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滇地宝藏】云南有只“猫”,就喜欢“呆”在屋顶上……

云南发布 2021-08-03


何处浓缩熠熠千年?

何物堪称滇地宝藏?


生肖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和传统文化对不少喜爱喵星人的小伙伴来说十二生肖里没有猫着实令人遗憾
那么当十二生肖“遇上会是什么画风?戳开自己对应的生肖卡看看吧



看着这些似猫类虎的小怪兽你觉得眼熟吗?


其实走在云南的老城深巷或山野乡村不经意间你会看到民居房屋的粉墙黛瓦上有一只或蹲或站仰头向天的小怪兽它就是云南特有的陶质建筑装饰构件屋脊兽


今天小布就给大家介绍

屋脊上的“精灵”——瓦猫



瓦猫是云南特有的陶质建筑装饰构件——屋脊兽常见于汉、彝、白、纳西等传统民族民居的屋顶上

——瓦猫的由来


瓦猫原型为虎,原义为能食鬼的老虎,是中原屋脊兽文化与云南虎图腾崇拜的交融。云南瓦猫为民间瓦匠以陶土信手捏制,夹带于瓦坯中烧制而成,在造型上,与虎极为相似,额头上多刻有“王”字,而昆明周边彝语发音虎猫同义同音,称之为“石猫猫”。20世纪80年代,为了展示和文化交流的方便,云南学者依其底座多为筒瓦,便按昆明方言“石猫猫”的发音,给它取名为“瓦猫”。


呈贡汉族瓦猫


云南民间习俗认为瓦猫可以强宅气、镇鬼神、扶正风水,承担着为屋主看家护院、驱邪避秽、消灾免祸、祈吉纳福的重任。瓦猫一般安放在正屋的屋脊上,暗合“正则无邪”的传统观念。


——瓦猫的流传

泸水县白族民居上的吉祥物“一窝雀”


云南瓦猫主要流传于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文山、楚雄、大理、丽江、临沧、保山等州市。造型服务于民俗。地区不同,瓦猫的形象亦大有区别,但是在瓦猫造型上无一例外的都极尽夸张之能事,借以增强其神力。故瓦猫形象多露凶相,脑门上有“王”字、双目圆睁、双耳直立、阔口尖牙、胡须呲咧、四肢粗壮、尾巴上翘等,虎虎生威。



彝族瓷瓦猫——胸前手持泰山石敢当


鹤庆白族瓦猫



鹤庆灰陶瓦猫


鹤庆白族瓦猫其造型怪诞夸张,表现手法率真而朴实,稚拙而富有情趣。整个面部几乎就剩一张大嘴,认为可以吞掉所有不吉之物;有的瓦猫身上刻有鱼鳞纹,认为具有水神的法力可以防火。


文山砚山瓦猫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的瓦猫,直接将宝瓶当猫尾,造型独特,借物喻物以求永保平安。也有瓦猫放下不食人间烟火的身段,圆头大脑、似眯似笑,仿佛一只憨态可掬、亲近可人的猫咪趴在屋檐上晒着太阳,虽显稚气未脱,但却不忘“卫凶”,活脱脱就是个笑面虎。


文山州陶瓦猫——以宝瓶为尾,寓意“永保平安“


云南瓦猫造型细致、逼真、生动有趣以其慑人心魄的造型显示出特有的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

带八卦团的瓦猫


实际上云南还孕育了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
跟随小布一起来看↓↓↓


白族布扎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的白族布扎,白族话称“呃双子”即“猴子串”,是大理州剑川白族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它与中原民间的香包香囊同源,为防身驱虫,祈求平安,当地群众就把艾草等中草药缝在小囊内,随身佩戴,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布扎手工艺品。


图源:“大理非遗”微信公众号


剑川白族布扎“猴子串”,一般由生肖、鱼、绣球、八卦、童子、香包3至8件组成,绣球象征吉祥,猴子表示机灵,八卦为护身宝物,精巧的工艺中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手工布扎的制作流程一般为制作布壳、剪样、粘合布料、熨烫、缝压金边、绣花纹或吉祥文字、填入艾草并缝合等。布扎工艺融绣花、贴布、镶珠等多种手法为一体,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手工技艺,表现力生动,可以说是“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在众多的非遗项目中独树一帜。


云南民族博物馆布扎藏品


白族农耕节日“务旺务”,即汉族的“端午节”。每逢此时,剑川白族儿童都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除秽保平安。


纳西族东巴画





图源:“云南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


东巴画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等地。其主要以木片、东巴纸及麻布等为材料,用自制的竹笔蘸松烟墨勾画轮廓,然后敷以各种自然颜料,色彩绚丽,历经数百年而不褪色。


东巴画多以纳西族民间信奉的神灵、传说中的祖先以及动植物等为主题,绘法以线条为主,色彩多用原色,构图以文字及绘画相结合,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法特征。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写特征,而正因为其封存了最初的艺术样式,所以可以称得上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傣族剪纸




傣族剪纸是德宏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傣族人民现存文化的象征、标志和基因,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剪纸具有典型的文化多样性,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广泛应用于喜事、家居、丧葬、祭祀等。


德宏州委宣传部 供图


2006年,芒市傣族剪纸被列入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8月,22种中国剪纸联合申遗成功,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之一,芒市傣族剪纸紧随其后入选非遗。


德宏州委宣传部 供图


傣族剪纸造型艺术的最大特征是简练概括、夸张传神、构思大胆,作品风格古朴、粗犷、自然,地域感强,保留着较多的傣族古老文化传统痕迹和民族风俗,体现了民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德宏州委宣传部 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先人智慧的体现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饱含着非遗传承人的心血与智慧
点亮右下角“在看”
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点赞

部分内容综合自“大理非遗”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云南省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云南民族博物馆官微”微信公众号

统筹:刘晓颖

策划:沐旭

资料: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民族博物馆

信息员:罗红菱 杨晓

文字:戴江、马莹、郭少妮

设计:余思婷

技术:何谊

编辑:普娅鑫



云南发布联合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网推出“多彩星球连环绘”栏目以曼妙的画卷致敬野性自然讲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真实故事👇


推 荐 阅 读

● 来自云南的“TA”,“乘坐”神舟十二号上太空了!

● 省委省政府召开丽江现场办公会强调:丽江要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 大象“转场”了!

●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白鹤滩水电站今日成功接入四川电网

● 优秀!云南这些集体和个人拟获表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