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章 转化烦恼《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祖古乌金仁波切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西藏鲁康寺 壁画


第五章 转化烦恼《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作者:祖古·乌金仁波切

译者:项慧龄

 

第五章 转化烦恼

 

当我们认识到某种烦恼的本质是空觉时,

我们就不需要去转化它。

这不是说烦恼必须被转化成为空觉,

在本质上,烦恼已经是空觉,

它仅仅是不自知的心所产生出来的活动。

 

不论烦恼是贪、嗔、痴、慢或疑,解脱这五毒的原则都是相同的。在所有这些情况之中,心的本质一直都是自在无碍的空觉。如果觉察是受限制的,那么它所有的品质都会受到障蔽。这限制类似了无意识,类似头部被一根铁条击中,唯一的结果是,你昏过去,不省人事。你认识心的刹那,不是一种失去知觉的状态,但是任何烦恼都无法留存于其中。再一次地,请了解这五毒如何消失的方法之间并没有任何差异。当你认识无别的空觉时,烦恼消失了,唯一留下的是本初的觉醒。以下是摘自莲师《智慧心髓次第道》(Lamrim Yeshe Nyingpo)的引言:

 

当执着于贪爱的对境的念头生起时,

切勿压制或助长,

而要把它释放进入本然觉察的空性之中。

不执着于大乐,觉受从内在唤醒,

那称为“妙观察智”(discriminating wisdom)

 

五毒的本质是五智

 

当你的心被贪欲推动时,切勿执着于欢悦,只要去认识它的空性即可,住于本然明觉之中。见地是自生的觉醒(self-existing wakefulness),“自生”(self-existing)意指“空虚”,而觉醒则是觉察的品质。这一切众生都具有的自生觉醒,是过去所有伟大的上师曾经“指出”的事物。认识这自生的觉醒,是修道的基础;了知这自生的觉醒,能够解脱贪欲和所有其他的烦恼。

 

这和努力去避免感受贪欲是不同的,避免贪欲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烦恼确实会生起,而且会在我们的心中移动。其他的道乘有压制烦恼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暂时地压制贪欲,但是你仍然不会看见它的根源——它的本质。举例来说,在上座部(Theravada)佛教[上座部(Theravada)佛教又称为“南传佛教”、“巴利语佛教”,或“原始佛教”,是至今仍流传于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寮国的佛教。]的体系之中,你把自己所喜欢的人观想为一具骷髅或腐烂的尸体,籍由这个负面的意象,你会试着不去喜欢这个人。这个技巧只会暂时发挥作用,它如同筑坝拦堵一条充满脏水的河川,淤泥不会消失,它只是暂时被拦堵起来而没有被净化,因为当河水可以再度流动时,它仍然是不净的。在大圆满之道中,认识心性即是直接面见无别的三身,其重点在于了知如何认识空觉。五毒的本质是五智[五智是指佛果智慧的五个面向:(一)法界体性智;(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压制五毒的方法不会显露五智。正如同太阳升起时,黑暗无法停驻一般,一旦你认识了心性,任何一种烦恼都无法持续下去。那是了证本初觉醒的时刻,对五毒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去停止使实相变得坚实的凡俗见解,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唯一途径,即在于认识大乐的本质是空虚的,不具有任何的坚实,这种认识能够彻底净化对大乐的执着,以及对欢乐的贪恋。如果一个人尚未认识心性,那么至少可以修持本尊、咒语和三摩地等三种清净的见解。然而,为了真正地圆满修持,你必须认识心性即是空觉,不论是贪、嗔、痴、慢、疑、贪婪或无明,都是如此。在任何五种、六种或七种烦恼之中,空觉不是我们必须转化烦恼而成的事物,烦恼的本质已经是这种无别的空觉,它的空虚面向是法身,觉察面向是报身,而这两者的无别性则是化身。当认识三身的本质时,你不需要去把五毒的本质转变成为它本来就已经具备的本质。对凡俗有情众生而言,当他们没有认识三身的本质时,心性的表现即开展为五毒。事实上,认识心性可以使烦恼消失,这是真实的道路。

 

轮回物欲的根源不可避免地牵涉了三毒,而成佛之根本即是面对三身。简而言之,了知三身为自性之后,我们就证悟了。因为受到三毒的控制,我们才在轮回中流转。

 

贪欲什么也不是,只是你的心感受到喜爱;嗔怒什么也不是,只是你的憎恶感受。没有任何人不会有这些感受,包括一切有情众生,甚至连昆虫、狗、猪等等,都拥有贪欲,全都想要感受欢悦。贪欲制造轮回,所以,佛陀教导追随者应该以出家成为僧尼为首要。贪欲使人过度全神贯注,而无法修持佛法。人们因为轮回的贪欲而生育子女,如果没有任何子女,轮回就会空尽。首先,你寻找一个伴侣,接着你们生儿育女。然后,孩子们需要食物、一个居住的地方和衣物。他们会生病,会需要某种教育,而且是时时让你感到挂虑和分心的根源。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个比丘或尼师,没有子女,而当你没有子女时,便不会制造进一步的轮回焦虑。所以,你有闲暇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佛陀教导《别解脱经》(Pratimoksha Sutra)及其他类似经典的用意,即在于帮助他的追随者避免许多令他们分心的事物。避免令人分心的事物,他们就不会把从事修行的注意力转移到他处,这是处理贪欲的外在方式。避免恶行,从事十善业,当然将会带来更高层次的投生,但是并不保证他们会从轮回解脱。因此,更高层次的教法是必要的,佛陀于是教导菩萨乘的大乘教法,尤其教导金刚乘的教法。

 

弃绝、转变和认识

 

金刚乘是一条迅捷的道路,因为它教导修行者如何把五毒净化成为五智。虚空和智慧是五毒的本质,虚空和智慧是描述自在无碍之空觉的另一种方式,而这也是三身的本质。当我们认识到某种烦恼的本质是空觉时(在这个情况下,这种烦恼是指贪欲),我们就不需要去转化它。这不是说烦恼必须被转化成为空觉,在本质上,烦恼已经是空觉,它仅仅是不自知的心所产生出来的活动。

 

佛教教法的三个层次——三乘,都描述处理烦恼的法门:弃绝烦恼,转化烦恼,以及认识烦恼的本质。在任何层次上,它们从未教导修行者可以在具有烦恼的同时证悟成佛,从来没有。但是不同道乘处理烦恼的方法却是不同的。

 

烦恼常常被比喻为一株有毒的植物。在西藏,有一种含有剧毒的根茎称为“参毒”(tsenduk),你不必吃太多就会一命呜呼。与此同时,这种植物也可以被当作药物,它是最强的毒药,却也是最具有疗效的药物。如果我们用“参毒”作为描述烦恼的隐喻,那么小乘的修行者就会如同某个人了解那植物具有致命的毒性,并且认为不应该再让它继续生长,他会把一颗大石头放在幼嫩的枝芽上,阻挡它的生长,如此它将不会伤害任何人。大乘的修行者会看见那植物的根仍然存在,能够继续生长。所以,他会把那株幼嫩的枝芽连根拔除,让它不会再有继续生长的起因。但是,金刚乘的修行者认识到这植物的药用用途,他既不会阻挡它的生长,也不会把它连根拔除,他反而善巧地把它用作治病的药物。这三个层次被称为“弃绝、转变和认识”。

 

第三个方法是“认识”,这“认识”是奠基于每当你陷入烦恼中时,认识心性的能力之上,也奠基于“烦恼的本质是本初清净的”这样的事实之上。当我们认识五毒的本质之后,五毒转化成为五智。在愚痴的时刻,认识其中的空觉,被称为“法界体性智”。在嗔怒的时刻,认识其中的清净本质,被称为“大圆镜智”等等。如此,任何烦恼状态的本净本质被认识为本初觉醒的面向之一,即五智之一。

 

在本质上,任何烦恼状态从一开始就是清净的。在记得去认识烦恼的本质时,你不需要去压制烦恼,不需要丢弃它或根除它,它也可以被用作修道。当然,烦恼本身是不净的,但是它的作用的重大差异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烦恼。在金刚乘之中,认识本觉是唯一的对治解药。念头是烦恼的基础,法身是念头的本质,你需要去认识的是这法身本觉。

 

再一次地,五智是五毒的本质,我们需要如实地知道它是什么。为了能够把毒药转化成为药物,你肯定需要口诀指引,透过它,有情众生的痛苦可以被转化成为智慧。《阿底瑜伽》的修道是指去拥有能够治疗一切疾病的万灵丹。当认识自己的本初状态时,构成我们的本初状态的本性、觉察的本质和能力即是三身。

 

三毒的本质是空虚而不具实体的。事实上,所有的对境——地、水、火、风、空,都是空虚的,它们一直都是空虚的。现在,它们可能看起来是坚实的物质,但是每一件看起来坚实的事物都可以被完全摧毁、焚烧、碎裂,然后再度有虚空。每一件事物都出自空性,也都消融入空性。

 

被觉知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空性

 

当我们认识心性时,一切众生的心性都等同于三身;当没有认识心性时,它们被三毒牵着鼻子走。无明是第一个起因,从它开始了永无止境的轮回。如果我们没有应用任何道乘的善巧方便,轮回肯定会继续下去。因此之故,当我们没有采用任何法门来对付凡俗的贪欲行为时,这行为只会让不善的业和障蔽继续下去,并且让轮回继续下去。没有人需要去教导一只狗或猪如何交配,它们都知之甚详,看来只有人类需要被教导。所有的动物,甚至连最微小的昆虫,似乎都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交配。

 

金刚乘非常殊胜珍贵,这是因为它使我们更接近心性,认识这本然的空性是究竟的价值。某些人或许否认本尊的存在,但是事实上,本尊是任运显现的功德,而这些功德是我们的自性所本具的本初清净。这是为什么当我们修持“顿超”法(Toga,大圆满之法门),或处于死后的中阴状态时,本尊会显现的原因。本尊不是无中生有的,根据《阿底瑜伽》的说法,本尊是你们的自性的一部分。《玛哈瑜伽》(Maha Yogi)和《阿努瑜伽》(Anu Yogi)教导,本尊住于你的身体之内,如此一来,你的身体就是胜者们(诸佛)的坛城,在死亡的时刻,胜者们即从这个身体显现。

 

“被觉知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空性”这句话也意味着不只大乐是空虚的,所有的觉知都是空虚的。无常也是空性的一个征相,被觉知者是无常的,但是觉知的心、自生的觉醒却完全不是无常的。我们的心在本性上是空虚的,在本质上是觉察的,它是无别的空觉,不受无常的约束支配。我们要了解觉知者和被觉知者、觉受和空性之间的差异。心性不是某件能够消失的事物,佛性的品质永远是完整的。另一方面,轮回能够被摧毁,因为它是无常的。

 

五大元素和整个世界在本质上是空虚的虚空,虚空本身无法被改变或被摧毁。其他四大元素是显相,而显相能够被摧毁。心是这些显相的觉知者,而心的本性是空觉,等同三身,这心性不受到业或烦恼的掌控。让我重新陈述先前提及的偈颂:

 

话说一切皆空,

但是佛陀之道不会空无三身与智慧。

 

如果我们的自性空无三身与智慧,那么证悟将是一场空。被觉知者是无常的,但是本质是空觉的觉知者、三身与智慧却不是无常的。否则,如果它是无常的,而且我们会再次失去它,那么追求成佛有什么用处?

 

我们可以这么肯定地说:世界和众生是空性。在某个时候,整个宇宙将被摧毁,每件事物都会被劫末的巨火所摧毁,甚至连一粒尘埃都不剩。有情众生的身体、声音、一切都会消失,但是虚空本身不会被改变或摧毁。然而,虚空没有本具的品质,不会感觉到痛苦或欢乐,什么都没有。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性确实拥有许多本具的品质,念头当然会消失,但是心性是三身,不是某件会消失的事物。当有情众生死亡时,留下来的意识会继续下去。在那个情况下,那个意识被称为“中阴识”,由诸蕴所构成。它不具有色蕴,但是受、想、行、识等其他四蕴仍然存在。

 

五蕴需要被转化成为五佛。色蕴应该转变成为毗卢遮那佛(Vairochana,或大日如来),这唯有在人已经觉醒,已经了证三身的本质时,才有可能达成。事实上,认识自生的觉醒,是证悟的唯一途径,否则就像其他的有情众生那样,没有真正的证悟之道。这种认识如同一道跨越百川的桥梁,没有这种认识,即使你的舌头能够在一天内吟诵整个三藏(Tripitaka)一百万遍,你仍然不会证悟。

 

学生:我们如何供养诸佛和诸护法?我们该怎么供养?他们是谁?他们来自何处?

 

仁波切:供养有不同的方式,取决于谁是宾客。我们通常谈论四种宾客:第一种是受到敬重的宾客——三宝。第二种在三宝之下,是具格的宾客——护法圣众。第三种在护法圣众之下,是可怜的宾客——一切有情众生。最低层的宾客是障蔽的宾客,即制造障碍的魔众和我们的冤亲债主。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四种宾客。举例来说,当我们供养饮水给三宝和护法圣众时,要想像手中所举起的饮品是一片感官欢悦的巨大汪徉。我们不会把它扔在地上,而是用恭敬的方式献上,因为他们是具有伟大品质的宾客。但当给予有情众生或冤亲债主时,我们不需要待以巨大的敬重,而是在一个平等的层次上,直截了当地把饮品给予有情众生;但给予冤亲债主的供养,则丢掷在地面上。我们在拿着供养品时,也有特定的方式,当供养地位比自己更高的众生时,我们的手握着容器的底部。如果众生的地位与自己相等,我们的手便握着容器的中央。当供养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众生时,我们的手握着容器的顶端,甚至把一根手指放在容器里,然后把它扔到外面。

 

这些众生在哪里呢?智慧尊无别地住于法界的密严净土(Akanishtha),换句话说,这些众生是无形的,而且不化现。当他们化现时,只要那个呼唤他们的人生起念头时,他们就会在刹那间显现。你不必认为,他们位于一个特定的处所,需要从某个方向旅行来到你的面前领受供养。只要忆念他们,他们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不必去想像他们长相的所有细节。这就像邀请某个人过来一样,你不必去想像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只是穿着各自特别的服装前来。就是这样。

 

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邀请众生。在邀请智慧尊时,我们说:“请前来。”在邀请护法和同等地位的众生时,我们说:“在此聚集。”在邀请地位比我们低下的众生时,我们说:“来这里,拿这个!”我们也有不同的态度。举例来说,在针对护法圣众所做的“普巴金刚”(Vajra Kilaya)祈愿时,你说:“从法界的密严净土,普巴金刚及你无量无边之护法眷属,请前来。”这些本尊、智慧护法在哪里?他们住于法身佛净土之中,他们位于一个完全不化现的层次。

 

当然,在对护法所做的不同祈愿之中,有不同的细节。有时,仪轨可能会说:“从法身佛净土的东方,或从密严净土的西方,请前来!”即从不同的方向召集护法。有时,仪轨会指出确切的地点,例如,罗(Rahula)护法和一髻佛母(Ekajati)有时从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被唤请而来,或有时则纯粹是“从你本然的住所”(From your natural abode)前来。这“本然的住所”事实上指的是无别于空性的觉性。我们总是从觉性迎请智慧护法前来。

 

有时,我们必须提及护法们的众多名号和不同的头衔,而在念所有这些名号时,就好像在点名般一大长串。“仓(Tsang)的伟大刽子手(Great Slayer),这个和这个的伟大札哈(Great Dralha)”——你可能会重复许多称号和头衔。你常常会在护法仪轨里发现这一点。

 

学生:“愿”(aspiration)的重要性是什么?

 

仁波切:立下崇高的愿望,并且结合我们的善行,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善业的结果不会在正确的方向下成熟。每当从事善行时,我们应该总是如此发愿:“愿这善行被用在达到正等正觉之上。愿我成为伟大的指引,如同一艘船的船长可以把一切有情众生渡至彼岸。愿我迅速获致正等正觉,在我成佛之后,愿我引导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解脱和觉醒的状态。”这种愿望是相当殊胜珍贵的,它使善业在成熟为转瞬即逝的欢乐或以善业来通往解脱证悟的两者之间,产生差异。

 

我们以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道众生为例。投生为人是从事善业的结果,但是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有兴趣修行,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人没有把自己的善行和崇高的愿望相结合。另一方面,许多人从遥远的国度旅行至尼泊尔,他们不是被迫前来纳吉寺,甚或被迫前来东方。他们为什么要花费金钱,历尽艰辛地长途跋涉至此呢?这是因为他们过去的善业结合了清净的愿望,正是那些愿望的力量把他们一路带来这里领受教法。否则,就没有必要前来,因为前来这里只不过是一大麻烦。因此,你看见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这个世界上无数的众生,以及极少数人使用这人身来追求修行的道路。据说,后者寥若晨星。

 

清净的愿望非常殊胜,非常稀有。当然,如果你能够日日夜夜,把所有的时间用在持续认识佛性之上,那是最好的。如此,你肯定能够在一世之内获致正等正觉,但是要这么做并不容易。如果你无法如此修行,至少把你所有善的努力(所有的佛法修持),和清净的发愿结合。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便可以确定,至少在之后的生生世世之中,你将会和佛法结缘,并且能够进一步地修行,你迟早会获致正等正觉。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绝对不应该像某些人一样,只短暂地对佛法产生兴趣,在没有立即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之后,就放弃佛法。或是像某些人对佛法产生兴趣,然后放弃佛法,从事一点点修行,又再度放弃佛法。相反地,我们应该时时以稳定的进度修持佛法。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我永远不会放弃修行!我或许不会非常快速地进展,但是我永远不会退转!”

 

我们皈依的对象三宝,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信任佛、法、僧,我可以向你保证,你永远不会受到蒙骗,不会在今生受到蒙骗,不会在中阴受到蒙骗,也不会在来生受到蒙骗。

 

佛陀是正等正觉者;而佛法是佛经的教法,是佛陀的开示;真正的僧伽是在十地的圣众,是菩萨,包括已经证得解脱的阿罗汉。也有所谓的“类僧伽”(resembling sangha),任何已剃度、身穿红披肩和红裙者,都属于此类。虽然这些僧伽或许没有证悟,或许没有任何特别的品质,但是因为他们类似于僧伽,因此敬重这样的人,仍然会带来加持。另一方面,圣僧伽是极为重要的,他们可以籍由传播教法而维系延续诸佛的传承。如果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家族世系就因此失传;如果没有圣僧伽,诸佛的家族世系就会灭绝。

 

我要逗一逗你们。佛陀说:“只要心继续忙碌,道乘的数量就不会终尽。”念头是心的活动,因此只要我们继续有念头,就永远会有问题。于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道乘的教法没有终尽的时候。修行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了知“解脱一切的那一件事物”,而那一件事物即是心性的修持。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四章 止与观《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三章 铁条技巧《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二章 加持与证悟《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一章 传承《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序言 ▎导言1、2、3、4、5《如是(下)实修问答篇:直指心性与圆满次第的教授》


第十四章 忙碌《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三章 二魔《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二章 无别《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一章 遍在的清净《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十章 各种应用《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九章 明觉的表现《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八章 克服障碍与魔罗《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七章 捕捉一切本尊之命力《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六章 生圆双运《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五章 觉受《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四章 存在与不存在《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三章 佛不在他处《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二章 冈波巴四法《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一章 根基:佛性《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序言 ▎导言1、2、3、4《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第二十章 立断与顿超双运 ▎第二十一章 修持的征相《立断》


第十三章 本觉的功德《立断》


第七章 直指赤裸的本觉 《立断》


第一章 基 《立断》  (基 本觉 虚空)


推荐书籍:《立断:祖古乌金仁波切直指本觉》附:第十五章 三虚空瑜伽


《彩虹丹青——生起与圆满次第精要》全集


《大成就者之歌》全集 附:本书术语


赶在春节前整理了各宗关于禅修方面的资料


抽空整理了道家、JD教方面的资料


公众号收官之15:实修系统之others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下)


推荐几本书籍:图解藏密、图解佛经等(持续更新中)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下)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中)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2:人分南北,了义法岂分南北?


公众号收官之11:内地藏密实修之总说篇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下)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中)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上)


公众号收官之9:从“吕祖参黄龙”谈道家见地


公众号收官之8  道家始于“长生不老”,囿于“长生不老”


公众号收官之7:胡侃Sant Mat的前行思想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到这里,就到这里了!”——公众号更新之收官季


请假条(2023年1月7日~2023年2月5日)暨新年祝福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


请假条(端午节停更)附:“土耳其圣人:苏菲的神圣舞蹈”


新年祝福:你生而有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