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3)丨“场域”理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研究

章明,吴尤 园林杂志 2024-04-20

“场域”理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mpound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Under the “Field Theory”

章明    吴尤

章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建成环境再生、城市基础设施复合使用、滨水公共空间再生

吴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硕士、清华大学本硕,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建成环境再生、城市基础设施复合使用、景观都市主义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3-03期P4-11.

·全文引文格式章明,吴尤.“场域”理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研究[J].园林,2023,40(03):4-11.

摘要:灰色基础设施造成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同时蕴藏着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开发的潜力,兼具挑战与机遇。不同学科对于基础设施的研究存在概念上的差异,缺乏相对统一的认知共识和行动纲领。聚焦基础设施这一关键要素,以景观都市主义的视角,强调景观在促进基础设施转型中的能动作用,结合社会学的场域理论,尝试提出“场域基础设施”的概念,总结基础设施在经济模式和城市存量发展模式转型下的一般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基础设施及所属城市公共空间与场域理论内在关联的三大要素,即“磁场”、机制、过程;归纳“场域基础设施”在重新组织和构建城市空间进程中复合化转型的表征,即复合性、动态性、协作性、多元性。以跨学科的视角和“大环境观”构建融合工程、景观、建筑和规划“四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和行动纲领,倡导以“场域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营造的新范式。

关键词:场域基础设施;景观都市主义;场域理论;转型;复合;动态;协作;多元


   1 基础设施的认知转型    

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从增量转型为存量,在此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在空间上也趋向于集约化,实现这一转型的路径不能仅仅依赖工程技术,需要建立对于基础设施的再认知。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实践延伸至多要素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城市“场域”,在多重维度下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成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技术性,针对城市基础设施转型的研究获得了来自建筑、规划、景观和城市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共同关注,也吸纳了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理念。科纳(James Corner)和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等人从“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的视角,将景观视为城市的基本单元[1],由此衍生出“将景观作为基础设施”的新方向[2]。从社会学的视角,需要兼顾客体条件与主体感知的多重维度。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主张的场域理论(Field theory)正是在超越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分野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互惠关系。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发现并揭示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分析要素和相关系统的关系。要素的特征只有在系统中才能通过“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的对比”才得以彰显[3]。美国建筑师、理论家艾伦(Stan Allen)是研究场域的重要学者,提出“基础设施都市主义”(Infrastructure urbanism)并将基础设施描述为能够承载城市生活的“人工地表网络”[4](图1)。在此基础上,艾伦关键性地发展了“场域”中的核心理念,即“关系大于形式”,关系是相对的,形式是流变的[5]

图1  城市基础设施所构成的抽象化的系统关系


2 “场域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的表征

相较于其他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场域基础设施”更加强调对于建成环境中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复杂要素的综合思考。“场域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的表征具体体现在复合性、动态性、协作性、多元性。


2.1 复合性

场域理论中事物要素被阐释为“资本”,其涵盖的领域较广,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这一泛化后的概念使得场域理论天然具有了复合的特征,其基础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日趋紧密的内部联结和内在逻辑,依托物流、金融和信息系统等现代基础设施,形成辐射区域更广泛的物质流和信息流。“复合性”强调从不同学科及领域突破边界,构建多维度的有机结合。在空间上,连接横向与竖向;在系统上,串联宏观与微观。在科纳的理论中,景观被理解为“加厚的地表”(Thickened ground)[1],其特点是立体化、多层级的复合叠加的状态。在纽约的清泉垃圾填埋场的改造设计中,科纳描绘了一副未来城市公园的“生命景观”的图景(图2)。笔者在“绿之丘”的创作中提出了“丘陵城市”的多层次的概念(图3),以“叠合”的手法作为对于普遍存在于城市中的功能单一、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的回应。通过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和工业遗存的功能复合,实现滨水空间和城市腹地的衔接,以及对土地使用权属划分的突破[6]

图2(左) 垃圾填埋基础设施的复合生态系统

图3(右) 交通基础设施叠合建筑的复合功能


2.2 动态性

场域理论强调关系高于主体,以及过程高于结果。“动态性”强调策略和机制高于形态,从而提升自然环境和社会系统的适应性及韧性;景观都市主义摒弃了对僵化的城市形态的控制,强调在深刻理解景观过程性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可持续的有机更新。科纳类比生态学的机制,阐释景观是不断动态变化的有机体,其能够借用生态学的途径实现自身的“增殖”(propagation)[7]。并且,与基础设施的封闭体不同,景观并非是固定性的,且常以分阶段化的策略来逐步实现目标。


2.3 协作性

场域理论所描绘的是现象背后的竞争机制,强调系统中的不同行动者之间的博弈,包含竞争与协作的双重意义。“协作性”强调构建有效联通不同背景的多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之间的合作模式。所描述的是实践中的多重挑战,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入地理解不同层面上的协作机制。过程中的环节同样是灵活且多样的,包括公众参与的听证会、工作坊、咨询会等,需要运用沟通艺术。科纳在西雅图滨水岸线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实践中,勾勒出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既包括不同行政区域及层级的管理者,也包括各类协会、各团体代表及主要使用人群代表等等(图4)。

图4 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和服务机构


2.4 多元性

“多元性”强调以整体发展为目标,在环境、经济、文化等不同维度创造多元价值。“场域基础设施”中各维度的要素也呈现多元的面向:在环境方面,通过生态修复的手段,减小建成环境对于生态本底的消极影响;在经济方面,基础设施融投资所重点关注的并非是短期的经济回报,而是着眼于长期的综合目标;在文化领域,艺术生产发生在更为多元的系统中,艺术家连同参观者、媒体、评论家等不同群体和个人成为艺术活动的组成部分,共同构建包括生产、传播、累积等环节在内的艺术“场域”。布迪厄还关键性地指出文化产品需要被置于特定的社会空间中[8]。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连同作品所置于的环境共同构成城市文化和艺术场域的重要内容。以2019年由笔者担任总建筑师的第三届上海空间艺术季(SUSAS)为例,主办方和策展人邀请了20位国际艺术家,在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图5)。

图5  2019上海空间艺术季的20件作品全景点位


   3 “场域基础设施”作为新范式   

由“灰”到“绿”的转型绝不单单是对于“自然”的回应和生态的修复,由此催生了绿色基础设施和景观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强调了景观对于城市形态的重塑作用,还包括尝试构建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等多维度的网络关系,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基础设施建筑学和基础设施都市主义与景观基础设施互为补充,能够实现从区域规划到场所营造的跨尺度的资源整合与操作策略。未来结合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有机会在智慧城市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方向上实现更为人性化的“软”“硬”结合,实现多效益的复合基础设施系统,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基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场域基础设施”的概念,以跨学科的视角构建融合工程、景观、建筑和规划“四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和行动纲领,在更大的范畴,体现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所共同作用和影响下的“大环境观”(图6),构建以“场域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营造的新范式,以期成为积极影响未来中国基础设施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图6  “四位一体”的“场域基础设施”与多学科背景下基础设施相关概念的辨析


参考文献 

[1] CORNER J. Recovering Landscape: 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M].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2] BELANGER P. Landscape as Infrastructure: A Base Primer[M].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3] 宫留记. “哲学资本”——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工具箱”[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3): 35-39. 

[4] (英)迈克尔•格伦菲尔. 布迪厄: 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M]. 林云柯,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

[5] ALLEN S. Points and Lines: Diagrams and Projects for the City[M].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6]章明, 张姿, 张洁, 等. “丘陵城市”与其“回应性”体系——上海杨浦滨江“绿之丘”[J]. 建筑学报, 2020(01): 1-7. 

[7] (美)詹姆斯•科纳, 艾利森•赫希. 景观之想象[M]. 慕晓东, 吴尤,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8] 周成璐. 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编辑校对丨王丽娜            微信排版丨戴嘉旻            文章审核丨钱秀苇   戴嘉旻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3)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也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范畴《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3)丨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2)丨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策略与途径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2)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修复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湖泊型湿地公园中两栖类动物栖息地营建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公园鱼类栖息地营建 ——以芜湖市大阳垾湿地公园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日本的做法及启示《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山地校园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特征研究——以重庆大学A区为例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1)丨风景园林碳汇能力建设的基本逻辑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1)丨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风景园林科技创新支撑碳汇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探索:国际经验与前沿技术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绿色空间韧性—减碳—增汇协同范式与设计策略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2.12)丨谈自然保护地与城市景观有机更新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2.12)丨自然保护地理论与实践 丨景观治理与有机更新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的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区划解决策略《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基于适宜性分析的生态—文化复合型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以云南普洱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城乡融合治理下基于有机更新的上海奉贤新城绿环规划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信箱:LA899@vip.163.com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