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三章 本觉的功德《立断》

祖古乌金仁波切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西藏鲁康寺 壁画



编者按:本觉是我们本自具有的能力,非造作。本觉可以有两个方向的呈现:向外——个体可以实现“认知”、“创造”;向内——即“返闻闻自性”,用藏密的术语表述即“明性”,禅宗谓之“性光”。当然,“返闻闻自性”除了可以“看”到自性“光”,还可以“听”到自性“音”,这是Sant Mat独有的了义修法。

 

一般行人大多会认为“直指”只有一种,确实,“直指”的方法只有一种,但是,具体的上师的“直指”所能达至的层面(境域)却有无数,是否“究竟”端赖上师所证悟的层面,(有哪个上师会认为自己的证悟不究竟吗?)而这一点是一般行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第十三章 本觉的功德《立断》

 

作者:祖古乌金仁波切

译者:项慧龄

 

本觉的功德包括“直透透”与“明白白”,

它是离于论的赤裸,彻底地直透,

它超越任何种类的空白,这意味着它不会落入失念之中。

简而言之本觉的意义是“空、直透、明、明白与固”。

 

心与虚空融合,如无云晴空

 

为了提振(本觉从来无须被提升或改善,但是我们可能会失去那份明晰,而“提振”是一种以非分别概念的方式重新带出那份明晰。)对本觉的认出,你应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保持专一。彻底清朗的无云晴空能够利益内在的虚空(即本觉),在这个本觉的“一”之中,你不会受到迷妄或散乱的控制。

 

本觉本身是焕发奕奕的,它是一种当下刹那的体验,在这体验之中本觉是稳固的而非脆弱的所以不会被散乱或固着带走而偏。它是本自稳固的,犹如忿怒嘿鲁嘎(梵Heruka)的面部表情。你微微地呼气,那即是“提振”的例子,它犹如一片清朗无云的天空。眼睛、气、本觉三者都保持专一的觉知。

 

瑜伽士与清朗的天空无别地融合在一起,于任何障蔽之缘,也不被根深柢固的执取或固着所害,即是“提振”的意义。心与虚空无别地融合在一起,犹如一片无云的晴空。

 

心与虚空底地相融,了无丝毫的执取彻底清朗的天空离于任何障蔽。〔在从事修时,〕有一片清朗的天空是重要的。这清朗的天空也是指夏末或初秋的时节,而非夏天或冬天。就四季而言秋天是比较适合从事修持的季节。过了夏季在下了一场雨之后被洗尽,秋季的天空如水晶般清朗通透,最适合从事修持。

 

本觉的意义

 

本觉的功德包括“直透透”与“明白白”,些是形容本觉的字眼。自明的本觉(self-aware rigpa;藏rang rig)是超越心的,多么不可思议!本觉是自生的,无须心的造作,而二元心则是分别(概念)的运作这分别的运作完全地与二元心混合在一起。本觉离于二元心,它了无任何的垢染;愚痴是一种垢染,而垢染是一大过患。

 

本觉完全地离于任何的戏论,它彻底地直透,了无任何障蔽,它是于戏论的赤裸。它超越任何种类的空白这意味着它不会落入失念之中。在从事修持时落入失念之中,即是一大过失。这些是描“本觉”的字眼,但是简而言之,本觉的意义是“空、直透、明灿、明白与稳固”

 

在从事修特时,不生起任何执取与固着即是明了本觉的究竟实义。二元心只跟执取与固着一起运作本觉则不会被外在的执取或内在的固着所染污。不受执取与固着的影响即是明了本觉的意义,诸位会明白这一点。向外固着的心追随显相,并且抓住显相不放;向内执取的心则不具有通透无碍。通透无碍即是了无固着倘若有固着,就不会有通透无碍

 

不论是外在或内在本觉的通透无碍都不会执着于诸法。二元心则相反,不论是向内或向外,它都执着于主体与客二元。本觉完全地离于任何执取与固着,请诸位自行去体会。

 

举例而言,当你安落于本觉之中时,一个外在的对境自行现起,本觉不会像二元心那般固着于它。虽然对境显现于本觉的界域之内,但是当你安落于本觉之中时,你不会追随对境。这是分辨你是否安落于本觉之中的方式,你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安落于本觉之中,不是吗?不追随如五尘等外在对境,即是安落于本觉之中。

 

水银是说明“本觉”的经典例子水银不会与任何事物混合在一起。当然,灰烬上的水则完全相反,水与灰烬会立刻混合在一起无法分离。水完全地与灰烬相混在一起水银则彻底独立。同样地本觉不会落入执取与固着的掌控之中

 

当你安落于本觉之时,你将不会遭遇任何会染污本觉的事物当你保持如此的状态时,所有的事业皆是无碍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遮覆本觉。若非如此你将无法真正地修持本尊、咒语与三摩地;这三者是从本觉之中开展出来的。当你安住于三摩地之中时,这一切就发生了。

 

一旦你的本觉达到稳固,本觉的体性就了无增减你将能够圆满地实现息、增、怀、诛等所有不同的事业。倘若没有圆满次第,就不会真的有生起次第圆满的生起次第是从圆满次第当中生起在本觉之中只要你不失相续,你就能够从事各种活动,例如修持“念修四支”(four intents of recitation)的观想(这是指念修——如同闪耀的星鬘环明月、近修——如火、修持——如同饮差一般行事大修——如同蜂巢倾毁一般。),这些是本觉之相。

 

这些是本觉的功德彻底地完美无瑕。当你安落于本觉之中并且不本觉的同时,你能够从事各种不会损害本觉的活动。若你以二元心来从事各种活动,就会有瑕疵,也表示你尚未认出心性。心性不执取于昨天或今天这是明白二元心与本觉之间的差异的方式,如此这般地审察,你就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安落于本觉之中。

 

诸法从本觉的妙力之中生起

 

当你的本觉达到稳固时,诸法就会从本觉的妙力之中生起一旦你拥有稳固的本觉,诸如本尊、咒语等本觉的妙力就会生起。“自明了”是本觉的本具功德,犹如火是暖热的,水是湿润的一般,本觉本来就是自明的(self-luminous and clear;藏rang Ihang ge)。在心性之内所有的事业都能够被成就,这是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真力量——本尊的力量变得愈来愈强大。若未安住于心性之中,就不会真的有本尊或三摩地。

 

龙钦巴尊者所的《法界宝藏论》也对此作了描

 

菩提心者譬如日精华,

光明本有非一非和合,

无遮障法深妙任运成

论法无念之法界。

 

菩提心可以被比喻为太阳,

它原本是全然明晰且非和合而成的,

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障蔽它,它无碍且任自成,

了无戏论、了无分别造作,它是万法真实自性之界

 

在心性之,了无念头。本觉的妙力具有一种了知的功德,而这功德是无碍的。如果本觉无法发挥作用,那么就表示它受到障蔽。当我们注视本觉时,其中有一份非凡的珍贵。

 

二元心无法认出它的体性,本觉的相续已经丢失了但是二元心则续干活那些已经被指出本觉的瑜伽士,已经品尝了本觉的滋味。当瑜伽士透过这个滋味而认出心性,并且无散乱地安落于其中时诸法就会生起。这法的生起)并非二元心,而是似真非真的念动,它不是真正的念动。倘若没有念动就表示你未失去心性,心性尚未被丢失。一旦你丢失心性,执取与固着就会显现。如果你安落于心性之中,执取与固着就无法使你散乱

 

“保任相(sustaining the continuity)意味着保无散乱。失去相续即是散乱并偏离明空的状态,那相续溜失了。“保任相续”纯粹意味着保持无散乱,而非意味着你必须真正地保任相续因为既没有要去保任主体也没有要被保任的客体除了保无散乱且不失相之外,没有要去保任的相续。它离于保任者与被保任者,这一点非常重要。

 

【问答】

 

问:据说,在认出本觉时,悲心将会自然而然地生起但是这情况似乎未如预期地发生,为什么呢?

 

仁波切:在大圆满的修持文本中说道:“在初始修行者必须稍微地造作悲心。”

 

问:我们如何造作悲心?

 

仁波切:“喔!这极为珍贵且甚深的自生智,每个人都拥有它,但是他们——可怜的众生——却未实证它。”在初始诸位必须生起这种念头或稍微地造作它之后随着你们愈来愈训练有素或愈来愈惯于它就无须再去修、造作它,它将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当你歇息于本觉之中时,悲心确实会自然而然地生起。有道是本觉的妙力生起为悲心。虽然说悲心应是非造作的,但是在刚开始,有必要稍微地去造作它。

 

在康巴藏区,有一句俗话说道:“为了保密,一个人应守口如瓶。”与其告其他人:“不要把它出去”最好上自己的嘴巴如此秘密就不会走漏出去如果你告他人不要泄密,那么它将会遍千里。虽然话说你需要非造作的悲心但是你应先从思(“生起悲心”这件事情)开始随着你的本觉愈来愈稳固你将会知道本觉的功德是什么,对不对?

 

在本觉之中所有的烦恼都会被净除。你应如此地思:“一切众生都拥有本觉,不是只有我拥有本觉数量如天空般广大的众生都拥有本觉他们都拥有它,但是却不知道。哎!多么悲哀。”你应如此地思量,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思,它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惯。当你有一盏油灯时黑暗将会自动消散根本不必费劲去驱散它同样地,当你证得稳固的本觉时,(悲心将会是自动、自成的)

 

然而在刚开始,你应稍微地造作悲心。如何造作它呢?你应如此地思:“甚深的法道,这珍贵的自生智,一切如母有情竟然对它一无所知,多么悲哀呀!我过去的所有母亲都对它一无所知,白白浪费了她们的时间。”为了防止他人说长道短,你自己应守口如瓶。在初始,你应该稍稍造作,这是口诀的用意。尽管口诀教导我们要生起非造作的悲心但是这非造作的悲心是从你习惯于它而自动地生起的。诸位必须稍微地造作它。

 

:《自生实相续金刚藏》中说道,修行者身上的肌肉隆起为块状,是修持大圆满前行法“语瑜伽”有成的一个征相。这是怎么回事?请仁波切对此作解释说明。

 

仁波切:话说,心是一个宝藏。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的效力将会显现为身体的征相。在过去,当佐钦贝玛持明(DzogchenPadma Rigdzin)的一位转世古修特这个法门(大圆满前行法“语瑜伽”)时,佐钦寺厨房里的所有器皿开始渗漏。当时,这位祖古住在位于佐钦寺上方雪山上的关房内,这个闭关地点是大伏藏师秋吉林巴撰写《普贤心滴》之处。这位古在处修持“字诵”(hung recitation),其力量之强大,整个现象世界(法界)都被“吽”字穿透。接着,在闭关中心里盛装酥油的容器与茶壶全都出现漏洞无法盛油、盛水这全都是他修持“字诵”的缘故。

 

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犹如一颗如意宝。即使心本身是无形的,但是你所思所想的效果甚至都能够显示于有形物体之上。作为修持的征相与效果你的身体肌肤会痛、会痒等等都完全是可能的。这(你所说)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它是一个修行的征相,因为心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此外,颇瓦法是透过心意而完成而非透过手脚而为,唯有透过你的作意,识才能够被迁出。同样地,“吽”字法也会显示出某些效果。

 

所谓的“迁识”(transference of consciousness;藏‘pho ba grong jug)在过往的印度即为人所知修法者能够把识迁入一具死尸之内。修法者把他自己的识迁入另一个人的尸体之内之后己的身体变得像一具尸体被迁入识的尸体则突然站起来,四处走动。这种事曾经在过去发生,它是心已然实证的结果而非透过某种有形的物质而达成。

 

修持迁法并非就只是样子而已。刚开始,在修持此法时,你应该有一只盛装了甘露(梵amta)的颅器。你把甘露注入颅器之中用一而镜子覆盖于其上并且用朱红色的粉未在镜子上写一个字母。随着你一再反地修持,颅器内的甘露终将会开始沸腾,这是修的征相。当这个征相出现时这表示你已经成就了这个修持法门。接着,你能够把识迁出并射入一具尸体之中。

 

刚开始,你需要一个禅定的所依物。有道是:“所依没有尺寸大小之分,芥子落下之处没有高低之分。对诸佛母的‘trö’(藏语“trö”音“措”即指密物质包括芝麻、米、芥子等等。)而言,没有距离太远或太近之分。”据说,当密续修行者丢掷芥子时,这些芥子不会到处乱飞,反而会朝修行者所引导的方向飞去;芥子落下之处没有上坡与下坡之分。对诸佛母的“措”而言,也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在迎请了诸佛母之后,当你丢掷“措”这个密续物质时,它甚至会从尼泊尔的纳吉寺一路降落到北美洲。据说,这是忿怒咒、诛咒的功德。

 

修行的征相肯定是会有的。此外,有道是:“对嘿鲁嘎而言,没有难易之分。”“没有难易之分”的意思并不表示他们会说:“这对我来说太容易了,我可以轻易地使那个众生解脱。”或“这对我来说太困难了,我办不到。”完全没有这种事情

 

就忿怒尊的事业而言,没有所谓的难易。这不是在说它太困难,所以他们无法成办;或它太容易他们因而能够透过忿怒的事业而使众生解脱。据说一旦忿怒尊被命令去成办一项事业就没有距离远近或难易之分,即使未被授命,他们也将会解脱密续修行者的仇敌。

 

有时候,这种况确实会发生,某些人与修行者为敌,他们立刻被解脱。有一个故事描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在一个洞穴内从事修持有七个敌人前来杀害他。他们带着石头来到噶玛巴所在的洞穴外头,并且说道:“我们要杀了他。”(当他们进入洞穴时,)洞穴坍塌下来把这七个盗贼全部压死了。他们毫无伤噶玛巴的机会。

 

之后当人们问噶玛巴这件事情时,他说道:“我根本没有伤害这些人的念头这一定是护法的作为。”当地人对他说:“你只是在空谈而已。如果你真的拥有这种力量就应能够种下一根干枯的枝条让它长出东西来。”噶玛巴杜松虔巴回答:“好吧”,于是拿来一根干枯的枝条种在地里那枝条立刻长出叶子绽放花朵。在此之后,当地人对他生起信心并且说:“喔你是一位真实的瑜伽士。”

 

有时候,甚至没有必要去命令或唤请护法。护法有很多种类,有你必须下令的护法,也有你不必去下令的护法。但是如果你拥有胜妙的了证,他们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帮忙你;如果你没有任何的实证你可以随你高兴地下达命令要多久就多久也无法保证护法将会提供协助如果修行者是自私自利的也无法成办;如果修行者是为了利益法教的这将会成功

 

问:认出心性似乎非常容易因为它完全不牵涉任何劳动,事实上我们什么事也不用做。但是,由于串习之故我们很容易就忘记要去认出心性所以它似乎相当困难。

 

仁波切:是的,当然是困难的这是因为俱生无明与计无明的缘故如果这种无明被净除,我们就成佛了。只要俱生无明与遍计无明未被净除,我们就仍然是众生。忘失(忘记去认出心性)是俱生无明,追随那接踵而至的一长串念头,则是遍计无明俱生无明与遍计无明是诸佛与众生之间的最初分界线,它们也是惑与无惑之间的差异。当我们尚未证得正觉时,它怎么会不困难呢?这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难处而这种情祝况确实会发生。我们必须持续且渐进地修持,而不只是修持几个月而已。如果“修持”是一项非常容易的工作,所有的众生早就已经证得正觉了。它是困难的,它确实是一件让众生难熬的事情。当我们受到这种无明掌控时,我们就是众生。

 

第七章 直指赤裸的本觉 《立断》


第一章 基 《立断》  (基 本觉 虚空)


推荐书籍:《立断:祖古乌金仁波切直指本觉》附:第十五章 三虚空瑜伽

《彩虹丹青——生起与圆满次第精要》全集

《大成就者之歌》全集 附:本书术语

赶在春节前整理了各宗关于禅修方面的资料

抽空整理了道家、JD教方面的资料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下)


推荐几本书籍:图解藏密、图解佛经等(持续更新中)


公众号收官之14:藏密之后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下)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中)


公众号收官之13:藏密之大圆满(前弘期)(上)


公众号收官之12:人分南北,了义法岂分南北?


公众号收官之11:内地藏密实修之总说篇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下)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中)

公众号收官之10:禅宗,盛唐时期的“了义法”(上)

公众号收官之9:从“吕祖参黄龙”谈道家见地


公众号收官之8  道家始于“长生不老”,囿于“长生不老”

公众号收官之7:胡侃Sant Mat的前行思想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到这里,就到这里了!”——公众号更新之收官季


请假条(2023年1月7日~2023年2月5日)暨新年祝福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


请假条(端午节停更)附:“土耳其圣人:苏菲的神圣舞蹈”


新年祝福:你生而有翼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