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5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刊发10篇文章。文章涉及二语教学、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语用学、语法学、语义学等。


往期推荐:

刊讯 |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刊讯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目  录

本期话题

01 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 / 春宏 陈振艳 刘科拉

17 语法研究成果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转化——字句为例 / 刘玉屏 袁萍

27 变异在汉语二语学习者层级性句法结构浮现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 韩笑 李中山 高晨阳 冯丽萍

39 从词语类型分布谈预科通用汉语和专业汉语的衔接问题——以经贸专业汉语为例 / 程潇晓

48 预期的认知模型及有关类型——兼论与“竟然”“偏偏”有关的一系列现象 / 陈振宇 王梦颖

64 话题的互动性——以口语对话语料为例 / 完权

78 动词能做定语吗? / 邓盾

90  “会”和“能”的能力义辨析 / 范晓蕾

102“N们”的指称特征及其语义机制 / 张新华

77 简讯:第十一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 吴立红


提  要

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


施春宏    陈振艳    刘科拉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提  要本文基于三一语法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进一步阐释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问题。根据三一语法,教学语法视野中的语境是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经验和习得阶段而确定的、与特定语法项目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作用相匹配的、最典型与/或最具代表性特征的教学语境,语境知识既是语法知识形成的依据,也是语法知识的具体化表现。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和用中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语言学大语法观和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为教学语法语境观的确立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学语法的语境从教学内容看,具有生成性、结构性、语体性等特征;从教学过程看,具有典型性、对象性、模拟性等特征。基于此,教学语法语境观的教学策略重视语法项目的"--"匹配关系,遵循基本的教学语境设置策略和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的镜像映射策略。相较于其他教学法关于语境的理解,本文所倡导的教学语法语境观具有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教学语法  语境观  三一语法  大语法  语境特征  教学策略

语法研究成果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转化——以“把”字句为例

刘玉屏    袁萍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语法研究成果的教学转化指通过某种方式或途径,将语法研究成果转变为可用于教学的语法知识。这种转化应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转化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判断转化的必要性;然后进行转化并呈现转化结果。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概括化、通俗化和具体化。文章以""字句为例,探讨了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研究成果的教学转化,提出开展语法成果的教学转化研究,既要重视理论探讨,也要注重具体语法项目的教学转化实践;构建语法研究成果教学转化数据库,促进转化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呈现;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转化研究的时效性。

关键词汉语语法  语法教学  成果转化  字句

变异在汉语二语学习者层级性句法结构浮现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韩笑    李中山    高晨阳    冯丽萍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提  要本研究纵向跟踪6名从初级到中级阶段的母语为英语的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口语发展,通过集合变量以及连缀、嵌入和套合三个子维度,系统考察了口语表达中层级性句法结构系统特征浮现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探究了变异对特征浮现的作用。研究发现,层级性句法结构系统的特征浮现经历了吸引子态、自组织临界态两个不同阶段,相对稳定状态下的变异是新状态出现的必要积累,原有成分交互形式的进一步衍生和新的成分交互形式的出现预测了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变异的数量和类型决定了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的轨迹。该结果为动态系统的特征浮现和变异理论提供了来自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实证支持,而且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深化了对变异的理解,明确了不同类型变异对于二语学习者句法能力发展的具体作用方式。

关键词二语句法能力  层级性句法结构  浮现理论  变异理论

从词语类型分布谈预科通用汉语和专业汉语的衔接问题——以经贸专业汉语为例

程潇晓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预科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从词汇角度切入,以词汇大纲和经贸专业汉语教材为依托,探讨来华留学生预科阶段通用汉语和专业汉语的衔接问题。文章首先确定了预科阶段的通用汉语词汇和专业汉语词汇,然后分别考察了通用和专业汉语词语在词汇等级和专业汉语教材中的分布。研究发现,通用汉语词汇集中分布于HSK一至四级之间,专业汉语词汇多为HSK五级及以上的词语;通用汉语词汇覆盖66%的专业汉语文本,专业汉语词汇的生词密度达到27%最后,文章从教学阶段、教学材料和教学原则三方面出发,为如何更好地衔接通用、专业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为来华留学预科生的通用、专业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科教育  专业汉语  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衔接 

预期的认知模型及有关类型——兼论与“竟然”“偏偏”有关的一系列现象


陈振宇    王梦颖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本文提出预期的认知模型,其中有四个部分:条件(先有的知识状态)O、预期P(M|O)、当前信息P(M)和预期性(预期与当前信息的比较值)从认识主体可分为自预期、他预期、常理预期、前文预期和(行为)主体预期。预期就是情态表达,可分为强预期(能力预期、道义预期和认识预期)和弱预期(意愿预期)从条件的性质分为类指预期和个体预期。文章重点讨论了类指预期和个体预期的语义差异以及判别格式,考察了汉语副词"竟然""偏偏",说明"竟然"标记自反预期,但与常理预期和主体预期有很深的相互影响,可以自由地用于类指预期和个体预期,其他限制条件也对"竟然"不起作用。"偏偏"必须标记常理反预期,只能或主要用于个体预期。

关键词条件  预期  类型  竟然”  “偏偏

话题的互动性——以口语对话语料为例

完    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提 要文章使用对话语料,旨在从交际互动与语篇视角来考察话题的性质。研究发现,无论是语篇话题还是主谓句的句子话题,都体现出互动性。据此,可以将话题定义为:话题是由会话人在具体互动时空中共同协商构建的联合背景注意的中心。从语言使用的互动性来看,汉语的主谓句恰是迷你语篇,汉语主谓句的句子话题具有语篇话题的本质,也是语篇话题。

关键词话题  互动性  相关性  包含关系

动词能做定语吗?

邓    盾    清华大学中文系

提 要: 朱德熙(1985a)认为现代汉语的动词不能做定语,李晋霞(2008)等则持相反意见。本文基于对现代汉语、英语、韩国语、马来语相关事实的考察提出:在上述四种语言里,语义上指称行为动作或事件且直接修饰名性核心的是词根或事件名词,不是动词,动词不能做定语。文章指出,与其他三种语言相比,现代汉语的个性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现代汉语缺少形态变化。现代汉语既无形态手段区分词根和动词,也无形态手段区分动词和事件名词,这客观上造成了现代汉语动词可以做定语的假象。其次,现代汉语是典型的词根语言。词根相较于词缀的绝对优势占比使得复合成为现代汉语最主要的构词手段,导致各类复合词大量存在。文章最后从动词和名词句法性质差异的角度对动词不能做定语这一跨语言规律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动词  定语  语言比较  汉语个性  动名差异

“会”和“能”的能力义辨析

范晓蕾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提 要: 本文旨在辨析普通话里""""的能力义。""表示懂得执行某类动作的技巧方式且通常有潜力实现该动作,这是恒常能力义;""只表示有潜力实现某个动作,这是特定能力义。"恒常能力\\特定能力""心智能力\\生理能力"更适合汉语能力情态的分类。""""表能力义的共性是有合意愿性、合需求性、难实现性的语用偏向。

关键词:“会”  “能”  能力  动力情态

“N们”的指称特征及其语义机制

张新华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N"的语义包括内外两层。内层指复数,是稳定的;外层关联所处语境的时空域,决定"N"的指称特征及量值,有浮动性。"N"可表定指、泛指、准类指,所指个体的清晰度递降,语法意义分别表现为:机械加合、笼统汇总、抽象概括。三者与"N"所处小句的情状及模态特征存在对应关系。定指用法典型用于个别事件句,需指明时空域;泛指用法所指个体、数量、范围都极模糊,谓语的动态性很差;准类指完全不关注个体及时空域,典型用于规律句。

关键词“N”  定指  泛指  准类指  个别事件句  规律句


简讯:第十一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吴立红

提 要第十一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于2021723日至27日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在中国哈尔滨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大学汉语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协办。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167名学者参加,提交论文165,论文内容涉及副词情态、动词语义、名词指称、句式系统、句法结构、话语标记、方言语法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现了语法学界的最新研究动向。



期刊简介


《语言教学与研究》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已经发展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研究、语言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

 

本刊发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语言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稿件。欢迎来稿。


本刊联系方式

投稿网址:http://yyjx.chinajournal.net.cn

咨询邮箱:yyjxyyj@blcu.edu.cn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010-82303573

本文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往期推荐

讲座预告|赵  杨:二语习得、三语习得与迁移


招  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招聘助理@10月26日截止


讲座预告|语料库语言学系列讲座@川外苏杭教授


刊讯|SSCI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21年第3期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欧米伽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