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展预告 | 冯原:新岭南文化研究展览——大地之脸

巽美术馆 巽美术馆
2024-09-02






展览开幕时间:2022年1月20日(周四)16:30-17:30
展期:2022年1月20日-2022年3月20日
*(本次展览向公众免费开放)


巽美术馆将于2022年1月20日至2022年3月20日期间,呈现新岭南文化研究展览“大地之脸”,由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策展。这是巽美术馆首次尝试以“创作策展”的方式,呈现从观念到内容完全由策展人冯原创作的展览。展览将从“俯瞰大地之脸的心智基础”和“跨越50年的珠三角之脸“两个部分深入探析珠三角50年的变迁,并试图以当代艺术的形式打破固有的岭南观察方式,启发一种全新的、具有未来性的视角。



前言



| 基于50年跨度航拍影像的珠三角的空间DNA演化 |

| 俯瞰“大地之脸”的心智基础 | 


大地,在我们的脚下?不,大地在我们的脑内呈现的图景之中。


脚下的大地承载着我们,也承载着生养人类的生态系统,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大地的生存状态。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人类演化出心智、具有了想象力的雏形之后,就一定会渴望描绘出大地的形状,这一倾向也使得人类的视野朝向了天空——向上的视线是为了观测太阳和星星;而向下的视线,则是为了描绘大地的样貌。


所以,全球范围的考古学几乎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即当人类的祖先在越过了心智革命的门槛之后,就已经演化出两种从内在心智出发却相互反向发射的视线:一是朝向天空的观测——很可能是为了要找到回家之路的愿望伊始,而促使人类发展出后世的天文学和宇宙学,制造出能够探测宇宙深空的哈勃望远镜;第二个方向在漫长的历史上并不能直接达成,因为人类还无法飞向天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没有翅膀的人类很早就演化出脑内的图绘能力——这个方向既促使人类创造出地理学和制图方法,还催生了人类文化中一个最为显见的特征——在大地上创造人造物(大型或巨型建筑)。虽然我们总是在肉眼的视线中建造它们,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建筑物又很像是为来自遥远天空的视线创造明显的地标。


让我们对照一下发生在两个时空中的“图景”吧。一个是真实的时空——尽管人类飞上天空和太空,从真正的天空上鸟瞰大地不过是20世纪后一百多年的事情,但是,肯定是在一万多年或数千年以前,人类大脑就演化出第二种视线——这可能是一种大脑制造出来的视觉意识的神经回路,一种虚构的大地轮廓。因此,人类向来并不需要飞上天空,而是仅仅根据想象就能从空中鸟瞰大地。很显然,这一神经回路为后世不断完善的制图学奠定了内在的心理基础。所以,当人类真的到达了飞上天空并鸟瞰大地的那一天,不,我们并不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们早就从心智演化中获得了某种先天性的能力——能够从空中编码和描绘大地、并解码土地的长相,或者说,从上而下地认识大地的能力。


如同万事万物一样,大地也是有长相的,那是因为人类惯常会以身体为原型来拓展对于他者事物的视觉认知,视觉层面的辨认或者认识事物,很像是人们辨认脸部——从陌生的人海中认出了熟悉的脸。因此,依赖于我们从演化中获得的神经回路的作用,那些完全超越了日常视线的图像——例如各种地图或航拍地图等,仍然可以被理解和认识。在斑驳的纹理和黑白色块之间解码各种事物的信息的过程很像是人类的祖先在稀树草原的草从中围猎,并从树影斑斑中突然发现了猎物的脸——大脑内的多巴胺或肾上线素急剧分泌。认识,也是神经化学的一种作用方式。


从几万年前的采猎人到今天科技时代飞过天空并留下影像的飞行器操作者,当我们面对充满各种信息的图像之时,用于解码大地的基本方法仍然就像是去辨认土地的脸——虽然大地没有人的脸。不过从土地富含人类所需求的信息的角度来看,大地之脸就是信息之脸,从这些信息的片段来看,它们又很像是电子显微镜放大后呈现的生物DNA,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并获得认知感之后,大地之脸的意识便呼之欲出了……


所以,当20世纪现代性和工业化的技术创造了飞上天空的载具之后,人类也必然会把摄像头带到天空,使远古以来就得以形成的两种视线都成为在天空上实现的视觉成果。从地面出发向着天空的第一种视线如今已经变成了哈勃望远镜,照射到百万光年之外的宇宙边缘……而另一种朝向地面的视线,透过飞行器和发明和改进,从高空或太空中不断塑造和记录着全世界各地的“大地之脸”……



冯原,手稿,《人定胜天》






冯原,实体装置,《人定胜天》



|跨越50年的珠三角之“脸”|


几百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可能是被各种地理学和制图学予以特别关注和描绘之地。


这种关注当然不是为别的,仍然起自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换和逐利的冲动。只不过从远古的围猎式逐利转移到近世的海洋贸易交换之后,作为一张“大地之脸”,珠三角也就演变成为了某种认知的结果,并被镶嵌在海洋贸易网络的“神经回路”之中。


形容这片大地之脸的最好比喻就是珠江水系和三角洲的关系。数百年来,人工围垦不断地改变和塑造河流—海洋和陆地—农田的面貌,人们在生产中逐利并无意识的改造出大地之脸的血管通道和皮肤质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来自海洋另一端的视线却在有意识的扫描和记录着它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镶嵌到某种呈现全球图景的“上帝视角”的知识体系里。最终的结果是,来自后者的记录汇聚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形成。也正是在这一现代的进程之中,珠三角的大地之脸或快或慢地发生了持续的变化,它并不是变得苍老,而是在生长,不断在地表上涌现勃勃的生机。


与历史上的生产与观察的双重性相类似的,现代珠三角的生长进程同样呈现出形塑大地之脸的那种力学关系——只不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这一生长进程的双重性被隔离开了。土地上的生产者在田野上洒下辛勤的汗水,却并不在意在空中飞过的“上帝视角”的关注和描绘,虽然那些从空中掠过的“上帝视角”总是特别惠顾珠江三角洲这片充满了历史文化信息的土地,并不厌其烦的记录下海量般的空间图像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不同层面的大地之脸,不过,它们一直以“空间DNA”的形式保留在图像信息的状态之中。


如今,在经过50年的社会政治的变迁之后,那个于50年前记录下来的充满怒气的“竞争之脸”逐渐消失了,而一张温和、饱含情感的“历史和文化之脸”却慢慢的显露出“真容”……


所以,这正是我们在当下的时刻所获得的机遇——把跨度50年的“大地之脸”的DNA加以还原、对照和分析,去呈现珠三角地区的空间—历史的演化之路。其实,这一50年跨度的探索可能涉及到几万年的过去——那是人类最早产生想象力的起点,当人们得以想象如鹰一样鸟瞰大地,实际上也正是这样,那些在50年前或更早就散布在珠三角大地上的村落、祠堂等等,这些建筑的瓦顶构成最容易辨认的形状,如同是远古的秘鲁高原上的纳斯卡线一样,珠三角的村落瓦顶一直向着天空发放信息。



航拍图(1960s)


卫星图(2020s)


大地之脸DNA切片



不言自明的事实在于,50年的跨度也正好跨越了现代中国的世纪之变。这个时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在这片岭南的热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于是,在经过了50年的跨度之后,尝试去分析和解释50年跨度的影像中保存的信息,复现那些刻印在大地之脸上的痕迹和疤痕,将大地的DNA归纳为类型和模式,如此将会带来一种跨学科的、穿越时空的视觉旅程。


那就让我们飞上天空,来眺望一下这一张饱含历史沧桑的珠三角的大地之脸吧。






关于策展人


冯原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

美术硕士、建筑学博士;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主任。


从事视觉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涉猎的领域包括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城市与地域文化等,也从事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创作,观念艺术创作和创意策划、策展实践。主讲课程《视觉文化批评》入选教育部首批二十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有专著《样式的对策:建筑的符号生产及其象征的逻辑》、《被压迫的美学:视觉表像的文化批评》等。

现兼任广州市名城委委员,广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规委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南沙区、黄埔区、花都区规委会委员,珠海市规划局城市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学术委员,广东省美协设计艺委会、版画艺委会和实验艺术艺委会委员。






巽实验小组

巽美术馆旗下的独立策展团队,致力于在策展实践的过程中,结合本土文化,通过先锋性的表达形式,积极推广当代艺术,并为城市发展注入创新、开拓、包容、多元的力量。






独家冠名赞助
红荔


广东顺德酒厂有限公司创立于1953年,源于明末清初民间酿酒坊,原名为地方国营顺德县酒厂,现位于顺德五沙工业园内,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专业酿酒企业、中国豉香型白酒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中国保健酒联盟企业,拥有百年露酒生产经验。


“红荔”是顺德酒厂的主品牌,“红荔”系列产品以“名、优、新”著称,并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广大顾客的喜爱与青睐,屡次获得国家、省级殊荣,成为岭南一代名酒。公司拳头产品红荔红米酒、凤城液先后获得“广东名酒”称号。其中,红荔红米酒2016年入选央视大型纪录片《寻味顺德》。2021年,获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风靡全国的白酒品牌。






巽美术馆是广东顺德⼀家非营利公共艺术机构,由收藏家吴美曼女⼠创办并担任馆长,于2020年9⽉12日正式开馆。美术馆坐落于广东省顺德区华侨城欢乐海岸内,展厅共有三层,⾯积约1000平⽅⽶,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前中国设计师简俊凯担纲设计。


秉持“全球在地化”的行动理念,巽美术馆试图在当代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整合国内外资源,结合高标准、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建立展览、学术研究和公共项目一体化的运营机制,不断推动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国际之间的对话。


作为岭南文化在当代的见证人,巽美术馆将以时代观察者的目光密切注视当下岭南与当代艺术生态,成为在数字时代下广泛参与多元文化融合与建构的当代艺术实验室。在顺德这一典型的消费场域中,巽美术馆关注消费社会下人的生存境况,在消费文化与当代艺术的交汇地带进行持续探索。


Duende Art Museum (DAM) is a non-profit public art institution in OCT Harbour PLUS, Shunde,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which was founded by collector Ms. Wu Meiman (Mandy), and opened in 12 September 2020. The three-story exhibition hall in DAM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1,000 square meters which was designed by a Chinese designer Jian Junkai (Can) who worked in Zaha Hadid Architects.


Upholding the concept of "Glocalis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art, DAM tries to integrat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ources, combine high-standard and diversified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establish an 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exhibitions,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public projects,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dialogu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loc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s a contemporary witness of Lingnan culture, DAM will keep an eye on the ecology of Lingnan and contemporary art as a observer of the time, thus becoming a contemporary art laboratory that is widely involved in the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diverse cultures in the digital era. In Shunde, a typical field of consumption, DAM focuses 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people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ar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巽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