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乱说话*&…*…%(含音频)

张辰 凝听 2020-10-11

听,张辰大话《传习录》🔺




1




【大话传习录第四讲】


凝听各位共学伙伴,大家好!我们今天共学的是《传习录》徐爱篇的第六段内容。这段内容涉及的观念很多,我们今天重点是讲下文中的「尽心知性」,我们还是从我们的生活开始讲起。现在的社会,有人信佛、有人信道、有人信拳头、有人信枕头,看似信仰多元化,其实信仰功利化。在信仰方面,不得不提我们山西晋城,山西晋城信仰的对象称之为「老爷」。什么是「老爷」呢?在山西晋城,不论你是释迦摩尼、孔子、老子、关公还是土地爷、玉皇大帝、雷公电母,一律称「老爷」。

 

晋城人很虔诚,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拜拜。但是,「老爷」就像个职称,考核办法还是人说了算,标准就是「灵验不灵验?」。孩子考试,你灵验不灵验?我上职称,你灵验不灵验?身体不舒服,你灵验不灵验?家里想生孩子,你灵验不灵验?「老爷」在晋城上班也很不容易,初一十五烧香,看起来在跪拜。其实就像交警敬礼,意味着你得小心了。从我记事起,「老爷」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捏鼻子」,小时候不睡觉,父母就会说:「赶紧睡觉,不睡觉,『老爷』捏住鼻子了。」小时候跟着妈妈去庙里面,刚想指着神像问,这个人是谁?好面熟。手还没有抬起来就已经挨了一巴掌,大人带着训斥的口吻说:「不要乱说话*&…*…%。」后面的声音听不清,大概意思是说,小心「老爷」搞你一下。当时,我就偷偷在想,原来「老爷」这么危险,又会捏鼻子,又能冷不防「搞」你一下。「老爷」原来这么坏,可是大人们为什么还要一直烧香拜拜。

 

所以,现代中国人对于信仰,只有惧怕、利益交换与服从戒律,没有了敢于怀疑、敢于发问的真精神。这种中国人本来应该有的做学问的真精神,早就伴随着你的长大,被大人打没了,吓没了。只剩下看似虔诚,其实是空洞的眼神,呆呆的看着越做越大的神像,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拜拜。更有甚者,很多组织机构与个人,利用人们普遍的这种恐惧心理,名做善事,暗渡陈仓。所以,今天我们学的这一段里,阳明先生说:「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子夏非常相信孔子的话,孔子说什么就照做执行,而曾子却要把孔子的话放在心里琢磨,反复提出怀疑,经过认真的思辨确认,再对治自己身上存在的弊病。不是像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师父,大师兄说得对。』、『师父,二师兄说得对。』、『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说得对。』」所以,在东晋末期,有位叫做竺道生的一位僧人,他说:「信解非真,悟发信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信仰外面的教义、信条这都不是真正的信仰,只有内心有了启发,心里想明白了,这种假信就自然凋谢了。




在欧洲有个城堡里,大家齐心协力在抵御外族的入侵。有的人站上城墙拉弓射箭,有的人治疗伤员,有的人运送补给,大家都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其中有一这么一个人,从自己家里走出来,看到大家都在忙碌做事,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赶紧回家把一只木桶拿出来,在街道上滚来滚去的。别人问他,你在做什么呢?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必须忙起来。」这就是内心没有觉悟,却随着社会的集体运动上班下班、懵懵懂懂的生活,一辈子都不认识自己,佛教里称之为「无明」。在心学里,如何能让自身产生真正的明白与觉悟?那就是在生活里做工夫,做学问,把每一件事情都要琢磨与确认,自己是否心安,就是文中所说「精一」,精心的对待这件事情;通过在生活里实践,感受古圣先贤处理事情背后的心念、动机与发端,提供给自己处理生活日常的启发与智慧,产生生活里的礼仪与规约,就是文中所说「博约」;中国人古人的学问和他的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即学问,不像西方的哲学家,学问是学问,生活是生活。对于自己份内之事,认真省察自己是否已经处理完备,并不以造成自己或者他人的伤害为代价,就是文中所说「尽心知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收听。







张辰

山西晋城知行书院山长,海峡两岸心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执行长,晋城心理学会理事,晋城心理学咨询专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常年致力于心学的修习与心学教育,举办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讲座数百场。





2


《传习录》原文及译文


听,元正为你朗读🔺

《传习录》原文

原文: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宋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茍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译文】(范晨东译)徐爱问:昨天听老师讲了“止至善”的讲解,觉得学习似乎能使上劲儿了。但想来想去,跟朱熹的“格物”理论合不到一块儿啊。

 

阳明说:“‘格物’是‘止至善’的手段,既然知道‘至善’了,就知道怎么‘格物’了。心外无理嘛。

 

徐爱说:“是的,昨天听了老师讲解,觉得是这么回事,可是朱熹的‘格物’理论和《尚书》的‘精一’理论、《论语》的‘博约’理论、《孟子》的‘尽心知性’理论似乎是一致的。

阳明说:“孔子的学生子夏笃信圣人,而曾子反求诸己。笃信不错,可是不如反求诸己来的真切。如果不能符印自己的良知,怎么能因循守旧,不求明白呢?比如朱熹也尊重相信他的老师程颢,但有不符印自己良知的地方,亦何曾盲目同意呢?精一、博约、尽心等理论本来和我的理论是相吻合的,你不动脑筋呀。朱熹的‘格物’理论牵强附会,并不是‘格物’的本来意思啊。精是一手段,博是约的手段。你即了解我‘知行合一’的理论,本来一句话就讲明白了。天生就明白事理的人,是天资聪慧之人,也就是圣人;通过学习就能明白事理的人,是后天努力之人,这是贤人;不管长寿还是短命,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的到来。是遇到困难才勉强知道事理的人,这是凡人。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却让凡人一开始就去弄明白圣人明白的事,这能办到吗?

 

徐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阳明说:“性是心的本体,也就是良知,就是‘仁’,而天是性的爸爸妈妈,没有天,就没有性,在人为人性,在物为物性。一个人只有心诚才能尽性。知天就像知县一样,自己本分的事,天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天的事,这是天人合一,不分彼此的意思;事天就像事父,恭恭敬敬的才能做好,爹是爹,我是我,这是天人为二。至于不管贫穷富贵,命长命短,都不要忘记初心,这是教人立志。前面虽然天人为二,但毕竟还是知道有个爹在,后面连爹是谁都不知道,就像初学的人,还没有入门呢,就叫他学习天人合一的工夫,所以就不知道怎么下手。

 

徐爱说:“学生昨天听老师讲,好像是这个意思,现在听老师如此说,就确信无疑了。我还想明白了‘格物’的‘物’字就是‘事’的意思,都是从人的心上立言的。

 

阳明说:“是来。身体的主宰是心,心之所发就是意念,这个意念能被心感知到,这个意念停留在哪里就是‘物’,所以我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说不诚无物,《大学》说彰显良知的工夫就是诚意,在事物上诚意做工夫,就是在格物。

 



【相关内容】


4个女中学生,从一行报纸中,挖出震撼世界的历史

十七年前,他们是幸存者;十七年后,他们是受害者。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子弹想要让我保持沉默,但是他们没有做到

义士和院士

由“抢河南省长”想到的

《传习录》的那些事儿

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语文课却给他们喂垃圾

病毒已经变异成人工智能级别?

到这里,瘟疫再也没有向北半步。

心也要吃饭


长按图片扫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