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品巧克力 | 好看之外,Naive也非常不简单

美伢 巧盒ChocBar 2023-11-04


我第一次在巧克力沙龙见到立陶宛巧克力品牌Naive的时候,是被它的包装吸引的:

然后见到了创始人Domantas Užpalis,和他聊了会儿,尝了些巧克力,当即决定要进口这个牌子。

可惜好事多磨,去年下的订单,在德国转运的时候被物流弄丢了。期待落空,还挺让人丧气的,重新下单制作,又历经半年,终于拿到手了。所以早就预告的上架,拖了这么久。

我为什么很喜欢Naive?

Domantas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学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又一个和我同院系的朋友==),在英国读完硕士并工作了若干年后,回家乡维尔纽斯后,转行创立了自己的巧克力品牌。Naive热衷于技术和味道的探索、调整和创造,包装还用了类似当初画图用的硫酸纸材质。

他解释Naive这个名字代表了他们的本质——起源于从无开始、最简单的摸索。但我觉得如今的Naive,绝对不再简单了,我喜欢他们的复杂:

1.探索可可多样性:在单源巧克力的概念上,做出了Nano-Lots这样的产品:选用的都是拜访产地挑选的稀有小产优质可可,每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更换一批豆子,比如这一季用的豆子是Finca Concepcion el Salvador,我第一次吃的时候是Elizabeth Agudelo,第二次是Don Epimaco Ulloa。每一块都是惊喜,是一期一会。

2.创新巧克力工艺:他会解构巧克力制作过程,来探寻每一个过程对于结果的影响,做到了geek的地步。工厂80%的设备,都是自定义设计或者改造的:定制的流化床烘烤,自己造的Winnower(我也算用过自己造的)和纵向双轮研磨器。还与大学合作了可可生物活性课题。

3.脑洞神奇的增味:从porcini牛肝菌、kefir酵乳、Golden Berry黄金莓(菇娘果)到新出的Imperial stout帝王世涛,不打传统口味(香料、坚果啦)安全牌,看起来出格,入口便知其优秀及合理。

当然还有个显而易见的优点,是真的太好看。现代又略有些poetic的包装,是Domantas的好朋友Karolie Kosas设计的。

每块巧克力中还有一张说明卡片,告诉你这一块巧克力的特殊之处和背后的故事。


初期,他们从大都市搬到郊区,用自己不多的积蓄买了设备,自己捣鼓了起来。在世界上bean to bar文化还非常不主流的情况下,这的确有点冒险,也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所幸,他们享受着这段旅程(并不想回到办公室生活),并有了更多涌现的灵感。

我本来想把Naive翻译成“拿衣服”的,后来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幼稚。所以现在叫做“本原"。


两年来,我共吃过15个口味,挑选出最喜欢的几款优先进口。之前就有朋友让我推荐口味,但这次只能说,每一块我都非常喜欢。要说推荐的话我当然全推荐。

先从Naive最新的产品开始介绍吧,今年年初他们才研发出来,即使今年东京的Salon du Chocolate上都没有展示销售(幸运的是给我带了一件样品)。

Molecules™

Molecules是今年新出的不含白砂糖实验性产品。

可可豆:Molecules™,生长在秘鲁的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山谷中,安第斯山脉和雨林覆盖的低地相交之处,公认的稀有优质可可。

可可豆是高抗氧化食品(已知植物中第4高吧,且前3位都是调料不能直接吃啊),Naive和当地的大学合作研发可可的巴氏杀菌和特殊发酵法,来保留可可中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苯乙胺、可可碱、黄酮醇,能促进大脑中血清素、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同时还保留了更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用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代替白砂糖,对血糖波动有一定的益处。

因为减少了高温烘焙过程,所以味道非常特别,既没有raw chocolate的干涩、也不像重烘的浓郁,而是呈现出一种清澈的口感,像酒体比较轻的葡萄酒。甜味非常清新,入口带一丝清凉的感觉。


Nano-Lot

我问Domantas,Nano-Lot的想法是怎么形成的,他说:这是个很长的故事,你有多少时间。

但我当时没时间了,所以我听了个简短的版本。

Nano-lot是独特而稀少的可可豆系列。从独立农场、独立基因种群或者独立发酵的豆子中挑选。他们从来不会重复选择同一种豆子,在一堆新豆子中,选取一见钟情的一款,做成下一季的Nano-lot(是高定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探索可可豆的生物多样性,把小众可可的世界展示出来。在每一块的卡片中,会把豆子的表型和基因、处理方式完整地展现:

可可豆:Finca Concepcion el Salvador

生豆处理:淡紫色为主,少数白色。独立发酵后日晒20天

烘焙温度:180度

研磨细度:18微米

精磨时间:48小时

Finca Concepcion是农场名称,这里种植着5公顷的可可树——生长在海拔1100米的高度,属于非典型可可(一般都在800米以下海拔),也因此有了不少独特的味道:比如,有一种烟熏的味道(带一点点烤肉香)!还有一些啤酒酒花的香气。同时也不乏果香。味道表现强劲,后味也非常持久。苦度和涩感都相对偏低。


精彩的增味和黑牛奶巧克力也有:

Forager Collection

觅食者系列

Forager系列几个实验性的味道,在别处都没法找到。解构所有的元素,再重构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巧克力。我很不喜欢的北欧特产甘草糖,经过他们改变做成的橙子甘草味道,是我第一块喜欢的甘草味道巧克力(但是这块我还是没进)。

我最喜欢的两款Forager,可可含量都在60%左右,是甜度不高、浓郁的黑牛奶巧克力(用了草饲牛奶)。


Porcini

62% 牛肝菌浓郁牛奶巧克力

用了独特方式把野生牛肝菌融入到巧克力中。深邃朴实,带有坚果的香气,融合入巧克力中还带了一些布朗尼的味道。探索巧克力未被开发的“鲜味”一面。月之暗面。

牛肝菌,香味炸弹。高含量的谷氨酸,散发出荷尔蒙,讲错,散发出umami(鲜味)。我超级喜欢这一块。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巧克力漂浮于蘑菇之上的画面,就像美国丽人那张躺在玫瑰花瓣的梦境一样。

酒类搭配:Pinot Noir,Syrah,或者酒体饱满的白葡萄酒也可以很好搭配。


Kefir

57%酵乳浓郁牛奶巧克力

Kefir是立陶宛传统乳制品,有点类似酸奶的制法,含有乳酸菌、醋杆菌、酵母等。据说此块巧克力还能像乳酪一样,继续熟成。

因为都是酵乳也是牛奶制品,所以我觉得把它归类于增味巧克力或者擦边球作为牛奶巧克力都行:完全颠覆了对于牛奶巧克力的印象——如果以前的牛奶巧让我感受到“暖”的话,这块就像在夏天喝一杯微冰的牛奶。有着杏仁香气、微微(绝不突兀)的乳酸味道、冰淇淋、一点点的香槟感,颇为开胃,又可以作为收尾的甜品。

酒类搭配:甜酒、或者半甜型的酒。香槟也可以。你可以把它直接当做甜品,还可以再配一些羊奶芝士。

还有觅食者系列的小礼盒,除了Kefir酵乳和Porcini牛肝菌,还有一块是Ambrosia(名字真好,味道是蜂花粉)。


Euqator Collection

赤道系列

这个系列的特点是,每一块巧克力bar中的原料都来自于赤道附近的生态系统,有明亮、浓郁的香气。

包装也更加色彩浓烈,概念在于:生态系统中的矿物、水源、土壤都会赋予活物以生命力,集合在一起,更接近于万物相黏相近的本源。


Golden Berry

61%黄金莓浓郁牛奶巧克力(Organic)

黄金莓(也叫菇娘果)冻干后,加入到滑润的牛奶巧克力中,味道还原非常优美。

微微的酸甜,黄金莓独特的香气,和可可的微酸相得益彰,体现出一些蜂蜜和香蕉干的香气,还有乳香,收尾是浓郁的奶味,内含活力又表现温柔。

酒类搭配:气泡酒比如Prosecco、半甜型香槟、或者带一点儿甜度的葡萄酒比如Zinfandel或者Merlot。


我想到去年那批货在德国丢失了,可能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今年用来更好看的异形曲线模具,来代替之前的简单方形。

比起最初从0开始做一块“简单的巧克力”,他们的目标更清晰起来:比如要收购一块自己的农场来打造产业链闭环(sorry这么翻译),生产出更加复杂、带来更多乐趣的巧克力。

去年在前一块的Nano-Lot黑巧中,嗅到完整的莓果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所有事情都不是巧合,而是刻意呈现的本原。所有的复杂,都是由简单组成,而简单,是建立在复杂的原理之上,还是打破这些原则?

希望你也能喜欢Chocolate Naive。



其他阅读

怪我当时太Naive,差点错过这巧克力

解剖一只可可豆荚

盐和胡椒,冷暖之间

喝一“块”热巧克力,绵长如舌吻 | BONNAT新品

12家推荐的东京巧克力&甜点店 

吃朵玫瑰,手有余香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Chocolate Naive,本原巧克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