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蘑菇之语,编织共生智慧网络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开幕现场

视频由小野工作室拍摄


2022年8月27日,由昆明当代美术馆主办、《艺术新闻/中文版》协办的“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在昆明当代美术馆顺利开幕。

在中国野生菌资源最为丰富的云南,本次展览邀请到 34位(组)真菌学家、博物画画家、当代艺术家、作家、摄影师,以蘑菇为中心,串联真菌学、生态学、社会学、当代艺术、音乐、文学等学科,倾听与解读“蘑菇之语”,编织出这张由物种认知与生命意识缔结的多元网络。


瑞士艺术家拉艾尔·奥伯胡默(Rahel Oberhummer)、莫妮卡·斯图德 / 克里斯多夫·范登伯格(Monica Studer / Christoph van den Berg)、马里恩·诺依曼(Marion Neumann)、戈尔达·施泰纳 & 约格·兰兹林格(Gerda Steiner & Jorg Lenzlinger)受邀参展。


瑞士参展作品


来自瑞士穆拉格尔峰的永久冻土层下
一万多年前的细菌、酵母和真菌 
在实验室中被唤醒 
形成竞争的共生关系 


拉艾尔·奥伯胡默,出土,照片、铝板
89×125cm×6,2022

菌丝体在肉眼不可见的地下生长
而孢子囊像全球数据热点那样不经意地冒头
正如 NFT的持有者可以交换与分享网络证书
这枚独一无二的蘑菇正等待被领取

莫妮卡·斯图德/克里斯多夫·范登伯格,漂浮的蘑菇群,
雕塑,300×230×460cm,2022
莫妮卡·斯图德/克里斯多夫·范登伯格,蘑菇大礼包,
互联网项目,2022,由巴塞尔HEK (House of Electronic Arts)委任

当世界分崩离析时,
有什么能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联合蘑菇及其盟友,
去想象一场由真菌引发的文化与生物层面的发展与变革

马里恩·诺依曼,蘑菇在说话,电影静帧,相纸彩色打印,2021
马里恩·诺依曼,蘑菇在说话,电影片段

你能看见宇宙视网膜上的黑洞吗?
雪花在一阵火花中燃烧起来。
宇宙的生命力是无法抗拒的!
让我们保持行动!


戈尔达·施泰纳 & 约格·兰兹林格,宇宙尽头,
装置现场视频,2019

展览现场


策展人叶滢在昆明当代美术馆“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开幕现场进行导览,2022年8月27日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现场,9层展厅局部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现场,8层展厅局部

这将是一程充满新发现的自然、科学与艺术之旅,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 (The Language of Mushrooms:The Interspecies Internet)将带领我们以多样的、超出想象的方式走入蘑菇的世界,了解蘑菇如何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乃至影响人类的精神与意识,从而帮助我们重塑对于生命的认知并理解物种共生的智慧。

展览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真菌学、生态学、社会学、艺术、文学彼此交织的蘑菇世界,中国西南真菌学的开拓者臧穆与美国激浪派先锋、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都是各自领域的先行者,他们都热衷于走向山林,寻找蘑菇的踪迹,并各自以田野笔记与观念艺术的方式,记录下对蘑菇的发现与心得,他们在科学与艺术的两端汇聚,引领我们倾听“蘑菇之语”。来自中国、瑞士、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34位(组)真菌学家、博物画画家、艺术家、摄影师、作家等不同领域的蘑菇的盟友们,将一同展开这场以菌菇为中心的综合性跨学科展览,由此连接成由物种认知与生命意识缔结的多元网络。

我们将从中国野生菌最为丰富的云南省开启这趟蘑菇之旅,作为中国野生菌种类最多的省份,中国西南高等真菌学的开拓者臧穆及其后继者杨祝良及其团队,在这里拓展了菌类多样性的发现,并留下了大量生动的田野笔记以及处于全球前列的真菌研究成果。与真菌学研究相辅相成,曾孝濂、杨建昆等博物画画家绘制了精妙生动的菌类绘画。这里丰沛的自然环境与繁多的菌类,也让于坚、唐志冈、曾晓峰、资佰、李季、李瑞等云南本地的作家与艺术家们深入真菌的王国,源源不断地带来充满生命能量的创作。

蘑菇是真菌的子实体,它们的主体是在地下生长的菌丝体,菌丝体如同森林里的互联网,连接着不同的生命体。菌丝体长成的蘑菇,常与其他特定的物种为伴,构成了物种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真菌与生命循环、万物共生的深刻联系,也滋养了受此启发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生态艺术创作,拓展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联。艺术家郑波深入到分子水平关注森林中的生命,在《植物的政治生活》中讨论菌根菌与森林植物之间的协作关系;闫晓静将灵芝的生命循环带入到了与自然合作的艺术系列作品《灵芝女孩》中;龙盼在作品中以穿过针孔的菌丝,展示出自然的韧性;身在纽约的艺术家曹舒怡被昆明植物研究所彼得・莫蒂默(Peter Mortimer)实验室发现的可降解塑料与橡胶的真菌所吸引,并与之探索有机物种与无机物质之间的共同演化;王一一创作的《石花》所对应的是一种石状宿主被菌丝感染后形成的石菌共生体;程新皓的《蘑菇宴》则将真菌提示的生命循环转化为一组艺术寓言。

真菌的存在也在影响人类的生命意识,塑造新的艺术观念,创造出消弭了物体与意识边界的艺术作品。观念艺术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受蘑菇的生长方式启发,发展出“偶发”与摆脱控制的艺术观念。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闫冰、杨沛鏗、郭鸿蔚、李继开、张子飘、周轶伦的绘画作品中,能感受到真菌与人类身体与意识的深度缠绕。

重思原初的生命意识,重新理解自然之力,在张晓刚、隋建国、仇晓飞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在自然与人、主观与客观的边界消弭之后的内观与奇想,以及个人与世界同一后,随之而来的意识感应与生命凝思。

在展览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摄影师也贡献了他(她)们与蘑菇与自然的合作的作品,澳大利亚摄影师斯蒂芬・艾克斯福特(Stephen Axford)在生物物种“基因库”哀牢山,拍摄了大量神奇多姿的云南真菌;法国艺术家安妮·夏洛特·菲内尔(Anne-Charlotte Finel)呈现的影像是废弃的菌菇农场的荒凉图景,英国艺术家尤利娅·奥西尔松(Yulia Iosilzon)则以轻松的笔触画下了与蘑菇共处的时光。带来加密艺术作品“蘑菇大礼包”的瑞士艺术家二人组莫妮卡・斯图德 / 克里斯多夫・范登伯格(Monica Studer/Christoph van den Berg)将蘑菇看作网络共生和寄生关系的象征。艺术家戈尔达·施泰纳 & 约格·兰兹林格(Gerda Steiner & Jörg Lenzlinger)则在《宇宙尽头》中,设想了一个生长有蘑菇、真菌和其他生命物质的奇异宇宙。

真菌能帮助修复乃至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吗?在电影《蘑菇在说话》(The Mushroom Speaks)中,导演马里昂・诺伊曼(Marion Neumann)与森林勘探者、蘑菇采摘者与种植者、真菌学家、人类学家、精神病学专家一同探索了真菌的治愈属性和再生能力。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的策展人叶滢认为,在全球性疫情和生态危机蔓延的特殊状态下,我们需要反思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真菌作为大自然的纽带,也在挑战我们对非人类智能的理解,从协作的角度思考万物间的联结和相互影响,联合不同学科深入认知地球上的不同物种及其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拓展艺术的边界,去想象一场由真菌引发的文化与生物层面的变革。

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全球最主要的野生菌类的生长地之一,中国的西南山区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 15)缔结了《昆明宣言》,以此构建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展览的艺术总监、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聂荣庆表示,昆明当代美术馆依靠地缘的自然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希望建立不同学科与物种平等对话的全球智识网络,并将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物多样性与艺术多样性的展览和艺术项目。只有在多样性的环境中,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和共生才能成为可能。

本次展览由昆明当代美术馆主办,《艺术新闻/中文版》协办,展览得到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Pro Helvetia Shanghai, Swiss Arts Council)、法国文化中心(Institut français)与M Art Foundation等机构的支持。

媒体报道


当约翰·凯奇、臧穆以及与自然合作的艺术家汇聚云南,“蘑菇之语”正在滋长新的菌丝网络


来自《艺术新闻/中文版》公众号
🪫 点击标题查看报道内容


在南方之南,一场与蘑菇的奇遇

来自Art-Ba-Ba公众号
🪫 点击标题查看报道内容


在菌子的故乡云南,听蘑菇在美术馆“说话”

来自澎湃新闻
🪫 报道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53128


展览信息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

The Language of Mushrooms: The Interspecies Internet


展期:2022年8月28日-11月28日

地点:昆明当代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斯蒂芬·阿克斯福德 & 凯瑟琳·马西尼亚克 、约翰·凯奇、曹舒怡 、程新皓、威姆·范恩格蒙德、安妮·夏洛特·菲内尔 、郭鸿蔚 、尤利娅·奥西尔松 、李季 、李继开 、李瑞 、龙盼 、马里恩·诺依曼  、拉艾尔·奥伯胡默 、仇晓飞 、戈尔达·施泰纳 & 约格·兰兹林格 、莫妮卡·斯图德/克里斯多夫·范登伯格 、隋建国 、唐志冈、王一一 、闫冰 、闫晓静 、杨建昆 、杨沛铿 、杨祝良、于坚 、臧穆 、曾晓峰 、曾孝濂 、张晓刚 、张子飘 、郑波 、周轶伦 、资佰 



关于策展人


叶滢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作家和文化评论人,她所写的《窑变798》(新星出版社,2010年出版)讲述了2000年至2010年间北京798艺术区的兴起。她还是50集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 “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叶滢与其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关注后2020年代的人类处境与自然环境面临的新问题,倡导“绿色文艺复兴“,召集当代艺术、建筑设计与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进行对话与合作,讨论文化对于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回应,重新审视我们身处的世界的变化。

关于艺术总监


聂荣庆

策展⼈、收藏家、作家。现任昆明当代美术馆馆⻓、曾孝濂美术馆创始人。策划展览“‘一花 一鸟 一世界’曾孝濂新作展”,“万舞有奕:杨丽萍舞台视觉艺术展”等。
他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与各学科的交融和发展,并长期开展艺术的在地性展示实践。著有《护城河的颜色》、《极命草木-曾孝濂和他的博物画》等。



主办方

协办方

支持机构

本文图片由“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主办方昆明当代美术馆、参加艺术家与科学家提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瑞士文化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