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字斟句酌 | “对不起”新用

语标 2023-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文字周报 Author 冯杨

作者简介

冯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对不起”被普遍认为是礼貌语中的道歉语一类。《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对人有愧,通常为表示抱歉的客套话”。其典型的用法可以在以下句子中得到体现:

(1)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现代汉语词典》

(2)  对不起,刚才网络不好,我没太听清楚,您可以再说一遍吗?(网络语料)


例(1)、例(2)是“对不起”最为常见的用法,即说话人为自己的言行向听话人表示歉意。例(1)中是说话人对等待已久的听话人做出的道歉;例(2)是说话人对于没能听清说话人的部分说话内容,且请求听话人复述,而做出的道歉。


应当注意的是,“对不起”的对象也可以指向说话人自己。如:

(3)  A:谁在挨骂?白天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天天搁床上玩手机?

B:别骂了,对不起。(网络语料)


例(3)中的道歉显然不是说话人B对说话人A说的——“白天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天天搁床上玩手机”不是A在骂B,B说的“对不起”也并不是在回应A或向A道歉,而是B听到A所说的话后对自己进行反思时说出来的“对不起”。这样的用法还出现在某人下定决心做某事,却在完成此事的过程中做了与目标相悖的事情之后。如网友决定减肥,但是减肥过程中某一天没有运动或吃得比较多,那么网友可能会说“对不起,今天没有运动/吃多了,下次不敢了”。这样的“对不起”面向的对象并非话语发生现场的听到这一话语的其他人,而是说话人自己——即说话人自己对自己有愧,并对自己道歉。


“对不起”还有并非真正“道歉”的用法。如:

(4)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中国电信)

(5) 对不起,小张出差了,你如果要找他可以周三过来。(网络语料)

例(4)是电话运营商对拨打电话的A用户的“道歉”——现实情况是B用户手机关机,与电话运营商实际关系不大;例(5)是说话人对于听话人的“道歉”——现实情况是小张出差了,与说话人实际关系不大。这里的“对不起”则属于说话人礼貌性地予以道歉,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或真正的“道歉”。因为在例(4)、例(5)的语境中,说话人对听话人并没有造成冒犯或损失,更不必提“对人有愧”这一说法。既然没有造成冒犯行为或使对方受损,为什么还是要说“对不起”呢?我们可以将这种礼貌性的道歉视为交互主观性在对话中的体现,即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例(4)中A用户使用了运营商的服务,由于B用户的手机关机了,因而没有实现联系上B用户的目的,为此运营商使用了“对不起”来表示对听话人即A用户态度或立场的关注;例(5)中的听话人带着和小张见面的期望来到办公地点,却没有见到小张,说话人考虑到听话人可能会失落的心理感受,进行了礼貌性道歉,对听话人进行了情感上的安抚。


与之相近的例子还有:

(6)  对不起,我笑笑可以吧?(网络语料)

例(6)中,说话人将“对不起”置于句前,表明态度,含有“歉意”。但结合后面的“我笑笑可以吧”的语义,我们可以了解到说话人说话时并未产生冒犯听话人或使听话人不适的言行。或许说话人有发笑的心理意向,但“我笑笑可以吧”这类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实际上是在向听话人征询“笑笑”的条件。这也是说话人充分考虑听话人立场和感受的表现,即担心自己的言行会造成听话人的尴尬或不适。


除此之外,“对不起”还呈现出一种并不属于“道歉”的用法:

(7)  对不起,是我们太笨,用了17年时间才把中国的凉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

(8)  对不起,是我们太自私,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没有帮助竞争对手修建工厂、完善渠道、快速成长。

这样不属于“道歉”用法的“对不起”出现在2013年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的广告纠纷之中。加多宝的微博中出现的这两条文案都将“对不起”这一道歉用语放在句子靠前的位置,看似是对消费者的道歉,表明“道歉”的观点或态度,但联系后文的“用17年将中国凉茶做成唯一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以及“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没有帮助竞争对手修建工厂、完善渠道、快速成长”的语意内涵及这一话语出现的社会背景,传达出的却并非“道歉”之义。这里的文案先通过“对不起”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与听话人预想的不一样,在后面则清晰地向消费者传达出加多宝方对于竞争对手王老吉方的不服甚至讽刺。那么这里的“对不起”既考虑了听话人或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又表达了对竞争对手的不服。


近几年,这样的用法的类似的例子还有:

(9)  这些人试图制造出一只世界上最大的“锅”甩给中国,让中国成为最大替罪羊。但这“锅”太大了,对不起,甩不出去的。(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

(10) 对不起,武汉热干面不接受批评!(武汉吃货微信公众号)

例(9)中是华春莹针对部分人甩“锅”给中国而做出的评论,运用“对不起”能更加坚定地表明中国人民的立场和态度。例(10)则是说话人运用“对不起”来表明自身对于批评武汉热干面的言论的不赞同。我们认为例(9)、例(10)中的“对不起”的使用同样考虑了听话人的感受。虽然这似乎与“交互主观性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听说双方的之间的关系,保证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有些相悖,是对礼貌原则的违反,但正是因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不一定乐意接受自己的看法或说话人认为从客观事理上看听话人的观点是错的,同时预料到听话人能从说话人的话语中感受到非道歉意味,所以采用“对不起”来暗示两者认知上的差异,并通过后文的说明或阐释来表明甚至强调说话人的看法和态度。


总的来说,“对不起”有三种用法:一是真性道歉,即说话人因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影响而进行的道歉;二是礼貌性道歉,即说话人并未对听话人造成损失但为了安抚听话人的情绪而进行的道歉;三是假性道歉,即并非道歉,而是借用“对不起”这一道歉语形式暗示说话人和听话人观点不和,并通过后面的说明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应当注意的是,后两种用法作为“对不起”的新用法,都体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也是交互主观性在“对不起”用法上的重要表现。


(本文原刊《语言文字周报》1927期,

2022年7月10日出版)

往期推荐

“大约……左右”到底有错吗?

胡楠等|基于跨语言对齐词向量的汉日词汇意义比较研究

王力 |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期责编:饺子君

语标

你的语言风向标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