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馆25年,一家公立美术馆的当代艺术足迹和收藏清单

吕晓晨 Hi艺术 2022-05-12





开馆25年,一家公立美术馆的当代艺术足迹和收藏清单



 | 吕晓晨

图片提供 | 何香凝美术馆、本刊资料室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1997年,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上落成了一座灰、白两种色调的建筑,外观典雅而庄重。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


在成立以来的25年里,她不仅围绕着何香凝本人进行了深入的美术史个案研究,与此同时,这座公立美术馆还围绕着当代艺术主题进行过大量的策划、展示,并拥有着丰富的当代艺术馆藏。如今在“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之际,我们得以对其中部分馆藏一窥究竟。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的何香凝美术馆


 



一座开放且没有围墙的公共空间

 


1997年,何香凝美术馆与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同时建成,为大湾区筑起一道文化艺术长廊,连接着观众、当地艺术生态以及海外华人。

 

对于何香凝美术馆而言,她不仅贮藏着社会所定义的文物及艺术品,而面对公众,她还是一个开放且没有围墙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独特的互动场域。1998年底,何香凝美术馆与深圳雕塑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展”,真正意义上深入思考了中国雕塑与中国思想和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将雕塑艺术首次带进了社区。直至2014年,共举办了八届不同主题的当代雕塑艺术大展(其中第1-5届由何香凝美术馆执行具体的项目策划,第6-8届则由华侨城ocat当代艺术中心主持)。去年年底在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华侨城生态广场举办的“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前身正是何香凝美术馆23年前举办的“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1998年11月25日,《羊城晚报》对何香凝美术馆“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展览(1998.11.21-1999.11.21)的报道

刘建华《彩塑系列》176×48×46cm 铸铜着色 1997

曾参展“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1998.11.21-1999.11.21),何香凝美术馆藏



在何香凝美术馆的馆藏中,就有不少出自历届当代雕塑艺术大展的参展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当代雕塑艺术对于城市构建、公共空间、民众公共生活等的直接介入,也是何香凝美术馆在当代雕塑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做出的积极探索和经验。此次“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中也展出了部分何香凝美术馆收藏的雕塑藏品,它们就和这座美术馆一样,曾筑起了一道没有围墙的立体公共空间。

 


 

“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展览现场,正在展出


隋建国《衣钵》120×90×150cm 铸铁 1998

曾参展“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1998.11.21-1999.11.21),何香凝美术馆藏


王鲁炎《行走者》184×48×72cm 铁 2000

曾参展“第三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开放的经验:公共艺术与文化社区”(2000.12.12-2001.12.12),何香凝美术馆藏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波涛之上·地平线》由34根尺寸不一的方型柱子组成 混凝土 2001

曾参展“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被移植的现场”(2001.12.12-2003.12.11),何香凝美术馆藏


巴特里克和安娜·普瓦赫(Anne and Patrick Poirier)《风景中的风景》相框:500×600cm 箭头:370cm 铸铁、石头 2001

曾参展“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被移植的现场”(2001.12.12-2003.12.11),何香凝美术馆藏


张永和《戏》370×226×226cm 钢格栅 2001

曾参展“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被移植的现场”(2001.12.12-2003.12.11),何香凝美术馆藏



  

 

 

一份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案启示录

 


2003年,何香凝美术馆在“当代雕塑艺术大展”及何香凝作品展览之外,还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个展:“记忆的深渊:王音1993-2003”“后门:陈文波的绘画2003”。彼时这两位“60后”艺术家尚不满40岁,相当于如今的“80后”。在当时那个艺术机构寥寥、市场匮乏的年代,这两档展览无疑标志着一座公立艺术机构对年轻艺术家的大力支持。早在98、00年这里就举办过周力个展。之后的几年里,于何香凝美术馆举办过个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名单不断被丰富:向京、瞿广慈、魏立刚、曾梵志、谷文达、岳敏君、魏光庆、黄锐、张培力、徐冰……



 

王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20×280cm 布面油画 2003

曾参展“记忆的深渊:王音1993-2003”(2003.10.26-11.05),何香凝美术馆藏

 

陈文波《手气NO.4 》100×140cm 布面油画 2003

曾参展“后门:陈文波的绘画2003”(2003.12.11-12.25),何香凝美术馆藏

 


 

也正是2003年,何香凝美术馆首度推出了馆藏展:“图像与时代——何香凝美术馆藏品展”。彼时全国正受到“非典”疫情困扰,在等待生活和工作秩序恢复正常的日子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不断被呼唤。在这非常时期,美术馆所具有的重建自由交流、提升人文精神的功能也由此凸显出来。

 


 

“图像与时代——何香凝美术馆藏品展”展览现场,2003.06.06-07.06




当时不满6岁的何香凝美术馆,已经有计划、有系统地举办了一系列在学界和社会上都颇有影响的展览,并通过与策展人、艺术家有效的沟通,形成了一种以展促藏的运作模式。在首次馆藏展中,何香凝美术馆展出了80余件藏品,涉及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和书法作品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当代油画部分就已经囊括了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喻红等已崭露头角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

 


 

王广义《大批判》149×119cm 布面油画 1998
曾参展“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的艺术”(2002.11.20-12.10),何香凝美术馆藏

黄锐《China拆·那》120×154cm 丝网印油画 2007
曾参展“黄锐·星星时代 1977-1984”(2007.10.27-11.11),何香凝美术馆藏

张大力《对话》170×120cm 数码打印照片 1999
曾参展“无所不在——张大力作品(1995-2008)”(2009.02.28-03.29),何香凝美术馆藏

王玉平《射大雕》150×120cm 布面丙烯、油画棒  2009
“市井浮世绘——王玉平作品(2005-2010)”(2011.12.24-2012.02.05),何香凝美术馆藏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助推器

 


中国有不少当代美术馆,拥有耳熟能详的品牌展,比如上海双年展之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OCAT双年展之于OCAT馆、今日文献展之于今日美术馆……而何香凝美术馆也曾主办、推动过一系列堪称“品牌展”的当代艺术展览,除了上述的“当代雕塑艺术大展”之外,还包括“中国新锐绘画作品奖”“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女性当代艺术家展览”等。




“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2004.05.16-06.16)



 

其中关注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品牌展“中国新锐绘画作品奖”,可以追溯至1999年,何香凝美术馆首次举办了“新锐的目光”绘画展,展览由资深艺术品经纪人伍劲策划,第一次集中推出了“生于70年代”的艺术新人,展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尹朝阳、夏俊娜、章剑、季大纯等人的作品。到了2004年,在伍劲的建议下,何香凝美术馆决定设立“中国新锐绘画奖”,由策划人推荐及公开征集的方式选择年轻艺术家,并由展览的学术委员会评出金、银、铜奖。与此同时,美术馆还设立了十万元的奖金颁发给获奖者,并收藏全部获奖作品。正是那年,何香凝美术馆“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活动及优秀作品展,集中推出了30岁以下的艺术新人。在那次展览中,陈彧君、王光乐、秦琦、韦嘉等艺术家的作品就入围其中。

 

那时,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更多依附于海外市场的状态中,而何香凝美术馆对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关注,也助推了既有国际视野和当代特色的,又深刻反映中国内容的新一代艺术家成长

 



秦琦《十字路口》180×220cm 布面丙烯 2004

曾参展“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2004.05.16-06.16),何香凝美术馆藏


韦嘉《Superman(超人)》73×53cm 石版画 2002

曾参展“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2004.05.16-06.16),何香凝美术馆藏


王光乐《水磨石2004.1.1-2004.2.5》180×140cm 布面油画 2004

曾参展“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2004.05.16-06.16),何香凝美术馆藏


陈彧君《烟花时节》200×150cm 布面丙烯 2003
曾参展“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奖作品展”(2004.05.16-06.16),何香凝美术馆藏



 

  

 

聚焦区域文化艺术研究的窗口

 


尽管深圳曾被戏谑为“文化沙漠”,但实际上,早年间就开始有很多艺术家来到这座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比如严善錞、梁铨、周力、蒋志、薛峰等不同时期来到深圳的当代艺术家,他们书写并组成了当地艺术史发展的一部分。而今我们谈起深圳的当代艺术发展,同样也不能忽略周边的广州、阳江以及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等城市,或是脱离更大的区域性概念。比如在广东地区的当代艺术发展中,曾诞生过如大尾象工作组、阳江艺术青年、缘影会等艺术群体,也涌现过维他命空间、博尔赫斯书店等文化艺术机构。

 

作为当地艺术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何香凝美术馆也从未忽略对自身所处的华南及珠三角地区的关注,推动过一系列立足于本地艺术生态的展览,如2005年的“广东当代艺术生态(1990-2005)”、2008年的“出境——广深港澳当代艺术展”,以及2010年起推出的“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系列展览。黄专、冯博一、方立华、王晓松等策展人均参与过这些展览的组织与策划。

 

 


“广东当代艺术生态(1990-2005)”展览现场,2005.04.17-04.28


“蝴蝶效应——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展览现场,2010.03.27-05.16


“1+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展览现场,2011.04.03-05.08

 

“四不像——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2) ”展览现场,2012.10.22-2013.02.24


“因地制宜——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4)”展览现场,2014.07.26-10.26



 

  

海外华人艺术与女性艺术,更广阔、也更细致的视野

 


如果回溯珠三角地区当代艺术发展的节点,2013年或许算是一个节点。那一年,香江彼岸的香港举行了首届香港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Basel),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1.8亿港元的天价。整个中国的艺术生态也在这一年里发展迅速。

 

这一年,国内的公立、民营美术馆也进入首个发展阶段,比如毗邻何香凝美术馆的OCAT深圳总馆在西安成立了分馆。也正是2013年,何香凝美术馆相继举办了几档重要的品牌展:“何香凝美术馆当代艺术典藏展”“交叉口·异空间——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3)” “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代表着何香凝美术馆的关注点,走出了从地域性到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别处/此在: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展览现场,2018.09.15-11.15


“文化中国:离散与汇聚——第三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展览现场,2020.12.26-2021.03.14




其中,“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是何香凝美术馆在更宽广的全球范围内,关注和扶持海外华人艺术家创作的常设项目,也是一份与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相关、但更大范畴的抽样调查。策展人乐正维、冯博一从推荐的60多名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中,出生或长期生活在海外13个国家的22名艺术家。翻开这份名单,不仅能看到大量此前中国大陆观众并不熟悉的面孔,还包括刘诗园、沈莘等如今依然活跃的新生代力量。

 



“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展览现场,2013.09.15-11.24


薛雷《摩登时代Ⅰ》106×196×5cm 胡桃木、手绘青花瓷板 2009

曾参展“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2013.09.15-11.24),何香凝美术馆藏


 

 

在关注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基础上,何香凝美术馆又将视角细化到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于2014年底推出了“重瞳体——文化中国·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这样的视角突破并不难理解:女性艺术家是艺术史的重要参与者,何香凝本人正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以她名字命名的何香凝美术馆所拥有的馆藏中,也不乏喻红、周力、陈淑霞、申玲、彭薇等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何香凝《虎》26×30cm 设色绢本  1910

何香凝美术馆藏


周思聪《闽南五月》67.4×45.5cm 设色纸本 1980

何香凝美术馆藏


喻红《青春年少》130×97cm 布面油画 1992

曾参展“目击成长——喻红个人作品展”(2002.8.8-9.10)何香凝美术馆藏


陈淑霞《米家山》161×112cm 布面油画 2006

曾参展“相隔有多远——陈淑霞作品展”(2009.12.12-2010.03.07),何香凝美术馆藏


申玲《怜花影》190×180cm 布面油画 2009

曾参展“日光流年——申玲作品(2006-2011)”(2011.12.24-2012.02.05),何香凝美术馆藏


周力《悲慨NO.5 》178×178cm 布面油画 2001

曾参展“窗中世界·追忆——周力画展”(2002.1.18-1.31),何香凝美术馆藏


彭薇《蜻蜓》30×22×53cm 麻纸水墨 2008

曾参展“脱壳——彭薇作品(2002-2011)”(2011.11.05-12.18),何香凝美术馆藏


 

 

何香凝美术馆最近一次关于女性艺术的探索,是去年年底开幕、上个月初刚结束的“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展览,两位策展人李贝壳、刘希言也是女性艺术工作者。在这次展览中,既有以性别、文化和种族作为身份总结的失败,又有后现代女性主义细分化身份认同的多样性表达。

 


 

“重瞳体——文化中国·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展览现场,2014.11.08-2015.03.08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展览现场,2021.12.29-2022.04.10

 

 

 

此次“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是何香凝美术馆成立25年来第6次举办当代作品馆藏展。25年,已足够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翩翩青年;而对于一座美术馆而言,也是一段足以实现从无到有、从摸索到全面发展的时间。但放在更广阔的时间坐标中,或是对比海外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美术馆,25年又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切片。




“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展览现场,正在展出

 



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何香凝美术馆围绕着“何香凝”的时代及身份规划了“何香凝及其时代”“女性艺术研究”“近现代美术史”“海外华人艺术”“区域艺术文化研究”等不同的艺术史主题,推出过不同的专题研究展览,也整理和保存了丰富的艺术史文献资料。在私立美术馆高速发展、遍地开花的当下,这座资历不浅的美术馆在当代艺术范畴内发出的声音也许并不算最洪亮,但是作为中国少数关注当代艺术的公立美术馆,她确实曾不止一次地点燃过当代艺术的可贵火苗。






延伸阅读

🔗

“新女性”:拒绝被定义的族群


双年展的突破口在哪?一次在深圳的策展实验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相关展览



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日期:2022年4月30日至7月3日

空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13号)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Hi艺术》视频号






 Hi艺术 





 猛 击 右 上 角「 查 看 公 众 号 」关 注 我 们 

     官 方 微 信 ID   h i a r t 3 0 8 3 0 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