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笔记分享专栏丨芮光晔、李睿、邢懿(2023)基于记忆场所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共同缔造行动策略研究

芮光晔 翻屋企
2024-09-04


编者按


在阅读笔记分享专栏的第二篇~~请允许我夹带一篇私货。

这是我们今年刚发在《新建筑》2023年第一期一篇写泮塘五约论文,探讨透过记忆地景的口述、展示、再现与传承,达到社区动员、社区参与、动力翻转的目标。

新年新作,给我们这些实践在社区一线,却疏于学术研究的人,一个鼓励吧~~~

(公众号比原文做了部分删减,欢迎阅读原文)


基于记忆场所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共同缔造行动策略研究

——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为例 

芮光晔 李睿 * 邢懿(2023)

摘要:当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势在必行。面对社区参与实践持续动力不足、参与者关注范畴与参与形式局限等问题,需要创新社区参与的行动方法与视角。文章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展现社区规划师亲历并观照微改造社区参与的全过程;分析记忆场所的空间再现对文化认同、社区参与及参与者“动力翻转”的积极作用。研究结论表明,记忆场所既是保持社区可持续参与动力、实现参与全过程共同缔造的行动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文化认同、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动态传承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记忆场所 文化认同 社区参与 共同缔造 广州泮塘五约


社区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1、社区参与必要性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种动态型的城市遗产,它不仅是集聚地方历史文化信息的历史性空间,也是承载着日常生活功能的城市社区。这一社区性、日常性的属性决定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社区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除此之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仅是修缮与维护,更是一种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2],过程中的问题错综复杂,而社区参与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3]

2、保护与更新中的困境

在实践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往往遇到诸多困境。首先,我国目前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控制模式。多是由政府、专家、专业精英推动,制定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行政权力的落实[5]。这种保护体系结构性地限制了社区参与的影响力及参与者的主动性。其次,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施路径,是以制定“保护名录”作为保护依据。这使得在城市发展与更新的过程中,大量没有被纳入保护名录,却承载着在地居民日常生活与集体记忆的“非正式遗产”逐渐消失[6]地方记忆与空间迭代产生了文化断裂。从而,社区中的参与者多是关注私利,对公共空间与公共利益的关切较少。最后,目前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参与途径,多采取规划设计前的调研走访、居民座谈会,以及规划设计后的方案“公众意见征求”“媒体公示”等。这些常是阶段性的参与,没有全程参与[1],这也致使当前的社区参与多流于形式。

3、研究切入点与案例选择

因此,本研究以“记忆场所”为切入点,选取广州泮塘五约的更新改造为案例, 通过对参与式设计全过程的第一视角深描,分析记忆场所对文化认同、社区参与的积极作用,讨论历史文化街区多元主体共同缔造的行动策略与方法。


记忆场所概念研究


早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首先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直至8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围绕记忆与场所进行深入研究,其狭义的概念是现实、具体、可触可感的物质性纪念场所,如历史性建筑、景物(object)、场地空间(space),广义则是可以承载着象征化的历史现实,包括纪念仪式性活动、历史事件等[9]

近年来,“记忆场所”不仅局限于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且逐渐扩展应用至历史文化保护、城乡建设等领域。为了与历史文化保护领域中“保护名录”内的文化遗产有所区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数认为“记忆场所”是保护名录之外,大量蕴含集体记忆的历史性场所与文化故事。因此, “记忆场所”比保护名录中的文化遗产更具有常民性、多样性与叙事性。

同时,记忆场所的概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中强调“文化与人、空间互动的整体关联性”“突出文化遗产的普遍性价值”[14]的理念一脉相承。综上所述,记忆场所同时兼容了场所“空间”与记忆“文化”的双重意涵,不仅是可以体现风貌特色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承载地方文化活动、凝聚集体记忆的社会文化(图1)。

▲ 图1:记忆场所的概念定位与双重意涵

除此之外,有研究认为,记忆场所由于拥有社会文化属性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意义创造工具,可以影响并形塑着群体的“文化认同”[15]。同时,亦有研究指出,这种“文化认同”有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区参与,动员当地居民支持地方发展的工作[16],是促使多元主体持久参与的重要内生动力之一[17]

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研究将记忆场所的双重属性作用与社区参与“动力”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本研究希望通过结合实证案例,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共同缔造实践


1、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背景

泮塘五约位于广州市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上地处广州城西郊,其4公顷旧村空间,是广州历史城区内几乎仅见的保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乡土聚落(图2)[18]。同时,泮塘五约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如“三月三北帝诞”“五月五龙舟鼓”及地方武术等。

▲ 图2:基于聚落历史价值与特色研究的泮塘五约历史格局变迁

泮塘五约更新改造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拆大建”为主的全面更新(2007— 2013年)。泮塘五约自2007年开始,经历了荔湾湖扩建工程、荔枝湾涌改造及多轮修建性规划的调整,其更新改造的方式以大拆大建、居民整体搬迁为主。而后因资金限制与政策转型,相关规划难以落实,征收搬迁几度搁置。第二阶段:“微改造”为主的环境提升(2016—2019年)。经多年征拆,泮塘五约内约有半数房屋被征为公房,长期空置,亟需修缮。2016年广州执行新的《城市更新办法》,将泮塘五约列为唯一一个依靠政府公共资本,进行实质空间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项目。主要针对已征公房的修缮、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等内容开展微改造。第三阶段:“历史文化遗产”修缮为主的环境提升(2022年至今)。前一轮微改造的建筑修缮只针对已征收的公房、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 并未包含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因此,2022年针对“保护名录”中的建筑展开修缮及周边环境的提升(图3)。

▲ 图3:泮塘五约微改造共同缔造历程

虽然经历多年征拆,但现今旧村内仍有半数私人产权住宅,亦仍然保留以宗族传续的公共事务组织动力,以及解放后生产大队到现经济合作社的组织架构。2019年微改造阶段性完工后,已修缮的公房交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商旅中心进行整体活化,对外招纳商户管理运营。所以,无论是从物质空间层面的政策落实,还是社会组织形态与人际网络关系,以及市场运作的维管运营,都牵扯了复杂多元的利益主体。

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以社区规划师的身份, 自2017年起在泮塘五约微改造工程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参与,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共同缔造的实践。


2、记忆场所行动策略与共同缔造全过程:

(1)参与式调研:记忆场所的“口述”织补历史信息

通过初步的调研走访与民俗活动观察,发现泮塘五约虽然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格局与空间肌理,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昔日水乡的景观环境与传统建筑的风貌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基于微改造历史研究的需要,与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社区规划师选择记忆场所的“口述”, 作为开启社区参与的切入点。以村内大族李氏祠堂的修缮为主题,举办工作坊,邀请各宗族耆老一起“讲古”,挖掘传统习俗与历史文化。同时,结合祠堂模型展开讨论,降低参与空间设计讨论的专业门槛,收集未来修缮设计中的修复要点。

随后的参与则以此次“口述”为基础,进一步顺应村民对历史传统文化认同的内生动力,延伸讨论其他记忆场所的相关情况。一方面,通过历史地图的比对和现场走访,梳理现存的历史环境要素、文物遗产信息和产权变动情况;另一方面,邀请热心居民开展记忆场所走访踏勘,现场讲述已经消失的记忆场所及现存的重要村落公共空间节点,并共同绘制泮塘五约的历史复原地图(图4)。除此之外,还收集到宗族文化、农耕文化、武术文化、风土民俗等地方文化信息,为日后微改造设计中记忆场所的“空间再现”奠定基础。

▲ 图4:泮塘五约记忆场所历史复原地图

(2)参与式设计:记忆场所的“展示”扩大居民参与

除了开展泮塘五约的历史研究的调研外,微改造的工程设计也希望进一步融入居民意见。故而, 社区规划师协同居民举办“泮塘五约历史、现在与未来展”,希望以记忆场所“展示”的公共活动, 扩大参与群体。透过展览在吸引社区居民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汇的同时,参与到社区公共空间景观提升的设计讨论中,开展参与式设计。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泮塘历史”“五约生活” 与“五约未来”。其中“泮塘历史”的展出对象, 主要是从社区居民处征集、档案馆与图书馆收集的历史地图与老照片;除此之外,还将前期据居民口述共同绘制的历史复原地图制作为模型一同展示。透过将历史资料的图示化、模型化与趣味问答的多元呈现方式,唤起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达到扩大参与的目的(图5)。“五约生活”则是展示泮塘五约内的公共空间使用场景;透过空间场所的具体感知,征集不同居民对社区公共环境的问题与建议,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微改造环境提升的参与式设计,为日后“参与式共建”的活动奠定基础。“五约未来”则是将前期调研走访、共同参与的微改造设计建议成果绘制成为“愿景地图”;希望利用更直观、易理解的展板,给予居民资讯回馈,增强居民对微改造设计参与的效能感与回应性。多方共策的展览和参与式设计的过程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媒体的热烈反响,强化了社区居民的地方归属与文化认同,亦引发政府部门对泮塘五约社区参与的关注(图6)。

▲ 图5:“泮塘五约历史、现在与未来展”展览现场

▲ 图6:“泮塘五约”未来愿景地图展板

(3)参与式共建:记忆场所的“空间再现” 强化社区文化认同

透过记忆场所“展览”的公共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公共空间环境提升的设计讨论。其中“三官古庙及其前广场”作为承载历史文化非遗活动开展的重要空间,不仅是具有广泛文化认同、拥有集体回忆的记忆场所,同时也是此次参与式设计讨论的焦点。

根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三官古庙的碑记记载,三官古庙原为镇守泮塘五约的“天、地、人”三神共祀庙宇。1975年,古庙改建为石井人民公社西郊大队泮塘第三生产队队部(图7)。改建时,村民将原三官古庙左右两侧的门联石埋入庙前天街地下,门额石则在拆下后被征集为可移动文物,现保存于区博物馆。在参与式设计的过程中,居民们除了根据非遗活动的空间使用习惯,对三官庙前广场提出设计建议,更多讨论的焦点是“三官庙门楼”的空间复原

▲ 图7:古庙历史沿革图

社区规划师根据居民的集体记忆,开展三官庙门楼复原的“参与式共建”活动,与居民共同制作了1∶1的门楼实体模型。模型结合三官庙前广场日常与节庆活动的空间使用习惯,分别在广场的不同位置进行实地摆放,模拟建成后的空间效果。设计师也多次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探讨“三官庙门楼”记忆场所空间再现的具体位置(图8)。

除此之外,社区规划师与居民开展参与式共建的记忆场所还有“社稷之神”石碑与“镇水石狮” 两处历史节点。“社稷之神”石碑为原村社稷庙的石碑,“镇水石狮”为原水口拐弯处石狮,这两处记忆场所早已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但对于社区居民而言,这些已消失的记忆场所仍然凝聚着空间的场所精神与地方的历史文化,希望能够将这些记忆场所的构筑物予以再现。因此,社区规划师与社区居民联合发起“小社区,微心愿”的社会众筹活动,以募集资金的方式,制作了一方石碑与两只石狮,并与居民参与协同施工,恢复安装于原记忆场所。透过记忆场所空间再现的参与式共建,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与社区归属感(图9)。

▲ 图8:参与式共建现场

▲ 图9:参与式共建现场

(4)参与式共享:记忆场所的“传承”翻转社区参与动力

通过微改造五年的共同缔造,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逐渐被凝聚成为“文化认同”并内化为“文化自觉”。社区参与也从一开始的“被动参与”逐渐动力翻转,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的“传承”中。逐步形成了泮塘五约跨宗族、跨年龄、跨性别的社区参与群体(图10)。

2018年8月,荔湾区城市更新局联合街道、居委、村民、媒体、社区规划师等多方机构和成员,共同组成“泮塘五约微改造共同缔造委员会”,开始尝试共同决策的机制。这一机制从微改造延续至今,在当前的泮塘五约“历史文化遗产”修缮工程中,也依然持续发挥作用(图11)。

▲ 图10(左)、图11(右):参与式共享现场

此外,经历了微改造,泮塘五约的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得以提升,已修缮的公房也引入了外来商业文化活化运营。地方居民为避免被市场商业消弭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特色,一方面自主运营公众号,积极串联广州本土社会组织,强化宣传泮塘传统地方文化;另一方面,自发重新传习已断多年的蔡李佛拳,进一步丰富、传承舞狮、龙舟等非遗活动。

这些基于“文化自觉”的社区参与内生动力, 使地方居民跳脱了只关注私人利益的局限。他们能面对的公共议题,已经从单一公共空间的设计讨论,逐步延伸到整体环境、历史文化自主传承、社会资源串联合作、未来经营机制创新等复杂议题。

3、案例小结

在泮塘五约微改造工程与当前的“历史文化遗产”修缮工程中,作为非正式遗产的记忆场所,正是介于日常生活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也是织补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与自下而上的民间行动的场域。

透过本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记忆场所,作为撬动社区参与动力的核心策略,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基于历史研究的需要与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以记忆场所的“口述”为切入点,撬动居民参与共议祠堂修缮,从而促进居民逐渐关注社区公共事务。其次,顺应居民诉求共策展览,以记忆场所的“展示”促进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集体记忆交汇与碰撞。一方面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逐步凝聚,建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扩大参与群体,参与公共空间设计。而后,透过记忆场所多方参与式共建的“空间再现”行动,进一步强化了更多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最后,这种基于文化自觉的内生动力,促使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历史文化“传承”,协同搭建共同缔造的机制与沟通平台,保障共同缔造多元主体参与的可持续开展,达到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标(图12)。

▲ 图12:泮塘五约微改造记忆场所策略对社区参与过程及动力的影响分析


社区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机制的变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社区发展成为主流。在泮塘五约微改造共同缔造的实践过程中,“地方文化”与“空间提升”一直是社区参与行动的两个面向, 串联这两个面向相互交织推进的核心即为“记忆场所”。记忆场所的“口述、展示、再现、传承”的过程,也是社区居民从文化意识凝聚,到文化认同建构与强化的过程;更是社区参与动力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翻转的核心。

因此,记忆场所不仅是保持社区可持续参与动力、实现全过程共同缔造的行动策略;同时也是一种通过建构文化认同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动态传承的重要方法(图13)。

▲ 图13:记忆场所的共同缔造行动策略






参考文献:由于文献很多,详见论文原文。

论文索引:芮光晔,李睿*,邢懿.基于记忆场所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共同缔造行动策略研究——以广州泮塘五约微改造为例[J].新建筑,2023(01):88-93.



     如果您对本活动有任何建议,或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工作人员。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原论文,提取密码1234。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屋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