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到未来”系列活动 | “乡村·百工”之碧山工销社 12/23(周五)

烟囱PSA
2024-09-07

“手艺再兴”

“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系列活动(二)

2022年12月23日(周五)20:00-21:00

“乡村·百工”之碧山工销社

线上对谈

对谈嘉宾:汪捷、菊姐、方亚楠

对谈主持:

左靖、王彦之

参与方式:

1)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关注并进入微信视频号收看;

2)关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Bilibili官方账号,进行回看。




关于对谈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和香奈儿文化基金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现正于PSA2楼展厅以双展形式展出。在展览“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中,左靖和王彦之以“乡村·百工”为题,将手艺作为整个乡村有机体的一个部分来进行探讨。在他们看来,手艺是深嵌在乡土文化中的。手艺是一种打开地方的手段,一种凝聚社群的方法,一种反哺在地工作的途径。手艺,从来不是一项孤立的实践,它的生存始终依托于一个地方和地方上的人。


碧山工销社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原址为建于1964年的村供销社,同时也是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2017年初改造为拥有出版、展览、零售、餐饮、住宿、驻村、手工艺体验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文化空间,希望以“百工十条”为理念,以碧山村为起点,着力于民间百工与当代设计的融合,努力探索立足于中国本乡本土的百工复兴之路,并逐渐完善一整套城乡互动的方法和体系,努力构建一个互哺型的城乡共同体。


“乡村·百工Part I——从黟县百工到碧山工销社”单元在“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碧山工销社揭幕,2017年,摄影:三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汪正龙和李靖先后由村外来到碧山供销社工作,他们在这里相恋、结婚、生女,后来干脆承包了供销社,就此在碧山村扎根生活。目前在碧山工销社担任店长一职的,正是打小在此长大的老供销社主人的女儿汪捷,她于2018年末返乡生活,已在工销社工作了四个年头。


5年来,本地村民在经营管理团队中的占比逐步上升。从前店货品的陈列讲解,节气食堂的菜品供应,住店客人的起居安排,到游学活动的策划组织,市集展览的落地协调,村民们从零学起,于各个方面参与到碧山工销社的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之中。


本次线上对谈将由左靖和王彦之主持,邀请碧山工销社主理人汪捷、工销社节气食堂负责人菊姐和工销社团队成员方亚楠,分享她们在碧山工销社的工作生活,以及在碧山村的所闻所见。


工销社团队合照,2020年,摄影:汪捷。


工销社的阿姨们在菜地里拔萝卜,2019年,摄影:汪捷。


村民们在工销社参观“naze naze慢慢织布”展览,2020年,摄影:汪捷。


碧山本地的黄梅戏团给北京来的游学团队演出,2022年,摄影:王彦之。




关于嘉宾



 

汪捷

1992年出生于碧山村,从小在碧山供销社长大。2018年入职碧山工销社至今,现任工销社主理人,负责店内的日常运营事项。近期组织了多场碧山游学体验活动,将乡村文化呈现给城市人群。曾参与 “naze naze慢慢织布”“柳宗理设计考”“此地的旅行:碧山十年海报展”等工销社展览的布展,带领工销社参加“一条手作”“双手做工”等城市市集活动。


 

菊姐

本名江银菊,来自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一个小山村。喜爱美食,擅长烹饪。2001年开了一家豆腐店, 但受到非典疫情影响,生意不理想,于是去到温州打工,并在外十年有余。后回到家乡,在宏村租了一间店面开餐馆,又遇到规划改建,店面拆迁。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工销社招聘,于2017年入职。现任节气食堂负责人。除掌勺外,常带领工销社的阿姨们种时令蔬菜,腌制徽州腊味,自制小菜。


 

方亚楠

曾在杭州从事餐饮及电商行业。2017年嫁到碧山村。2018年入职碧山工销社至今,现负责工销社店铺的日常事务。曾参与碧山工销社的首个北方加盟店(焦作店)、D&DEPARTMENT在深圳华·美术馆和荆门“荆品名门”概念店内的快闪店的视觉呈现,以及“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2000-2020)”展览(华·美术馆)和部分工销社展览与市集的布展工作。




关于主持



 

左靖

策展人,乡村工作者,《碧山》杂志书主编。安徽大学副教授。2011年后,左靖以安徽、河南等地农村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镇)建设,逐步确立了乡村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社区、地域印记和联结城乡”,以及在“乡村的社会设计”中覆盖“关系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四个领域,因循“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的路径,强调文化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并以培养地方的文化自觉、改善当地的文化环境等作为目标方向。


 

王彦之

策展人,写作者,《碧山》杂志书编辑。纽约大学艺术史与经济学学士,斯坦福大学汉学硕士。当下的研究和策展兴趣为地方设计、社会设计、社会参与式艺术等。2021年出版译作《为自然书籍制图》。其文章可见于《典藏国际版》等艺术类刊物。




相关展览


“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

展期:2022年11月5日至2023年2月5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二楼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奈儿文化基金

票价:免费

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

策展人:左靖、王彦之

参展手工艺践行者、研究者,艺术家,建筑师:

碧山工销社及刘庆元、鬼叔中、杨韬、汤书昆、钟永丰、小河,罗宇杰,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王远铮,翁洼雨林探索,夏木织物及高翔、高其蓁、Didi Wu,愈园计划


《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从左靖、王彦之两位“制作人”自身的经验出发,在文明的更迭导致手艺终究失落的今天,主张拨开“手艺”形式上的面纱,将其重置于一整套友好、克制的生产体系中进行探讨,在尝试拾回人与自然联结共情的方法的同时,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关于香奈儿文化基金


香奈儿文化基金是一个全球性项目,通过独特的倡议与伙伴关系,支持文化领域的创新者,深化发展其突破性理念,使之在文化与社会层面得以更好展示。基金亦致力于艺术领域的平等表达,为敢于突破的创作者提供舞台。艺术是不可或缺的灵感之源,让我们以全新视角看待世界。

基于品牌百年艺术赞助的传承,香奈儿文化基金与数家全球领军文化机构签署了一系列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新合作项目,支持创意与文化思维中的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聚焦被忽视的议题,促进跨界合作,推动发展对社会与文化有益的变革性理念。


关于“新文化制作人”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是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于2021年共同发起的两年计划。该项目旨在为具有文化视野的探索者、创作者、实践者、坚守者,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和表达的舞台,共同勾勒中国设计的未来面相,共同挖掘中国建筑的文化内力。作为“新文化制作人”的第一季,“手艺再兴”既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首个合作项目,也是双方同举艺术之力应对全球复杂环境的首次尝试。第二季主题为“活性建筑”,将在明年夏季正式与公众见面。


当前入馆预约方式


根据最新《上海市美术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观众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皆需提前预约,包括已购票、持会员卡以及其他各类票种的观众。含未成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军人、残障人士、医护人员等免票群体。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入馆预约”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可至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预约凭证”中获取二维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烟囱PS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