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银河: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话说得很坏



性别刻板印象是对男女的双重压迫

文:李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前段时间,在网上有人抨击现在的年轻男演员越来越娘了,有的人呢就来问我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其实这种对于“男不男、女不女”这个讨论在我看来是一种“中性化焦虑”,我把它叫做“中性化焦虑”,这样一种社会焦虑症。


最近我们发现,不仅有前面那些提到对那些男演员形象很娘的这种焦虑,还有很多人惊呼:中国出现了男孩危机,说男孩呢,现在年轻的男孩越来越娘,缺乏男子气概。


有人呢,就是我看到网上有那么一个的照片,上面是世界杯的球星,很阳刚那个样子,就是肌肉啊什么的,然后下半截呢是中国当红男性,那种很阴柔的样子,叼着个玫瑰花啊什么的,拿这两个作对比呢,他们就大声疾呼要培养男子汉,社会上也办很多学习班,和训练营,要男孩在那里学习怎么才能变成男子汉。


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传统社会大多对男女两性的气质做出严格区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经常被认为是两种对立的气质,比如男人应该阳刚,女人应该阴柔;男人应该潇洒,女人应该婉约;男人负责在外征战,女人负责在家做饭……甚至对外表都有对应的不同要求,比如男人,你是个男人,就应该高大威猛,女人呢就应该娇小柔弱……我如果一一列举,这个对比还可以无限延伸下去。



02


那么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我把它叫做性别刻板印象,是天然合理的吗?如果男人和女人偏离了这种刻板印象就应当焦虑吗?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性别刻板印象是对男女的双重压迫。


首先,我来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有很多表现,我从其中只挑出最典型的五种来介绍一下:


第一对概念就是感性和理性。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天生是富于感性的,男性应当天生是富于理性的。女性只是长大的孩子,她们一生就纠缠在感情之中,爱慕虚荣,却没有实在的理性或者叫理智。而男性呢是理性的、想问题是有逻辑的。伟大的科学家各个都是男性,而女人一生的主业就是不断地恋爱,结婚,生孩子。


第二对概念呢是自然和文化。大家都知道英文这两个字恰巧有一个相同的词尾:自然就是nature,文化是culture。性别刻板印象就认为呢,女性是更接近自然的,男性更接近文化;女性是更接近肉体的,男性是更接近灵魂的;女性是更接近物质,男性是更接近精神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刻板印象是把哺育性同女性联系在一起,由于女性她生育、哺乳,使得她们就更愿意从事养育性的职业,也更加胜任这类的职业,比如说当个护士,当个幼儿园的阿姨,当个小学老师啊最多;而男人则适合当医生或大学老师。


第四个刻板印象就是攻击性的问题。这种印象的认为男人更有攻击性,所以应当当领导,女人她是更柔顺的,更服从的,所以应当适合做辅助男人的工作。


第五个刻板印象是关于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划分,公领域是男人的领地;私领域是女人呆的地方。男人挣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做家庭妇女。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刻板印象。



03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性别刻板印象并不是天生如此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是我们非遵循不可的规矩,也不必一旦不符合规定就好像犯了错误,就要焦虑,就要纠偏,就一定要重新回到刻板印象的轨道上来,就一定要按照刻板印象来塑造标准的男人和标准的女人。


由于这一整套关于男女两性的刻板印象并不是由男女两性的生理决定的,而完全是由文化和社会建构起来的,所以它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的。


我来举个例子,就说在欧洲的中世纪,如果一个女人她不穿裙子,而是穿长裤,那就不像个女人了,在周围人说她就完全违背女性气质的着装,在一些国家甚至有就是说女人要是穿长裤她就犯法,居然有这样的法律。但今天如果有人说女人穿长裤就丧失了女人味,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这是非常荒谬非常可笑的说法,是吧。


时间架构在1910年左右的英剧《唐顿庄园》中,Sybil穿裤装现身在当时的贵族阶级中标新立异。


再举个例子,就是过去大家认为只有女孩子才可以化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男演员也会通过不同的妆容打造不同的舞台风格,男性化妆品也卖得很火,人们不再认为,就是说男人如果他化妆就丧失了男子气概,就是“娘娘腔”。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当中,它一向认为女人是很感性的,她是擅长艺术的,但是她根本就缺乏逻辑思维的能力。有的人甚至说,女人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连续性,是“在逻辑上神志不清的”。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是看女性历史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例子,就是在20世纪初年,就是一九零几年的时候,那时候的欧洲所有的大学都是没有女生的,不招女生,只招男生,有一次,有个人在德国的一所大学的校董会上提了一个建议,咱们可不可以招点女生呢?这个话一出引得整个董事会哄堂大笑,就说所有人都觉得这太过匪夷所思了。


一个女的她能上大学?她能够学明白吗?可以看出来当时对女人是怎样的看法,这种刻板印象。后来的事实证明,女人是完全可以上大学的,甚至有些专业我们看到比如说北外的小语种专业,它要降低男生的录取分数线,因为女生考的太好了,如果不降低男生的分数线就招不来男生。所以目前发达国家大学女生的比例都已经占到一半,我记得上次看到一个资料。


这个性别刻板印象在我们生活中简直是无处不在,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触。比如说一个男孩子他小时候,他玩玩具的时候,他应该是玩具车,玩玩具枪,玩机器人,如果一个男孩他玩洋娃娃,他想过家家,大家就会去制止他。大家甚至会觉得一个男孩子要学舞蹈是不正常的,你应该是学打篮球、踢足球你才是正常的。不少女孩子在念书的时候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女生是适合学文,男生才适合学理、学工。其实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性别刻板印象。


我举一个我自家的例子,就是我的哥哥的女儿,就是我侄女,她14岁,她是八中少年班的,她是14岁考进清华,她上的是就是应用数学系。然后当时她给我讲,她有一个女同学,好象是一个昆明的女同学,说这个女同学只要往数学课的课堂里一坐,往那个教室里一坐,她就心花怒放,兴奋得不得了,幸福得不得了,觉得啊简直就是太享受了,那你说这个女孩子就是一个数学天才嘛。这个是多么不符合刻板印象啊。就是说女孩哪能学理工呀?从这个例子也可以证明,那个刻板印象其实没有什么道理。



04


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就是我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呢他是对丰富多彩的人性的压迫,不但是对女性的压迫,他也是对男性的压迫。我想告诉大家,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使人们误以为某种性别就必须是某种样子,如果一个男人不是这个样子,他就不是个男子汉;如果一个女人她不是这个样子,她就没有女人味了,她就不像个女人了。这种刻板印象就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


由于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天然的更接近家庭,她抚育生命,她给孩子喂奶,她这个养孩子,所以她最适合的角色就是待在家里头带孩子,做家务, 而男性就更适合上商场去打拼,赚钱养家。这就导致一个现象:我们都注意到了在需要有一个人全职照顾孩子的时候,会出现的往往是全职妈妈,而不是全职爸爸。如果一对夫妻,他们正好是妻子收入比较高,或者说丈夫更擅长带孩子,也很少会有男人选择做全职爸爸。因为这个全职爸爸他已经被妖魔化了,被贬低的,被骂的很厉害,比如说别人会说他“吃软饭”、“没出息”,就要遭到众人的鄙视。

令我们高兴的是,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这种违反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我来举个例子,就是新西兰的总理杰辛达,她是一个女的,她在任的时候怀孕了,生孩子,然后她的丈夫克拉克作为全职爸爸照顾家庭,支持她的工作,而她的丈夫也并不以自己地位比妻子要弱为耻。


有这么一句最有代表性的性别刻板印象的话是这么说的:他是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去征服世界。”听这个话说的有多么的坏,听上去好象是那么回事,但是他表达的绝对的是一种刻板印象,就是按照这种说法,女人的全部的世界就是谈个恋爱嫁个人,你要选对人,你如果嫁了一个王公贵族,或者嫁了非常棒的领导人,你不就通过他改变世界、征服世界了吗?女人就是谈恋爱、嫁人,然后在家里展开婆媳斗争,或者在后宫斗来斗去,男人在外面攻城略地,建功立业。


在职场上,性别刻板印象直接表现为对女性的压迫。人们普遍地认为女性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都不如男性,女性根本不适合做领导。以前我见过一个全国妇联做过一个调查显示,它是一个全国抽样调查,它就问了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你能不能当领导,你适不适合做领导?相当大比例的中国女性自己也都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领导,有相当大一批的中国女性都自己就认为我不适合,我干不了,证明这种刻板印象已经融入了女性的血液之中,压抑了女性的才能。


大家都知道女性在职场上会遇到玻璃天花板,什么叫做玻璃天花板,你看着还有上升的空间,可就是升不上去,所以我们把女性在职场上所受到的压迫叫做玻璃天花板。


这个性别刻板印象不但是压迫女性的,它也是压迫男性的。对女性的压迫就很直白,就是告诉你,你不适合这个事业,你不适合当科学家,你不适合当领导。那么对男性的压迫呢他是另外一种更微妙的表现形式,就是说你一定要成功,你要是不成功,你就不是个男人。比如说大家都要求结婚的时候要男方买房,为什么都是男方买房呢?没有房、没有车,现在女孩就不嫁了。这个潜台词还是说男性应该挣更多钱、事业应当更成功,不然你就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你就是连老婆也娶不上。


如果一个男人他的天性不符合这个性别的刻板印象,他就会承受巨大的舆论压迫和内心的折磨。比如说我们碰上一个男性他的个性正好是感性超过理性了,或者他在事业上不大成功,那么他所承受的压力就特别大,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的压迫,使得他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性格能够自信地生活。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性别刻板印象是对男女两性的压迫,无论男人女人都应当设法摆脱这种压迫,争取过上自由的生活,使每一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实现。



05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就是在我看来,在性别刻板印象上的正确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要坚决的拒绝把男女两性的气质截然对立起来的作法,要强调男女这两种性别特征的非自然化、非稳定化,每个人,无论他是男是女,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不应当用一个固定的模子去塑造男人,塑造女人。在当今世界,性别刻板印象已经显得越来越过时了,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在大量涌现。


我们应当克服传统的中性化焦虑,为社会性别气质规范的多元化感到欢欣鼓舞,希望听到我这个讲演的男人和女人,不要按照那一套僵硬的性别刻板印象去约束、去规训或者去塑造自己的个性和人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够坦然地做自己,让自己活得自由,活得舒畅,就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自由自在地、随心所欲地度过一生。谢谢大家。(完)



男女平等,并不只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它同时指向个人心灵、人格健全角度的自由发展。它意味着,不但女人可以获得曾经只有男人享有的权利,男人也应该获得曾经特属于女性的权利—— 就像“女性气质”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一样,传统的“男性气概”同样规定了“男人应该怎么做”,甚至以什么模式去思考。这种刻板印象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自己的期待,以及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 现代研究已经证明,不畏情感挫折和暴露脆弱、愿意展现弱点和失败的人,才能获得健全的人格,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圆满。 阅读“女性主义”就是在重新审视塑造了自己人生、性格的那些文化和观念,给自己提供一个二次成长的机会。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出这套“女性主义四书”,囊括了中国和西方影响最大的四部女性主义著作:波伏瓦的《第二性》,李银河《女性主义》,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以及英国学者吉和罗斯的《女性主义有什么用》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男性不应错过的女性《圣经》,女性更不应错过

为什么“阳刚之气”既贬低了女性,又贬低了男性?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当今之世,你不可能再遇到这样的女子

文明的风向标:中国两千年女性地位史

戴锦华:我为什么成为了一位女性主义者?

柔弱与光芒:一个被关在闺房、厨房里的女性还能做什么?

波伏娃:女性的价值

波伏瓦:关于婚姻最应该认清的真相
别让最亲密的关系,成为最遥远的距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