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澳大利亚声名狼藉的毒蛇竟有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LYJ 海洋与湿地
2024-08-22

OceanWetlands


在澳大利亚,许多户外工作者,尤其是农民和牧场主,会试图杀死他们遇到的每条蛇,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具有毒性的蛇。根据澳大利亚农村某地的一项研究发现,38%的受访者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会试图把蛇杀死。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且危险的。因为尽管澳大利亚的毒蛇声名狼藉,但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相对较小。而且,蛇在农场上通过捕食害虫如啮齿动物,对农业有着巨大的益处。

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摄影©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自然科学院的Rick Shine和他带领的团队发布了相关研究,探究蛇在农业上所产生的利益规模,该研究发布于《动物保护》(Animal Conservation)期刊。研究发现,成年的东方褐蛇(学名:Pseudonaja textilis每年可以在每平方公里的农田上消灭数千只老鼠,这大大提高了农场的生产力。

研究结果显示,农田中蛇的数量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潜在的成本,比起捕杀,农民更应该对他们的存在宽容一些。

受迫害的蛇

东方褐蛇在澳大利亚南半部是在受干扰的农业栖息地中发现的最常见的致命蛇类。

这些蛇行动迅速,白天活跃。在农村地区,褐蛇通常受到迫害,因为通常他们被人们认为是危险的致命蛇超过了它们作为害虫控制者的好处。

诚然,褐蛇是澳大利亚较为常见会被咬伤的蛇的种,但这些咬伤很少是致命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任何蛇种每年平均只会导致不到三人死亡

每年报告约有3,000例蛇咬案例中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蛇被人袭击的情况下进行的报复性回击

澳大利亚的蛇,包括褐蛇,在受到挑衅时通常会撤退而不是攻击,尤其是东方褐蛇,它们往往栖息在人不太可能遇到的地方。

毒蛇的好处

维持褐蛇种群数量最明显的好处是减少啮齿动物的数量。在极端情况下,老鼠可能摧毁大部分或全部庄稼。

红尾蚺(Boa constrictor)分布于墨西哥,中、南美洲,喜居住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如热带雨林、无树的草原等。红尾蚺像其他蛇一样也会爬树。以哺乳动物、鸟类、蜥蜴等为主食。©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研究团队希望能够计算出褐蛇在澳大利亚农田中消灭的啮齿动物数量。首先,研究团队借鉴了Rick Shine在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工作,通过解剖博物馆标本找出褐蛇食物中啮齿动物所占比例,并估算了每年褐蛇捕食的猎物数量。这是基于人工饲养蛇的进食速率、泰国和越南养殖农场的蟒蛇商业数据,以及对北美一种与褐蛇相似的蛇类的研究而得出的。

农田中褐蛇数量的估计,研究团队参考了从前关于褐蛇数量的研究以及红腹黑蛇的实地捕获率以及在《澳大利亚生物地图集》(Atlas of Living Australia)中获取了数据,这是一本关于澳大利亚大陆动植物信息的在线资料汇编。

根据这些综合数据,研究团队了解到每平方公里的农田可以包含100条成年的东方褐蛇,即使人与这些蛇的相遇率较低。如果每条成年褐蛇每年捕食约100只野老鼠,当然可能远远不止这么多,那么总计可能达到每平方公里约10,000只老鼠。每只被褐蛇消灭的老鼠可能在其一生中吃掉数千克的谷物作物。

建议给蛇一个机会

对农田中的褐蛇宽容一些并非仅仅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有益处。这还将减少控制鼠类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的使用,因为化学药品较为昂贵且收效甚微。这些化学品还可能威胁到人类、牲畜、食腐野生动物和宠物的健康。

留存褐蛇还可能减少蛇咬的发生率。大多数蛇咬是在人们试图捉拿或杀死爬行动物时造成的。并且,有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居住在某一地区的蛇对于与人的近距离相遇不太激动,并且他们会知道附近安全避难所的位置,因此相对风险较小。捕杀蛇可能会导致不熟悉该地区、不习惯人类的新动物涌入。

虽然有人反驳,认为杀蛇可以减少蛇的总数,从而降低未来被蛇咬伤的几率。然而,数据表明,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如此。例如,在印度尼西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几十年来有数百万条网纹蟒被捕杀,但它们的数量仍然很多

维持有生存能力的蛇类种群对生态有益。移除高级捕食者会破坏食物网的稳定,扰乱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

缅甸蟒(拉丁学名:Python bivittatus)是一种栖息于热带地区较原始的大型无毒蛇类,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类之一。摄影©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最后,保护蛇类本身也有好处。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蛇类物种都在减少,应该受到保护。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需要更加平衡地看待蛇类(包括褐蛇)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成本和收益。让它们生活在农田中所带来的好处,可能远远超过被蛇咬伤危及生命的低概率事件。



   END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编译 | LYJ

审核 | Sara

排版 | 绿叶


【拓展阅读】

1. 当佛州大沼泽地的大规模湿地恢复遇上棘手的外来入侵物种缅甸蟒蛇

2. 美国拟将波多黎各蟒蛇从“濒危物种”中除名,征集公众意见中



【参考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4-01-brown-snakes-farmer-friend.html

https://zslpublication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111/acv.12925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58397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0947425_Australia%27s_Dangerous_Snakes_Identification_Biology_and_Envenoming



海湿资讯
微信号 | OceanWetlands

联系小编 | V25@CBCGDF.org 

010-88431370

海湿·合集
1海湿主题合集

海洋   海洋保护区  BBNJ  海洋科学  生物多样性 深海采矿与生物多样性  蓝碳 公海 岛屿 地中海 珊瑚礁  海鸟 鲸豚  地中海 海藻林 红树林  海草床  海龟  儒艮 潮间带 藻类 渔业 水产养殖  海洋经济  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海洋生物多样性 湿地  国际重要湿地 湿地采风 生态连通性  生态恢复  荒野  昆蒙框架  世界遗产 自然保护地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 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BSAP) 鸟  候鸟 企鹅 大鸨  北京雨燕  崖沙燕 猛禽  森林  草原  无人机 遥感监测 迁徙物种 野生动物  蝙蝠  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IWT) 环境法  环境影响评价  绿色犯罪学 环境诉讼 植物科学 动物 真菌  病毒  分类学  遗传学 昆虫  授粉者  蚂蚁  濒危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  灭绝  全球环境治理  极地科学 冰川  水资源 地下水 土壤 粮食安全 生态农业 生物防治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甲烷  新能源  风光电与生物多样性  矿业   化学品  塑料污染  减塑捡塑 微塑料 新型污染物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  合成生物学 基因科学 eDNA 遗传资源数字序列(DSI) 遗传资源惠益分享(ABS)同一健康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  绿色发展  ESG  负责任旅游  海湿公开课 世界湿地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世界海洋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候鸟日  标准 人物 青年 人才  能力建设  好书荐读  读者来信  生物多样性小课堂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2国际组织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 (IPBES)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BP)❁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伙伴关系(EAAFP)❁地球宪章 ❁世界水质联盟 ❁罗马俱乐部 ❁国际海事组织(IMO)❁  ❁  ❁

3联合国公约/国际机制

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国际湿地公约(Ramsar)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管理局(ISA)  ❆国际海事组织(IMO)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  ❆联合国海洋大会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联合国粮农组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联合国全球契约  ❆埃斯卡苏协定   ❆国际化学品三公约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名古屋议定书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联合国环境署  ❆世界卫生组织  ❆全球环境基金(GEF) ❆全球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CropTrust) ❆  ❆联合国海洋法大会  ❆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  ❆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  ❆

4国别与区域动态

 加拿大  美国  墨西哥

 俄罗斯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越南 老挝 印度 巴基斯坦 不丹  乌兹别克斯坦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约旦 沙特阿拉伯 阿联酋

 欧盟 英国 苏格兰  法国 挪威 冰岛  德国 瑞士 西班牙 葡萄牙 比利时  丹麦 芬兰 波兰 罗马尼亚  荷兰  

 拉丁美洲可持续发展前沿 巴西 智利 厄瓜多尔 玻利维亚 哥伦比亚 秘鲁 格林纳达  

❺ 非洲可持续发展前沿  肯尼亚 埃及 马达加斯加 南非 冈比亚 尼日利亚 卢旺达 纳米比亚 几内亚  苏丹 

❻ 澳大利亚 新西兰

❼ 南极 北极 

5专栏

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 约翰·斯坎伦(John E. Scanlon AO) 周晋峰(Jinfeng Zhou)郭耕(Geng Guo) 桑德琳·迪克森-德克勒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洋与湿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