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也要吃饭(含音频)

张辰 凝听 2020-10-11

听,张辰大话《传习录》🔺




1



【大话传习录第二讲】


凝听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张辰,又到了《大话传习录》的分享时间。德国有位哲学家,名字叫做「雅思贝尔斯」。这个人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轴心时代」。什么是轴心时代呢?这个时代是指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前后约600年左右的时间,出现了影响地球文明的一批大咖。老子、孔子、苏格拉底、释迦摩尼,这些人的思想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背后的真相、了解现象变化背后的规律。这些人不同的思想也造成了欧洲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传统,欧洲是以主客对立为主流,把人作为主体,外在的事事物物作为客体。人研究外在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控制自然,来为人所用,这就是西方近代的科学背景。而中国人是整体观,天地万物包括人是一个整体,这是中国思想的根基。但是,在中国思想的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段文字中,王阳明和朱熹的观念就有着很大的差异。王阳明我们上一讲介绍过了,朱熹是北宋的儒学大家,他的学问被称之为「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有着很多的差异。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探求这个世界的终极真理,以及人如何把握这个终极真理。上一讲我们讲过王阳明的大弟子,心学的颜回——徐爱,徐爱也有着同样的问题,所以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就要阅读朱熹的书,朱熹的书是当时政府指定的教科书,相当于当时的标准答案。

 

在我们今天学习的《传习录》里这一段中,徐爱的疑问来自《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来先分享下我的理解,这句话中的「知」就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讯息会进入到我们心里来。美国和中国贸易战了,张三借钱了,猪肉涨价了,孩子的成绩又落后了,王宝强又要结婚了……这些一系列的讯息进入到我们心里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思考、想法、情绪,让我们的心变得杂乱。有时候,事情挤到一起,常常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顾此失彼。好不容易事情处理完了,心里面反倒静不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体会。古人遇到的烦心事一点都不必我们少,那么古人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古人觉得这都是我们的心力被消耗,却不能获得补充所致,所以,心也要补充其能量。庄子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心也要吃饭」,庄子的原话叫做「心斋」,出自《庄子人间世》。那么,身体吃饭靠嘴巴咀嚼食物,心怎么吃饭?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指心脏,一团血肉,而是指心灵,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就像孙悟空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里的心就不是指生理上的心脏,否则,那个人没有心脏呢?死人也心脏吧。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心(也就是心灵)补充能量,吃「心斋」呢?《大学》里就有其中的一种方法,古人称之为「做工夫」。全文如下:「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徐爱问的「知止而后能定」的出处。「知」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各种纷纷扰扰的讯息、念头、情绪,让人劳心费神。有时候,脑袋都快炸了,「知止」就是让这些念头、情绪都先暂停。在这个暂停的状态里,我们的精神就会呈现出一种安定感。在这一段里,徐爱觉得朱熹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与王阳明是不一样的,朱熹认为花鸟虫鱼都有各自的生成变化的道理,王阳明则认为正是因为有人心,万事万物的道理才得以被知道、被明白,徐爱发现朱熹和自己老师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今天共学的这一段内容,大家阅读原文和译文,在这里谢谢范晨东老师翻译的译文,通俗易懂。

 

王阳明就是读朱熹的书长大的,王阳明的理想是成圣,而朱熹被视作圣人,朱熹的书就成了成圣指南、成圣必读丛书。在成圣的这件事上,王阳明毫不含糊,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按照朱熹书中交给他的办法来探求「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选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竹子,怎么才能知道竹子里的天理呢?王阳明和一个同学坐在了竹子前,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每天坐在那儿对着竹子看,看了三天,那位同学「顶」不住了,说他妈喊他回家吃饭,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王阳明成圣的志向坚定,一坐就是七天,七天过后,竹子还是竹子,阳明成了难民,生了场大病,这就是王阳明开始怀疑朱熹理学的开始。王阳明的心学认为,天理不在人心外,天理就是人的良知。譬如有个孩子掉井里了,你因为看见孩子的痛苦挣扎心里自然就生出「不忍心」,马上就想要施救,这就是天理。而不是孩子身上寻觅、研究个等待救援的天理,等你去研究孩子为什么喊叫,为什么要挣扎,研究的差不多了,孩子也淹死了。这当然是个不恰当的例子,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理学与心学的差异点,所以王阳明认为天理就是人的良知。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收听。




张辰

山西晋城知行书院山长,海峡两岸心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执行长,晋城心理学会理事,晋城心理学咨询专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常年致力于心学的修习与心学教育,举办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讲座数百场。




2

《传习录》原文及译文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主播澄溪朗读)


【译文】(范晨东译)徐爱问阳明先生:“《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一句,朱熹先生解释说‘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好像和老师您的说法不一样啊。”戾是违背的意思。“知止而后有定”前面的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知道我们该停止的地方就是“至善”,“至善”就是本体,是良知。这里,朱熹说这个理在事事物物之中。那个有名的“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好像也可印证这一说法。好比我们现在要去从各种各样的书籍中去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样,却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心不在焉,心不诚,那怎么可以呢?所以,阳明先生根据自己格竹子的经验说:去事事物物上求道理,那不是跟告子的思想一样了吗?孟子就狠狠地批评过他,“仁义仁义”,“义”怎么能离开“仁”呢?内心有“仁”,发之为“义”,没有“仁”,哪来“义”?所以“义”不在外面。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至善’,那就是我们心里面的良知,不假外求,只是打磨自己的心体到晶莹洁白处便是。这一点跟朱熹先生说的‘心里光光只是天理,没有一毫人的私欲’是一个意思。但是,这个“至善”是不能脱离开事事物物的,否则它要如何体现出来呢?就好比说“你爱我”,可是这个“爱”要怎么体现呢?还不是体现在你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上吗?所以说“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相关内容】


《传习录》的那些事儿
华夏民族的正气与骨气
镜头下,撕开生活真相
一场开启中华文明的大洪水


长按图片扫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