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平,从反腐作家到山西副省长,曾被240名官员联名告上法庭!

点击关注→ 深海官察 2023-05-26


揭示反常的、人们却司空见惯的那种生活的本质,铲平官员和民众之间的那道鸿沟,是反腐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基本任务。贫富悬殊、腐化堕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悲剧,不能也不允许再度发生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和社会,这需要每一个公民的不懈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奋争。张民一直在努力!



张平,男,汉族,1954年11月出生,山西新绛县人,1986年7月加入民盟,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文学学士,文学创作一级,一级作家。

1971.10-1974.10,山西省运城地区新绛县西关学校代理教师

1974.10-1976.08,山西省运城地区稷山师范学校学生

1976.08-1978.10,山西省运城地区新绛县东街学校教师

1978.10-1982.08,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1982.08-1986.02,山西省临汾地区文联《平阳文艺》编辑部编辑、文学组组长

1986.02-1988.07,山西省文联《火花》编辑部副主编

1988.07-1990.01,山西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1990.01-1996.12,山西省文联文学研究室副主任

1996.12-1998.12,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山西省文联文学研究室副主任

1998.12-2001.12,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

2001.12-2002.12,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民盟山西省委副主委

2002.12-2003.12,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2003.12-2007.05,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2007.05-2008.01,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山西省作协协会主席

2008.01-2013.01,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2012.12-2022.12,,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

2016.12-2021.12,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副主席

2022年9月,张平的《生死守护》荣获第三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苦难岁月成为创作的开始


张平出生在西安,家乡则是山西新绛,地图上一个并不显眼的晋南小城。可是,将时间轴移到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都城,数百年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出生在这里。  

1958年,5岁的张平随“右派”知识分子父亲从西安举家迁往新绛。在张平的童年印记中,“在学校里一直是狗崽子,初中没上完便回乡务农。挑大粪,挖水井,掏猪圈,拉粪车。”

张平13岁就目睹父亲在万人大会上受批判,15岁自己在万人大会上挨批判。16岁时开始到崎岖险峻、每年死人无数的北山上拉煤,来回一趟400多里,整整55夜。第一次回来,两腿肿得水桶一般,只能休息一天,紧接着又继续上路。

然而,那段苦难岁月却又是张平文学创作的开始。“那时是右派子弟,经常挨批斗,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你是教授的儿子有文化,所以文艺类的事情都叫你去做,编戏、写剧本呀都找你。从那时就开始了写作。

张平还记得他戏剧创作的启蒙教材是《华东小戏选》,张平参考它写了一些小戏剧,谁知道写出之后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不光在公社出了名,连县里也看中了这个文艺苗子。后来张平所在的公社革委会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就把张平抽去专门写戏,就这样,张平开始在县里小有名气。 

1978年,25岁的张平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了大学后,张平才正式开始大量地读书。张平回忆说:“大部分是经典作品,可以说我系统地对文学的认识是从经典文学开始的。”大学二年级,张平的父亲摘了“右派”帽子,张平也开始尝试向各种刊物投稿。  

不过,对文学的热情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只要一到假期,张平依然要投入到繁重的田间劳动。在父亲摘帽那年,张平家第一次分到了5亩责任田。暑假回家,他就带着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在地里昼夜奋战40多天,硬是把地里的一个长10米、宽5米、深3米多的沟壑填平,妻子累得两次晕倒,自己也整整瘦了十几斤。

那一年5亩地打了两千多斤麦子,一家人围在几十袋麦子面前,哭成一团,因为“在农村挨饿近20年的日子里,做梦也没想过家里会有这么多的粮食!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我看一遍哭一遍,我觉得那写的就是我,实实在在的就是我……”张平说。  

生活的艰辛和初为人父的责任感给了张平不一样的创作灵感,他的处女作《祭妻》在山西《汾水》刊出 ,马上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选登 ,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好评。1984年发表的《姐姐》为年轻的张平赢得了声誉,这篇出手不凡之作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即被翻译成英文、俄文。

此后,他陆续推出《梦中的情思》《糟糠之妻》和《血魂》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 ,并于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大学毕业也因为这几篇作品,经马烽,西戎几位老作家鼎力推荐,张平被分配到了临汾文联,从此走上了专业文艺创作的道路。


因作品惹来十年官司


1987年,山西省文联的一次文艺作品座谈会在汾西县召开,在与省作协会员、汾西县县长刘郁瑞(《天网》《法撼汾西》中主人公刘郁瑞的原型)交谈时,张平萌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刘郁瑞和我聊起他当县委书记时惊心动魄的生活,我们谈了四天四夜,说到伤心处,他哭我也哭。”之后,张平在乡下采访了20天,创作出了《法撼汾西》。

在汾西的采访过程中,张平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访了1500多次,被收容了几十次。张平跟他长谈了两天两夜,老人不停地吃止痛片。

他说,3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听他这样倾诉过。有一次老人跑特别远的路,跑了一夜,困了就睡在路边麦垛里,就是为了给张平送几个粽子。随后,张平根据老人的故事创作了《天网》。 

 

《法撼汾西》和《天网》给张平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和前所未有的声誉。《天网》当时发行五十多万册,至今每年仍在再版,又先后被上百家报纸连载,被数十家电台连播,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评弹、戏曲、说唱剧、广播剧、话剧等。  

但这种反响也给张平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当作品出版后,因为触动了一些滥用职权的人的利益,一些地方官员立即对号入座。引起了他们极大的不安和愤怒,近240名官员联名上访到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某县人大主任带着8个原告,将张平告上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但最终这场前后耗时十年的官司,竟然是张平赢了。

胜诉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百姓的支持。一审开庭后,因为是公开审理,数十家媒体对这场官司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来自全国各地的声援信雪片般地寄往法院,寄往媒体。

山西农村的几个老农民,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找到张平,他们从衣服深处掏出一个小包,里面包着全村人捐的2块、5块……

他们把整个村里捐来的几百元塞给他,要他补补身子好好打官司,如果输了,他们就集体来北京讨说法。由于电视台的报道,张平一下子成了“名人”,挤在公共汽车上,常常有人悄悄对他说,我们都支持你,就算你输了在我们心里也是赢家。

即使到今天,一想到这些场景,张平仍然止不住眼圈发热,在那段时期,正是这样一些普通、朴实的老百姓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让他感受着一种永久的激动。

张平说,“我不可能因为一种什么样的变故来改变风格,不可能因为什么样的压力,或者受到什么威胁,而改变自己的路子,我坚持写我看到的现实”。


以良知为人民写作


张平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深入生活的结晶,是时代的回响。他在写作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调查。“不熟悉,不了解,感动不了自己的人和事,我根本无法落笔。即使是在写作期间,一旦有拿不准的地方,还是得不断地往下跑。”  

此后,张平陆续创作了《十面埋伏》《抉择》《国家干部》等作品,先后数十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赵树理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金盾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

这些作品每一部的销量都在几十万册,而且几乎是出一部就被改编一部,被搬上荧屏、银幕和舞台,这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很少有的。其中原因恐怕是因为张平的作品适应了时代和人民的需求,受到人民由衷的尊重与喜爱,而张平也被称为“人民作家”。

他本着良知来写作,为老百姓鼓与呼,“我的作品就是要写给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永生永世都将为他们而写作。”  

2000年,根据张平《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上映,当时的热度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并不为过。

影片从暑期一直上映到国庆节期间,成本仅为500万,总票房却达到1.2亿元,成为当年票房冠军。《生死抉择》也是中国有正式票房纪录以来,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而《抉择》也让张平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桂冠。


“反腐”作家的坚持


《抉择》出版后的1998年,张平被选为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从此正式步入政坛。

2008年,以反腐小说成名的作家张平出任山西省副省长,同时,他又是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事务缠身,千头万绪,张平逐渐淡出了文坛,14年,他没有创作一部小说。2013年,张平卸任山西省副省长之后,又重新拿起了这支笔,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重新生活》,这是张平的重新生活,也是他对政坛和文学的重新思考。

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反映人民疾苦,鞭挞邪恶势力,呼唤清正廉明,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客观地观察生活,真实地描写现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坚持为人民写作的作家们也大都是坚持现实主义的作家。张平也是这样。现实主义是他在创作中始终坚持的道路。  

张平反对那种专门寻找阴暗面 ,专门展览、渲染丑恶现象的所谓创作,他认为,现实主义作品在批判现实问题时,不应把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气节一起批判掉,至少要表现一部分或者一批不妥协的正面形象,在揭示深层次东西时,可以严厉反省剖析,但不能自虐,这是一个文学底线。

但是他从不回避矛盾、粉饰生活。他的作品往往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无情鞭挞;总是大胆切入社会矛盾 ,揭示矛盾的复杂性 ,在滚滚烟尘和惊涛骇浪中展示历史前进的步伐。

张平认为,一部直面现实的作品,如果写得不痛不痒,那还不如不写。写作只要站在国家的立场、老百姓的立场,矛盾再尖锐,社会层面揭露得再深刻,即便是焦点中的焦点也没有关系。此外,他会在作品中注入一些理想化色彩,要让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陷入困难的人得到希望。  

张平的成功在于他始终面向时代,关心人民,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本着良知在写作。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生活底层,投向那些普通劳动者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投向人们现实生活中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他的作品的艺术视角触及到人物心态、文化心理、民族特征等深层次方面,作品的思想容量和艺术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因为张平的作品大多与反贪、反腐有关,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也被界定为“主旋律”的“反腐”作家。简单粗暴地给张平打上“反腐作家”、“主旋律作家”之类的标签其实是不妥的,虽然这也是一种荣誉和认可,但同时这种符号式的命名也构成了对作家作品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可能性的遮蔽。

这种遮蔽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鉴于对“主旋律”之类概念本身的误读和歧义,对张平的“符号化”实际上遮蔽了其政治题材小说本身的丰富性,使人们简单地认为政治小说就是政治事件或反腐过程的简单记录,就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呈现、简单揭露或正面歌颂。

二是在突出或放大其作品的政治性、故事性的同时,忽略了作品的文学性,使人误认为这类作品就是政治的一面镜子或者传声筒,政治功用强而文学性弱。

如果仔细研究张平的创作,我们会发现这种遮蔽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它造成了一种普遍性的误读,这种误读现象不仅在普通大众读者中间存在,在专业的文学研究者中也普遍存在,这一点从张平的名头很响、作品很多,但相关研究文章却很少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来。可以说,张平作品的复杂性、丰富性远未被发掘和表达出来。  

对此,张平始终认为自己的作品都是现实题材。除了那些纯家庭小说,哪类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里能不涉及反腐的内容?

要塑造一个正直的、优秀的、清廉的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当代正面形象,必然要把这样的人物放在同鱼肉人民、背叛国家的腐败分子、变节分子、堕落分子的无情斗争中去展现去描绘去刻画,才会有血有肉、饱满生动、真切感人。

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人物刻画和描写,只能让作品索然无味,最终必然会失去读者失去市场。

因此今天看来,被称为反腐作家,也是读者的一种认可。张平说,只要读者认可,他还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声明|根据光明日报、作家出版社等信息综合。如有不妥,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