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录疫情海啸下1000个中国村庄的故事

文章导语:疫情之下,关注被海啸席卷的村庄,关注村庄中每一个场景和生命个体的故事


         疫情之下,我们无一幸免           

疫情三年,席卷了整个中国,影响了整个世界;它改变了城市,乡村,无数人的命运;它不是历史,不是过往,不是发黄的书本上的东西;它也不是遥远的,不可触摸的,他者的,旁观的事情;它让无数人被困于家中,无数人卷入了持久的抗争;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国家,城市,社区,甚至亲人、朋友、同事身上;它还存在我们的水中、空气中、舆论中,社会关系中,意识中,我们无一幸免。

大家是否还记得2020年的春节,我们曾发起了一系列针对疫情的记录,其中“疫情下的1000个中国村庄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了参与者,也留下了不少的档案。2022年的冬天,海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席卷乡村,我们依然想要看看乡村究竟在经历了什么?所以,思量再三,决定重启这个记录计划。让我们在亲历历史的时候,也能够记录历史的现场。

 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寻找疫情之下1000个中国村庄的故事          

疫情之下,乡村,并非偏远的所在。记录和书写,并非空而无用。身处其中,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万村写作计划,为子孙写史,为当下留证,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史官。

我们希望能给纪录这场疫情之下1000个村庄的故事;1000个村庄,就是1000个疫情下喜怒哀乐的大面孔;1000个大面孔,就是1000种微小然而有力的大见证;1000个大见证,就会产生1万种甚至1亿种对话和反思的可能

 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做什么?           

1000个村庄,每个村庄标明地域和名字。一组照片、一些文字,一段视频。
记录疫情下的村庄道路、河流、口号、广播;
书写回乡者、村干部、赤脚医生、志愿者的行动;
留住正在经历阳性的老人、青年、妇女、儿童的语言、表情和面孔;
疫情下的乡村现场的,细节的,鲜活的,不经粉饰的,真实感受的一切;
随手一拍,日常书写,观察笔记,访谈文本,或深入的思索;
社交媒体上关于乡村疫情的图文、视频、媒体报道资料;
让它成为档案,变成文献,成为被永久存储和开源的公共记忆的一部分。

 配图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与时间          


本计划第一阶段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但也鼓励全年的记录。期间我们也会不断的做内容整理并形成文章推出。

    参与方式           

成为志愿者
成为社交媒体资料收集志愿者、图文整理志愿者、视频整理志愿者、档案编辑志愿者、写作志愿者。
成为记录者
成为一线的记录者,疫情下的村庄记录的文本、照片、或视频
报名方式
直接发送邮箱ifchinalab@163.com,或添加微信lyh602939009,也可以自身上传网盘后,发送相关链接。

    联合发起方         


万村写作计划,起源于青原色,由资深公益人、非虚构作家、公共写作推动者李艺泓发起。是在全球视野下,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部落的记忆留存和传播计划,旨在于借助不同语言的互联网世界的链接,通过影像、口述史、文本的传播,为这个星球上曾有过的每一个村庄立传,存当代之证,写子孙之史。万村写作计划联合开办的议题系列写作营,已影响3000+华人,并在多个平台设有专栏。


真实影像传媒,由前财新、新京报等多位资深媒体人及电影人联合创办,致力于推动中国及全球真实题材(IP)影像化,以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立观察者视角,专业性挖掘具有时代价值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现象,为公共政策制定及社会创新提供市场化参考,实现公共利益价值化。

 

在原有的万村写作计划、真实影像——万村影像——万村影像DAO的进化中产生,将乡村或南南地区的影像与文字纪录,用DAO的组织模式,对接学术、商业解决方案,实现全球地球村社区自助自救,以及产生新的生产力和组织力,并实现很多话语影响和自研究体系,形成一股重要的平行力量,力量强调平等及共同认可、不可被中心化篡改的规则、负责任的投入和回报分配,社会使命和商业可持续并举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万村写作计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