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家 | 吴昊 Wu Hao

明石君 明石志
2024-08-30



//////////////////


吴昊 Wu Hao


1983年生于天津

2006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10 年本科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

2010年至2014 年任教于巴黎市政府艺术教育机构 Paris Ateliers中国绘画工作室

2016 年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无题

纸本水墨、丙烯

132cm×132cm

2020



无题

纸本水墨

145cm×145cm

2020



无题

纸本水墨、丙烯

105cm×188cm

2020



无题

纸本水墨、丙烯

132cm×132cm

2020



无题

纸本水墨、丙烯

145cm×145cm

2020



无题(1871)

纸本水墨

129cm×248cm

2018



无题(1900)

纸本水墨

69cm×138cm

2018



无题(1944)

 纸本水墨

84cm×153cm

2018



无题(1944)

纸本水墨

155cm×168cm

2017



无题(Takou, le fort du nord, 1860)

纸本水墨

70cm×138cm

2018



吴昊此前的创作,主要是以水墨的形式,根据拍摄战争废墟的历史照片创作的。在绘画的语言层面,吴昊试图尽力展现出水墨媒介的特质,诸如干、湿、浓、淡的变化,虚实相生的通透感等。20世纪以降,我们看过很多描绘战争废墟的画作,尤其是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巨大尺度的作品中所散发出来的凝重、沉思的气息,让人无法忘怀。废墟,文明的毁灭,在关于19世纪至20世纪的历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中,仍是最能撼动人心的课题。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1932年高剑父创作的水墨画《东战场的烈焰》、1986年周思聪创作的水墨画《广岛风景》,向观者展现的是文明的毁灭,对战争的谴责和控诉,对和平的呼唤。


吴昊的战争废墟创作,则更接近于一种对历史的平静的叙事,就像早期战地摄影师通常只能在战斗结束后,搬着笨重的器材拍摄战场的残骸那样。抑或者说,战争或是战斗已经结束,摄影师不再面临危险,他/她可以将战场经漫长的曝光拍摄而成为极宏大和崇高,甚至有审美意味在其中。当然,在吴昊看来,这些战争废墟创作中有一种超越世俗世界,尤其是今天消费主义生活形态的野性的美,在其中隐藏着他对世界运转秩序的某种知识认同。在这些战争废墟中,在断壁残垣、焦土的荒芜、死寂中,吴昊看到的更多是惨痛历史的轮回。


展览“形迹”中的另外一部分关于床面的新作,完成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居家隔离期间。如果说战争废墟系列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那么这批新作则是对于自身情感状态的细微的触摸。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起身后尚未被整理的凌乱的床铺也是一个“废墟”,尤其是在我们身处慌乱、焦躁和不安的状态时,在难以入寐、辗转反侧的夜晚,床面上无疑留下的也是我们对那一时刻的身体记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系列的作品有着内在的衔接性。与战争废墟创作中大量使用墨块的渲染表现景物的体面和光线关系不同,床面系列更多使用传统写意性的线勾勒轮廓。红色,在这里既有令人悸动不安的象征意味,也意味着对水墨绘画语言在修辞层面的重置。(魏祥奇)



//////////////////

吴昊个展“形迹”正在济宁市美术馆展出




//////////////////



吴昊 Wu Hao


自述


历史上,蓄意的大规模系统性摧毁,从来不能完美地达到掩盖、彻底清除一切痕迹的目的。我们仍能从些许残片的引导下,探寻到卡廷或特累布林卡森林深处的秘密。反而,我们熟悉的那些城市,巴黎(1871)、北京(1900)、华沙(1944)、柏林(1945),却在一次次的毁坏中重生,市内繁荣忙碌的景象让我们淡忘了破坏者以及牺牲者。


2020年,下床后回视床单上的印迹,是我疫情期间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重复的景象,影像线条相互交织,如同塞尚的圣维克多山与其静物中的帆布的重叠。喜悦与懊悔的记忆,印刻在浮动的床单表面,像是在一块屏幕,只不过影像由我们自身所投射。


那么,每一次灾难过后,除了渐渐恢复往日的生活,我们真的从来没有从中学到什么吗?



//////////////////

济宁市美术馆3-1号厅

展览现场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635063017291776009

请点击视频观看





//////////////////


图片来源于济宁市美术馆

以上内容由明石志编辑发布

版权归明石志所有


往期内容👇

艺术家 | 胡昌茕 Hu Changqiong

艺术家 | 张银亮 Zhang Yinliang

艺术家 | 刘 婷 Liu Ting

艺术家 | 薛若哲 Xue Ruozhe

艺术家 | 任哲 Ren Zhe

艺术家 | 刘洋  Liu Yang

艺术家 | 马晟哲  Ma Shengzhe

艺术家 | 杨金玉  Yang Jinyu

艺术家 | 杨勋  Yang Xun


艺术家 | Peter Doig 苏格兰


艺术家 | Marcel Broodthaers 比利时

艺术家 | Jeffrey Smart 澳大利亚

艺术家 | Mark Leckey 英国




//////////////////



更多内容请关注明石志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明石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