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度阿尔勒】世界观

三影堂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3-11-29

展览


EXHIBITION

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年度阿尔勒】


“年度阿尔勒”单元旨在于向中国观众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今年7月,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以“意识状态” (“A state of consciousness”)为主题再次拉开帷幕,其中7场精选展览即将来到中国展出:《我朋友们的宝丽来》(艺术家维姆·文德斯);《姐妹情谊——北欧当代摄影群展》(艺术家珍妮特·埃勒斯、弗里德·弗莱登达尔、本特·格文、海达·赫尔加多蒂、汉娜·莫迪、艾玛·萨尔帕涅米,策展人:埃琳娜·海卡、安娜-凯萨·拉斯滕伯格、夏洛特·普雷斯特加德·施瓦茨、埃萨·西古尔琼恩斯杜特、尼娜·斯特兰德、苏珊娜·奥斯特比·塞瑟、安娜·特尔格伦);《圣叶》(艺术家马切卡·阿特、策展人拉蒙·佩兹);《世界观》(艺术家加鲁什·梅尔科尼扬);以及本年度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单元由坦维·米什拉策展的《加勒比之梦》(艺术家萨曼莎·博科斯,由美国纽约Tiger Strikes Asteroid呈现)《珍奇屋档案》(艺术家菲利普·卡利亚,由印度孟买Tarq呈现);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2023图书奖展览


世界观


艺术家:加鲁什·梅尔科尼扬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期:2023.12.15-2024.01.21(周一闭馆)

地点:集美艺术馆-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12号楼


联合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

首席影像伙伴:vivo

影像合作伙伴:FUJIFILM

协办:厦门市杏林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影像创作支持合作伙伴:Leica

合作伙伴一颗种子家政人员关爱基金会、NOA HOTEL XIAMEN、法国之光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AT CAFE、林秉记

独家社区内容合作平台:小红书

机构合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DECK摄影画廊、鹭潮·鼓浪屿美院、福州桂湖美术馆、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977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两个太空探测器,将两张“金唱片”送上了太空,以编码形式刻录了人类文明的切片,试图详尽地描述地球。在过去的46年里,来自地球的时长90分钟的音乐、55种语言的问候、116张图像和12分钟的音频一直在距离太阳约190亿公里的轨道上运行着。


至于地外文明是否接收到这些信息并造访地球,我们仍不可知,但人类确实在刚具备探测能力的时期就积极向宇宙发射信号。“金唱片仅描绘了我们文明的一个切面,里面没有包含战争与冲突、疾病或死亡。它提供的世界图景是一个乌托邦,其中人类是这乌托邦的光辉建筑师,”艺术家解释道,“把人类置于一切的中心,也许就是忘记了这个位置意味着对自然的控制、对环境的大规模改造,以及对生物的暴力驯化。”


而宇宙已存在了137.99 ± 0.21亿年,从这个维度来看,迄今不过七八千年的地球人类文明只是一瞬,渺小又短暂。本次展览的影片,虚构了外星生命接到信号后来到地球的故事,假想了人类中心主义下,一种潜在可能的结局。


点击观看艺术家采访视频 >>>


艺术家专访

INTERVIEW

  金唱片”是怎样吸引到你的注意,并进一步启发您的本次影片项目?又是如何想为它写一个后续的故事?


“金唱片”之所以启发我,有许多原因。首先,它源于人类雄心勃勃的渴望——期待在宇宙中留下人类文明的持久印记。其次,它试图将人类文明的精髓浓缩成有限的信息、图像、音乐和演说词,这个听上去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引起了我的兴趣。


如今我来做这个项目,距离“金唱片”进入太空已过去将近50年,因此我们能拉开足够的时间距离回看它,对比现在的挑战,用批判性的目光重新审视。带着反思看待这一愿景至关重要,因为人类今天面临的许多困难可以追溯到“金唱片”中的乌托邦理想和表现。


“金唱片”中的部分图像,来自Zoom会议采访录屏截图>>左右滑动查看



  影片拍摄地点为何选在亚美尼亚?


我在亚美尼亚出生,之后来到法国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宇宙探测和“金唱片”本身与亚美尼亚这个地方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影片的拍摄地点在亚美尼亚的Byurakan天体物理天文台遗址,1971年在这里举办了第一届致力于与地外文明通讯的国际科学研讨大会,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苏联和美国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试图讨论潜在的方法。其中参会的有美国代表团主席卡尔·萨根(Carl Sagan),此人也是六年后“金唱片”项目的发起人。


我们拍摄的场景,位于遗址中的“Herouni射电光学望远镜(ROT54)”所在地,以Paris Herouni的名字命名,这位富有远见的亚美尼亚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领导了这个项目,也就是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碟子形状的巨大装置。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射电光学望远镜,是科学研究的高地。但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它现在已严重退化,被废弃了。苏联解体后,第一次阿尔察赫战争期间,亚美尼亚难民曾用它来当避难所。同时,亚美尼亚的经济崩盘,也面临着能源危机,俗称“the dark and cold years(黑暗寒冷的岁月)”。在影片画面中出现的镜面设备,都是早期做太阳能发电实验遗留下来的,它们更早于我们今天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


从本质上讲,这片废墟是一个充满符号的时间胶囊,见证了经济社会政治的危机与变迁。在这里发生过的战争与苦难,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操控与剥削,都不曾被“金唱片”记录在案,而只展示了地球人类文明最光鲜亮丽的理想形象。复杂的现实关系更丰富了这个地方的层次,与“金唱片”的渊源一起形成了本次项目中的完美对照。


  本次影片的视觉语言独具一格,有一种奇异的错位感,您是怎样确定此基调,并且最终达成这样的美学风格?


这个遗址本身的视觉冲击很强,在我第一次看见它时,就已深深触动我,同时结合历史研究资料的引导,让我坚定在这个场地拍摄。我们故意让影片呈现出一种怪异、超现实的风格,主题本身是外星生命幻化成人形来到地球,我希望通过视觉强调这种不安的氛围。从一开始,我就跟摄影指导一起决定——要在拍摄现场就打造这种离奇感,而不是靠后期或特效达成。


加鲁什·梅尔科尼扬,《世界观》影像的静帧,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法国巴黎图像及造型艺术作者协会提供。



  能跟我们讲讲您的置景吗?比如,影片中有非常强烈的光线,仿佛教堂里的光,以及墙壁上的画似乎具有宗教色彩。


光线的确是影片中的重要元素。很有趣,你提到墙壁上的画,那不是我的置景,而是建筑本身就有的。事实上,影片中所有的场景,都是原本就在的,我没有对场地做任何改动,或者说我更像是用纪录片一般的视角拍摄。


关于壁画中央的人像众说纷纭,或许是耶稣,或许是亚美尼亚字母的发明者——你能看到墙上脱落的字母。人像的右侧,是一座教堂,紧接着是天文台,右上角有山脉,实际上那是一片神山。圣经故事中,在大洪水来临时,诺亚方舟就停靠在古亚美尼亚的亚拉腊山(Mount Ararat),给了人类第二次机会。虽然我本人没有宗教信仰,影片的本意也不带宗教属性,但我了解亚拉腊山在亚美尼亚的土地上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由于我采用纪录片一般的视角,这些不同维度的叙事都被囊括了进来。


影片开端出现的外星生命也是站在群山上显形,它们好奇地问:“这后面什么也没有了吗(There is nothing beyond?)”由于外星人试图将所见景象与“金唱片”中的扁平图像构建的世界观一一对应,它们无法区分眼前看到的山和“金唱片”照片中的山。而如今我们人类对图像已太过熟悉,似乎很难想象当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播放一列火车在荧幕里向观众驶来,引起了恐慌,因为人们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新的视觉体验。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镜子与镜面,有什么特殊指代吗?


镜子的隐喻在电影中起到了双重作用。首先,“金唱片”在我看来有两层功能——最初,人们的野心是创建一个在太空中漫游的地球档案,为了跟地外文明邂逅的潜在可能;另一个功能是充当一面镜子,向人类自身展示我们的生存状态。


此外,外星生命通过照镜子得以发现自我的形象——想象一下,一个没有物理形态的天体突然幻化为人形,起初镜子令它们困惑,后来它们得到了启示,将“金唱片”中的图像拼凑在一起,模仿了人类图像信息里的各种姿势,并从镜中观看自己的形象。它们逐渐明白,图像只是表象,而不是现实本身。


 为什么选择让外星生命幻化成两个女性形象?它们的角色是什么?


如果你看过“金唱片”里的图像,其中展示的性别是清晰的二元对立。但我想象性别是非二元的,所以在影片中我不希望强调它们幻化成的形象是哪一种性别,从而去打破“金唱片”里的二元视角。


图片截自小红书账号:NASA中文


如同我们好奇地外文明一样,我想象它们也同样对发现人类文明感到好奇,来到地球探索人类活动的遗迹。影片中有一段是快节奏的蒙太奇,剪辑了它们的舞蹈和地球其它生命形式如植物、昆虫的特写镜头。受“金唱片”内容的引导,外星生命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旅程,因此忽视了在人类文明消亡后仍在地球上蓬勃发展的其它形式的智慧生命。



  当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出现在影片画面中,立刻让人想到了《2001:太空漫游》。这块石碑是什么?上面画的是什么?


你把它与《2001:太空漫游》联系起来没错,致敬这部我个人非常欣赏的科幻电影。正如刚刚提到的,我只是在用镜头记录,同样,这块黑色石碑也不是置景,它原本就在那里。它所在的雅兹迪(Yazidi)社区有着非常独特的两面石碑,雅兹迪是亚美尼亚最大的少数族裔,以孔雀和太阳为象征的信仰。电影接近尾声时,你会注意到从各种石碑上拍摄的花朵、动物和太阳的特写镜头。这个地区的信仰与自然元素有着深刻的联系。


加鲁什·梅尔科尼扬,《世界观》影像的静帧,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法国巴黎图像及造型艺术作者协会提供。



>>>剧透警告


黑色纪念碑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它作为一个神秘的几何物体出现,制造一种错位感。第二次,在影片最后一幕,它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石碑上是一个男人的形象。这与影片中关于生存与消亡的主题联系在一起,表明我们留存下来的或许只有图像,并引发了我们如何建构图像的问题。


我们选择拍摄它的另一个有趣原因是,它所处的山与先前所提到壁画中的仿佛是同一座山,这增加了一层象征和反思。对我来说,它唤起了一种苦乐参半的感觉,因为石碑上的人与周围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雅兹迪村民主要以放牧为生,居住在这座山周围的地区,与自然保持着深厚的连结。这座纪念碑建于同一座山前,表达了雅兹迪牧民对这片土地的感激之情,然而建立石碑的这一行为同时改变了原始的景观,这凸显了一个问题:人类是否可以在不做任何破坏的情况下爱其所爱?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两位演员都参与了动作设计吗?以及影片中的配乐令人印象深刻,从起初的舒缓,到后期的高频与急促,是如何设计这些节奏的?


穿白色衣服的女演员Toma Aydinyan是编舞家、舞者,穿橘色衣服的女演员Gaëlle Ménard有戏剧背景,既表演也导演。编舞的核心来自“金唱片”中的图像——例如其中人类吃饭的姿势、参与各种活动的场景。我们选择了从美学上看很有趣的姿势,作为编舞的基础,再完成从一种姿势到另一种姿势的转换。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两位女演员也有足够的即兴创作空间。


本次影片有幸与音乐人Hayk Karoyi合作,影片中的配乐都是他的原创音乐。比如,在特定场景中,我们需要一支音乐,以飞快加速的动作来传达两位外星人长时间跳舞时流逝的时间;而在某个时刻,所有积累的能量会爆炸,导致它们丧失意识。


“金唱片”上除了图像外,还有大量的音乐被送入太空,并附有一本解释所选音乐和图像的书,其中介绍到了亚美尼亚所在的南高加索地区的乐器和音乐。这个地区相对较小,地形多山,这里的人在历史上发明出各种语言和乐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语言和音乐文化遗产。音乐人Hayk Karoyi的创作植根于亚美尼亚传统音乐,在本次项目中另外结合了电子音乐。


  作为视觉艺术家,您在本次影片的创作中担任了导演、概念设计,以及其它许多职责吗?


我的教育背景是视觉艺术专业。很早以前我就被视频影像艺术所吸引,它融合了多个创作领域,让我能够将各种媒介组合使用来进行表达:剧本、服装、道具、雕塑、影像、音乐等等。在本次影片里也不例外,我是项目中的多面角色,但是与传统电影行业里剧组等级分明的制度不同,我与其它成员的协作是在同一层次的,比如摄影指导Victor Zébo、服装师Fanny Devaux、以及演员Toma Aydinyan和Gaëlle Ménard、音乐人Hayk Karoyi等所有人都一起工作并积极参与在创作中。


  整个项目花了多长时间?


很难准确说出一个时间。在六、七年前,我了解到“金唱片”,后来寻找合适的媒介和方法需要时间。两年半前,我第一次来到亚美尼亚的拍摄地,这片废墟成为本项目的重要组成。加之法国文化部的“新世界”项目基金支持,得以把“金唱片”和我的想法产生链接并转为实践,最终从拍摄到呈现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对于影片来到中国展映,您有怎样的期许?


这部影片已在亚美尼亚、法国、墨西哥、韩国展映,马上要来到集美·阿尔勒,之后也会去到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不同国家放映后,人们的反应、看法各不相同。我很好奇中国观众如何看待这部电影,会在哪些方面引起共鸣。这部影片触及的主题是普世的,比如我们与地球的关系,以及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我渴望倾听中国观众的观点,也非常感谢这次与中国交流的机会。


  有什么未来的创作计划能与我们分享?


我之前的影片主要关注对交流、话语和图像构建的探索,就像这部影片里不依赖口语进行交流,而是通过视觉语言、音乐和其他方式来传达思想。从《世界观》的拍摄开始,我深入研究怎么使用镜头滤镜和光学元件进行图像处理,从而引发了一个新的创作方向,驱使我尝试自己制作小工具来对图像进行物理干预。最近,我通过玻璃吹风机做实验,造出首个版本的移动滤镜。这样的滤镜有独特的结构、颜色和玻璃密度,为更改和增强图像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此外,我目前正在为一个实验电影写剧本,这个项目结合纪录片、戏剧、科幻小说以及恐怖片和吸血鬼电影等各种类型。


作品来自法国文化部的“新世界”项目。




艺术家

ARTIST

加鲁什·梅尔科尼扬

Garush Melkonyan



1993年生于亚美尼亚阿博维扬

在法国巴黎工作、生活


加鲁什·梅尔科尼扬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从事动态影像、装置艺术和雕塑创作。他的作品曾在各类展览、放映和艺术节中展出,地点包括首尔的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塞勒姆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墨西哥城的Nordenhake画廊和数字文化中心、蒙彼利埃的La Panacée艺术中心、法兰克福的让·克劳德·迈尔美术馆以及里尔的拉斯科空间现代艺术馆。2016年,加鲁什·梅尔科尼扬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学院,2017年毕业于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他的毕业项目《采访》获得了Thaddaeus Ropac 画廊大奖。


艺术家肖像© Célia Foussé


 撰文/国静遥

采访/国静遥、刘雅心(实习)

 排版/魏   婕


2023集美·阿尔勒

  相关阅读  


🔗展览项目全揭晓 |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讯 |2023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精选预展

🔗2023在地行动|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

🔗2023年度阿尔勒|维姆·文德斯《我朋友们的宝丽来》

🔗2023年度阿尔勒|姐妹情谊——北欧当代摄影群展

🔗2023年度阿尔勒|圣叶

🔗2023年度阿尔勒|2023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奖

🔗2023年度阿尔勒|加勒比之梦

🔗2023年度阿尔勒|珍奇屋档案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厦门举办!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于2015年联合发起,厦门市集美区委、区政府支持,三影堂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集美·阿尔勒以开放和多元的态度引进海外优秀影像作品,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支持和鼓励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划,助力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国际舞台发声。创立迄今,已展示了近300场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精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摄影展览,呈现了超过600位全球艺术家作品,吸引了43万人次观展。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成立艺术委员会,成员是: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摄影评论家顾铮,新加坡国际摄影节及DECK摄影画廊创始人李锦丽,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齐燕。“艺委会”接棒艺术总监,共同策划和召集本届集美·阿尔勒的32场展览,呈现来自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以及中国大陆及港台等地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会在开幕周期间宣布新一届的得主。自本届起,集美·阿尔勒设立“摄影手工书奖”,以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基于摄影书的创作。


今年,集美·阿尔勒的展览将于厦门市集美艺术馆、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以及厦门、福州的美术馆和艺术院校举办。集美艺术馆位于厦门市地标建筑之一的集美诚毅国际商务中心裙楼1-4层,将首次作为集美·阿尔勒主场馆向观众开放。


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特别推出“群岛计划”,以“艺术并不孤单”为主题,以集美·阿尔勒主场馆为核心,辐射和联动多元文化、艺术和生活空间,邀请观众开启一场城市艺术漫步。12月15至17日的集美·阿尔勒开幕周期间,开幕典礼、专家见面会、讲座、工作坊、艺术家导览、表演、和游学等一系列活动与你相约温暖的厦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当代摄影艺术的民间机构,由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荣荣和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夫妇于2007年6月共同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讲座、教育、图书出版、艺术家居住计划以及各种独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领域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与国际交流平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南北两个空间:一个位于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厦门的集美区杏林湾。除艺术展厅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还设有+3画廊、影像制作部、摄影图书馆、摄影教育部和摄影主题书店。




上海富士X-SPACE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即将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