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一本敢讲真话的书

先知书店 少数派悦读 2022-10-04


一个敢讲真话的人
一本敢讲真话的书
文:乔晓春  编:先知书店

通常来说,一个学者会经常阅读本专业的学术刊物,并通过这些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来了解或知道这个专业有哪些学者,他们都在做哪方面的研究。换句话说,如果从来没有在本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的人,通常不应该属于本专业的学者或专家,也不具备做本专业研究的资格,更不可能写出本专业的大部头的研究著作——即使能够写出来,也一定不会写得很好。

可是我本人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比如在逛书店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新出版的本专业领域的研究著作,然后一看作者名字,却完全不认识。后来发现,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我在一些学术会议上也曾多次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在一次本专业学术讨论会上,会议在进行过程中,从会场外进来一个人,他听了一会儿后,站起来给发言的学者提问题,并对学者的观点做了评论。

他首先强调,他不是来参加会议的,也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只是去办别的事情时偶然路过会场,感到好奇就进来听一听。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人发言过后,所有参加会议的学者都认为他讲得非常好,对问题的分析很“深刻”,并且为他鼓掌。

实际上,我并不对这个人的“精彩”评论感到奇怪,因为这个人可能确实很有想法。但我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不懂得专业的人可以在一个专业学术会议上讲话,而且还能比从事这个专业的人讲得更好?这意味着什么?

这本身就意味着这个专业本身并不“专业”,意味着这个专业学者所讨论的问题层次、所使用的术语,跟没有受过该专业训练的人,几乎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受过多年专业教育的学者还不如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教育的人,那一定是我们这个学科出了问题。


这会让人很丧气,会感叹:我怎么学了这样一个学科!我们这些人还在这个学科读了硕士和博士!这么多年我们都学了什么!我们又做了什么!

再进一步想下去,难道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不是这样吗?如果正在召开的是“高能物理”方面的研讨会,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在一个真正“科学”的领域,一个外行是绝对不可能参与到讨论中来的——即使他想就此做评论,也一定会让与会者轰下去的。

实际上,在国外的社会科学领域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国外社会科学专业教材中都会强调这样一句话:“没有受到过本学科专业训练的人,是不可能进入到本学科来的。

可是为什么在中国的社会科学领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会经常出现?是不是我们的社会科学出了什么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发现,在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社会科学缺少“科学”的成分,学者们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与普通大众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没有太大的差异。


学者和普通人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普通人或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感知的是一般的生活世界,这种感知是直接的,他们对感知的表达使用的是自然语言和文字,他们根据个人的特定立场和经历来判断一件事情,并承载着个人的价值判断。

而科学家是生活在由过去的科学家所构建起来的科学世界中,他们是用本专业的理论、术语和方法所形成的一整套知识体系来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研究问题时注重使用本学科的理论,使用能够反映事实的数据,以及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模型或方法,给出的判断并不具有任何价值色彩。

普通人在讨论问题时更重视目标和结果,对达到目标的方法或程序通常不作明确交代;而学者通常重视方法和程序,任何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和程序来追求自己的目标,但只有少数人熟悉这些特殊方法和程序。


从学者和普通人分析问题的差异上看,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与普通人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表现并不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因为他们并没有像专家那样去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

他们实际上是打着专家旗号的普通老百姓。当他们以专家的名义随意发表一些荒唐的令老百姓讨厌的言论时,专家成了“砖家”,教授成了“叫兽”,他们毁坏的是整个学术界的名誉。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有名无实的专家仍然在培养他们的学生。


上文选自乔晓春老师的《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他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这一本敢讲真话的书。


那么,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到底还有多远呢?乔晓春老师的结论是:我们还没有上路,不在同一条路上,无法测量距离。


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从前无所谓科学,唯用哲学、以玄想独断推测事物。近一百年来,这种情形不但没有得到改变,而且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甚至更为普遍。


社会科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研究关乎社会,而结论又立足科学。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有一套基本的研究方法,不仅大众普遍缺乏了解,甚至在学界也常常被忽视。以至于今天社会科学的意义被大大歪曲甚至滥用。为什么很多社科研究往往以科学的名义做着非科学的事情?我们如何避免社科领域的“注射式洗脑”?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这本非常尖锐,也确实很有启发的书《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本书从国情、理念、方法等等层面,揭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普遍的"不科学""非科学"乃至"伪科学"现状。用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思维分析现实,辨别真伪,洞悉社会科学被遮蔽的真问题。


先知书店深知此书价值,有幸获得乔晓春老师亲笔签名版,并取得独家授权。签名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多元思维模型”七书)



▍延伸阅读

范式革命: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认知颠覆

搅乱人类世界的三大发现

瓦特与工业革命:技术不可能弯道超车

技术与国运:在19世纪中国为什么会堕入深渊?

吴国盛:混淆科学和技术,是我们对科学的最大误解

饶毅: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牛顿晚年沉迷“炼金术”?科学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科学思维的缺失

科学与宗教——不可能的对话

科学思维,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

百年迷思:民主与科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图说|爱因斯坦逝世67周年,天才科学家的另一面

对科学的三大误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