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声音 | B站发布五四青年节短片:不被大风吹倒(视频+全文)

爱分享的 语言服务 2024-02-19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


继《后浪》(后浪 | 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和《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声音 |《我不想做这样的人》:B站献给明日青年的演讲)之后,B站又一个五四青年节短片视频刷屏了。视频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给全国青年朋友们写了一封特别来信:《不被大风吹倒》。



跟前两年以年轻人为主角不同,今年请来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一个妥妥的50后。


在镜头前,莫言缓缓为大家讲了两个故事,回答大家,当自己遇到人生艰难时刻时是怎么做的。


在分歧与撕裂日益增加的当下,莫言的发声显得格外有分量。


如果你也感到人生艰难,那不妨点开这个视频,看看莫言说的话。



不被大风吹倒
莫言


亲爱的年轻朋友,节日快乐。


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后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


幸好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


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而且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一个人,是我的爷爷。


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垫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


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


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


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的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总之我想,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发挥它的直达人心灵作用的时候。


2022年五四前夕

莫言



莫言分享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新华字典”。


莫言世代农民出身,小学五年级就因家贫辍学。当别的孩子在读书时,莫言只能在外割草放牛,早早地养活自己,小小年纪就体验到了世道的艰难。


很难想象,这样的孩童,几十年后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艰难时刻,是《新华字典》救了他。无书可读的莫言,靠着翻这本《新华字典》,学到了大部分日后写作需要的汉字,也靠着这本书,挽救了濒临熄灭的灵魂之火。



第二个故事,是大风的故事。


一次,莫言与爷爷外出割草。推车回程时,天象大变,狂风骤起。


风那么大,大到莫言必须抓住野草,才勉强不被吹走。


可爷爷却顽强的与大风对抗着,风扯烂了他的小褂,抛散了车上的草料,却未能让爷爷后退半步。他像雕塑一样站在那里,一直等到大风过去,才缓缓的直起了腰身。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B站要选择莫言,在五四青年节这天,给年轻人讲这两个故事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名气大?


真正的原因,也许是这个老头真的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莫言有很高的人气,关于他“可爱、耿直、说实话”的梗数不胜数。


比如在《面对面》节目中,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最希望一种状态是什么?”,莫言笑着说,“结束采访”。



在央视《朗读者》中,莫言聊起阅读的意义,又爆出名言,“我对阅读的渴望,不亚于对饺子的渴望”。



网友们给莫老的评价也很直接,“笑死我了”。


还有的朋友说,“莫老退休后可以直接去说脱口秀”。



深受青年喜爱的莫言,也喜爱着年轻人。


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介绍上,他就写着: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莫言年纪虽大,却一直离年轻人很近。


正因为如此,他也是最适合,为年轻人说故事的人。


这个时代,需要他这样的长辈,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指引。


莫言的生命中遭遇过大风,而年轻人现在所处的,正是狂风来临的时代。


美团的CEO王兴曾经说: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没曾想,这句话一语成谶。


2022年注定是会被世界历史记住的一年。


持续了几年的中美贸易战尚未结束,俄乌战端又起。我们曾经以为和平是世界不可阻碍的大趋势,但现在看来,分裂与动荡在世界舞台中也从未退场过,交流与共识正显得越发珍贵。


而在国内,疫情又反复不断的出现,奥密克戎反复打磨着我们的耐心。


我们曾经熟悉的世界,正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变化着。


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这样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之时,曾经笼罩在进步主义下的乐观,转向了沮丧和迷茫。尤其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这种感觉肯定是越发的强烈。


而越是这样,莫言的此次发声就越显得珍贵。


作为一个老前辈,莫言用他的两个人生经历,给了年轻人们以指引。这种感觉,不是中年男人的说教,而更像是一种启示,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发现答案。当我们遇到那些不可阻挡的艰难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莫言告诉我们,要像一个雕塑,紧绷着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抗争。


“风来的时候爷爷没有躲避“,但也没有倒退。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接受着狂风的考验。即便车上的辛苦割来的草料,被风带走也没有关系;即使自己的坚持,暂时还未见成效,也不要放弃。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大风是短暂的。风再大,终究会过去。


正如我们现在遇到的那些问题:战争、新冠疫情、贸易战,它们也终究会过去。


当大风过去,那些仍旧紧绷着屹立的,必将越发高大。


而支撑着莫言挺过那些人生中的大风时刻的,除了永不屈服的精神,还有那本新华字典。


对于莫言而言,这本小小的书,就是撬动他人生的支点。


当没有食物可吃,没有书可以读的时候,这本《新华字典》构建了他的精神王国。


莫言在日后,曾反复回忆当年看书的感觉:“那时候书少,借书特别困难。越是书少,借到一本书越是把它当做宝贝;越是难借,看得越快。我那时读书真的是全身心投入,效果特别好,有些内容至今都记得特别牢。倒是后来我到部队当上了图书管理员,面对身后几万册的图书,反而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读哪一本了。”



当我们觉得迷茫时,我们不妨也像莫言一样,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新华字典”。

前些年,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风口上猪都飞得起来”。每个人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大展身手,物质欲望战胜了精神需求。诚然,我们得到了许多,但也确实忘掉了许多。


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我们有多久,没有沉浸其中欣赏一部电影?


现在,疫情来了,很多人的生活慢了下来,有的人感到迷茫,有的人感到无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好好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今年五一期间,B站设立了纪录片开放周,向全国用户免费开放3443部纪录片。


5月1日,B站官方宣布,为了更好的服务全国劳动者和青年人,B站将把每年五月第一周(自五一劳动节起,至五四青年节后,为期七天)定为 bilibili 纪录片开放周

在此期间,全国人民将可以免费观看bilibili纪录片片库中的数千部优质纪录片作品。覆盖了社会、人文、历史、科技、美食、动物等众多领域如《中国通史》、《小城夜食记》、《人间世》、《宇宙大爆炸》、《宠物医院》等等,应有尽有!


纪录片开放周有两个观看模式,如果你有自己想看的类型,则选择“自选模式”选定“风格”“出品方”系统则会自动挑选出适合你的片单!



如果没有观看喜好的话,也可以选择“推荐模式”系统则会给你推荐精选片单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


我们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多充实自己,翻一翻这送到眼前的“新华词典”,从中寻找前进的能量。


当大风来临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牢牢站住的根系,是我们傲立在风中的力量来源。


正如莫言所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本文来源:综合自观察者网、极目新闻、哔哩哔哩



声音


声音 |《我不想做这样的人》:B站献给明日青年的演讲(附演讲全文)

后浪 | 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附演讲全文)

声音 | 为什么中国人要讲方言?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声音 | 做学问要会“搭架子”:王力先生对建构中国语言学系统的不懈追求声音 | 乔姆斯基最新访谈:Does Language Shape Our Perception声音 | 中国语言学的体系建设和时代使命访谈 | 中国语用学拓荒人何自然:期待海外学者目光投向内地
访谈 | 中国语用学的拓荒者和坚守者——何自然教授访谈录
访谈 | 语言学的责任与情怀:著名学者李宇明教授访谈录声音 | 陆俭明:当代中文走向世界必须做好这四件事声音 | 陆俭明: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声音 | 陆俭明: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声音 | 陆俭明: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声音 | 陆俭明: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是兴趣声音 | 李宇明:中文怎样才能成为世界通用第二语言声音 | 胡壮麟:我所经历的新中国外语教育 & 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再出发声音 | 王宁先生:中国语言文字学面临的抉择访谈 | 华文教育需要顶层设计——郭熙教授访谈录声音 | 屈哨兵、徐杰、邓思颖、林华勇:语言学与新文科建设四人谈
声音 | 庄初升:当前我国的语言生态与中国语言学的使命声音 | 汪磊:走进现实的网络语言
声音 | 李朝:对英语专业办学和大学英语教师转型之管见两会声音 | 王灿龙、张博委员:建议将语言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及独立学科门类声音 | 众学者谈:语言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声音 | 外语界部分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主课地位”声音 | 北大教授:为什么中国没有文科院士?声音 | 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得如此清晰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5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

聆听更多学者声音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声音 | B站发布五四青年节短片:不被大风吹倒(视频+全文)

爱分享的 语言服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