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潮回顾 |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四分会场上午场纪要

唐潮杂志
2024-09-13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

第四分会场上午场纪要


6月12日上午,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四分会场上午场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C-204室召开。本场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翟雨佳同学主持,9时30分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共有5位同学进行论文报告,与会的温艳老师和阎东凯老师分别对学生论文进行点评和建议,以下是会议的主要内容。


会议开场,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王甫松同学首先就《“叶开泰”号与汉阳叶氏“徽商”身份辨——兼论“汉口徽商”定义问题》论文进行报告,他简介了近代中国著名药号“叶开泰”号与汉阳叶氏的概念,而后开宗明义,对于当前学界多将汉阳叶氏归入徽商这一身份范畴提出异议。而后在第二部分,王甫松同学通过“何为徽商”一题明晰了徽商和商帮的概念,并着重指出“徽商”概念泛化的错误倾向。并于后紧紧围绕叶氏“自我的身份认同”进行细节论述,拆分为为三个层面展开,对应“叶开泰”号:一为商号经营时期的表述,二为家族成员的自我表述,三为他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并从私印、地图、宗谱、县志等翔实多样的资料入手,结合回避祖籍、赠友诗文等行迹证实叶氏的身份认同,实在动态的徙居过程中呈现由溧水到汉阳的,而并无认同“徽州”的迹象。

韩亮同学随后发表了评议,在肯定王甫松同学丰富了前辈学人的研究后,认为其命题可以转化为认识论上命题并更进一步。同时,自力求严谨的立场出发,认为在文字表述方面,原文“客观是一种无意识,主观是一种有意识”一句应有更慎重的界定。也提出应当考虑官方日志书写过程中包含的官方主体性。

阎东凯老师最后总结主题,并对作者给予赞许。文章以小切口包孕丰富的内涵,关系到武汉商业史,移民史等多个课题,契合当下区域史研究方向的热点。同时,论文选用材料恰当全面,解读准确,也折射出了作者一定的考证功力。且笔法老练、文体规范,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论文。但是,副标题和结论、主题间存有一定的脱节:作者核心以驳论为主,即“汉阳叶氏”非徽商,结论部分则却多凸显汉口徽商活动的数量与影响等,存在些许偏题。在主旨上则建议深挖,可以在此基础上,从徽商进一步延展到商帮身份界定的问题上,走向更宏观的研究方向。

王甫松同学在报告


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孙迪同学则报告了《依法征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征缴矿税过程中的冲突》,并详细介绍了论文选题与研究综述的背景情况,他通过宁阳县矿商与实业部的代缴欠税之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矿商与实业部的代缴欠税之争、矿商与国民政府在征缴矿税过程中的冲突三个典型案例,从矿产税税目、矿产税税率、矿区税三面,考察国民政府与矿商的交涉过程,分析了交涉过程背后所反映出的矿商们的税收法定观念与国民政府征收矿税的法外依据,进而初步探讨近代税政转型中权力运作的得失。

在评议环节,黄卓贤同学肯定了孙迪同学材料扎实等突出优点,论文引用大量民国期刊与档案馆档案,对矿商与政府多方之间博弈互动的事例选取具有代表性。但主题核心观点可能有失简单,可以更多考虑利益层面的动因。同时,作者或许高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势地位,而最后矿商否真正完成税务缴纳还存有疑问。并建议作者补充政府内部的观察视角,进行全面展示。最后,摘要部分应该与正文一一对应,而不能过分近似结语,自然段的分割应该字数适宜,进而使得文章可读性更强。

读完后,温艳老师表示感触颇多,并给予肯定。孙迪同学采用三个案例,视角新颖。罗列出的三个冲突细节翔实、典例得当、交代清楚,对本科生论文来说尤为难能可贵。资料功底也十分扎实。从提升角度出发,温艳老师希望作者能加强语言规范,删去带有口语色彩较强的语句。对于三十年代矿业法颁布的背景,应有足够的前情介绍进行引入。要处理好在个案和普遍性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以较为孤立的案例来导入一个较为宏观的议题的情况下。在主旨启发上,则建议考虑更多因素,从理论来分析冲突背后的原因。


孙迪同学在报告


温艳老师在评议


随后,来自西北大学的李梓童同学带来了《古长安与新西京:从游记解读抗战时期西安城市意象》的阐述。他首先阐明写作主旨: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一座城市,紧接着以本雅明的“城市漫游者”理论进行导入,接着抛出核心词“意象”,并说明了西安整体意象以面-线-点形式建构而成。采用列表统计的方式从游记提取出人们心中所构建的西安城市意象的样貌。接下来,他从古都意象导入近现代人们对“古都”意象的转换,即从空间性向历史性意象的转变。随后在展示引用地图时提出疑问:西安被标识清楚的是星星点点的古迹。但游客是否完全接受这一种建构?他自述在探索中,发现当时人们也在发掘出西安的另一个现代样貌,即现代城市。但西安的现代化实际是有限的,是一个“半成品”的意象,存在诸如鸦片泛滥、娼馆林立、道路失修等城市病。

王甫松同学认为李梓童同学运用城市意象的研究视角对历史进行复原,并熟练运用国外的理论方法联系其他学科,角度新颖。但提醒李梓童同学在格式规范还应更加严谨,论文在标点符号的添加、图片和表格、二级标题的使用等方面,均有值得商榷之处。并建议应当补充对于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梳理与综述,以避免观点的重复。

阎东凯老师先介绍了学界城市史研究近况,肯定作者关于西安城市意象的研究在选题角度的价值。在研究视角层面上,作者有意识地关注到群体心态、历史环境等层面,而非单一的描述性写作,有一定的深度。在材料上。作者引用许多游记、笔记进行历史研究,搜集全面,解读精准,体现出作者的巧思。但对文本的解读多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忽略了文本背后作者的身份往往会影响对景物的关注和选取,可以增添有关所引材料作者的身份剖析,而外国人士对于西安古都的历史理解,也可以成为对比映照的参考物,进而使得视角更加多元。

阎东凯老师在评议


李梓潼同学在报告


接下来,来自四川大学的黄卓贤同学报告了《改善士兵待遇献金献粮运动与战时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的困境》。首先,他就战时国统区的民众经济动员研究进行了回顾,列出了目前强调社会各界、国民党专制独裁两种叙事模式。在内容介绍部分,黄卓贤同学以抗战末期的改善士兵待遇献金献粮运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运动实施的动态过程,并以“献“到“征"的转变为线索,观察到运动名称的变化,讨论国民政府的动员意图如何逐渐消解,以及在此过程中重庆国民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等不同主体的反应。最后在余论部分阐明,献粮运动的无果而终,折射出国民政府战时动员能力的匮乏与国民党政权面临的动员困境和转型危机。

孙迪同学发表了对论文的评议,黄卓贤同学梳理了1945年改善士兵待遇献金献粮运动从制度设计到最终结果的过程,指出了该运动从制度设计之初便在献与征之间反复,隐含着多重歧义。并总括了文章的核心观点与论证逻辑,表示深受启发。同时,他关注到论文指出运动在制度设计之初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建议作者在论述运动推行中地方政府在变通实施办法时,对社会舆论的表现以及对运动的产生影响做出一些补充说明。

温艳老师直言读完论文后感到“一股振奋的力量”,献金献粮和战时动员的选题并不鲜见,但作者却力主跳出既有的模式,截取1944年到1945年时段国民政府筹划设计与实施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的处理、社会团体的反抗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考察细致,结论深刻。第二,在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对社会学理论的纯熟应用方面,作者的尝试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第三,在材料运用方面也是功底扎实。全文十分优异,凸显出较强的问题意识。温艳老师也建议作者在叙述动态过程之后,还可以分析深层次分析背后的动机,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国民政府在运动中的最后困局,而解释层面上也有值得拓展的空间。


黄卓贤同学在报告


最后,本场最后一位报告人,来自安徽大学的韩亮同学就他的论文《近代上海的公共空间与人的异化——社会传言与越剧明星筱丹桂的成名至自杀》进行报告。他先介绍了筱丹桂的个人背景和信息,并联系其和阮玲玉的共同点进入到另一关注点,即公共空间。接下来,他通过阐述“异化”与异化的实现路径,贯通到转入视觉实践关系中的“自我”紊乱中与凝视下导致主体分裂的后果,在回顾不同著作中公共空间的相关信息后,分析了基于凝视者视角的社会言论的不同表达。接下来阐述了两种交往领域的自我分裂,报纸等资料体现出的筱丹桂公共身份对私人身份的入侵、实际上孤立无援的处境,剖析出人的符号化、人的属性与公共属性的分离的实质。

李梓童评议道,这是对于历史现场的真实回顾,一次“声音”的考古,也是历史情境的复原。但是作为明星,筱丹桂应当拥有一定的自己发声的能力,在资料的选取上,作者仅仅使用了一篇作者明确为筱丹桂的材料,似乎使得筱丹桂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关于事件的终局,筱丹桂自杀后警方是否给出了明晰的定论?而这种定论是否对沸沸扬扬的舆论造成了相应的抑制影响?这也是在后续环节值得思考的地方。

阎东凯老师对作者给予肯定。首先,选题上,论文的多面解读涵盖对城市、报刊、舆论等近代史研究重点,选取事件典型。理论视角上,对于近现代哲学、社会学等理论概念的关注十分突出,体现出浓厚的跨学科研究旨趣,符合历史学学科所鼓励的发展趋势。文章多处探讨牵扯到现代性社会构建问题等深刻议题,同时也为上海现代性解读提供了案例。可以说,也从微观视角透视出了宏观层面上人的身份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巨变。


韩亮同学在报告



往期推荐:


征稿︱第十三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征稿启事

新潮回顾 |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顺利举行

新潮回顾 |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一分会场上午场会议纪要

新潮回顾 | 第十二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一分会场下午场会议纪要

唐潮快讯|第十一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在西北大学举行


图文来源/翟雨佳、李泽森
责任编辑/王子烨
审核/胡耀飞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潮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