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推广的不是传统定义上的艺术

值班编辑妍叔 Local本地
2024-08-30

「白灼B-joy」艺术商店,厦门市沙坡尾大学路107-101号

白灼B-joy艺术商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沙坡尾的巷子口,主营不同地域艺术创作者的作品和艺术衍生品,涵盖摄影插画、版画、诗集陶瓷纸本创意文创周边以及手工艺等多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展厅,会举办一些有趣且多元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作为小红书上的网红店,白灼B-joy艺术商店一直以来都很受顾客欢迎,两位运营者Peter邦尼也在探索“术消费平价化的可”,他们希望通过举办展览、工作坊、贩售商品等方式,新兴创作者与社会大众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艺术其实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哪怕只有一小点的触动,或者让你会心一笑。

    
邦尼 & Peter
「白灼B-joy」运营者

Local本地:请两位先向Local本地的读者介绍下自己吧。

Peter:「白灼B-joy」运营者、「艺术鸟 Vintage」发起人,收藏爱好者、陶艺学徒。从小在澳洲长大,2015年来到厦门,定居至今。

邦尼:「白灼B-joy」运营者,文字工作者、乱画爱好者。当过记者,做过众筹,后自由职业至今。自出版《杂诗2016》、《恋爱季风》、《约瑟夫先生今天除草了吗?》、《Lucid Dream》等。

Local本地:介绍一下白灼B-joy艺术商店的前世今生?为什么取名为“白灼”?英文名“B-joy”又是如何而来的?

Peter:白灼B-joy原先是一个专注于挖掘新兴影像艺术家的艺术机构,它成立于2018年。我们是从2020年10月开始接手白灼整体的运营与管理的。“白灼” ——是以一种“无添加”的态度去接纳与传播艺术创作。而B-joy是白灼的谐音,同时也有 be joyful - be happy,大致上就是“开心就好”的意思。


Local本地:早先时候,其实成立过一间为名“兔子洞”的空间,“兔子洞”跟“白灼”是否有关联?可否介绍下已不存在的“兔子洞”?

邦尼:如果一定要说有“前身”的话,「兔子洞」的确是一个我自己设想的空间雏型。最早是想做一个个人工作室,把自己的一些收藏(书啊、画作啊、摆件什么的)和自己个人写的、画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地方,在有余力的时候,采用不定期开放模式,开放给朋友们。也是在那时候跟Peter熟识了起来,发现方向挺一致的(他很喜欢艺术,是个收藏狂魔hhh),然后一起完善空间,并尝试做了一些小型展览和阅读活动。

刚开始什么都没有的兔子洞

机缘巧合下,我们和另一个朋友Jasmine还一起开启了一个阅读项目,叫“喔一本Obook”,想就纸本来做集合、探讨,然后延伸纸本推荐项目。可惜的是,项目中间一度停滞。后来遇到疫情,大概在2020年初,我们暂时把「兔子洞」关闭了,在考虑是不是要离开厦门的时候,收到了白灼创始人潘sir妻子的邀请。

兔子洞RabbitHole一角

这个说来有点话长了……白灼的创始人是一位叫潘明的先生,本身是做摄影和商业的。在商业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后,他做了“白灼”这个空间,专注于做一些公益性的摄影展。在白灼刚开始的时候,我就采访过他,因此结识,而Peter则比我更早认识他。我们都非常尊重他和他在做的事,白灼有展览我们也基本都会去参与。很不幸的是,他在2019年一次潜水中意外过世了……在那之后,白灼仍在继续。当潘先生的妻子小植姐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比较惊讶的:白灼若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接手,有可能面临关闭……她希望邀请我们加入,将「白灼」运营起来。后来我们讨论了两周,很忐忑也很谨慎地答应她,我们愿意努力以我们的方式去把白灼延续下去。所以,大概是在去年10月份,我们正式接手白灼,对位于巷子口的“客厅”进行了调整,做成了艺术商店,保留原本巷子里的“展厅”,继续做展览。

喔一本Obook周末阅读会

兔子洞RabbitHole展览

Local本地:目前白灼其实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展厅,另一个是艺术商店,对这两个功能区是如何进行规划的?各自的定位是什么?

Peter:白灼目前的两个空间从2018年创立时就已经有了。起初主要以展厅的摄影展览为主,商店的部分以前是一个会客厅+摄影暗房。我们接手之后将它重新定义为一家艺术商店,艺术商店承载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创作者的作品与艺术衍生品。展厅以前做的更多都是摄影展览,而现在我们更多是去落地一些我们觉得有趣且多元的艺术展览,和其他的文化活动。

邦尼:艺术商店,我想是提供另一个视角去看待“艺术”这个难以被定义的“东西”吧。艺术不一定就非常昂贵,也可以很平价地接触到;艺术不一定就是一个东西,也可以是一个观念、一个想法;艺术其实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哪怕只有一小点的触动,或者让你会心一笑。展厅的话,我觉得是跟艺术商店相辅相成吧,在另一个层面(空间形式)去看待,更系统地、更面向地去呈现,是有线索的,不是直接给予的。


Local本地:为什么会将之前的“会客厅+摄影暗房“的空间改为“白灼艺术商店”?

Peter:会选择艺术商店的形式是因为我们觉得艺术和创作这件事情,需要一个更有可持续性的模式。一方面是希望客人和藏家们能够更轻易地去拥有一件作品,同时也能支持到自己喜爱的创作者。另一方面其实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相比单单一个展厅而言,我觉得以商店的形式,或许我们更能够长久地经营下去。

邦尼:如Peter所说,我们将原本只用于“展览后交流使用的客厅”调整为完全对外开放的艺术商店,希望通过艺术商店的流水可以慢慢补贴这两个空间,以期让白灼B-joy可以运转。


Local本地:白灼艺术商店内贩售的商品玲琅满目,涉及艺术原作、摄影、插画、版画、诗集、陶瓷、纸本创意、文创周边、手工艺等。两位各自负责哪些部分的选品和采购呢?

Peter:空间里的纸本和印刷物大部分是我和邦尼一起筛选的。涉及文字内容的印刷物,例如诗集、杂志、自出版物,更多是邦尼来决策。而一些涉及视觉与陈设方面的作品,例如海报、喷绘、版画等等,更多是我。

店里的一部分陶瓷是我自己做的,最近我刚弄了一个不对外的陶艺工作室,接下来想更认真地去创作陶瓷作品。店里的老物件都是我跟邦尼在国内外的旧货市场淘回来的,这部分主要是我在负责。

邦尼:整体的选品基本是我和Peter一起讨论把握。涉及具体分类上如上面Peter所说。确定后的艺术家对接部分大部分是我在跟进,Peter更多在对外合作上跟进。


Local本地:在选择入驻产品(商品)的时候,两位是如何侧重和甄别的?会有“啊!这个东西/这件商品,一定要引进!”的时候吗?

Peter:起初我们在讨论入驻作品的时候,构想了两个标准:一个是“创作深度”,另一个是“市场性”。可能有一些简化了,不过我们在讨论很多作品的时候都是透过这两个维度或者说因素来做决定的。有些作品同时具备这两者,那自然很好。但我们店里也会有一些很有创作深度但市场性不强的东西,这是我们自己的一点坚持。至于有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标准,我觉得更多还是我们两个人自己的审美和直觉,还有创作者的感觉。

邦尼:我会有这样的时候,当下会很激动,觉得“这个作品真棒啊!”,然后会先做记录,再之后与Peter做进一步讨论。讨论的话,我们会以目前艺术商店想要呈现和去往的方向为考虑的因素(如上Peter所说),然后做判断。


Local本地:白灼强调“艺术消费平民化/平民化”,希望能通过举办展览、工作坊、贩售商品,以轻松的方式进行尝试,在新兴创作者与社会大众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大众有机会走进艺术、关注到那些尚未成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们。可以具体谈谈看何为“艺术消费平民化/平价化”吗?

Peter:我个人觉得当人们听到或看到“艺术”的时候,往往联想到的是拍卖行、画廊空间的高价作品和“自己可能看不懂”这样的念头。其实严格来说,我们推广的不是传统定义上的艺术,而是“原创”。我们对于“原创”的理解是创作者个人,他们出于自己有需要表达的欲望,认真做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更多是思想,透过相机、双手、刻刀,还有打印机,他们成了这些想法的实体产物,我们想要贩卖的其实是这个。

而这个产品无论是在理解门槛上或者价格,我觉得都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所以我觉得艺术消费指的就是以上这件事情。

邦尼:艺术创作可以被看到、被消费,艺术创作应该是有价值的体现。个人的艺术创作可以通过一些艺术形式去被消费,不是非得是“高大上的昂贵”,也可以是一个更接近生活层面里的东西。比如一张画,可能是你的一顿饭钱,如果这么去想的话,是不是觉得这幅画很便宜?

“艺术消费平价化”应该是Peter之前提到过的。从我个人来看,平价化和平民化的区别,平价化感觉更低廉(买的价格比较低),平民化感觉好像在强调普通人(买的人是普通人)。虽然“平价化”听起来可能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平价好像会联想到低价),但我觉得好像更接近我们想传达的理念,因为这是一个谁都能买的东西,这不是一个多昂贵的东西。虽然大部分小众出版因为数量有限、成本等各种原因,会相对于同材质的物品,更贵一些,但我觉得这不是更贵一些的区别,这其实是“创作”在这其中的区别。


Local本地:“影像”似乎是白灼从2018年创立至今,恒定的主题,坚持围绕影像展览与沙龙,推广具有独立影像思考的艺术创作者们,与其合作办展。为什么会将焦点聚焦在“影像”?影像存在之必要?

Peter:白灼的创始人潘明先生,他自己是个摄影师,所以一直希望能够扶持更多年轻的创作者,帮助他们做影像展览。我个人运营白灼之前就会经常来这里看展览,同时也因为自己一直在拍一些单反和胶片作品。

当代影像的创作走向分成了很多不同的“学派”,所以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明白影像艺术这件事情。但如果按我自己的理解和对于影像的追求,我觉得摄影这门艺术会迫使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四周,细看自己走过的路,所以有些人觉得摄影像是能够捕捉记忆的一种媒介,这个相对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我自己也很喜欢这样的理解,通过不同创作者的眼睛去看世界。最近在我们空间里展出的松本南国的展览,他捕捉的是颜色,然后在暗房里满满重现记忆里的颜色。


Local本地:白灼的展厅和艺术商店位于大学路沙坡尾路口处,很接地气、市井感十足,一股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喜欢沙坡尾吗?最喜欢沙坡尾哪里呢?

Peter:我可以分享一些我自己对于这个地点的看法。其实沙坡尾乍看之下是一个旅游景点,游客特别多。但是在店里呆上几天,会发现一些更有趣的现象。店里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年龄跨度挺大的,他们各自的喜好完全不同,所以当我们呈现50-60位创作者的东西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会很清楚看到大家对于不同产品的喜爱程度不同。在店里每天都会认识到一些新的,爱好生活,喜欢艺术的小伙伴。我觉得这是开在沙坡尾的一个特点吧。

再者,我个人喜欢沙坡尾的一些旧书店,小渔岛等等。神奇吧,自己开着一家有书的商店,然后经常去逛别人家的店,哈哈。

2014-15年的沙坡尾

邦尼:我们本身是很喜欢沙坡尾的,像你说的市井的感觉、兼容的感觉,走一小段就可以到海边了。特别是前几年的沙坡尾,少了很多现在你来会看到的伴手礼店、奶茶店,很多新店老店挨着,你看到一个菜市场,旁边有个小画廊,再走过去是个海产店,没几步是个书店。仔细一看,书店旁,居然是个自行车修理店——就是兼容并包,又仿佛完整一体。

2020年的沙坡尾

Local本地:厦门的艺术圈其实很小,如何看待厦门的艺文圈?有跟内地其他城市(比如北上广)做过对比吗?厦门艺文圈的突出特色在哪里?又是否有“恨铁不成钢”的抱憾?

Peter:厦门很小,所以要做一件事情,开一个空间,想跟大家联动起来,这些都特别地快。不过同时厦门的市场也比较小,很多时候像我们一样,一家店要持续做下去还是要依靠一些外地的客人。所以厦门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整个圈子也有很多元的艺术氛围和一些追求生活的小店和空间。 

邦尼:厦门艺文圈感觉相对比较小,跟地域上的小岛相似,大家多少都知道彼此,多少都关注,但感觉彼此间的联动其实并不多。其他诸如北上广,可能很快的会新旧交替,残酷又奔放。厦门呢,可能包容度高一些,你可以埋在一个小地方默默做,虽然不一定做得多好,但只要有自己的一些品味和坚持,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但如果你想做得很大,想跑得更快,可能大部分人还是会离开厦门的吧,是有点小小的遗憾。


Local本地:我在去过白灼艺术商店后,特别喜欢你们取名为“商店”而不是“书店”,商店里贩售的商店,商品就是供人购买的,不会有“书籍人文价值”的包袱。

邦尼:非常感谢你说的这句!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定调时讨论的,我们希望让大家知道进店来是可以购买的,艺术商品化,就是来购买的——B-joy!喜欢就买回家吧,哈哈。以及还有一点,每次说到书店,好像大家就油然而生一种“慷慨的牺牲感”,书店基本被大家挂钩在“不赚钱”、“做公益”或者“可能老板家底比较厚吧”之类的“刻板印象”。而对于进店的客人来说,去书店等于“去看书”而不是“去买书”。有点无奈……所以,我们想直截了当一点,也基于此在努力当中。
↓Local本地小商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Local本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