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拍了扶贫版《百年孤独》,被网友誉为“最生动的中国故事” | 融媒故事26

刘海、任玮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首发:3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融媒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海、任玮


希望的亮光,就这样照亮了“黑眼湾”

新华社纪录片《走出黑眼湾》:一部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慢直播”


黑眼湾,是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只有十几户人家,交通基本靠毛驴,村民们除了种几亩薄田,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土地贫瘠、生态恶化、交通闭塞的黑眼湾,正如当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没有指望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国家易地搬迁和扶贫政策的扶持下,黑眼湾的十几户人家经过1983年、2000年、2011年的三次搬迁,彻底走出黑眼湾,诀别过往、寻找出路、迎接希望。

  

像黑眼湾一样的村子还有很多。


  

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音视频部和宁夏分社历时近一年联合录制、反复打磨、重磅推出的纪录片《走出黑眼湾》,以全国人大代表、黑眼湾移民之一马慧娟写作的《走出黑眼湾》一书为脚本,真实再现了书中小人物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成长经历,记录了时代大潮中一座村庄的百年兴衰、一群人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生动深刻地诠释出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改变贫困代际传播的深远意义。


缘 起

“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互关联,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写这个村庄的故事,也能体现出这几十年宁夏生态移民、脱贫富民政策给西海固地区带来的深刻变化。”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40岁的马慧娟在她的新书《走出黑眼湾》首发仪式上如是说。

  

2016年3月,宁夏分社采写的《宁夏回族妇女马慧娟:用“拇指文学”记录移民百态》全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那时的马慧娟已经在田间炕头坚持用手机写了40多万字随笔和散文,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


马慧娟在工地打工间歇用手机写作(2016年3月摄)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作为第一家报道马慧娟的媒体,新华社的这组稿件成为撬动她命运转折的支点:她出版散文集,走进鲁迅文学院学习;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乡村文化、家乡建设鼓与呼;她被吸纳为中国作协会员,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命运从此被改变。

  

“马慧娟这个人物太典型了,她是贫穷代际循环历史性终结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也是受益者。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与命运相搏的故事,更是家国的故事、时代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做一部令人感动、引人深思、给人启迪的好片子。”这个“西海固农村女人”,引起了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陈凯星的关注。

  

2020年“五一”小长假刚结束,新媒体中心摄制组飞抵宁夏。设在马慧娟家中的农家书屋成了临时摄影棚,一台笔记本电脑联通北京,马慧娟与千里之外的陈凯星隔空对话。3个多小时“云采访”,从马慧娟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谈到个人成长、内心悲喜,再到移民搬迁经历、命运变迁感悟,细致、深入、坦诚,也为纪录片打下相同的底色。

  

同年7月,音视频部导演团队再次飞抵宁夏,对《走出黑眼湾》中人物进行深入采访,力图创作一部关于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慢直播”。


记 录

“20岁之前的生活,一个字就说完了,穷。”纪录片《走出黑眼湾》第一篇章“见命运”开篇的这句独白,概括了西海固贫瘠土地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是马慧娟书中描述的真实场景。

  

摄制组前后两次带着搬迁移民回到黑眼湾旧址,爬上陡峭、逼仄、泥泞的山路,一路艰难前行,在旧地重游中听他们讲述曾经的黑眼湾是如何养育同时也禁锢了他们——追求原汁原味的真实,用镜头语言将书中所写内容进行真人真事、实地实景、真情实感的重现,是《走出黑眼湾》一片的一大特点。


  

《走出黑眼湾》书中有一篇《高万华的房子》令人印象深刻。为了真实还原高万华“换房记”,摄制组在黑眼湾几经周折寻找房屋旧址,最终在山顶的一片蒿草中找到了湮没其中、仅剩四根红砖柱的曾经全村最气派的房子。

  

山中干枯的泉眼、遗弃的农具、院落的残垣断壁……大量纪实镜头辅以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黑眼湾的昨天被一幕幕还原。

  

“每个真实的人物、故事都在揭示,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才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走出黑眼湾》主创人员之一、新媒体中心记者高洁说,当无力解决贫困问题的个体终于等来移民搬迁与扶贫开发政策,命运的改变就在一瞬间。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在过去30多年里,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易地移民,累计移民120多万人。他们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地方,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看到更广阔世界的马慧娟,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她重拾热爱的文字,从在网上写作,到写散文、出书,实现了“人活着总要留点痕迹”的愿望。

  

“片中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时代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导演李姝莛说,摄制组在拍摄制作中,始终把人放在时代和环境当中,人—村子—西海固—宁夏—中国……环环相扣的叙事逻辑暗藏全片。

  

“人在吃饱肚子之后,又有了新的追求,有人喜欢唱歌跳舞,有人想要学习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见内心”篇章,扶贫的意义更多关照到移民的全面发展、心灵建设。


2019年全国两会,马慧娟在宁夏代表团小组会议中发言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生活日益富足的移民,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金雪萍在红寺堡渐渐变成“名人”——出演微电影,参加歌唱比赛,开直播卖枸杞,生意红红火火。马慧娟和周围的姐妹们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识字、读书、交流、分享,拥有自己的一片精神花园。

  

“一部纪录片的终极意义,除了真实记录历史和历史中的人之外,还要能够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李姝莛说,这正是《走出黑眼湾》的创作目的。

  

在《走出黑眼湾》里,每一个人物都有成长、有变化,生活中有矛盾、有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又有回响。这也正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所在——把人还原为人,他们在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过程中,有挫折、纠结和痛苦,也有爱、遗憾和自豪……血肉丰满,真实自然,不再是一个个代表贫困或者幸福的符号。



回 响

为了寻觅书中故事发生地,摄制组曾两次跟随老支书走进黑眼湾。当雨后山路的泥泞裹住双脚、每个人的鞋底都负重两三斤泥巴的时候,当老支书无奈地感叹“村里就是种出金子来也卖不出去”的时候,摄制组终于理解了这里的人为什么要走出黑眼湾,也深刻体会到易地搬迁政策对于阻断贫困的重要意义。

  

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他们蹲守在玉池村,和村民一起干农活、唠家常。让编导姜卓记忆深刻的是,去村民家里询问是否可以取景时,村民大都热情洋溢,有位阿姨还从自家院子里摘了桃子让他们吃,很甜。

  

拍摄视频素材近3T、时长超过60小时,采访20余人,先后修改30多个版本……《走出黑眼湾》正式发布,被全网置顶推送,浏览量迅速突破1.21亿次,留言超过16万次。


  

“这是最生动的中国故事。”  

“扶贫版的《百年孤独》。”  

“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从黑眼湾可见一斑。点赞!”……  

网友如是说。

  

“很感动,一些我自己忽略的东西被新华社在片子里发掘出来了,一个个镜头、场景无不用心良苦,但又呈现得非常自然连贯。我的家人说,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山海情》。”马慧娟如是说。

  

西海固已不是原来的西海固,宁夏也不是从前的宁夏了。脱贫攻坚,换了人间。而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记录在这片土地上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人们,希望与未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导演手记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姝莛、夏勇


亲近·懂得·致敬

七月的黑眼湾,是一个无人的天堂。它的天空,现在属于一只鹰。

 

2018年,全部居民搬离,这里被重新交还给自然。上一次黑眼湾了无人烟,已是百年前。

 

去年七月,我们站在百年前咸家老太爷决定举家迁徙到黑眼湾的那道山梁上,那一刻,原始的宁静,定与老太爷一闪念间做出决定时,极为相似。

 

老太爷眼中的黑眼湾是美的,还没有被砍伐、被践踏、被破坏;那个黑眼湾也是寂寞的,还没有人在这里出生、死去,把这儿作为终老的家。

 

一个饱含诗情却因为贫困辍学的16岁女子,当年骑着白驴走在这里泥泞的山路上,心中是什么滋味?

 

默默带着这样一种情感,我们开始了《走出黑眼湾》的拍摄。对我们而言,这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对另一个灵魂恰逢其时的亲近、懂得和致敬。

 

人的故事

 

世上没有无趣、浅薄的故事,只有浅薄、无趣的讲述。

 

即便这样,马慧娟的故事也过于精彩。她的精彩不在浮于表面的轰轰烈烈、豪言壮语,甚至不在戏剧性的命运反差,而在她丰富、敏感的内心,和对内心恰如其分的表达。

 

如果把《走出黑眼湾》中马慧娟的内心画成一条曲线,那么这条曲线从自卑、惊恐、沉默、对抗,到奋斗、妥协、放弃、绝望,又到坚持、忍耐、欣喜,最后是和解、释怀、圆融……这条人生曲线还将一直画下去,还将继续曲折,还可能再到低谷,可是这一刻的马慧娟经历了百转千回,已经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幸与不幸、苦难和辉煌。

 

如果把马慧娟与周遭世界的冲突一一罗列,那么,她与自我、与母亲、与限制住她的贫穷、与封闭住她的环境、与千百年来西海固女人的宿命……每一个矛盾,都足以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在这些冲突当中,她咬紧牙不服输,以沉默的执拗做一切反抗。最终,与自我、与过往、与母亲、与命运,握手言和。这个生命过程,充满戏剧张力。

 

国的故事


马慧娟的奋斗,令人敬佩。

 

但当我们走在黑眼湾那种无穷尽的泥泞当中,一下子明白了,从黑眼湾到人民大会堂,从辍学少女到中国作协会员,这种转变,靠的绝不仅仅是个人奋斗。

 

对我们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而言,个人与命运相搏,从来不是新鲜事。而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代,个人拼尽全力的结果,大都换来一声叹息。而如今,中国近1亿人摆脱了贫困、迎来命运的巨变,是时代的洪流卷起,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千百年来贫穷的“宿命”,并且阻断了贫穷的代际传播。

 

马慧娟的故事,正是时代的故事,是国家的故事。

 

有了这种观念,我们在拍摄制作中,处处把她放在时代和环境当中,她的故事、村子的故事、西海固的故事、宁夏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这样一种环环相扣的叙事逻辑暗暗隐藏在片子当中。

 

美的故事

 

还是站在那道山梁上,我们决定做一部美的片子。仿佛非如此,不能与那种自然之美和灵魂之契做交代。

 

在先后两次赴宁夏拍摄之中,包括宁夏分社和新媒体中心小伙伴在内的编导组用尽各种办法,捕捉到了黑眼湾、红寺堡、西海固那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最美、最真实的一面。

 

“美是难的。”从凌晨到深夜的拍摄、“连轴转”的剪辑、一次次推翻自己的想法、一帧帧画面去细究……从单个镜头的美,到镜头组接之后的美,再到镜头逻辑能反映人内心的美……这个对美追求的过程,也是对卓越追求的过程。

 

虽然片子不可能完美,但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体验,已经成为片子审美的一部分,让我们每个人心怀喜悦。

 

我们最想做的,还不仅仅是一部美的片子,而是一部能给人感动、引人深思的片子。一部纪录片的终极意义,也许除了真实记录历史和历史中的人之外,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就是最丰盈的礼物。

 

片子的结尾是一个开放的结局——“走出黑眼湾”改变命运的马慧娟常常“梦回黑眼湾”——轻轻点出人对故乡、对往事、对挫败、对成长,对限制你也成就你的一切困境,那种复杂的情感。

 

多么希望,这触动我们的一切,能在观众心中,激起一点点微小的波澜。




融媒故事
系列25 | 这群年轻人,用创意给新华网一个“新人设”
系列24 | 这个编辑部,很宝藏!
系列23 | 新华社有位90后“国际网红”,获华春莹点赞
系列22 | 145秒,新华社用好莱坞影像技术舞动“十四五” 
系列21 | 新媒体稿占2/3!新华社“最传统部门”这样转型
系列20 |  “90后”新华社,又出了一首90后爆款“神曲”
系列19 | 用中国风动画微电影,向海内外讲述减贫奇迹
系列18 | 爆款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怎样炼成?
系列17 | 新华社的新神器,如何让张伯礼直呼新奇?
系列16 | 有他们,“中国没有能滑雪采访的记者”成过去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薛园 | 校对:莫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