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批评也是一项需要谨慎使用的权力

万象文摘 2021-10-30

Editor's Note

几句题外话: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权力,不如说是一种权利,“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关键在于要保障观念的市场里各种声音并存,在各种声音的碰撞中,公众的观念终会趋于理性与中庸,批评应该谨慎,然而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武器的批评代替批评的武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圣谛 Author 老凤1974


文:关不羽
来源:圣谛(ID:saint_says)



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拿起话筒批评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说的太多、想的太少。当你发现你批评的意图和最终结果大相径庭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一、蚊话和驴友部近日就《蚊驴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提出,要重点对电音类、说唱类节目审核把关,着重加强脱口秀、相声以及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


德云社的张云雷两次被大范围舆论批评后,我就知道迟早是“高雅相声”或“公式相声”一统天下。告别不雅和犀利后的德云社将是什么样子,至少我是不会期待的。论技术,主流相声演员们并不差,当年棱角分明的姜昆也曾把我们逗乐过,但是今天呢?他们走过的路,德云社也难逃脱。就看这个审核后的“空间”给多大,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随时可以变小甚至变没有。


从群起而攻之到加强管制,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模式也很清晰,舆情爆发,汹涌蓬勃,事主百口莫辩,道歉了事。而后,在广大批评的声音下,治理乱相的管制出手。下面?下面就没有了。


一而再、再而三,扪心自问,这样的批评真的让社会进步了吗?“乱相”固然没有了,活力好像也没有了。曾经有过那样的时代:天天肃穆庄严,处处肃然起敬,警惕的目光投向别人,也被别人警惕地看着。这种纯洁整齐的生活,是批评者需要的吗?我觉得不是。


二、每一个批评者都是善意并正义着,只不过公共舆论的门槛降低之后,要在众多“正义之声”中脱颖而出是困难的。技巧无非是快速和耸动。热点要抢要追,批评的要有高度、要翻新,否则没人注意到你也是正义大军中的一员。这种你追我赶、争相拔高的追逐赛,辨明事实、理清脉络、分析细节的思考是奢侈的。恰如其分、褒贬有据的思考也是奢侈的。至于言责后果,那是不予考虑的。要快、要追、要比高度,要在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中找到惊天动地的意义,要撇开疑云重重径直给出最符合大众想象的结论,这是这个时代批评者的胜利法宝。于是,一地鸡毛。


大众情绪是这场追逐赛的裁判,谁能把情绪点燃到最高,谁就是追逐大赛的胜利者。如此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操纵比赛的走向也会容易得超出想象。你陶醉在替天行道、扶弱锄强的史诗想象中,却不会注意到赛道的方向早已预设,却和想象中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你看到的不见得可信,你得到的多半真实。


互联网时代,信息无比廉价,技术高度先进。在信息的海洋中,到处飘浮着“真相”的碎片,可是拼接起来却是另一番光景。这是一个蒙太奇的时代,浮光掠影、点石成金。


有时候,每一个“分镜头”都是真的,拼起来却是一场戏。

有时候,你历经艰辛寻觅而来,其实不过是人家让你看到的戏中戏。

有时候,你以为你看到了全部,其实真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多年前,某煤矿大省开始频频爆雷,各种死伤事故惊天动地。舆论甚嚣尘上,批评不绝于耳,还在血气方刚的我也是其中之一。顺应民心舆情地整治后,国营一统,罪恶之源统统消失。当然,煤价很快也上涨了。数年后,我请教一位业内的长辈,他笑笑说“我没本事让矿上不出事,但我有本事让你不知道”。



后来还有一起著名的IRON本事件相当惊悚,一家民营钢厂要在长江边上建厂,环保、非法占地毁地等等违规违出几十条,也是讨伐之声一片。这次我没说什么,但也不明就里。又请教了一位内行,人家说“你也不看看这江上的上下游都是谁?”“那违规呢?”“我们的标准是很高的,审批也很复杂”……后来我知道,我国的环保标准甚至高于欧盟。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既然知道有导演,那就别轻易入戏。


四、作为天涯时代以来玩了十多年的老运动员,虽天资驽钝、学养有限、人微言轻,经历的事情多了,也总有些“退步”。从很自信退到了很小心,从率性敢言退到了不敢轻率。批评的舆论空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也算明白了一些,手上拿点批评的权力就要慎重。高明的剧本可以引人入胜、忘乎所以,直到故事的终点才知道结局原来不是想象中那样。有时候你以为你在挑战巨人,其实那只是一架风车。


有一句古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意思是《三国》里尽是阴谋诡计,老人本来城府深,读了坏心性。《水浒》里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血气方刚的少年读了容易闯祸。其实,《水浒》里也有很发人深省的内容,比如李逵和宋江的奇特关系。


“黑旋风”的正义很朴素,“及时雨”的正义很曲折。一个要杀掉狗皇帝,另一个日思夜想是招安。这是两种截然不同乃至对立的正义,却能毫无违和地兄友弟恭。李逵不是缺乏怀疑和批评的精神,他朴素的正义是非分明,听说“哥哥”奸淫掳掠、欺压良善,他也是要毫不迟疑地打杀的。可是,他的正义感也就是眼前一公分,却想不到自己的刀尖舔血,其实是为招安大业尽力,而招安大业无非是要为那个“狗皇帝”卖命。最后一杯断肠酒的结局。宋公明冤,但李逵不冤。糊涂了一辈子,有什么冤?不冤也是悲剧:稀里糊涂为哥哥卖命,最后挣来一杯毒酒。



所以我说,“老”确实不要读《三国》,时日无多学一肚子阴谋诡计有什么意思。但“少”是可以读读《水浒》的,救不了宋江、吴用,多少可以救几个李逵——我们舆论场上斧子满屏,脑子是太少了,且都让宋江吴用们长了。


关于宋江和吴用以及那杯很冤的毒酒,我想起一句王小波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我不是王小波的粉丝,但是他的俏皮话确实很不错。


结语:

关于舆论批评,有几条个人的经验:

一、事有反常必有妖

二、谎言总在细节中暴露

三、赏你自由,必有所图

四、突然变好,更须警惕

五、人多声高,和真相、是非无关

六、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一清二楚,那就需要怀疑了

七、花别人钱时最慷慨,让别人承担义务时最高尚

八、同理心不等于同情心,同情也不等于正义

九、弱者并不天然正义,而且也不见得弱

十、真相只属于有耐心的人



版权声明

图文仅供思考与交流,感谢作者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