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荔湾寻声记 | 沈丕基访谈:历史和传统都应该是活态的

知艺文化 知艺文化
2024-09-03


荔湾是广州的文化原乡,也是粤港澳三地乃至整个大湾区共享的文化共同体。“荔湾艺境”邀请不同媒介的艺术家参与创作,从荔湾所代表的传统和当代的价值交融出发,挖掘和展现荔湾于传统当中蕴含的活力,特别强调走入社区和公众参与。


“有嘢听-荔湾寻声记”作为2021年“荔湾艺境”的艺术项目之一,邀请当代艺术家和实验音乐人沈丕基参加创作。因疫情原因,延期至2022年举办,恰好又成为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的2022“粤剧嘉年华”当中的重要演出作品。



丨活动相关推文👇

荔湾艺境 | 有嘢听—荔湾寻声记演出预告

荔湾艺境 | 有嘢讲—荔湾寻声记创作对谈





   沈丕基访谈   




历史和传统都应该是活态的


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生活化,后者快节奏发展迅速。这两种状态我都很喜欢,也很适应。广州荔湾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惯,这种烟火气让我感动,这正好是我所生活的深圳缺失的部分。


而在流动性比较强的深圳,人与人之间的思维碰撞很激烈,突破和创新的机率很大,这正是当代艺术需要的氛围,所以自然就产生了各种可能性。可见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是我第一次来荔湾驻地创作,感受到荔湾新老城区的和谐共处。当地人也很开放,和我合作的两位粤剧青年演奏家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作为古老的历史城区,只保留古建筑是不够的,生活习惯的存留和人文记忆的传承才是最关键的精神延续历史和传统都应该是活态的,而不是仅仅作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存在。


沈丕基在荔湾进行驻地声音采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广州有数量惊人的粤剧私伙局,民间传统只有像这样一直生生不息,有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才能流传下去。正如弹古琴也需要知音,有知音才有动力。在我的创作层面,我认为声音艺术家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收集和保留各种声音,用声音唤醒人们的记忆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结合是我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荔湾艺境》这个项目恰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契机。


在广州的粤剧私伙局上,沈丕基以乐会友




在创新和传统之间寻找协调性


我出生在福建闽南的书香门第,从小的成长环境都是接受传统艺术教育,大学也选择了传统的漆画专业。年轻时正好赶上“八五新潮美术运动”,能接触到全世界的信息,也在很多西方艺术思潮里浸泡过。


我接触艺术的轨迹,小时候从传统开始启蒙,80年代接触到摇滚乐,2000年以后接触了声音艺术。我发现很多西方的伟大艺术家,他们的思考根源是在东方文明。通过解构东方的众多精神和传统理念,他们得到了灵感,创造出许多经典作品,这是我们应该去反观自身的。


我差不多花了十年时间,退居在深圳梧桐山研究修习古琴,希望重新弥补自身传统的缺失。通过对古琴和文献的深入研究,我发现中国古人对于声、音、乐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从古人的文献中,我也在思考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


现代社会人们对视觉信息更加敏感,声音一直是大众容易忽略的艺术表达方式,实际上它非常具有实验性,也更具有挑战性,让我更有表达欲望。接触传统古琴之后,我对声音的理解更加深刻,发现传统和当代艺术可以很好的结合。


在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间寻找协调性需要花很长时间。我在深圳生活了30年,一直处于不断创作的状态中。刚开始其实是很分裂的,这种分裂的状态持续了很长阶段。创新和传统之间实际上并不冲突,传统需要时间、机缘、师承和自己的努力。当这种古今冲突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并积累到一定阶段时,自然会形成宽度与深度兼具的个人风格。


《消逝的渔港》,影像、音乐,2020,沈丕基


《桃花源始》,行为,2014,沈丕基


《对蛙》, 声音/装置/行为,2016,沈丕基




以声音艺术的角度理解荔湾



在《荔湾寻声记》创作期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过程,这个想法体现在项目名称“寻声记”里。我在创作中设置的声、音、乐的三种对比,也是人类对音乐的理解过程。


声音艺术与音乐是不同的概念,在创作中加入粤剧是我的首次尝试,也让这个作品更有宽度。此次,两位粤剧演奏家采用了《帝女花》这个脍炙人口的曲目,我利用其中的音乐进行即兴演奏,最后用古琴的弦乐来结束整场演出。


沈丕基与粤剧音乐演奏家和粤剧演员们

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排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荔湾寻声记》最终设定的作品结构是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来荔湾之前,我设想从色香味的角度去构思,来到荔湾后,我决定以粤剧的音乐性来思考。


对于声乐,中国古人早已总结出许多道理——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对声音的理解正好是对当代艺术另一种解读的角度,所以我也希望利用当代艺术的手段,重新呈现古人的思想。于是,我构思了“寻声”、“得音”、“和乐”三个篇章来组成最终的演出结构。


“寻声”是声音艺术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声音进行混合,以实验性的想法做实践,通过音响、混音来表现。第一步要做的是录音,通过声音切入生活,从而对荔湾有一些基本了解。在录音过程中,我发现在荔湾还保留了不少现代城市中已经消失的声音。能够录到一些不常听到的声音,这是让我感到十分高兴的。


我认为声音讲究的是“真实”,表达“真”是当代艺术中常用的方式,而传统艺术讲究“美”。从我的理解角度,“得音”中对锅碗瓢盆的击打则考虑了生活的“善”。因此,刚好构成真善美三个篇章,对应了声、音、乐的三个发展过程。


沈丕基在荔湾进行驻地声音采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传统不止存在于荔湾,它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存续。因此,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我们应该站在全球化的视角去看问题。这是我在创作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地方,如果这个作品拿到其他地区或是国际舞台上,能不能进行沟通和对话?在创作初期,我就在思考这种可能性。


荔湾艺境”这个项目不局限于社区文化的范畴,而是以地方性的差异和独特价值对外发声。通过现代舞、声音等多种当代艺术形式,横向拓展了表达传统文化的可能性。不同的艺术既能在此地碰撞出火花,又和地方紧密链接,这种在地性十分有意义。




艺术家



沈丕基 


艺术家、演奏家、策展人

 古琴广陵派第十三代传人


1971年出生于福建闽南,199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漆画系,1993年生活创作于深圳至今。1995年“黑洞”摇滚乐队成员,1997年组建地下乐队“向日葵”为主唱兼吉他手,乐队录入《中国摇滚手册》。2000年后转入声音与视觉的实践与研究,作品涉及声音、装置、影像、行为、绘画、诗歌等形式。近年来的作品展现了不少沉浸式影像视觉声音现场,意在表达现代都市与山野之间、现实事物与魔幻梦境、真实和虚空的游离状态。沈丕基尝试把古曲解构,利用电音与新媒体技术,重构出全新的古人意境声光现场。另一方面,又把现实生活过程中的电子硬件转换成视觉作品。同时也把兴趣放在了研究物理性发声装置上,从中国道家的自然性理解出发,有趣地构建着个人的立体多维度空间。




策划人



杨青


策展人、评论人


杨青于媒体界和艺术界深入工作近二十年,始终致力于建立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与连接,不断拓宽公众对艺术感知的边界。其艺术策展、文化研究和评论写作亦围绕艺术与城市、社区、公众关系的建立,关注艺术在地化实践、公共艺术探索、区域和族群文化的地方独特性等议题。


杨青近年在北京、广州、香港分别参与组织不同的城市艺术公共平台,对南北艺术生态均有深入参与和观察。其中,杨青在当代表演艺术方面开展过多个重要策划项目,具有丰富的制作经验,其积极将表演艺术和各当代艺术领域连接,推动表演艺术走入公共生活和城市空间。




策划机构


知艺文化


知艺文化是一家聚焦于艺术公共推广、传播与美育的专业机构,其工作方式从研究出发,关注艺术与城市和公众的共生关系。以艺术策展、文化研究、艺术鉴赏、儿童美育四个方向,作为艺术传播和对话方式,强调突出艺术的公共性、参与性和在地性,探索艺术与人链接的各种可能。




荔湾艺境


“荔湾艺境”是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协办、知艺文化策划承办的艺术项目。


荔湾是广州的文化原乡,也是粤港澳三地乃至整个大湾区共享的文化共同体。“荔湾艺境”邀请不同媒介的艺术家参与创作,从荔湾所代表的传统和当代的价值交融出发,挖掘和展现荔湾于传统当中蕴含的活力,特别强调走入社区和公众参与。



下划粗线标题


采访 | 杨青

 编辑整理 | 青洛、Shandy 

编辑审校 | 青洛、Shandy 

排版设计 | 王羽弦


往期回顾



荔湾艺境 |《@泮塘时光 每日动作》观众表演者招募



荔湾艺境︱《@泮塘时光 每日动作》二高表演身体训练回顾



荔湾艺境 |《@泮塘时光 每日动作》巡游式演出预告



知艺精选 | 5月:交叉的宣叙调



出发!美术馆 | 五月活动合集


将知艺设为“星标” 或 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让知艺陪你艺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艺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