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人文社科|古城绿意的几重可能

刘祎绯 社区花园
2024-09-04

刘祎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


2016年初我成立了古城绿意研究小组,后来邀请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树木教研室的陈瑞丹老师共同指导。团队专注于利用专业的植物学、景观学知识,探讨如何更加合理地为历史城市添绿,并在北京老城开展实践。接下来将从视而未见的绿意、作为指标的古城绿意、作为文化的古城绿意、作为生活的古城绿意四个方面来介绍相关工作成果,也作为古城绿意的多种面向与多重可能的探讨。


1  视而未见的绿意

北京老城是不是一个有绿意的古城呢?我曾在给老城居民的讲座交流过程中抛出过这个问题,居民们反应迅速且异口同声地说:一点都不绿。那么现实情况是否如此呢?其实这取决于人们感知和看待此事的角度,或者说一些个人化的经历和体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便想到可以到前人留下的影像中尝试探寻。古代绘画在某种程度上是古人为大家“拍摄”的照片,虽然很多画面的视角都是凭想象绘制出来,但还是具有相当的纪实性,比如在《京师生春诗意图》(图1)、《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等可以窥见北京老城历史风貌的古画中,在天坛、太庙等坛庙,以及景山、三海等皇家园林中大都绘制有很多树木,但是在居民区却鲜有绿色植物。再看古代舆图。北京是拥有相当多古地图资源的古都,但通常来讲都只画到街巷,精细些的能画到一些重要的建筑院落,但即便精细到如《乾隆京城全图》(图2),也从未有绘制过在古人眼中并非长久之物的植物。再到更为晚近照相技术逐渐普及后,历史照片又成为非常重要且直观的历史影像素材,但大约是由于早年照片的拍摄冲洗都非常贵,留下来的古城影像通常都是拍摄地标性建筑,偶尔也带出些配景植物的信息,而鲜有舍得单独拍摄植物的。


图1 典型古代绘画《京师生春诗意图》中的北京老城历史风貌


图2 典型古代舆图《乾隆京城全图》(局部)中的北京老城历史风貌


为了解关于北京古城在当代人群感知中的绿意程度,我又尝试在百度图片中搜索“北京+胡同”,结果得到的靠前图片全都特别具有北京典型的色彩意象(图3),即全部一片死灰,偶有点缀些许红色,却全然不见一点绿色


图3 北京老城当代风貌


然而,当真正走在北京老城中细心观察体会,实地经验并非完全如前所述。比如我曾参与保护规划项目的钱市胡同,在这条北京最窄的仅容一人通过的胡同中间,有唯一的一小块可以站住脚的空地,围绕一棵树展开(图4)。又比如在白塔寺、大栅栏等地的胡同里捕捉到的一些场景都显得生机盎然,绿植和爬藤会占据居民的阳台、院墙,甚至覆盖了汽车、自行车等(图5)。


图4 北京最窄胡同钱市胡同中唯一的空地


图5 白塔寺、大栅栏等地胡同中绿意盎然的场景


关于北京老城到底绿不绿,后来我在陪一位葡萄牙的景观学教授游览老城时有一次特别直观而强烈的感受。那天先带他去了胡同、故宫,随后去到景山俯瞰时,教授几乎是惊叫出来“原来北京这么绿!”确实如他所言,且不说西边的六海,尤其是西北的北海绿树成荫,即便是往北看、往南看、往东看,老城都显得非常的绿(图6),不由得想起,写过北京四合院专著的邓云乡先生,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京都十分春色,四合院的树便要占去五分。我又立刻搜索了其他不少著名历史城市的鸟瞰场景以作确认,比如从蒙帕纳斯大厦鸟瞰的巴黎(图7),又比如从清水寺鸟瞰的和北京更接近的东方古城——京都(图8),稍作对比,便可看出北京老城的绿意氛围是多么的出类拔萃。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即便是作为专业从业人员的我们尚且对这些古城绿意视而未见,何况普通市民百姓。


图6 从景山鸟瞰北京老城

图7 鸟瞰巴黎                 图8 鸟瞰东京


2    作为指标的古城绿意


为了科学回答关于前面提出的北京老城究竟绿不绿,绿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我带领古城绿意研究小组首先尝试从指标层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


2.1历史城区绿道系统的评价与规划

这个始于2016年初的研究是以北京老城胡同为主要对象,在尊重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尝试引入可能与历史城区肌理格局相契合的绿道理念,基于调研和评价结果对部分街道和胡同提出改善建议, 使历史街区风貌得到完善保护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并提供给居民交往休憩的空间,亦即借鉴绿道理论,对于历史城区的有机更新进行引导,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为一套适应历史城区氛围的绿道评价模型,并通过评价系统的建立为历史城区绿道系统建设提供规划选线与规划策略的参考(图9)。构建的整个指标体系虽然算不上特别精细和复杂,但基本上涵盖了笔者的几方面重要考虑,即风貌部分、生态部分和游憩部分这三个历史城区绿道应当重点关注的方向,然后对各个单项和大项先后进行评分,最后可得到胡同绿道的综合评价。这个指标体系的意义在于可用于对胡同绿道进行现状评价、规划设计前的潜力评估、规划设计后的使用评估等多个场景。在宏观层面,比如规划一条环绕或穿行老城的绿道时,会有一定指导意义。


图9 古城绿意研究小组针对历史城区绿道系统的规划与评价研究部分成果


2.2胡同空间植物景观的评价与设计

接下来的另一个工作是比较微观的,笔者团队到一个胡同空间当中去具体探讨植物景观的评价与设计,这个研究问题的提出也是来源于项目经验和实地感受,主要思路就是首先按照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分类加上其所处位置和栽培方式,将胡同里所有看似纷繁复杂的植物景观划归为9种类型,进而分别做每一类别的综合效益、潜在问题、居民意向的分析,以建立胡同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同时推荐最适合胡同空间的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品种,综合两者提出胡同空间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导则,并分别以较宽胡同、较窄胡同、商业立面、民居立面做设计示例。比如仅以墙根乔木类为例(图10)就可能存在包括影响房屋地基结构、路面铺装平整度等6项问题。之前在历史街区调研时也确实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居民非常痛恨家门口的大树,因为树根已经开始影响到墙基,这个居民想砍,但街道不同意,市政府也不会同意,于是那个居民就每天早上拿着一壶开水去浇这棵树,直到树死了,居民如愿了,如今那里只剩下了半截树根。我们未来在保护和更新历史街区的时候,有必要思考哪一类植物景观更高效,活用各类植物景观高效的方面,用精细化设计规避潜在的问题。



图10 墙根乔木类胡同植物景观的问题分析图


2.3东城区灯草胡同、演乐胡同绿意实践

在前述这些研究的基础上,2016年5月起,笔者也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演乐胡同与灯草胡同的整体景观提升和立体绿化规划设计项目中对提升绿意指标的思路进行了实践。在常规的胡同风貌整治,以及联通树池、填平树池边缘等工程外,尤其注重形式丰富的立体绿化的添加(图11),以及已消逝历史文化信息的再现。


图11 灯草胡同西口南立面概念设计图


3    作为文化的古城绿意

古城绿意作为文化应当被研究、被保护的想法,古城绿意研究小组也是同步推进的。


3.1史家社区居民植物景观记忆挖掘

2016年5月,笔者在位于东四南历史街区中的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了“国际博物馆日”专题讲座——胡同茶馆之老北京四合院绿植景观,并带领团队共同帮助居民挖掘对历史街区植物景观的记忆。史家胡同博物馆是一个社区博物馆,现场来了100多位老居民,在比较简短的讲座交流之后,组织大家围在一起回忆曾经堂前屋后的植物景观记忆。各组积极讨论,并各派代表发言,有居民回忆起老四合院的鱼缸和树木,有居民回忆起小时候夏夜在园子里围着苹果树聊天,还有居民回忆起沿着墙爬上房顶的南瓜藤……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胡同和院落绿化提出了展望和设想(图12)。


图12 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组织老居民挖掘植物景观记忆


3.2古代图文中的植物景观信息复原

如果说在史家社区开展的活动类似于植物景观文化的口述史梳理,则相当于比较晚近历史信息的获取,那么居民记忆所不能触及的更遥远的过去呢?我们还在对北京老城古代图文当中的各种植物景观信息进行收集和复原,这块内容也是目前学界比较欠缺的。学界已有较多研究的是重要的和树多的地方,如皇家园林,但针对城市的研究则比较匮乏。笔者已经完成过有关建筑和街巷的精细化历史复原工作。考虑到古代图文中同样有大量的植物景观信息,就提了一个比较有野心的想法,想做一个“《乾隆京城全图》《乾隆京城全图》是了解18世纪中期北京城市面貌最具权威性的实物资料,因而广泛地被考古、测绘、地理、古建筑等学科所重视,是北京在城市规划、改造,修缮等时考证北京史地的重要依据。但植物作为城市面貌的肌理,在该地图上并未得到体现。植物考鉴与补全计划”,目前已经整理出1万多条古籍里面记录的各种植物景观信息。该研究目前还在推进过程中,相信成果也将是未来历史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时一个很好的参考。


3.3以文创展览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

除了面向过去的考证类研究工作,笔者团队还积极以文创、展览等方式强化古城绿意作为文化的当代宣传,以扩大社会影响。自 2016年起多次举办展览、参与论坛、组织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制作宣传册及各类文创产品,并运营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活动也连续3年得到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中心“四名”汇智计划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图13)。


图 13 古城绿意研究小组以多类文创展览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


4    作为生活的古城绿意

在 2018年开始的一些研究与实践中,笔者团队开始尝试将古城绿意作为具有温度的生活来理解, 更加注重古城绿意中居民和社区的属性,这一新的面向也进一步打开了更多新的可能。


4.1茶儿绿意:西城区茶儿胡同12号小微空间留白增绿研究实践基地

2018年4月开启的茶儿绿意项目是位于老城的历史街区中。在胡同里打造为以植物为主题的微型科研基地与公众参与平台,集科研、展览、活动、教育、交流、实验等于一体,依托绿意新知、旧材新绿、胡同绿忆3条主线展开,连接了高校与社区,探索了历史城区在地居民充分参与和互动的植物景观提升新模式(图14)。



图14 茶儿绿意:西城区茶儿胡同12号小微空间留白增绿研究实践基地



4.2 三庙绿意: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设计与营造

2018年10月开启的三庙绿意项目则是位于老城的非历史街区,属于老旧小区的改造类型。旨在除精细化的景观设计之外,依托设计前期和建成后期的持续社区活动,充分营造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重塑与绿化环境优化的氛围,在社区花园的设计与营造过程中,与街道、社区、居民多元共建,对老城失落空间展开微更新。该项目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角色与机制,多层次公众参与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精细化更新承载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社区花园绿化形式,以及基于社区花园建设的社区凝聚力重塑,可以为未来历史城市里的社区花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图15)。

图15 西城区三庙社区花园设计与营造


历史城市植物景观的研究本质上是文化景观的研究。借用世界遗产中文化景观的概念与分类,则实质上是一种有机演进的景观,按演进的时间进程又可分为两个子类,即延续类景观和残迹类景观。延续类景观是指在当代社会中仍保持着与传统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积极社会角色,并且演进过程仍在进行当中的文化景观,类似于常说的活态文化遗产,应努力保障其继续真实而完整地延续下去;残迹类景观,是指其演进进程在历史上某个时间点就已经终止的文化景观,类似于消失了的文化传统,需要通过大量研究对其进行重新挖掘,像解谜一样尝试去理解古人是怎样认知和践行的。


综上,作为文化景观的古城绿意,需要在尊重其有机演进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保护与管理, 任重道远。



(为保证阅读质量,文章内容有部分删减 )

原文出处
刘悦来,魏闽 等. 社区花园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21:2-10
相关阅读
论文·人文社科|协力与共生—— 台北田园城市政策下的社区花园行动研究
论文·人文社科|王慧敏:发展城市花文化和市民花园, 让上海更美、更精细、更有温度
论文·人文社科|刘昭吟:SEEDING——重建信任,种下希望
论文·人文社科|王本壮:都市农园的民众参与途径
论文·人文社科|公众参与社区创变的设计:从闲置空屋到社区广场

▽ 复制下方邮箱发送邮件 ▽加入社区花园与营造共创小组
研究进展 学习讨论 资讯同步 共创合作
带你进入共创社群
独家咨询 前沿知识早知道!
邮箱:communitygarden@163.com
编辑 / 宋孟霖审阅 / 谢宛芸
▽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更精彩!


共创小组成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区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