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吴语和闽语的一个同源词“桸”

2016-12-23 陶寰 盛益民 语言文字周报

舀物体的勺子有一种说法叫“桸”,《广韵》支韵平声许羁切:“桸,杓也”;字又写作 ,扬雄《方言》卷五曰:“㼖,陈楚宋魏之间或谓之箪,或谓之,或谓之瓢”。


“桸”广泛分布于闽语地区,李如龙《闽方言的特征词》(载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一文将其定为闽语的一级特征词。如文章指出闽东说“鲎桸”(一种用鲎壳做的水勺)、“粪桸”(粪勺),闽中、闽南、潮汕都说“匏桸”(用葫芦的干壳做的水勺)等。再如根据我们的调查,闽语区长泰方言“捞鱼用的长柄网兜”叫“桸”,音[hia1],水勺叫“匏桸”。


闽语之外,确实在其他方言中很少发现用“桸”表示勺子的例子,不过也能在吴语处衢片方言中有零星的发现。如根据曹志耘等《吴语处衢方言研究》一书记载,庆元话用“蒲桸”[pɤ⁴xai¹]表示“水瓢”,前字的本字笔者认为是“匏”,与闽语的“匏桸”完全一致;再如郑张尚芳《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载丁邦新主编《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一文也指出,龙泉话“瓢”叫“匏[he1]”。


而在一些吴语方言中,“桸”则用来表示小网兜,如金华方言(根据曹志耘《金华方言词典》)和富阳方言(笔者调查)把“捞鱼虾用的长柄小网”叫“捞□[hɛ¹]”,我们认为后字就是“桸”,两地支韵字有一个读ɛ/e的白读层,如表站立的“徛”都读[ɡɛ⁶]。富阳话也用“桸”,这样就将“桸”的使用范围拓宽到了北部吴语当中。


在另一些吴语方言中,这个词的意义发生了进一步的转移,用于表示“舀”的动词,例如松江话表示“用调羹舀食物”的词叫[he1],本字就是“桸”;绍兴话的[hE1]也表示“用网兜捞鱼”这个动作,绍兴话“捞鱼的长柄网兜”叫“[hE1]兜”,[hE1]的本字也都是“桸”。


用工具名词“勺子”转指“舀”的动作,这是一种跨语言普遍可见的语义演变现象。如南宁平话(覃远雄等《南宁平话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的“杓[siɐk²]”既可以表示“勺子”,也可以表示“舀”的动作;南昌方言(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用“勺[sɔʔ²]”表示把做的菜从锅里盛出来的动作,这个用法也是从“勺子”的意思发展出来的;英语的ladle、scoop表示“勺子”,也可以表示“舀”的动作;等等。


《方言》郭璞注指出:“今江东通呼勺为,音羲。”罗杰瑞《闽语里的古方言字》(《方言》1983年第3期)、梅祖麟《试释<颜氏家训>里的“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兼论现代闽语的来源》(《语言暨语言学》2015年总第15期)等文认为,“桸/”是一个古江东吴语的词汇。这也可以得到文献上的证明,如南朝沈约的《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中就有:“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作声,如用水法,意谓或是有人出,便共往看,但见水杓自然摇动,故知神异。”


学界一般认为,古江东方言是吴语、闽语的共同源头。本文考证“桸”不仅分布于广大闽语地区,也在吴语地区有所保存,说明此词是吴闽语的一个重要的同源词,这也为吴闽比较提供了新的材料。



原文见第1715号《语言文字周报》。

题图为可翁所绘《蚬子和尚图》,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插图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7年纸质版《语言文字周报》。



更多阅读:

夏俐萍:“向日葵”名称知多少?

明清以来“黄芽菜”的演变

吴语独有的“臭味”

论“玉米”名称的来源


新朋友

感谢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