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建花园分享会回顾 | 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系列分享会02

TJLA 同济风景园林 2023-09-07



    缘起     

全国社区花园节设计营造竞赛

为了更好地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师在社区”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倡议,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协同全国风景园林院校和《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杂志社联合举办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的活动。详情可点击:风景园林师在社区 共建共享人民城市——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


自9月9号起,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启动预报名,全国共计362位学生(包括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居民、在职设计师等完成了预报名。选址分布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的三林苑、凌兆五村、翠竹苑、凌兆四村、凌兆十五村、凌兆十村和杉林新月。在方案阶段,参赛团队和社区居民、居委、物业、业委会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调,并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工作坊、意见征询会等。在获得了居民、居民区、物业的认可和背书之后,团队进入营建阶段。目前,34支参赛队伍已经完成营建。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的活动,从方案设计到营建到运维,一直会持续到12月初,欢迎关心社区的朋友们加入我们。

从居民自治到竞赛团队的自治,主办方根据参赛成员的意愿成立了一个竞赛的自治小组,一起讨论竞赛的相关安排等。结合学生的自主提议和组委会的统筹安排,本次竞赛定期举办共建花园分享会,邀请全国范围内相关领域的前辈为参赛者在调研、设计、营建和运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惑。


第一期共建花园分享会我们邀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杨光炤老师给学员们分享,以西安老藤虎子的案例为大家讲解社区营造过程当中的个人行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社区规划师作为第三方在社区规划当中的立场和位置。城市的记忆就是“生活的场景,岁月的痕迹”,在这中间有你、有我、有大家。详情可点击:共建花园分享会回顾 | 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系列分享会01


第一期分享会结束后,参赛的成员也表示从杨老师的分享中学到很多,那么第二期分享会我们邀请到来自同济大学的刘悦来老师和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侯晓蕾老师,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对于社区花园的话题的独到见解,并由同济大学的谢婉芸同学为大家主持。下面按照老师的分享顺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分享会的精华内容,一起往下看吧~


系列分享会——02



时间:10月6号 19:00-21:00

分享人:同济大学 刘悦来

中央美术学院 侯晓蕾

主持人:同济大学 谢婉芸




从缝隙到路径:社区花园主导的人民城市微基建实验



刘悦来老师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师、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理事长,两个不同的身份却在共尽同一份责任。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身体力行投身绿化。


他是一个睿智多思的实干主义者,一个满眼繁星也脚踏实地的城市花园梦想家。他致力于激活都市化留下的一些小小的空地,利用原有土地的营养,建立一个循环系统来改善土壤,再更多地引入自然,让居民来参与其中。将原来一个比较贫瘠的、荒废的、堆满垃圾的地方变成一个丰盛的、能促进人们交流的都市田园。


刘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分享内容主题是,从缝隙到路径:社区花园主导的人民城市微基建实验。


主题介绍

社区花园的价值以及路径是什么?怎么样形成这样的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这条路径是怎么形成的?它一开始是什么?刘老师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了关于社区花园建设的心得。



社区花园是什么?


社区花园,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景观管治的实验。社区花园是在一个微小的空间发生,力量也很小,但它会逐渐的去放大。同时社区花园也是一种渐进式的空间。大家有时候把它叫做“针灸”,它不是动一个大手术,但有时候却很有效。


我们一直在强调公众参与。从我在同济大学读规划这个专业的时候,我们的教科书城市规划原理里面就提到了公众参与。再到后来出现人民城市和社会治理这些话题。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很好的实施?因为它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我们的居民没有找到参与的路径。直到2010年,世博会让大家看到很多新的东西,其中美国馆里就在反复播放一个社区花园的小视频慢慢的发展到了我们团队,我们从一四年开始做社区花园。当时没有外界的支持,都是我们自己来做,不要求设计费。大家都没觉得这可能会是一条路径、一种方法,我们做了一些实验,也就是今天将会讲到的案例。


寻找那条缝隙


这是一个老小区,大多都是70年代末期的房子。但是居民可以照样生活得非常优雅。上面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老人家住在一楼,他有一个这样的小院子。中间的图中,下方小口可以容纳助动车通行。他为了防止狗进去,在这里挂了一个小盆子,种植有酢浆草。鸟会停留在上面,就会有鸟粪下来,接了一颗八角金盘。老人家每年会修他一下,让他恰到好处地处于这样一个位置。这位老人家自己建造了一个连接,来填补了这个洞,这是一个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的审美的作品。我认为这个老人家深谙生活美学,借助了自然的力量,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景观。


那么景观应该如何去做,其实我们就应该到大自然当中去,到民间去,去接地气。所谓高手在民间,艺术家在民间。可能你就会发现我们所有那些繁冗的规范,那些标准。其实在民间都有他的来源,甚至超越很多标准、规范。当越来越多的繁冗的东西来叨扰你,让你的心智,让你的思想产生紊乱的时候,你要更接地气地去找到那个根本,去找到那条缝隙。那条透光的、有营养的、有泉水冒出来的、那条缝隙。


扩大那条缝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看到这条缝隙之后,我们逐渐的去寻找这样的方法。六年前我们做的第一个进入社区的小花园,就是用的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小小景观设计师的培训,把小朋友做的方案转化一下,成为花园的建设方案。我们希望这条缝隙变宽,就要不断的去琢磨。要扩展它的话,就要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连接更多的力量。


除了设计之外,我们也有营造的过程。我们把施工队原来的工序进行拆解。这个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扩大这条缝隙。这张图是蛮有象征意义的,是孩子们在为这个社区铺路。一般都是孩子在等着大人为自己铺路。但是这条路是由孩子们铺就的,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大家如果去四叶草堂公众号,在2016年的六月份有一篇推文,它的标题就是路一寸寸铺就。详情可点击:记录|百草园营造记(第四回)一寸寸进,就铺成了路


以上这些也是在寻找那条缝隙,去挖掘一些可能,然后发展成一条路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逐渐逐渐的去扩展这条路径,一开始都是羊肠小道,然后到现在已经有超过700个这样的小花园,是经过培训,居民自己做的。那么这700多个小花园当中,就包括东明路街道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就是系统性的。




我今天讲的这个“从缝隙到路径”,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主题。到了2016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转变,政府方面已经开始接受了。这条路发生的变化,也是因为上海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我们可以得到政府的信任,其实是因为政府也到达了一个阶段。2015年上海的城市更新办法实施了,社区有了资质办,基本经费也慢慢的开始有了。那么到了2020年,上海市开始出现全面实施社区规划师的一个制度。



社区花园,应该是是由民众共建共享的开放空间。它主要是开放的,然后是由民众来共同建设的。要共享,就需要共治,需要一套可以叠加在任何空间上面的治理办法。


基于团队的研究,我们把社区花园分成五种类型:

市民普惠型、共创小组型、社区主导型、综合枢纽型、共区培育型。
图中横坐标代表权力和资本介入的程度。权力和资本完全没有介入的,就是市民普惠型社区花园。比如说SEEDING就是权力和资本完全没有介入的,是完全自发的。权力和资本介入比较多的,就是我们说的片区培育型。比如说在东明路街道,这个权力是中性的,特指政府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如果是民心所向,那这条路就通了。我们并不排斥任何力量,而是说在不同的阶段,这两种力量发挥的作用不一样。所以最终,我们认为上下通达的可能性就是权力、市场和民心是一致的。



创智农园

我们在逐渐地找到一种可能性。创智农园原本是一块狭长的隙地,也是我今天的主题“从缝隙到路径”的一个原型。它最早是由市场介入的,我们作为第三方和民众进行合作,后来政府的权力也逐渐介入,三方力量达到平衡。


创智农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作为缝隙,同时起着连接剂的作用,并且能够透气。为了让这个气透得更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坊。通过潜望镜,表达的也是一种通达性、连接性。我们也在逐渐的扩展,连接各种各样的力量,学者的力量、策展的力量。想了解创智农园可以点击了解:创智农园,是社区人共同书写的故事



玉兰园


第二个例子就是玉兰园。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共识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一系列的工作方法。


当时现场有一个很重要的启动仪式,我们想的是采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社区的居民贡献出晾衣杆,搭成支架,上边挂一块大家共同描绘的社区花园场景的画布。我们利用了本地的资源,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想了解玉兰园点击了解:玉兰园,是社区人共同书写的故事


在社区花园的选址上,我们让小朋友们带着父母一起,把太阳花插牌插到他们觉得有问题,需要改造的地方。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这个实验做好了,我们再往外延展。为了让居民有信心能够在土地上种花,我们开展了一小时建花园活动,后来这些花都活着,居民就开始相信共建花园的可行性。共建之后是共治,要形成可持续的制度,比如举办一些市集和讨论,都完全是居民自组织的。那么它就已经变成了一条路径,在这个社区当中已经通达了,社区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跟周围的幼儿园也连接起来了。


我们能跟邻居建立关系吗?能够既保持我们自由的原子状态,又能够形成分子的粘合作用吗?这就是我们认为社区花园应该实现的价值,它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它的连接性。我们通过活动,把家庭参与到空间生产的通道打开了。我们做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种子接力站,最早的种子接力站是在一个老楼里面,在一楼到二楼之间的这个这个平台上放了一盒鸡蛋。人人都可以拿走鸡蛋,但是必须把鸡蛋壳还回来,并且在里面放一颗种子。他的结果还不错,慢慢地得到了居民的认可。结果产生了小区里第一个只有一朵花的一个小花园。





如果我们这条缝隙是泉水的话,它就会慢慢的渗出水滴、从涓涓的细流到潺潺的流水,甚至到更加汹涌、更加有力,更加波澜壮阔的大海。

---刘悦来老师




微花园-从社区到街区的城市绿色微空间治理


侯晓蕾老师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专家、北京市责任规划师、风景园林期刊特约编辑、中国园林期刊审稿人、全国艺术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要务。


侯老师的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社区营造、街区更新和社区更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乡土景观。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主持景观项目获得国际IFLA亚太区景观分析与规划专业组竞赛杰出奖和卓越奖,参与景观项目获得国际ASLA景观荣誉奖。



侯老师此次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微花园—从社区到街区的城市绿色微空间治理。以下内容根据侯老师的讲述,按照第一人称整理。




五种微更新设计治理途径

我们一直在探讨社区花园,微花园共治共赢的模式。其实到了今天,设计它不单单是一个空间问题,更多的其实是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一个治理途径。今天的关键词是微花园,但同也是探讨从街区到社区的设计治理途径。我总结出了五个方面,第一个途径是公共空间社会文化治理;第二个途径是公共空间的社会需求治理;第三个途径,是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治理;第四个途径,是公共空间的层级划治,也就是网络化治理。第五个途径,是公共空间的机制治理。我们往往会从空间问题看到一个表象,但是当我们把它和社会治理进行整体的链接之后,所有的设计问题都会逐步变成治理问题。同学们在面对自己的设计课题的时候,希望也可以用治理的视角重新去思考我们今天的设计问题。我们团队想进一步将社区花园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五个方面,有一些是跟空间关系比较紧密的,就是相对物质化的,也有一些是跟制度化和机制相关联的,它归根到底还是关乎于人本身。


公共空间社会文化治理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它的侧重点在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归属感和原真性的塑造。对于文化,我们往往会上升到特别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包括一些符号化的元素,所以也导致了很多的设计会挖掘文化符号。但是,在我们的社区花园不希望用符号两个字,原因在于我们尊重整个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以此来推进社会治理。我们不希望它以符号化的方式去表达,我们希望它是属于普通人的历史,普通人的文化。我们希望同学们理解得更广泛一些,挖掘整个社区历史文化的原真性,关注普通人,关注日常生活。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不要忽视这种历史,不要忽视这种文化。


那么第二个,是在社会文化治理层面,我们如何去思考。就是以邻里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原真性延续,推进社会治理,思考如何通过建立和促进邻里关系,延续一种生活方式,来延续这种所谓的历史和文化。


那么如何通过公众参与推进社会文化治理?我其实也画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到,方式有非常多。希望同学们用非常多元化的方式去推进你研究的这个片区的社会文化治理,就会建立你自己的一个方法论,建立自己的工作模式。


举个例子,是我们工作室最早研究的一个板块。大家都是在坚持做一些研究,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最早是通过观察到一些北京老城的自发花园而引发的,因为它们都非常小,都是老百姓自主营造的,所以起了个名字叫微花园。


这七八年的过程,实际上分为四个阶段。从记录观察,再到社区营造,访谈展览,再到设计工作坊,再到参与式的共建和维护。其实我们的理念就是生活美学再造。现在我们团队也一直在提生活美学,这一点其实也一直在影响着北京的老城。我们对于生活美学的诠释就是普通人的生活,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我们希望他门把这个微花园营造出来之后,能够共享给周边的居民,能够传播出去,这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美学的理念。


胡同微花园


一四年我们开始带着居民一起做一些生活美学营造的活动。用一些旧物做种植,然后把这些旧物重新利用是居民们的习惯。在北京的胡同,看不到很多新的花盆,大部分都是旧物再造的模式,我们觉得这个非常类似于艺术装置,所以我们开始带着学生,带着团队一起,把这些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延续,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美学的理念。在大家一起做生活美学营造的这个过程中,其实每家人都能讲出自己的故事,包括他带来的一些容器的故事。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器物都是有故事的,这其实也是艺术装置的方式,所以我们提出了生活美学再造,我们希望把这种微花园的生活美学传播出去,其实就是一种社会治理。


在2015年我们正式启用了这个名字,叫胡同微花园,并把它作为一个品牌。我们跟居民一起探讨方案,让居民去思考空间如何改变,跟居民一起营造,通过展览的方式,直观地告诉他们,这个空间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老城里面,所有的空间其实都是公共空间或者半公共空间,一个院落通常有十几户居民,这些庭院都是共享的花园。我们不希望把它变得特别的高大上,老百姓的花园就要有园圃的味道,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原真性。做设计最难的就是适度,每个场景都不太一样,它非常有人情味。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有共情。站在居民的角度去思考,它应该变成什么样子。所以不要做一个你想要的花园,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很难维护下去。


史家胡同微花园计划


我给大家说过,过程性特别重要,我自己也有深刻体会。它一方面磨练了我们设计的能力,同时也非常磨练我们每个人的品质和个性。因为你需要会换位思考,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思考,这些时候你会发现你能够更多的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


从2015到2019这个阶段,我们做了个总结,也思考了微花园的各种特性以及它的定义。就是多样性和灵活性,低造价和易维护,生态性和可食用。包括它生成的过程,它变成杂院的过程,它螺旋形生成的特点,它每个空间不同的特点。每个花园都不一样,我们也分了类型,但是正因为它们不一样,才造就了一种感染力。它们很生动,每个花园都有每个花园的故事,但是整体却非常统一。这就是社区花园的力量,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表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老百姓日常生活又如此的相似,只是他们的故事在不同的空间中同时发生而已。


组合花园-老年微花园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些关怀式的设计。这个是给孤寡老人做的一个栏杆扶手,因为他自己不能够直接行走,必须要借助栏杆才能回到自己的小院。我们用非常低造价的瓦,给他的空间做了一些有限的提升,同时塑造了一个景观意义的隐蔽,让他一进门有一个入口的对景。由于我们做了这个无障碍扶手,这位老爷爷非常感动,主动提出可以拆除门口的违建房,把空间还给居民,和社区微花园进行置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收获很大,在面对很多甲方的时候,会突然觉得很多东西很难统一,设计要综合考虑,这当中更多的是协调和治理。


微花园示范中心


在公益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在老城区用非常低造价的方式做了一个微花园示范中心。在这里面,有疗愈微花园,可食用微花园,生活微花园,立体微花园。展示了老城居民在这里有可能的,不同的一些模式。场地是之前的一个党群中心的院落,我们对其进行一个综合利用,同时党群中心还可以发挥它的功能。我们的微花园示范中心被建立起来,用以塑造老城的一个中心,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点,去辐射若干个点。这也是我们生活美学的治理方式在继续,在推进。我们作为SEEDING联盟的成员,也在这里做了一个种子交换站,微花园实践手册也影响到居民的自主建设。总而言之,我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微花园的机制和框架。


公共空间社会需求治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二方面是公共空间的社会需求治理。小微空间的挖潜整合设计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工作室一直在关注一些微空间的问题,关注的一些碎片化空间和闲置空间,包括消极空间如何积极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做的一些艺术装置,它就是在探讨这个微空间的功能集合化。我们的团队也一直专注于公共空间化的艺术装置。


上图是老旧小区的一个地块,改造前就有一片月季花,我们把这个月季花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改造前它的旁边是一排自发布置的晾衣杆,居民有大量的晾晒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帮助政府推进探讨一种低造价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去适应居民的需求。原来的晾衣杆是在非常犄角旮旯的地方自发地安置了一排杆子,我们希望它能够像艺术装置一样,让人们非常有尊严地去晾晒。每个空间其实都有一定的功能,都是跟社区社团功能相应的,全程实现无障碍。


我们的座椅,也都是围合式的。因为这个保障房有大量的老人和残障人士,所以我们让轮椅能够更方便地进来,同时围合的方式,可以让居民们能够展开交流。这里的每个区域都可以晾晒,同时可以做展览,孩子们也可以在这儿玩耍。因为非常低的造价,我们塑造了很多静态的游戏活动,没有做任何的器械。家长可以在旁边看护,这些高高低低的杆子,除了晾晒也有健身的功能。整个场景变成一个有活力的场景,我们也建立了相关的机制,包括相关的衍生机制,包括跟老旧小区相关的一些机制。


公共空间活力治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那么第三个方面,想给大家介绍的是社会活力治理。这里面牵扯到的一些社区营造,社会关怀,触媒,包括互动艺术展,设计工作坊等等。这是我们探索的一系列的可能性,比如对场地做一些无障碍的补救,让老人推着轮椅可以进入场地;带着社区的孩子们和居民们开展一些互动艺术展和工作坊。我其实自己定期会带着居民们去营造社区,包括通过一些工作坊来带动居民一起思考周边的环境如何改造。我也会带着团队一起,把一些空地,进行功能化的设置。比如非常简单的有功能的彩绘,可以用来跳远,或者是跳格子。


公共空间网络化建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四点,就是公共空间的网络化建构。可能这一次大家做的都是单点,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在一个网络化和层级化的角度去思考,同时从慢行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它包括一个分布的实施,如何把它的点、线、面进行连接,如何线上线下相结合,然后通过微更新的方式激活这些公共空间,通过微空间的方式连接整个网络。


公共空间机制治理建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整个机制的建设,我们的空间设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综合设计治理,和相应的制度建设。希望大家进行相关的了解,通过多元参与,才有可能把一个社区花园建设得更加成功。所谓的成功,就是更多人的参与,包括更多人的维护,它才会走得更加长远。



所谓的成功,就是更多人的参与,包括更多人的维护,它才会走得更加长远。

---侯晓蕾老师





写在最后

诗人宗白华曾经说过,在生命当中,并不一定人人都要做一个诗人,但是心中的诗意仍然是不可少的。我们参与到这样一种参与式的设计当中,也是想利用我们自己的一些力量,去鼓励居民们继续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一片空间赋予更多的人文色彩,将这样一个原本疏离的社区空间变成自己的家园。本次交流会的主持人谢婉芸同学也表示,之前是带着一些懵懂关注到了社区营造和社区花园,这一次又带着很多的兴奋和期待参与到了竞赛当中。通过一些微小的改变,去更新大家的社区空间,唤醒更多人心中的一片诗意。


交流会合影留念


下期预告






下期我们将分享战术种植

和社区花园的实操与进阶的相关内容!

快来加入我们吧~


撰文:王盼盼、王娱

校勘:尹科娈、戴斯竹、王娱

版式:戴斯竹






- End -



指导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 

共同协办:《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以上排序根据学校首字母拼音,共创ing)

承办单位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技术优化重点实验室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

四叶草堂

赞助单位: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戴女士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18721991390(添加时备注: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姓名,请工作时间联系 9:00-17:30)


2021年11月8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