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潮》第五期读书会 |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2-03-20




唐潮第五期读书会


TANG CHAO






欧阳修曾言: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史院学子,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在课外积极阅读、广泛涉猎,学习吸收各位史学大师的思想成果。《唐潮》杂志编辑部于12月7日14:30文渊楼3201举办了《唐潮》第五期读书会——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以下简称为《历史三调》),本次读书会邀请到了我校从事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侯亚伟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01

分享读书心得

首先是来自19级新文科班的潘芷茵同学进行读书报告。潘芷茵同学从本书回顾、学界反响、困惑与见解、总结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在本书回顾部分,潘同学从《历史三调》的主要内容概括、作者观点和柯文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源流,即从书籍和作者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她提到《历史三调》可概括为事件、经历、神话三部分,并介绍了柯文先生的部分著作,以及在著作中体现的师承费正清先生“冲击—反应模式”和“中国中心观”等学术观点。而后她在学界反响部分介绍了部分著名学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在困惑与见解部分,潘芷茵同学以“何为历史?历史何为?”为主题提出了她的看法。她提到,历史具有“事件”(指过去的事情)与“记录”(指对过去事情的记录和叙述)的双重含义,但是我们往往把历史的记录当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来使用。后现代史学正是从这个观点对传统史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后现代史学进一步区分了“事件”与“记录”的界线,那既然能追寻的只有历史的叙事,那么历史和历史学家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便是她在读书过程中最主要的困惑。而柯文在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即是在广泛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事实,并且始终对自己的研究抱有自审和谨慎的态度——“理解差异”和“审慎写史”两点启示。最后总结部分,潘同学认为《历史三调》是作为在知识输入、理解途径和学术训练方面的佳作,并希望大家都能收获自己的“历史三调”。



其后是来自18级历史创新实验班的沈鑫同学进行题目为“历史的模样——读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读书报告。沈鑫同学以《历史三调》的结构为脉络进行介绍。在绪论部分,沈同学认为书中的义和团只是柯文用来解释自己史学观念的载体。与其说《历史三调》是关于义和团研究的一本学术专著,倒不如归为史学理论专著更为恰当。在作为事件的义和团部分,沈同学谈到了“历史”与“真实”的关系,认为“真实”是混乱且缺乏条理的,而“历史”正是通过一定的叙事手法梳理“真实”,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厘清历史学家书写的“历史”,与人们创造和直接经历的“真实”;随后他便提到了历史学家重塑历史的方式,通常是由史学家进行定义。在作为经历的义和团部分,他主要探讨了“经历”的价值及其局限性,他提到“经历”的价值在于“经历”是最接近“现实”的史料,我们可以从最原始的经历中看到历史的多个方面;而“经历”同时存在三种局限性,即“经历”本身被“伪造”的可能、“经历”留存的局限”、“经历”主体的局限。在作为神话的义和团部分中,沈同学提到了“神话”与“历史”的关系在于二者都是对“真实”的一种塑造方式:历史学家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以尽可能真实地再现、了解、解释历史;而神话制造者恰恰相反,其出发点是理解过去,并从历史中吸取能量,以更多片面的事例为现实的政治、宣传、意识形态、自我修饰和情感等方面服务。最后沈同学还谈到了他另外两点的体悟。第一个是他在柯文的自述中读到的“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对立”,柯文认为应该以亲历者的身份重构中国历史,并且应摆脱以往西方史学家一贯秉持的“西方中心论”观念,只关心西方人认为有价值或符合常规的事。第二个是文化规律和人类共有规律,柯文在《历史三调》中常常引用世界各地的相关案例来进行论证研究,沈同学认为,柯文给我们的启示或许就在于我们应该摆脱文化差异论,以人本的角度去研究历史,发现人类各文明历史间存在的共有规律。最后,沈同学认为虽然历史学不能完全反映事件真实,但至少可以不断接近真实。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找平衡点,找出历史的内证意义。这是历史、历史学、历史学家存在的意义。



随后侯亚伟老师分别对两位同学的读书报告进行了评价,肯定了他们思考的价值。


02

 答疑讨论环节

在答疑讨论环节中侯亚伟老师对同学们在阅读《历史三调》中提出的关于书中具体内容的问题和引申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逐个解答,并且就历史学习等问题发表了相关看法,为我们在史学方面的精进给出了建议。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非常具有探讨意义的问题,如丁士桓同学提出的“义和团运动在塑造中国‘现代性’的‘元叙事’中,究竟起到何种作用?”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广泛热烈的讨论。



在问题之外,丁士桓同学提到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他在了解义和团相关时感受到当时义和团的氛围与现在民族主义抬头的思潮或许存在相似,并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随后乔一峰同学和张策同学都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如宋心怡同学的提问:“作者在本书的开始,说明了西方学者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差异,这种受主观情绪影响的历史学研究是否正确?”对此侯亚伟老师回答,历史研究受主观影响是难免的,不存在正确与否,而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魅力,真实的历史的确存在,但历史的真实性会随着时间而消磨。丁点儿同学根据书中内容提问:“为什么中国较之西方的宗教信仰存在这样普遍的漫不经心的实用主义态度?”侯亚伟老师的回答是:“漫不经心”并不存在,西方对于宗教也存在实用主义的态度。神圣与世俗永远是交织存在的,而把神圣和世俗剔除是学者的观点,实用主义是后世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假设。



侯老师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历史专业的学习给出了他的宝贵建议。侯老师反复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要迷信权威,带着批判性的态度去学习,让自己的思想带有穿透力,要让自己成为独立的生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气氛轻松融洽,大家受益匪浅。





结束

END

再会




往期推荐

第十届史学新潮论坛第五分会场(上)

第五分会场纪要(下)

第十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四分会场(上)

第四分会场纪要(下)


文字来源/王晨

图片来源/金世光

责任编辑/乔一峰

审核/张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