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CCA海洋学|泉州离港起航,依着顺风-->抵达月港(漳州)

专注海洋文化研究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2024-09-07



TCCA年度项目“海洋学(Thinking Through Ocean)”基于海洋媒介研究和现地考察,以船为一个想象的组织或媒介,将整个过程模拟为一艘顾盼东南沿海的船舶,追踪、相遇沿途“萍聚雾散,莫可踪迹”的群体。*点击查看:TCCA“海洋学(Thinking Through Ocean)”项目详情。


接下来,这艘船将从泉州离港起航,依着顺风,抵达月港(漳州),或沿九龙江、漳江向内陆城关行驶,或沿崎岖海岸线持续向南:古城、龙海、镇海、漳浦、古雷、云霄...

漳州行走期间将各分别有 2场“航途际会”和2场“特别活动” 于漳州开展,详情🔎见下文。
























_


8.14

航途际会#1  驻留艺术家线上团聊会

地点: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_


8.16

航途际会#2  书籍空间中的内容生产

地点:赤子空间

_


8.20

特别活动#1  安海镇“普渡”


_


8.20

航途际会#3  发生中的地方

地点:念地咖啡

_


8.21

航途际会#4  水系、身份与流动的地方

地点:杨晖工作室

_


8.23

特别活动#2  拜访华侨农场的诗人


_


8.25

航途际会#5  在地方做空间

地点:Carbon空间

_



8.26

特别活动#3  云霄城关“烧窑”


_



8.27

航途际会#6  往来潮客

地点:汕头

8.31

航途际会#7  澳-厦连线:望远的人


Thài-khong pêng-iú, lín-hó. Lín chia̍h-pá--bē?

Ū-êng, to̍h lâi gún chia chē--ô·! 

太空朋友,恁好。恁食飽未?有閒著來阮遮坐哦!

“太空朋友,你们好。你们吃饱了没有?有空要来我们这里坐坐哦。”


欢迎大家随时登船,加入同行。




漳州



 8月21日 

 ⚓航途际会#4 

 水系、身份与流动的地方 


地点:杨晖工作室

议题方向:影像地方、记录地方、身份

主持人:印雪

主讲嘉宾:杨晖、方迪

讨论嘉宾:记述电影小组等

特别设置:高舒&杨晖作品《水居之民》、方迪作品《Zayton Nugget 》放映分享

高舒&杨晖, 水居之民(The Floating Residents), 单频影像, 15:55, 2021.

在闽南九龙江流域、中国第一座中山桥下,“船底人”围绕江面仅存的一艘500多年的“船庙”进发宫,浮家泛宅,繁衍生息。2020年12月,他们的“送王船”成为UNESCO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然而,历史没能维持水·岸的分野,船底人在拥有又失去沙洲“烧灰巷”后,一次次面临穿鞋上岸的现实。为了水居的仪式感,他们强调着“船”,全力守住进发宫。于是,庙在水上,人上岸,迎王送船成为一场有关神圣故乡的隐喻仪式。

方迪, Zayton Nugget, Single-channel video, 21:51, 2022.

Zayton Nugget是关于港口城镇人口的流动性和身份的三段式叙事拼贴。故事始于宋元时期元宵佳节的奇遇;随后是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到达了他曾去过最遠的地方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第三段讲述了1997年,一位从蒙巴萨航海停靠香港下船的船员,在寻花问柳的“放风”期间遇到了“爱”。在漫长的时间里,种族、政治与爱交融为一体。漂浮的困境总归一成不变,陆上的灯红酒绿总是朝生夕死,却也无甚新意;而港口城镇总是位于两股势力、两种状态的竞争之间,在两种属性的生活沿线书写着人潮的流动和涌动、时代和社会结构的迁移、物欲和人欲的变幻,似乎在漂泊中“江海虽深,无恁人情深”。


现场参与 报名方式:添加下方“TCCA官方客服”微信报名。

*报名时备注“分享会”,发送自己的姓名/称谓,告诉我们如何称呼你即可。



印雪

DOCO热纪录主理人。2015-2018持续在厦门做影像策展及放映活动。参与策展有:新亚洲影志:澳门台湾纪录片展(澳门,2022),纪录片大师怀斯曼作品《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全国巡展(北京、上海、广州、杭州,2018)等;2021年联合发起“庐舍之春”女性导演剪辑驻留计划(福建培田,2021)。

杨晖

影像工作者,长期关注厦、漳区域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城市记忆问题,以及全球视野下的闽南历史文化。作品有《风流古韵话漳州》、《历史漳州》、《漳州商人》、《闽南风》、《两岸民艺》、《月港传奇》等系列历史人文纪录片。

方迪

目前工作于中国深圳。他的作品探讨种族主义与社会阶层。他通过研究社会新闻与时事政治,利用不 同的身份像变色龙一样灵活圆滑地穿梭社会的各个阶层,以敏感的触觉,吸收和消化人们在迁徙生活中带来的智慧与欲望。他 常用多种艺术语言探索城市生活的纠结与意义,勇敢地在左右倒置的现实中,寻找特殊群体在全球经济与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是如何被定义的,并成为今天重要的社会裂痕。

记述电影小组

记述电影,基于真实情境进行现成拍摄,基于影像实践进行艺术制作,探索事件之于社会、历史、地方、情感等的影像再生产。记录但不以客观为目的,讲述但不以故事为目的,实验但不以观念为目的,在事件的来临中……迫近叙述。



 8月23日 

 ⚓特别活动#2 

 拜访华侨农场的诗人 


地点:双第华侨农场

活动介绍:玻璃相框里的归侨老照片,来自印尼的旧乐器和千层糕,双第侨场有位诗人:


白色小火车停靠在站台边

惊扰了天上飞舞的金丝燕

把过去遮掩着平淡的日子

迎来太平洋赤道上的暖风

——《见过出生地的小镇》(节选)杨金安


杨金安

1958年11月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1960年11月10日随父母回国安置在福建省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新死亡诗派创始人之一。高中毕业后回场,著有诗集《平凡的乐章》《杨金安作品集》等。


 8月25日 

 ⚓航途际会#5 

 在地方做空间 


地点:Carbon空间

议题方向:独立空间与地方

主持人:陈逸飞

主讲嘉宾:发条程、阿提卡农民、七行、杨剑雄

讨论嘉宾:龙奕瑭、陈逸飞等

报名方式:对活动感兴趣的朋友,可添加下方合作机构“CARBON”微信号发送私信申请报名。

*报名时发送自己的姓名/称谓,告诉我们如何称呼你即可。



陈逸飞

出生于福建漳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工作生活在广州,是夹山改梁艺术小组的发起人之一,亦是《刺纸》主编之一。

发条程&阿提卡农民&七行

三个漳浦人,CARBON的精神劳动者和液体消费者,热爱实践,分别求学于哲学、人类学和城乡规划。

CARBON于2021年成立于漳浦城关,本地青年日常生活实践的所在。CARBON的活动实践始于两个提问——“日常生活能做什么”、“在县城能做什么”。

龙奕瑭

策展人、写作者。1992年生于韶山,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和中国美术学院策展专业。目前主要关注自组织和现地工作。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第一回展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第二回展“厦门肉食公司”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第三回策展研究“临演社会”正在持续进行。2016年创立独立空间404 Not Found Lab,在厦门后田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社区的剧场-艺术实践。



 8月26日 

 ⚓特别活动#3 

 云霄城关“烧窑” 


地点:云霄县城

发起人:大爱JUNE

大爱JUNE

自由画画,文字爱好者,《城关阿志》发起人。

出生于潮湿的南方县城,生活在这里已经是几十年的事情了,似乎又忘记了生活在这里。于是拾起一些日常的碎片,在创作的实验室里,堆积本土生活的休闲乐趣。


活动介绍:在云霄,聚会上三五好友会选择一起去烧窑,一般选择的地点都是在比较空旷的地方,比如田野、农家院子等等,但最关键的元素是需要闽南的红砖瓦,所以在云霄兴起的烧窑,可见是物尽其用,县城里不像乡下有那么多田野土地可以捡泥块,于是就地取材用了地板红砖或屋檐红瓦,烤着地瓜鸡蛋等,饱含即兴的轻松态度...


报名方式:添加下方“TCCA官方客服”微信报名。

*报名时备注“云霄烧窑”,发送自己的姓名/称谓,告诉我们如何称呼你即可。



下一航程——>汕头,汕头特区—潮海关旧址(钟楼、华员地基帮办宿舍、外马路副税务公馆等)—崎碌炮台/码头—礐石岛—樟林古港,欢迎登船!




/// 项目出品人 ///


陈丹妮,红顶文旅集团执行董事、红顶艺术社区负责人、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于2021年创立红顶艺术社区,致力打造艺术面向生活的登陆口岸,举办艺术设计、市集演出等多元文化活动,为爱好文化艺术的人群,不断更新现代理想生活提案。同年创立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落址厦门,以海洋文化、在地艺术等为研究方向,不断参与当代艺术的发展,美术馆至今举办《四海志》汤南南个展、《假期愉快》青年艺术家群展、《从大漆出发》当代漆艺知名艺术家群展等多个当代艺术展览。以美术馆为平台,推动以艺术反哺人民生活的进程,发起用艺术修补城市的“花花补丁”计划,推出传统手艺人为在地文化代表的“阿姊企划”等;并开展“妙啊!点子计划”扶持优秀青年艺术家。此外,作为TCCA儿童美术馆项目发起人,致力以美术馆为平台链接社会各界教育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美育的探讨和发展,至今已举办三届TCCAkids艺术节。


/// 艺术总监 ///


申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大千当代艺术中⼼艺术总监、策展人。关注艺术作为精神纽带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探索艺术作为社会集体记忆和公共文化理想的外在表达,与人、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真正服务于公众。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关注“个体”在艺术欣赏中的主角地位,并致力调动“个体”作为参与者和创造者的重要作用。


/// 策展人 ///


龙奕瑭,策展人、写作者。1992年生于韶山,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和中国美术学院策展专业。目前主要关注自组织和现地工作。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第一回展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第二回展“厦门肉食公司”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第三回策展研究“临演社会”正在持续进行。2016年创立独立空间404 Not Found Lab,在厦门后田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社区的剧场-艺术实践。


马赛,1990年出生于河南邓州,201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及生存空间问题。曾工作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负责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以及虎溪公社艺术工作室,现工作于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曾参与策划与执行项目:放开打计划(河南,2016);重塑与生产(重庆,2016);100公里计划(重庆/成都/宁波/上海,2017-2019);临时艺术社区(深圳,2017);激活现场(重庆,2020-2021)等。同时,作品曾获得过第六届明天明天雕塑入围奖,SAYA菁英国际青年获奖等。


/// 合作策展人 ///


杨剑雄,图像工作者。1991年生于湖北宜昌,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雕塑专业,现生活工作于厦门,致力从图像挖掘个人路径,曾任厦门白灼空间管理员。


邱鼎1992年出生于福建,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书法研究与创作方向,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她于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现就职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查蕊,艺术家。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在读,现为澳门美术协会会员,厦门美术家协会会员。查蕊常采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将游戏场景与澳门本地的人文特色相结合,在作品中创造一个别样的自由空间,通过更具趣味性的方式表现澳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社会现象。


印雪,DOCO热纪录主理人。2015-2018持续在厦门做影像策展及放映活动,曾在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参与《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等纪录片的国内上线工作。参与策展有:新亚洲影志:澳门台湾纪录片展(澳门,2022),“信仰”2016主题影像邀请(厦门,2016),纪录片大师怀斯曼作品《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全国巡展(北京、上海、广州、杭州,2018),野骨力国际艺术创作驻地计划艺术之夜(泉州,2018),2021年联合发起“庐舍之春”女性导演剪辑驻留计划(福建培田,2021)。


李必豪,1995年出生于福建,2019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不同语境下互动及抽象的渴望是李必豪创作的主要探索对象,并借此延伸至以现场作为媒介形式来观察观众与作品之间短暂的情感联结。


/// 顾问 ///


刘畑,2022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总策展人。策展人,创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博士、研究员,「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发起人。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设计及写作。当前聚焦于面向「大众」的广域策展和设计,以及对乡土基层、古典源起与科技前沿的同步探索实践。


芬雷,“方志小说”联合发起人、艺术与出版策划人,策划记述电影周(杭州,2014)、居伊·德波电影周(杭州,2015);策展“高洁人民出版社”(上海,2018)、在兹远游:方志小说驻地联展(宁波,2021);联合策划“写一切:重识社会文本与艺术实践”(重庆、北京、广州,2016)、第11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谷神变”(上海,2016)、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碧山,2018)、写作诸历史:关于当代写作生态的提案讨论会(北京、上海,2018)、致睡神:中法诗歌行为之夜(上海,2019)、“睡神散页”节语间启幕戏剧之夜(乌镇,2021)等。



关于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TOPRED CENTER FOR CONTEMPORARYART, 简称“TCCA”位于中国厦门,以海洋文化、在地艺术为核心研究方向,致力于持续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构建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国际艺术合作,开展多向度的艺术形态及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与互动;探索艺术融合生活的多元性,打造TCCA成为艺术文化聚能场。同时更加注重艺术的在地性,服务于公众,以艺术链接人、社区和城市间的关系,为旧建筑注入活力,推动城市更新趋势下的艺术进程。


关于 轴艺术项目

轴艺术项目( AXIS Art Project )2015年在厦门发起成立,由六位成员组成(黄晓伟、林鹭琪、卢川、龙奕瑭、 邱鼎和余雨萍)。作为源于一句“厦门好无聊”而自发的艺术计划,轴艺术项目试图通过一系列“现地策展”(On-Site Curating)打开一种基于地方可能性的工作界面,在现阶段,处理本地性与虚拟景观、日常生活与当代现实的含混状况是其工作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在团体内部的组织机制上,轴艺术项目始终实践着一种基于差异的协同工作网络,对个人与集体、社群与社会展开思辨、批判和实践。轴艺术项目的工作涵盖展览、出版、驻地、写作、独立空间等。


关于 方志小说

方志小说,是一个联合驻地计划,倡导从地方出发的写作实践与艺术行动。从2017年开始,已连续4年邀约写作者、艺术家和社会工作者近100人,前往云南、贵州、福建、安徽、浙江、广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地的20多个村镇空间,并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1在碧山(安徽)、徐岙底(浙江)、厦门、西安、福州、宁波等地举办驻地联展。2022年,方志小说推出实体空间工作栈(简称“方栈”),基于青年社群的联合工作展开,集驻留、展览、研学等于一体,将通过文化艺术的具体实践参与地方营造,共建新形式的在地社区。


关于 后天计划

后天计划是一个非盈利性独立的艺术机构,联合写作者、艺术家、策展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各个行业研究者展开实验性艺术项目,鼓励不断探讨艺术的新疆界。


关于 第四届杭州纤维

艺术三年展·田野项目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创立于2013年,是一个致力于当代纤维艺术研究、创作与展示的国际展览平台。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原万曼壁挂研究室)发起,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馆共同创建、联合主办。


“纤三田野”作为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的特别在地项目持续展开,并获得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支持。计划将维持一年,以桑蚕、丝绸、纺织等题材切入,通过驻留和走访的方式,调研中国沿海的数个区域:杭嘉湖、环渤海、厦漳泉……拍摄记述电影和编纂册页,并延展一系列公共活动和在地创作。


关于 镜海艺术空间

镜海艺术空间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路环岛,是一个集艺术创意交流,艺术文化体验、展览、美育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关于 记述电影小组

记述电影,基于真实情境进行现成拍摄,基于影像实践进行艺术制作,探索事件之于社会、历史、地方、情感等的影像再生产。记录但不以客观为目的,讲述但不以故事为目的,实验但不以观念为目的,在事件的来临中……迫近叙述。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