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眼看荔湾,看见“荔”史

寻找世界的荔湾 知艺文化
2024-09-03



寻找世界的荔湾

暑期文化研学营学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2.7.22-2022.8.5


展览地点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展厅


参展学生

邓语希、冯朗、傅泳淇、侯耀鹏、黄昭茵、纪焯越、雷蕙铭、李焯承、李昊洋、李一心、李盈、梁峻琳、梁峻威、骆怡、马诗桦、倪子轩、潘襄咏、施雅恩、王誉衡、武思彤、许芷悦、叶炬城、尤焯弘、曾颖童、张语芯


指导老师

黄子君 刘晓华 李姗姗 宋颖 吴昕 张俊贤



相关活动推文👇

荔湾艺境 | “寻找世界的荔湾”儿童暑期文化研学

荔湾艺境 | “寻找世界的荔湾:暑期文化研学营”课程回顾及作品展览预告



广州电视台《G4出动》对活动的报道







“荔湾艺境——寻找世界的荔湾:暑期文化研学营学生作品展”于7月22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展厅正式开幕!


开幕式现场


“荔湾艺境”是根植于荔湾本土的艺术项目,立足于荔湾的传统和当代价值交融,着重以多样艺术活动表达荔湾于传统当中蕴含的活力。作为“荔湾艺境”2022年的主题项目,“寻找世界的荔湾”暑期文化研学活动希望通过多维立体的课程学习和艺术创作激发儿童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抒写。活动招募了25名在荔湾就读的10-12岁儿童,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博物馆课、历史街区探索、非遗体验、图书馆查阅和艺术创作。


开幕式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从7月11日至7月17号,“寻找世界的荔湾”为期七天的研学课程信息量巨大,串联了荔湾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在深远联系。从十三行博物馆到粤海关博物馆,从点茶体验到广彩绘制,从沙面历史街区兴致勃勃的探索寻宝游戏,到图书馆分组查阅资料辅助课程理解吸收,该研学活动重在通过问题驱动学习,让孩子们建立对地方文化探索的兴趣,愿意去主动学习和求索。


“寻找世界的荔湾”研学活动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在这个前提下,课程设计循序渐进,层层铺垫,辅以戏剧表演、角色带入,将散落的知识点潜移默化串联起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和发现。同时,小组协作是研学活动非常看重的能力锻炼。在这样多维度多层次的研学内容设置中,本土文化在孩子们眼中一点点鲜活、清晰起来,文化、传统、家乡,不再是抽象和遥远的字眼,百年前的历史脉动牵动着孩子的情感和热爱。


“寻找世界的荔湾”研学活动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经过7天的研学活动,孩子们经历了从“老师,我不会做”到“老师,我来做”的飞跃和蜕变。课程的最后,大家以小组形式共同创作出独具思考和创意的作品,并且分别命名了主题。这些作品充满童趣和想象,包含了丰富的荔湾文化元素。其形式包括绘画创作、沙盘模型、主题桌游、纸雕艺术等,充分演绎了儿童视角中千年商都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寻找世界的荔湾”研学活动全记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感受两百年前的荔湾文化》


作者:王誉衡 傅泳淇 武思彤 侯耀鹏 倪子轩

指导老师:黄子君 刘晓华

媒介:水墨及综合材料

尺寸:1242*2484cm


作品说明:

作品包括水墨画两张和手工船模套组两部分,一大一小,一古一今,呈现的是广州和荔湾在“一口通商”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人文景观。


水墨画展现的是百舸争流、非常繁忙的广州码头景象。广船大眼鸡、地标莲花塔、瑞典哥德堡号和粤海关大楼,画面一气呵成,气势恢宏。


手工船模套组包括广船大眼鸡、仿通草画的团扇和绘有传统中式纹样的油纸伞。作品既传达了荔湾的商贸文化,也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从细处观看船模,可见船上堆放的货物和瓷器,船周边还有忙碌的装船工人以及一箱箱交易的货物,包括茶叶、瓷器和棉花。






《童眼看荔湾--感受荔湾艺境,看见“荔”史》


作者:马诗桦 施雅恩 梁峻威 曾颖童 李焯承

指导老师:黄子君 张俊贤

媒介:立体拼贴

尺寸:40*60cm


作品说明:

作品以立体层叠绘画的方式,用大红日出与海湾景象为背景衬托,配荔湾建筑,通商船只等共6个图层,讲述孩子们对古代荔湾的想象和现代荔湾的印象。


作品中呈现的是古代与现代记忆的交织,左边有“一口通商”时期的十三行商馆、外国商船、广船大眼鸡,右边有现代广州建筑、粤海关博物馆、白天鹅宾馆和现代邮轮。古今对比,妙趣横生。


作品外框设计呼应标题中的“童眼”,用心灵的窗户,从孩子的角度观看世界的荔湾,讲述荔湾的故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回溯荔湾--探索西关历史》


作者:骆怡 梁峻琳 李一心 尤焯弘 纪焯越

指导老师:黄子君 吴昕

媒介:立体沙盘

尺寸:40*60cm*5


作品说明:

作品包括五张手工制作的立体沙盘模型,用综合材料展现荔湾一角,呈现的是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参观过的路线。从学校到各个荔湾地标,不仅是孩子们对研学活动的回忆,更是对荔湾历史的回溯。


作品中的建筑表现形式以图片为基础,结合孩子自己对荔湾的想象绘制而成。粤海关、十三行博物馆、沙面建筑群等建筑加入有趣的元素后,不仅还原了历史韵味,更是增添了现代的风采。结合其他建筑群和生机盎然的地面装饰后,展现出一幅充满童趣的荔湾地图。


细看地图,还有沙面小学和詹天佑小学的人物形象,如同孩子们的小小化身,沿着地图上的路线行走,经过一个个熟悉的地点,回忆着荔湾研学的点点滴滴。






《穿越两百年前的荔湾--海丝大冒险》


作者:雷蕙铭 许芷悦 邓语希 李盈 李昊洋

指导老师:黄子君 李姗姗

媒介:桌游

尺寸:80*60cm


作品说明:

作品巧妙地使用游戏的形式,将荔湾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来。同学们在设计作品的时候,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了解百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繁荣景象。


作品充满创意地将海外商人到达广州的行船路线、需经历的关口和事件设计为一条轨道,一方面展示了海外商人当时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也把7天研学课程中有趣的细节串联起来。事件卡中包含季风、海盗、引水员、关税、商品贸易、遇见行商伍秉鉴等有趣的故事,还严谨地考虑到商品定价、关卡设计等游戏逻辑。更值得关注的是作品整体设计中的艺术细节,比如海洋和陆地的颜色对比、立体材料突出情节重点、游戏钱币和配件的精美装饰。


作品涵盖了地理、历史、语文、数学等多学科思维,也包含了绘画、综合材料创作等多方面实践。在游戏的可操作方面同学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让作品既好看又好玩。如果在细节方面继续打磨,相信可以成为一件非常优秀的文创产品。






《闯入荔湾风暴--寻找荔湾的非遗走廊》


作者:冯朗 潘襄咏 张语芯 黄昭茵 叶炬城

指导老师:黄子君 宋颖

媒介:丙烯画

尺寸:67*230cm


作品说明:

作品包括四幅丙烯画,画卷组合后呈现了孩子视角中曾经处于世界商贸中心的荔湾。


通过对近现代建筑、非遗技艺、海上丝绸之路往来货物、中外商人交易场景、以及一口通商时期珠江口通往十三行商馆区航路图的描画,重现当年中外贸易的繁荣景象,体现了18-19世纪在世界刮起的“中国风”背后折射的中西文化交流。


丙烯颜料可以视为油画颜料的替代品。18-19世纪,许多西方画家来到广州口岸,与聚集在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本土画家有较多的交流,可以说荔湾也是西方绘画技艺最早进入中国的窗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非遗体验作品 - 广彩茶具》


作者:全体同学

指导老师:杜莉 刘晓华 李姗姗 宋颖 吴昕 张俊贤

媒介:广彩陶瓷


作品说明:

本组广彩作品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创作。广彩陶瓷表面光滑,上色难度大,通过对非遗工艺的体验,孩子们既对地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又感受到了古时画师和工匠的精湛技艺。创作部分包含自主绘画和填色,作品大多体现了孩子们眼中的南国风光。






《非遗体验作品 - 通草画》


作者:全体同学

指导老师: 刘晓华 李姗姗 宋颖 吴昕 张俊贤

媒介:通草画


作品说明: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抽到的创作主题,分别绘制了一套当代版的通草画明信片。通过尝试,孩子们感受到通草纸的脆弱和强大吸水性,也亲自体会到通草画的珍贵之处。






学生反馈



虽然我出生于荔湾,成长于荔湾,但是我对荔湾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所知不多。本次的研学活动让我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荔湾历史文化,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度过了一个充实、愉快、有意义的假期。


——詹天佑小学学生



如果不是参加这个研学,暑假我可能就是在家里看看书,写写作业。通过这几日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荔湾的故事,特别是荔湾的历史、文化、传承,令我久久难以忘怀。


——沙面小学学生




家长反馈



这次活动让孩子走出家门,通过户外学习的方式来深刻认识家乡文化。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对荔湾文化、对家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广彩体验和桌游创作,孩子也更加清楚的了解荔湾的非遗传统和繁荣的商贸历史。


——詹天佑小学学生家长



沙面岛,十三行博物馆,大钟楼,永庆坊,广州少儿图书馆……都留下孩子们的足迹和欢声笑语。感谢老师们7天来的陪伴、付出、教导,让孩子们有了一个非常充实、精彩、不一样的研学活动。相信孩子们在本次研学活动中,都寻找到世界的荔湾了!


——詹天佑小学学生家长



几分耐心,几分得意;几分付出,几分收获。没有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与辛勤付出,就没有孩子们今天的得意与收获!


——詹天佑小学学生家长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能够感受到知艺的老师们这些天对孩子们的真诚付出,这是孩子们终身难忘的体验!


——沙面小学学生家长




学校反馈



荔湾地处西关,是岭南文脉所在地,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既浸润了西关文化的熏陶,也有西方文明带来的刺激。在湾区发展的大背景下,荔湾学子对西关文化的传递任重而道远。要想传递文化,首先要了解、接触、动手实践,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语言和作品传递出去,让西关文化在湾区可以有更好的延伸和宣传。这是此次活动给孩子带来最大的收获。


以往孩子们了解的西关文化历史更多是一种口口相传,是孩子们坐在课堂上被动吸收知识。而此次研学是文化的互动,是践行和体验,这是十分有必要的。除了听和做,还要去传递。文化既要听起来好,也要做起来有趣,让有意义的活动有意思。


——沙面小学副校长



这样的课程对孩子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学校的孩子虽然在沙面生活和学习,但不一定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可以加深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课程的设计非常新颖,很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沙面小学老师








荔湾艺境:寻找世界的荔湾



指导单位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


主办 

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

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广州市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协办

荔湾区沙面小学

荔湾区詹天佑小学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粤海关博物馆

广州西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一炉传说投资有限公司


策划承办

知艺文化





策划机构


知艺文化是一家聚焦于艺术公共推广、传播与美育的专业机构,其工作方式从研究出发,关注艺术与城市和公众的共生关系。以艺术策展、文化研究、艺术鉴赏、儿童美育四个方向,作为艺术传播和对话方式,强调突出艺术的公共性、参与性和在地性,探索艺术与人链接的各种可能。


知艺美育作为知艺文化的儿童教育板块,以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基础,以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为中心,以当代艺术为表达方式,塑造孩子的身份认同,形成多元包容的价值观。




艺游海丝


“艺游海丝”主题研学是知艺文化教研团队耗时近一年打造的深度学习课程。为了给孩子全方位呈现海丝的魅力,教研组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走访了广州市内相关的各类博物馆和城市遗址,形成了丰富和深入的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从每个人熟悉的日常生活开始,剖析海上丝绸之路在饮食、语言、服装、科学、建筑、城市空间和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为现代的我们带来的改变,进而体会和觉知这种文化基因如何影响着我们今天对世界的认识。


因荔湾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艺游海丝”便成为本次“寻找世界的荔湾”文化研学课程设计的蓝本。课程包括知识输入、体验+思考和艺术输出三大板块。




下划粗线标题


    编辑整理 | 王克塞尔      

                     编辑审校 | Susan、Shandy            

      终审 | 青洛        

排版设计 | 王浮生     


往期回顾


2022教育者沙龙年度计划 | 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探索路径


未来回声 | 以城市空间为创作舞台,首届永庆坊表演艺术月启幕



荔湾艺境 | “寻找世界的荔湾”儿童暑期文化研学


荔湾艺境 | “寻找世界的荔湾:暑期文化研学营”课程回顾及作品展览预告”


将知艺设为“星标” 或 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让知艺陪你艺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艺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