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霉素类药物更换批号或厂家皮肤试验专家共识

感染文献 离床医学 2023-11-22

青霉素类药物更换批号或厂家皮肤试验专家共识


青霉素类药物是价格低廉、疗效明确的繁殖期杀菌剂,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少数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及肺水肿等过敏反应症状,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若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中均明确规定: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以下简称“皮试”)。

然而,对于连续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更换批号或厂家是否需要重新做皮试,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药监部门均没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护理学基础》《实用护理药物学》,中提到,在连续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过程中,更换批号或更换不同厂家生产的青霉素类药物时,必须重新做皮试。但未说明重做皮肤过敏试验的理由及依据。

而《新编药物学》和《临床用药护理》等对此则没有提及。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务工作者临床实践,解决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过程中更换批号或厂家是否要重做皮试的疑惑,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采用循证的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所有关于青霉素更换批号及厂家做皮试的文献,并进行汇总评价,制定了《青霉素类药物更换批号或厂家皮肤试验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抗菌药物β-内酰胺过敏那些事儿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解读
【卫健委】头孢类药物使用前不需要常规皮试!
《指导原则》:头孢类药物使用前不需常规皮试?
常规皮试假阳性率达94.1%?“青霉素过敏史”主诉患者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
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
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操作专家共识2022
如何正确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1青霉素类药品分类

目前青霉素类药品主要分为以下4类,:
(1)天然青霉素类一青霉素V、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一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萘夫西林和氟氯西林;
(3)氨基青霉素类一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4)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一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因此,本共识中提到的青霉素,包括以上所有青霉素品种及其复方制剂。

2青霉素类药品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及皮试的预测作用

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药物过敏反应可以分为I型、Ⅱ型、Ⅲ型、Ⅳ型。
I型为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
Ⅱ型为抗体介导的溶靶细胞过程,包括溶血性贫血、瘀斑、血小板减少等。
Ⅲ型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过敏反应,例如血清病、药物相关性血管炎、Arthus反应等。
Ⅳ型为T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例如药物接触性皮炎、固定性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I型过敏反应由IgE介导,发生速度快,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之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Ⅱ型、Ⅲ型、Ⅳ型为非IgE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1小时之后直至数天发生。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发生I型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降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风险。预测Ⅱ型、Ⅲ型、Ⅳ型过敏反应不是皮试的目的,此外,皮试也无法检测药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成分。

3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原

青霉素类药物本身分子量小,不会直接导致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的原因是青霉素及其代谢、降解产物与蛋白质或多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这些过敏原包括主要抗原决定簇和次要抗原决定簇。
主要抗原决定簇是指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开环形成的青霉噻唑基,占分解产物大多数,因此称为主要抗原决定簇。

次要抗原决定簇是指由青霉素形成的其他降解物、重排物或降解中间体包括青霉酸、青霉噻唑酸、脱羧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和青霉胺等,这些分解产物量少,称为次要抗原决定簇。

青霉素G本身亦可归为次要抗原决定簇。“主要”和“次要”是指两类分解产物量上的差异,两者免疫学及临床重要性等同。主要抗原决定簇占B内酰胺环水解产物约95%,但其与IgE抗体亲和力差,更多导致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次要抗原决定簇仅占13内酰胺环水解产物约5%,但其与IgE抗体亲和力强,90%~95%的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由其引起。此外,半合成青霉素侧链结构也可成为抗原决定簇,诱发过敏反应。

基于以上过敏原,完整的皮试液应包括主要抗原决定簇、次要抗原决定簇和半合成青霉素。

4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的临床价值

皮试一般是将药物注射到真皮层以上,药物并不进入血液循环,只对判断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有用,无法预测其他三型较为少见的过敏反应。因此,完整的青霉素类药物皮试试剂应包含上述所有能够引起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即主要抗原决定簇、次要抗原决定簇、半合成青霉素等,并做阴性对照(生理盐水)及阳性对照(组胺)。

针对主要抗原决定簇的皮试制剂有青霉噻唑酰多聚赖氨酸(penicilloyl poly lysine,PPL),该皮试制剂由青霉噻唑基与多聚赖氨酸共价结合制备而成;针对次要抗原决定簇的皮试制剂有次要抗原决定簇混合物(minor determinant mixture,MDM),该皮试制剂主要包括青霉酸、脱羧青霉噻唑酸等成分。

但PPL和MDM目前仅在国外上市,国内目前暂无相关制剂。因此,目前国内主要使用青霉素G作为青霉素类药物的皮试试剂。

研究表明,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约为0.01%~0.04%,而死亡率更低,仅约为0.002%,与其他普通药品的过敏率和死亡率相比并无区别,因此青霉素皮试本身价值不大。即使通过完整、规范的皮试方法,青霉素皮试的阳性预测值也仅为50%,阴性预测值为70%~97%。而在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患者中,仍有1%~3%患者可能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即皮试并不能带来更多益处。

因此,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注射之前一般是不推荐常规做皮试。而我国目前仅采用青霉素G进行皮试,其诊断价值更低。基于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指出,应当精准定位青霉素皮试的适应证,并从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做起,逐步取消常规青霉素皮试筛查。

5国内外关于青霉素更换批号或厂家重新皮试的研究

早期的青霉素制剂中含有蛋白质及青霉素聚合物等不纯物质,不同批号含有的杂质区别较大。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多主张青霉素换批号重做皮试。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青霉素更换批号重做皮试提出了质疑。
有研究者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不同批号换用时重做皮试(共有6种不同批号,600人次重新做皮试),一种为同种批号连续使用,结果发现同一批号连续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高于更换批号重做皮试的例数,证明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与更换批号无关。
另有研究者对6 000余名接受青霉素肌注或静脉注射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发现并未因更换批号没重做皮试而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
此外,国外研究者也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至2016年共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青霉素皮试阴性或者已经接受青霉素静脉治疗的患者发生青霉素过敏的风险非常低,再次使用不需要再次青霉素皮试。

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和省市卫生部门及药监部门的法规中也未有连续使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重新做皮试的明确规定,所以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可以不必因批号甚至厂家的更换而重做皮试。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己批准商品化的“青霉素皮试剂”(成分为青霉素钠)上市,且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该皮试制剂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青霉素类药物做皮试。该产品的使用减轻了护士的负担,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如果要求青霉素更换批号或厂家重做皮试,那么国家批准生产的“青霉素皮试剂”及我国使用青霉素G对所有青霉素类药物进行皮试将无法解释。

设想如下场景:患者在使用氨苄西林前,己用青霉素皮试液进行皮试,在使用过程中,氨苄西林更换了厂家或批号,如果需要再次皮试,皮试液仍使用原批号的青霉素,即同样的皮试液用在同样的患者身上,不仅没有必要,还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6结论

基于以上证据及分析,我们认为在连续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可以不必因更换批号或厂家而重新做皮试。但需注意,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用药期问应做好密切观察,并配备好过敏反应抢救的药品和设备,做好充分抢救准备。

引用: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青霉素类药物更换批号或厂家皮肤试验专家共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6):855-858.


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超敏反应
危重患者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延长输注:重温证据
重症患者G-菌感染,β-内酰胺类药物最佳治疗方案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感染急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有可能吗?
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重症感染(指南优化要点)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视频13: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视频12:碳青霉烯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单用呼吸喹诺酮?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年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
2张神表格: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的比较
大环内酯类药物长期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几个问题
视频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急诊成人及儿童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20)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有哪些?
名词小词典:抗菌药物、抗生素与抗菌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探讨
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的误区和探讨
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指征、类型、优劣和新型非传统联合
图形助记:常用11大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一文理清:18类抗菌药物特点及选用
神总结:各类抗菌药物特点及选用!
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表)
表格: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汇总!
抗菌药物的五大作用机制(6分钟视频)
汇总表:抗HIV药物与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收藏)
致病微生物的鉴别是全身性感染正确抗生素治疗的前提
抗生素:一切都取决于时机,不是吗?(综述译文)
优化抗生素应用:疗程和降阶梯治疗
常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越来越多证据支持缩短疗程
如何使用抗生素的再思考: 把影响抗生素决策的4时间点整合到临床实践中
咳黄脓痰就用抗生素?看看众指南如何说!
我们该用抗生素治疗咽痛吗?
脓毒症的初始抗生素治疗(综述译文)
脓毒症时降钙素原导向的抗菌药物停用时机
2020年最新专家共识: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难治性感染治疗:不只是抗菌药物
微生物思维看待抗感染的铁三角(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常用抗感染药物溶媒选择?配制后放置时间多久?(表格)
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学及特殊生理、病理下的应用
慢性骨髓炎抗生素应用疗程
临床常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评价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 汇总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这些知识我们该懂!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有何不同?
仅仅想到过敏会落坑:35岁女,发热5天,静滴头孢曲松后突发胸闷、气促?
如何正确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6种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扣分细则
青霉烯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与分级管理建议
碳青霉烯类之"四大培南"如何选?
重症患者的抗菌药物决策-最佳实践
抗菌药物对重症患者的不良影响与降阶梯治疗
危重患者抗生素治疗的关键细节
重症患者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加量与减量
低蛋白血症对危重症患者抗菌药物疗效的影响
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
少即是多:重症不是滥用抗生素的借口
重症患者准备接受侵入性操作,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吗?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不同部位感染的抗生素应用/选用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诊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
这个细菌导致的腹泻“禁用”抗菌药物!
影响凝血功能的抗菌药物都有哪些?
头孢哌酮为何可致凝血障碍?如何处理?
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如何应用抗菌药物?
肾功能变化对抗菌药物疗效的影响
终末期肝病合并细菌等感染,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哪些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如何调整?
抗菌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AKI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如何调整抗菌药物?
CRRT对脓毒症治疗中抗菌药物清除作用的影响
CRRT时常用抗生素的剂量调整(表)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常见问题及改进
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
临床上哪些抗菌药物有抗结核作用?
利奈唑胺抗结核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
关于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的困惑
盘点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看穿血脑屏障BBB,盘点透过BBB的抗菌药物
抗生素治疗相关性脑病?(病例)
抗生素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抗生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争议与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抗生素治疗( WSES 国际共识声明)
急性胰腺炎,用不用抗菌药物,怎么样?
抗菌药物的胆汁浓度(表格)
表格:抗菌药物在下呼吸道组织的分布
经气道局部应用的抗感染药物(专家共识)
共识:成人抗感染药物下呼吸道局部应用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如何经气道局部应用抗感染药物?
共识: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
基于抗菌药物PK-PD的感染治疗方案优化(视频)
图文+视频:应用PK/PD理论优化抗感染治疗
PK/PD对临床合理抗菌药物选择的指导意义(施毅教授)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治疗对常用抗感染药物药动学影响
脓毒症患者基于药效与药代动力学的抗感染治疗方案选择(上)
脓毒症患者基于药效与药代动力学的抗感染治疗方案选择(下)
学习笔记: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如何选用?
哺乳期乳腺炎如何使用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抗生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疗程
病例学习:何为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污染?指南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真正的勇士耐药菌,敢于直面各种强大的抗生素
耐药形式严峻,革兰阴性杆菌GNB感染抗生素疗程如何调整?
MRSA如何选用抗菌药物: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感染的抗感染治疗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抗感染治疗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抗感染治疗
常见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天然耐药(表格)
2020年抗菌药物“三网”监测数据汇报(视频)
限制抗菌药物使用对降低耐药率作用的争议:解读与思考
耐药背景下,抗菌药物如何个性治疗?(视频)
WHO声称:目前正在研发的抗菌药物不足以治疗“超级细菌”感染
重症患者耐药阳性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有方可寻
重症感染抗菌药物选择:广覆盖与个体化
药代动力学导向的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个体化与精准化治疗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与控制策略
肾功能减退时,万古霉素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
抗MRSA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以达托霉素)的不良反应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
病例学习:瘙痒+可触及的红疹,万古霉素之伤?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警惕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
这些止咳糖浆含乙醇!慎重与头孢类抗生素联用?
抗菌药物的的临床合理使用(上下集视频)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策略(华西第二医院陈力)
抗菌药物临床选择(好文+视频合集)
戏说抗生素(上下集,卓超博士)
BBC纪录片《抗生素真相》
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急诊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20)
创伤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
淋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南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争议
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专家共识
2020年指南: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
到底何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主要病原体是?
避坑:八大案例盘点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用药
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修订: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何为无氟喹诺酮、氟喹诺酮、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如何正确使用?
莫西沙星的心脏毒性
案例:输入左氧氟沙星后,左痒右痒全身痒
阿奇霉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指征:写给临床医生的简要综述
阿奇霉素的“用三停四”靠谱吗
这位HIV合并梅毒的患者,青霉素过敏,能用阿奇霉素吗?
又OUT了,肺炎支原体肺炎还首选阿奇霉素?
多黏菌素B诱发皮肤色素沉着的机制
多黏菌素雾化的若干问题
如何优化静脉注射多黏菌素的处方,以提高危重患者的寿命和疗效?(附原文)
同为多黏菌素,各有千秋,如何使用?
多黏菌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
多黏菌素类合理应用国际共识指南(2019)
假如抗菌药物会发朋友圈,它们都发什么呢?
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当茶碱遇到抗菌药物,该警惕什么?
细菌性疾病的目标治疗:主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CAP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方案再解析(再读指南)
学习笔记: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如何选择药物: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图文+视频:何为抗菌药物的DDD?如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同病异人,CT病灶典型,勿滥用抗菌药物!
病例分享:食道的镜下图犹如脆皮冰激凌,抗生素之祸?
病例:多种抗生素包围也无效的肺炎,lipoid pneumonia
发热的艾滋病男青年,持续探案+9次调整抗生素终究揪出罕见元凶?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从理论到实践
资源分享:抗菌药物,一知半解?33个高清视频合集!
视频14:脊椎脊髓炎的抗感染治疗
视频13: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视频12:碳青霉烯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视频11:抗菌药物的配伍
视频10: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之腹腔脓肿
视频9: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之细菌性脑膜炎
视频9+图文: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菌药物使用
视频8: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之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视频7: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使用之复杂性尿路感染
视频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视频5:喹诺酮类抗生素
视频4: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视频3:青霉素类抗生素
视频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视频1:如何评价、选择抗菌药物?

好记性不如点个赞!收藏起来以防忘记哦!
小师妹和俺建立了资料分享群,邀您互相交流,微信gabstudy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