乡的说唱歌手42《回到云霄》里的一句歌词,也是我喜欢的一句话,值得大家警觉的一句话。

我身边有几个在做本土文化的朋友,我们偶尔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谈过“想要做本土文化的驱动力是什么?”但其实我们都解释不大清楚。你说自己的家乡有多好,感觉有点煽情且虚假,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们仅仅是对伴随自己成长起来的那些耳濡目染的城市风情感受比较深刻,然后就会想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

威惠庙广场墙绘设计——关于县城记忆的记录

Local本地:你画过不少云霄当地特色的美食小吃,可以介绍一两样给大家吗?

大爱:夏天来了,就推荐一些县城里夏天会出现的食物吧!沿街吆喝的绿豆粉粿和仙草粿,还有只在夏天出摊的水果炒冰和刨冰,我们以前总好奇他们卖了一个夏天之后,冬天去做什么呢,我就猜也许赚够一个夏天的钱,冬天大概是去旅行度假了吧!但前几年因为政策原因,整个县城都不让摆路边摊,丧失了云霄大半的精髓,于是水果炒冰也开起了店铺,冬天就卖卖烧烤这样。

部分早期作品——云霄小食

Local本地:可以分享一条你觉得很“休闲日常”的云霄一日散步路线吗?

大爱:我觉得云霄县其实是个很普通的南方县城,所以就按普普通通的闲逛方式走一遍也不错呢。在清晨一定不要错过云霄的早餐摊,甜咸派各自能找到归宿:甜有绿豆粥、花生浆(可加生鸡蛋)、大麦粥、豆浆(可加生鸡蛋);咸的有濑粉、咸粥等等,有一摊我最喜欢的位于南大街附近,因为拆迁的关系一直被迫搬位置,他们也蛮辛苦的。里面有我最喜欢的发蒸,里面裹的是花生碎和白糖,煎的外焦里嫩非常好吃,而且每种单品价格在1-5元之内,非常良心!

早晨还可以去逛公园,推荐超级复古的人民公园,里面简直是小朋友的天堂,各种儿童游乐项目应有尽有,有一些套环的还蛮有意思的,套中的礼品是五颜六色的玻璃钻石,还有着歪歪扭扭的手写字体“祝您开心”,偶尔还会遇到阿婆或爷爷自己手工做的贝壳公仔拿出来卖。

从人民公园可以走到中山路,一直沿着中山路逛到时钟台再到经堂口,最后再从经堂口的某个巷子走进下港尾——也就是我老家所在,虽然已经被拆了大半,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巷子可以逛逛,再从下港尾出来至江滨路,到了我最喜欢的漳江边上,我经常晚饭后同母亲一起在那里散步,小时候我就喜欢在这江里抓鱼,带回家被母亲痛打一顿,于是学乖了后面抓了鱼要回家都会放生掉(笑),这里还保留着在江边洗衣服的习惯,雷打不动,台风天过后还是会有一群阿姨在这里洗衣服,我想其实也不是江水多清澈,而是她们这样一来可以互相聊天,有了可以打发的时光。

对了,端午节快到了,如果端午节来的话一定不要错过看划龙舟,在云霄的端午节晚上12点,会有一个请酒仪式,各个村和社区的龙船会划到江滨的漳江集合,给每个船队发酒,放鞭炮,非常热闹。去年因为疫情没有划龙船感觉落寞,今年听说可以划了,我也准备好了随时回家的心情。

在云霄划龙船人们用闽南语喊“话K”——普通话喊起来的意思,平时也用来加油打气

到了晚上,就一定要去吃夜宵,这是云霄人几乎每天必做的事情,麻辣烫、煎饺、米梭、冷饮、炒冰、咸粥....在晚上骑摩托车兜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县城瞎兜,兜到将军山公园绕一圈再兜回来,一天才算圆满。

*本文内容来源于受访者,图片及插画版权归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
↓Local本地小商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Local本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