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CCA海洋说|海洋忆事论坛回顾

TCCA海洋学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2024-09-07



「海洋说」专题论坛:海洋忆事



11月13日,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TCCA「海洋说」专题论坛:海洋忆事。


TCCA邀请到6位对谈嘉宾,包括纪录片导演杨晖,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陈花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蔡雅艺,艺术家开火,策展人陈柏麒。


嘉宾们通过分享各自的专业领域的故事、观察和经验,在观众的意识中汇成一个更连贯立体的海洋图景。



论坛回顾


 PART 01.  



 杨晖 

地方文史工作者,纪录片导演



我们如何可以把水边社会住在船上或临时棚屋里的居民写进更广阔的中国历史呢?

——科大卫



以「边缘」为主题,从水与岸之间历史上的边缘性出发,延展至当今城市社会中船底人与岸上人心理上的隔阂,呈现长久处于社会边缘的九龙江船底人浮家泛宅的生活史,以及传承千百年的水居生活景观、记忆与经验的急速消亡。也想表达出面对生存困境,船底人如何通过坚持送王船等活动凝聚社群,实现自我拯救。



纪录片导演杨晖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杨晖从郑氏家族的真实生活出发,为听者铺开「前庙后家」的水上宫庙进发宫中的日常生活图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船底人曾赖以生存的内河水路运输业逐渐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一转变亦导致船底人的日常生活以「鱼」为核心,围绕「捕鱼」和「卖鱼」展开。从张亚州的延绳钓、郑国华的直绫谈至张顺珠的24小时,由捕鱼技法及日常作息延展至船底女性在整个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进发宫是船底人的家园,但是对女性来讲,更像是「劳动的场所」,对男性而言它才是个「家园」。顺珠是诠释这个观点最鲜活的案例——除了负责一日三餐,还需跟随男性外出捕鱼,在男性闲暇时分仍需外出卖鱼,不停歇地在各个工作场景间调转切换。



我对国华说,你母亲太厉害了。

他盯着我,愣了一下,那神情好像在说:这有什么奇怪?


「这不是厉害,这是为了生存,没做就没饭吃。」藕粉在一旁说道。



「船底」是一个与岸上生活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上,「船底人」的群体身份被贴上「卑贱」标签。「历史学者的笔触不时会写到居住在水边的人群,但是真正讨论他们的社会却非常困难。」因为他们身处社会的边缘,不识字,没有留下多少关于自身的书面记载。


落入江底再因大规模挖沙消逝的宋代漳州平和瓷器,与岸上迥然不同的水上节气谚语,这些生产活动的历史碎片无不印证着九龙江跟海洋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外界的联系。而在微妙的流动与变迁中,船底人与岸上人之间心理上的隔阂也在悄然固化。「公园看门者的竹竿都不会抬一下让你进来」。「被看不起」是与休山等人相处近二年,杨晖听得最多的一句话。「被」的后面是「岸上人」。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不由自主地在自己面前、在外人面前脱口而出,仿佛这个词汇早已镌刻在船底人的基因之中。而作为岸上人,如何投以平视的关注目光,又该如何将船底群体书写入城市历史的叙事中?


船底之困境既须自救,亦求搭握岸上之手。





 陈花现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湖里区闽南传统彩绘非遗传承人

福建民俗及民间宗教学青年学者



你住在厦门,你觉得厦门在什么时候最像一个岛屿?

不是说坐着地铁穿过集美学村那一段,好像在海上行驶,就感觉好像在一个岛上。


真正产生一个关于「海洋」或者关于「水」的观念,是比如从厦门出海返航,这只船慢慢地抵近岛屿时,你才会发现你生活在岛上。不然平时你坐在车上是完全没感觉,只会觉得海就是个景观,而且会觉得大桥怎么这么堵。

整个生活体验不一样之时,对于水的看法也是会不一样的。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陈花现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陈花现以「水居结社的遗珠——漳州进发宫龙溪船民文化观察」为主题,以民俗信仰为线索,充分呈现船底人的群体情绪以及文化标记。在水域逐渐变得景观化的当下,花现老师将目光落于被大多数人忽视和遗忘的——依水而生,看似仅仅茧居于水系景观内的群体。


船民们的船社是从内河到外海链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群体。从历史上为了阻挡日军进漳自行沉船于江口的船底人出发,引申至船底人从古至今身份认同上的焦虑——相较于稳定居于陆地的人,他们因流动的居住关系被视作流民。而这种身为「疍民」之忧悒则牵扯出水上社会神圣的一面——开解殷忧的信仰与仪式。



船底翁,神小厚性格。



船底人群体内部能够让这个族群坚持至今,很重要的是具备了极其多元且包容的精神世界。水域文明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不同于陆地稳定的聚居生活,船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根据生产作业与气象流行产生相对的移动性,这种游居的状态,形成了多元的船民信仰,他们所祭祀的神祇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水居社相较于陆地社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也因曾经社区区隔所产生的文化上的闭环,疍民文化得以相对完整的留存,并且民俗信仰传承的完整性及严谨性亦不断强化群体的荣誉感。



为什么以前的人需要送王船?

因为现在的人已经没有那种很长时间的在大海上航行的概念,在以前,当天黑一点,水面都是黑的。人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会在一个黑暗的环境下能把人牵引过去。其实这种内部精神力量的考古与认可,是我们最需要去做的一个主题。


往返于远海该如何判定方向?可以通过季风,通过行星,但在这些技术以外,执行技术的主体还是人。人的精神是怎么让他们可以拥有不断出海,不断往外走的信心与信念。其实这就是一些精神跟仪式的作用。



船民是水上文化的有机体,是人类与海洋、与水域最亲密的关系。春祈秋报之「送王船」仪式,与相传起源于远古洪荒之时的融巫、道、佛于一体的闽南信仰史诗——「三壇小法」,这般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结合,船底人在繁冗的仪式中对话于神明,求得平安。随着花现老师的讲述,听者得以窥见九龙江疍民精神信仰一隅。





 陈颖艳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



陈颖艳基于泉州船民口述史以及考古文物,从博物馆视角出发,梳理时光碎片,凭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去挖掘它背后的关联,拼凑出恢宏庞杂的历史图景。



这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方「四翼天使造像」石刻,他的面庞饱满莹润,头戴三尖冠,耳垂落到肩部,极具佛家风范。但是他的胸前有一个十字架,身后有两对翅膀,表明这是一方蕴含基督教符号的石刻。天使趺坐的云彩是当时流行的道教如意卷云纹造型,而身后飞扬的飘带是中国飞天的特有装饰,天使所披的云肩是蒙元贵族妇女的流行衣饰。


这样一樽多种文化元素揉杂融合的石刻,好似当时刺桐城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于外销瓷、宋代海船、外来宗教石刻等馆藏文物、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展览及科普宣教活动的介绍,向公众展示博物馆内收藏的海洋记忆及海洋文明缩影,让公众能感受到海洋历史文化的温度。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于「海洋说」论坛现场




 PART 02.  



 蔡雅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

南音雅艺发起人



蔡雅艺以「漂洋过海的乡音」为题,讲述了南音从发祥地出走的真切印记。从自身学习南音的经历出发,分享了自身对于「玩南音」的理解:南音是以音乐作为主体的乐种,而非以表演作为主体。因「表演」会在分散唱奏者的注意力的同时,去根据角色分层面呈现,并且在「表演」的场域中,观众亦参与其中,完整的表演除了「演」,亦需观众的反映。但在南音中,首先需要的是自我认可,其次为合音之弦友的肯定。在这样的以音会友的纯粹的互动中,南音更接近于一种生活方式



南音传承人蔡雅艺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而后,介绍了「丝竹相和,执拍者歌」——右琵琶、三弦,左十目九节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的经典创作形式,乐器之间的主次关系和礼乐秩序,以及南音中自成体系的工父谱。在现场传统南音曲唱《霏霏飒飒》,蔡雅艺神闲气静,蔼然醉心的歌声中,听者已然对南音这一雅趣有了更为生动而深入的了解,听古乐而思卧。



南音传承人蔡雅艺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进行传统南音曲唱《霏霏飒飒》



此后,蔡雅艺老师着重介绍了海外南音代表人物——台湾南声社的唱家蔡小月以及新加坡湘灵音乐社创始人丁马成,他们以南音为乡情之承载体,牵动起世界各地华人对于大洋对岸之根的深重情愁,将传统和创新之音,相辅相衬,「传统是一条河流」,在发展与变化中所呈现出的多元美感让南音抵达了更多听者的心中。



这就是南音的凝聚力,它的伟大之处——就像信仰一样的,伴随着人们从原生地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



最后,以南音洞箫与古琴和奏《流水》为结语,在众人目不所及之处,乡音已随海洋漂流至更远的远方。



南音传承人蔡雅艺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进行南音洞箫与古琴和奏《流水》





 开火 

艺术家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由魏晋时期出现的「山水精神」议题,延展至贯通古今的「海洋深处」。打破时间与地缘的界限,透析器物的流变背后文化与审美跨时空、跨地缘的共通性,以游弋之姿,展开精神向度而非画面性的思考。



艺术家开火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开火以自身「与古人交友,与自然为伍」的状态牵出千年前至今人类面对自然、面对天象、面对造物相通的「气」,以及文化与审美的根性。他从不同文化的瓷器、图像,从山水到海洋的脉络中剖析:陶器上的诸多意象并非纯粹符号性的,而是介于写实、抽象与表现之间,代表了某个时间点,而可以通过介入这个时期找到这个「根」。



我想往回走,想与古人对话。

为什么往古人、往陶器这个时间段靠,不只是因为他们画了这些东西,而是这些器物所带来的美感,在视觉和精神上的认同,或说是让人意识到精神的归属感,可能就在这个地方。



然而,从山水精神的卧游到海洋「此岸到彼岸」的游憩,则体现出了一种精神的安顿到精神无序的安顿。文化的游弋状态,即能够让人惊心动魄地安放于此,即游憩状态,它一定不是山水的「卧游」,而是一种让人在「游」的过程中间得以片刻安息。这种文化共通之美可以跨越海洋,可以跨越天空,会颠覆人对于地缘文化与「分类」的认知,这种美的气息是融通的,即便在时间、表现内容上由诸多差异,但是审美性上可以相通,带给观者感官上的享受是相通的。


此岸也好,彼岸也好。现代人定是这般在不同地域间反复去还,而非因居住地简单地概括为「某地之人」。现代人根性之营养定是丰厚的。



关于海洋深处思考即打破整个时间轴,这个是南非出土的地球人最早最早画的内容,即石头上的这9条红线。7万年前,他们提供给我们这样的画面。而在经历过抽象绘画的思维,经历过波洛克的泼墨,经过罗斯科的大色域,经过丰塔纳在画布上的切割,但是当再看到人类最早的这种画像的时候,会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族群概念,不是一个主体概念,而是一个「人」的概念,所以说此时的这种「翻山越岭」「在海中游走」,一个是时间概念上,另一个是文化认同,作为人的这种认同。

比如上山遗址出土的九千年前的彩陶,这个罐子画的是什么?一个太阳,还有海平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太阳的光辉照在海面上,要做这种解读,而这种解读并非因你真实地刚刚观看到太阳升起,而是观看太阳的这种结果早已深深烙在你的身体里,它是这样一个景象。



最后,开火由主体边界的真实触摸,谈及主体边界的模糊界限。人的边界,当认知其为主体,便是清晰的,但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主体是可以模糊的,可以以某种文化为主,亦可兼容多元。因此,信息在某个阶段,不一定通过符号,但是一定通过某些形式让人可捕捉到,亦能让相同的信息扩散出它该传递的能量。而作为人这一主体,可以打破边界,也可以让这个边界变得清晰。



艺术家开火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陈柏麒 

田野工作者与事件策动者

策展人



陈柏麒围绕「家屋的旅行:跨越边界的潮汕洋楼与潮州人关系网络」主题开展分享,通过三个故事,层层铺开他关于潮州传统建筑的研究目的与未来计划。



地既圆形,则无处非中,所谓东南西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

——艾儒略(Jules Aleni)

《职方外纪》(1623)



从最开始帮助德国华侨「识房寻根」让他意识到「建筑」作为一个重要容器的可能性(可能是时间的容器,也可能是关系的容器),到他开启关于潮州传统建筑研究后,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潮州洋楼与海洋对面的房子的关系,逐渐打破地缘界限,放大「潮州」之概念,转为某种中间形态的区域视角。


从静态地观察室内景观及风水来理解建筑,追溯生活物件在海洋中流动的过程中如何被使用、被交换,到通过《亲爱的樟林》电影拍摄,真正自然地,动态地介入其中。在主客体转化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人的身体与山水是一体的。



当演员躺在地上的时候,他的鼻梁即远处的山峰,那些杂草丛生的东西都是很自然的。

他躺在那,就跟这个地方躺在那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身体跟我的关系和这个地方跟我的关系是一致的,因此在电影中有很多身体和山水之间的交换的意象。



在分享过程中,放映了其及搭档陈坚杭共同拍摄的纪录片《Out of Place》片段,陈柏麒作为介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的研究者视角参与其中,与独居百年老宅(建于1923年)的老者一同生活、交流,从一方一丈的测量与观察中,探觅面积达1066平方米的建筑内部所发生、消解的时代更迭与家族变迁。



策展人陈柏麒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他不断思考如何将此刻所做的研究工作与以前的人联系起来,他目前所想的不过是近100年的事物,但是若把视野放置到一个更长的时间脉络当中,又会是一个何般的理解当地的视角?


恰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所鼓励的长时段研究方式,从地理学入手,去理解一条河流,理解一段山脉,理解一块石头,而从这个地方开始,去理解这里的人是如何生活,又是如何变成与其他地方的人殊异的存在。



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身体。

它在阳光下长大,在夜的寂静中入睡;

它有时做梦。

Your house is your larger body. 

It grows in the sun and sleeps in the stillness of the night; 

and it is not dreamless.


——纪伯伦 Khalil Gibran



在介入式拍摄过程中,陈柏麒与搭档循着先祖们的出海之路,几度跨越韩江、徒步山脉、驻留于村落。他逐渐发现:这里的人是在一种不断的过渡,不断的漂泊,来来回回地在「也不是这,也不是那」之间流动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自我身份认知。这也是他在独居一亩洋楼的爷爷身上看到的,大多数人所缺失的部分,而这,恰恰形成了我们的认同。



按照他的原话,这个房子就像他在河里游泳时,拴在他脚上的一副银镣铐,一辈子都在不断地把他往下拖。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房子是祖上给他留下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认为他很幸运。但实际上,这个房子在整个漫长的20世纪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因为这个房子,他没有机会上大学;因为这个房子,他娶了一个不爱的女人做老婆;因为这个房子,他的孩子都离他而去;因为这个房子,他必须守在这里。




主讲嘉宾们于「海洋说」专题论坛现场



来自不同时空的关于「海洋」之忆事不停地被串联,历史混杂着现实,海浪的声音在延绵,神明的香火始终没有停止。那么,时间的痕迹总是伴随着淹没与遮蔽、遗失与缺漏,总有些暧昧让人游移。


六位讲者以各具风格的讲述,结合放映、现场唱奏等多元形式,一一拾起在公众记忆中早已遗失、缺漏的海之残影,随记忆翻涌而起的浪音,让「海洋说」的现场愈发丰盈鲜活。



TCCA「海洋说」专题论坛:海洋忆事现场





特别鸣谢中古产品合作伙伴:STREAM


STREAM取溪流之缓慢而深远,利万物而生发。以中古设计为源,在时间的洪流里捕捉鲜活,探寻遥远的相似性,与全球拍卖行、中古艺廊、设计厂牌建立深度合作,捕获大量历久弥新之作。时空里往复,心之所向明确,街角亦是世界的中心。



特别鸣谢花艺合作伙伴:HARPERs FLORAL


Harpers哈柏,是一个以“花”为创作素材与表达线索的花艺品牌。“Harpers”一词本意是执竖琴的奏乐者, 我们希望所有与花相关的创作,都能如同隽永而空灵的竖琴乐音,具有连接着所有时代的美感 ⸺ 在自然时效的框架下,以易逝的素材,创造趋向永恒的作品。



 TCCA年度项目 

《海洋学 Thinking Through Ocean》首展 

 展期:2022.10.22-2023.01.15

项目发起: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指导单位: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中共湖里区委员会、湖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支持单位:殿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厦门市海洋国际合作中心,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华夏银行厦门分行

出品人:陈丹妮

艺术总监:申晨

策展人:龙奕瑭、马赛

合作策展人:邱鼎、杨剑雄、查蕊、印雪、李必豪

项目策划:TCCA策划团队、轴艺术项目

项目执行:吴靖、唐文、黄维、陈丹青、叶舒衡、陈少哲

品牌宣传:方思梦、陈南烨

视觉设计:林鹭琪、石祥甫

特别合作:方志小说、镜海空间、后天计划

特别支持: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田野项目、在野艺术公益基金


TCCA年度项目

《海洋学 Thinking Through Ocean》首展

展期:2022.10.22-2023.01.15


扫码购票

成人票:48元

学生票:35元

儿童票:25元

双人票:78元

亲子票:60元



*购票须知

1. 儿童票适用于身高120cm及以上且高中及以下的儿童,亲子票含1张成人票及1张儿童票。身高120cm以下的儿童可享受免票。

2. 优惠群体购票,请务必携带相关身份证明,如有效学生证等,以便现场验票。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残疾人凭残疾证,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凭军官证(离退休证)、士官证、士兵证实行免票;

3. 团体参观购票人数满20人及以上,可享受团体参观折扣,详询客服。



[]TCCA海洋学|浸入水体,感同于海,“海洋学”现已开展


[]TCCA海洋学|开展论坛:跨时空浪痕——海洋的想象与回望


[]TCCA海洋学首展预告|行于海脊,与海同思




厦门国际海洋周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作为联系全球海洋政策、技术、决策和行动的平台,已逐渐发展成为集海洋大会论坛、海洋专业展会和海洋文化嘉年华于一体的国际性年度盛会。

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主题为“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本届海洋周积极响应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倡议,践行联合国海洋大会的共同愿景和中国承诺,聚焦以科学和创新为基础的蓝色行动以及国际合作,持续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交融、蓝色伙伴关系构建的共商共议共享平台。




/// 项目出品人 ///


陈丹妮,红顶文旅集团执行董事、红顶艺术社区负责人、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于2021年创立红顶艺术社区,致力打造艺术面向生活的登陆口岸,举办艺术设计、市集演出等多元文化活动,为爱好文化艺术的人群,不断更新现代理想生活提案。同年创立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落址厦门,以海洋文化、在地艺术等为研究方向,不断参与当代艺术的发展,美术馆至今举办《四海志》汤南南个展、《假期愉快》青年艺术家群展、《从大漆出发》当代漆艺知名艺术家群展等多个当代艺术展览。以美术馆为平台,推动以艺术反哺人民生活的进程,发起用艺术修补城市的“花花补丁”计划,推出传统手艺人为在地文化代表的“阿姊企划”等;并开展“妙啊!点子计划”扶持优秀青年艺术家。此外,作为TCCA儿童美术馆项目发起人,致力以美术馆为平台链接社会各界教育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美育的探讨和发展,至今已举办三届TCCAkids艺术节。


/// 艺术总监 ///


申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大千当代艺术中⼼艺术总监、策展人。关注艺术作为精神纽带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探索艺术作为社会集体记忆和公共文化理想的外在表达,与人、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真正服务于公众。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关注“个体”在艺术欣赏中的主角地位,并致力调动“个体”作为参与者和创造者的重要作用。


/// 策展人 ///


龙奕瑭,策展人、写作者。1992年生于韶山,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和中国美术学院策展专业。目前主要关注自组织和现地工作。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第一回展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第二回展“厦门肉食公司”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第三回策展研究“临演社会”正在持续进行。2016年创立独立空间404 Not Found Lab,在厦门后田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社区的剧场-艺术实践。


马赛,1990年出生于河南邓州,201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及生存空间问题。曾工作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负责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以及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现工作于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曾参与策划与执行项目:放开打计划(河南,2016);重塑与生产(重庆,2016);100公里计划(重庆/成都/宁波/上海,2017-2019);临时艺术社区(深圳,2017);激活现场(重庆,2020-2021)等。同时,作品曾获得过第六届明天雕塑入围奖,SAYA菁英国际青年获奖等。


/// 合作策展人 ///


杨剑雄,图像工作者。1991年生于湖北宜昌,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雕塑专业,现生活工作于厦门,致力从图像挖掘个人路径,曾任厦门白灼空间管理员。


邱鼎1992年出生于福建,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书法研究与创作方向,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她于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现就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查蕊,艺术家。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在读,现为澳门美术协会会员,厦门美术家协会会员。查蕊常采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将游戏场景与澳门本地的人文特色相结合,在作品中创造一个别样的自由空间,通过更具趣味性的方式表现澳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社会现象。


印雪,DOCO热纪录主理人。2015-2018持续在厦门做影像策展及放映活动,曾在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参与《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等纪录片的国内上线工作。参与策展有:新亚洲影志:澳门台湾纪录片展(澳门,2022),“信仰”2016主题影像邀请(厦门,2016),纪录片大师怀斯曼作品《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全国巡展(北京、上海、广州、杭州,2018),野骨力国际艺术创作驻地计划艺术之夜(泉州,2018),2021年联合发起“庐舍之春”女性导演剪辑驻留计划(福建培田,2021)。


李必豪,1995年出生于福建,2019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不同语境下互动及抽象的渴望是李必豪创作的主要探索对象,并借此延伸至以现场作为媒介形式来观察观众与作品之间短暂的情感联结。


/// 顾问 ///


刘畑,2022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总策展人。策展人,创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研究员,「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发起人。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设计及写作。当前聚焦于面向「大众」的广域策展和设计,以及对乡土基层、古典源起与科技前沿的同步探索实践。


芬雷,“方志小说”联合发起人、艺术与出版策划人,策划记述电影周(杭州,2014)、居伊·德波电影周(杭州,2015);策展“高洁人民出版社”(上海,2018)、在兹远游:方志小说驻地联展(宁波,2021);联合策划“写一切:重识社会文本与艺术实践”(重庆、北京、广州,2016)、第11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谷神变”(上海,2016)、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碧山,2018)、写作诸历史:关于当代写作生态的提案讨论会(北京、上海,2018)、致睡神:中法诗歌行为之夜(上海,2019)、“睡神散页”节语间启幕戏剧之夜(乌镇,2021)等。



关于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TOPRED CENTER FOR CONTEMPORARYART, 简称“TCCA”位于中国厦门,以海洋文化、在地艺术为核心研究方向,致力于持续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构建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国际艺术合作,开展多向度的艺术形态及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与互动;探索艺术融合生活的多元性,打造TCCA成为艺术文化聚能场。同时更加注重艺术的在地性,服务于公众,以艺术链接人、社区和城市间的关系,为旧建筑注入活力,推动城市更新趋势下的艺术进程。


关于 轴艺术项目

轴艺术项目( AXIS Art Project )2015年在厦门发起成立,由六位成员组成(黄晓伟、林鹭琪、卢川、龙奕瑭、 邱鼎和余雨萍)。作为源于一句“厦门好无聊”而自发的艺术计划,轴艺术项目试图通过一系列“现地策展”(On-Site Curating)打开一种基于地方可能性的工作界面,在现阶段,处理本地性与虚拟景观、日常生活与当代现实的含混状况是其工作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在团体内部的组织机制上,轴艺术项目始终实践着一种基于差异的协同工作网络,对个人与集体、社群与社会展开思辨、批判和实践。轴艺术项目的工作涵盖展览、出版、驻地、写作、独立空间等。


关于 方志小说

方志小说,是一个联合驻地计划,倡导从地方出发的写作实践与艺术行动。从2017年开始,已连续4年邀约写作者、艺术家和社会工作者近100人,前往云南、贵州、福建、安徽、浙江、广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地的20多个村镇空间,并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1在碧山(安徽)、徐岙底(浙江)、厦门、西安、福州、宁波等地举办驻地联展。2022年,方志小说推出实体空间工作栈(简称“方栈”),基于青年社群的联合工作展开,集驻留、展览、研学等于一体,将通过文化艺术的具体实践参与地方营造,共建新形式的在地社区。


关于 后天计划

后天计划是一个非盈利性独立的艺术机构,联合写作者、艺术家、策展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各个行业研究者展开实验性艺术项目,鼓励不断探讨艺术的新疆界。


关于 第四届杭州纤维

艺术三年展·田野项目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创立于2013年,是一个致力于当代纤维艺术研究、创作与展示的国际展览平台。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原万曼壁挂研究室)发起,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馆共同创建、联合主办。


“纤三田野”作为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的特别在地项目持续展开,并获得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支持。计划将维持一年,以桑蚕、丝绸、纺织等题材切入,通过驻留和走访的方式,调研中国沿海的数个区域:杭嘉湖、环渤海、厦漳泉……拍摄记述电影和编纂册页,并延展一系列公共活动和在地创作。


关于 在野艺术公益基金

“行动中的田野”是由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在野艺术公益基金在“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之外发起的一项创作扶持计划,通过联络此刻正在各个“地方”以各种形式开展行走、考察、在地创作计划的机构、项目策划人、策展人,共同讨论、展开关于“田野”的崭新问题域;通过支持在相关研究域中的艺术家、研究者的创作,以他们为引,去抵达和看到今天的“田野”,把田野的问题带回公众视野,以期更多的同行者。


关于 镜海艺术空间

镜海艺术空间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路环岛,是一个集艺术创意交流,艺术文化体验、展览、美育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关于 记述电影小组

记述电影,基于真实情境进行现成拍摄,基于影像实践进行艺术制作,探索事件之于社会、历史、地方、情感等的影像再生产。记录但不以客观为目的,讲述但不以故事为目的,实验但不以观念为目的,在事件的来临中……迫近叙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