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路人 | 新时代统计学科和统计教育的开拓者——袁卫教授专访

媒体宣传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2022-06-29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写道:“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引路人”带领着一代代统计人铿然前行。他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播撒“统观国策,计量民生”的信仰火种,引领一代又一代统计学子乘风破浪,创造辉煌。为走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们,我们推出“引路人”系列专访,带您一起穿梭岁月,聆听属于他们的动人故事。

本期采访的是袁卫教授。

袁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调查与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委经济学部委员,国际统计学会(ISI)选举会员。我国改革开放后培养的首批经济统计博士,新时代统计学科和统计教育的开拓者,也是国内最早进行统计推断逻辑研究的专家之一。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执教:永远在路上

在统计学科体系建设的道路上,袁卫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

1988年,他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自此开启了在学术界的漫漫征程。

但这征程并非一片坦途。在袁卫的记忆里,自己担任统计系主任的第一年,也正逢中国核算体系开始从MPS(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向SNA(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转型——这直接导致了全国经济统计类学科进入低潮时期。临危受命的他觉察到相关学科教育的欠缺,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精算学课程,通过发展精算专业来带动人大统计学的“更新升级”。为此,他积极地与国际著名院校合作,同时和北美精算师协会保持联系,为同学们争取到了诸多宝贵的资源。

在改革的过程中,袁卫意识到自己关于精算学科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理解还不够深入。“我当了系主任,但是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希望能去外面开阔眼界。其实当时比较直接的想法就是和精算有关。”因此,他于1994年申请了福布莱特奖学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风险管理和精算系,并于1996年完成学业,实现了自我的学术进修。

随后,袁卫重返人大,继续教书。同时,他也肩负起了学院以及学校建设的重担。他于1997年至2004年担任副校长,从2004年开始又担任了8年常务副校长,直到2012年“退了下来”,一边授课一边做关于统计学科史的研究。“这个工作完全出于我自己的兴趣,到现在已经花了差不多十年左右的时间,大概后年就能出书了。”他说。

任副校长期间,前往宿舍看望新生

为学生答疑解惑

研究:“我们”的历史

实际上,袁卫对统计学史研究的兴趣渊源已久。

“建国以来,我们几乎没有人专门做自己的历史研究,”他惋叹,“我们人大自己的历史,从陕公到到河北,一直到北京,这中间经历了陕公、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最后到人民大学,很多硕士、博士都貌似很清楚,但仔细一问全都是不知道的。”然而十几年前,一个美国研究生却借助人大图书馆资料,从学科史的角度研究建国以来人大的办学体制对全国的辐射影响,并撰写出了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博士论文。“我们自己都没有下那么大功夫研究自己的历史,反而让一个不太相关的人研究了。这是我受到的第一个刺激。”他说。

另一个刺激同样来自于外国学者。2006年及以前,中国统计学界有若干本书是关于中国统计工作史、政府统计的,却没有一本研究统计学科史、统计学史的。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郭旭光(Arunabh Ghosh),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撰写出《Making It Count》,这是一本关于50年代中国统计事业发展与中印统计交流的著作。“你看,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这么多高校,没有一个人来深入研究我们自己的统计学科史,而是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来研究。所以我感觉到非常强的激励。”因此,袁卫决定要编写一部关于“我们”自己的统计学科史。

虽然研究学科史要耗费大量精力,且不易出成果,但袁卫乐在其中。“我们老说历史就是镜子,越研究我越能体会到这句话。镜子有什么作用?照自己,你可以看到你自己。当镜子再往深照时,我们便能够从历史中看到未来。”他希望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个全面、客观的“数据库”,方便他们随时查找想要的资料。如何分析与评价这些历史,如何把握这些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如何利用它们展望未来,则由他们自己完成。

为师生讲授“新中国统计学科70年(大事记)”

问道:虔诚求知者

结合自己研究统计学科史的经历,袁卫认为无论做任何事,兴趣都是最大的内在驱动力。“我现在不需要评职,也不需要学校考核了,但我很享受这个研究的过程,也很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他说。

因此,袁卫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对统计专业的兴趣,而不是当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换言之,他期望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同学们能从兴趣出发,多一份纯净、虔诚的求知信念,多一份对知识本身的渴望。“如果为了兴趣而学,你就有使不完的劲儿,甚至可以废寝忘食。而如果为了物质利益,就会患得患失,很难坚持下去。”纯粹地追求学问,积极地探索未知便是袁卫心中最理想的学习状态。他认为,只有怀着这样的求知之心,统计学子们才能更坚定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掘未知的宇宙,进一步地探索真理、改造世界。

此外,袁卫也希望在这个技术与知识飞速更迭的时代中,统计学子能通过不断追问与批判,培养自己汲取新知和创新能力。“只有认真思考才能提出问题和质疑,而质疑和讨论又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来,我们同学便在不断的思考中提高认识,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创新,进而成长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他说。

育人:与时代共舞

当然,一个时代中任何一个人的成才之路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袁卫认为,这也要求老师们根据时代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多学科交叉型的“大数据人才”,因此,在培养统计学子时,老师们应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仅要传授专业课知识,也要注重计算机、数学、财经等其他方面知识的指导。“统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方法,但数据科学绝不仅仅是统计就能够独立的把它支撑下来,你还需要其他的一些工具方法等等。就像机器学习的东西越来越深,我觉得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课堂上,袁卫对同学们强调要在专业课学习之余,打好计算机与数学等学科基础。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不要割裂地看待各个领域的知识,而应将它们融会贯通,并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唯此,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才能够综合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理解它并解决它。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成长为能担大任的国家栋梁。

经师易遇,人师难逢。30多年为师,精耕细作,收得一树繁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批批在袁卫指引下成长起来的统计学子,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他上下求索的精神绘染在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让我们向这位无私的“引路人”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文字 / 文案编辑部  王星懿

资料来源 / 统计之都

题图 / 多媒体技术部  杨尚雨

排版 / 新媒体运营部  杨馥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