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垚:《植物世民:看见小城和日常的又一种可能》|小城X计划4.0 讲者回顾Vol.4

小城X计划 五月May
2024-09-07





青年节前夕,「小城X计划」4.0青年分享大会邀请了9组讲者来到临海,分享远方的声响,共同见证更多生长的力量。分享稿将持续放送,目前是第四期。




🎤 讲者介绍 🎤



- 江垚 -

「植南门市部」植物文化内容研究

与在地创意行动团队联合发起人 


「植南门市部」成立于2021年,以植物文化研究与在地创意行动为主要纲领的小团队。他们借由跨尺度和多媒介手段的知识体验,以植物的视角重构当代城市日常生活,重塑商业、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在分享中,江垚用对植物的关怀,切入到对植物与人、人文、城市发展的探讨。




01

植物「shi」民



讲到植物「shi」民,大家脑子里一开始可能会想到“市民”两个字,城市里的市民,而这个也是我们想跟大家去聊关于植物或者植物市民的一个概念。



第一层出发点,我们不只是把植物当成我们城市里的一个装饰品,或者是一个利用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甚至是一些非生物,ta跟我们一样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城市环境里面,都是城市的居住者和使用者,甚至人类来临之前,植物早就在这生存,只是人类来了城市出现发展了,有些植物走了,有些植物也会回来。


当我们在说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说他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长头发还是短头发。当我们在讲植物市民,我们能够描述出来它大概是长什么样子的吗?大部分时候植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模糊的印象,美国学者将其解释为植物盲症,因为植物相对于人或者相对于动物来说,ta不会主观的运动,也不会发出一个人类能够明确听得到的声音,所以我们对于植物的认知更像一个背景,很多时候我们不太会注意到ta们。


所以我们会想用植物市民,希望跟大家去沟通的是能够看到我们身边的植物,就得先注意到ta们在我们身边,而不是认知层面理所当然,却在真正去聊ta们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又不大能讲出来ta们在城市里的状态。



第二层面的意思是植物ta不只存在在城市里面。这是夜间观测整个地球的一个状态。暗的地方大部分是山林郊外和海洋,那些我们会说是城市的另外一面,自然,比城市里的植物市民更多的植物伙伴的一个存在地。



我们想讲植物「Shi」民这个概念远大于城市里的市民这件事情,希望大家不光能看到在我们身边的植物伙伴,同时也能去关心跟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平日不会非常频繁的触及到的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伙伴,而这个「世」同时在人文研究领域里面,我们还会提到一个概念叫人类世,指的是人类的活动对地球和生态环境造成一个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样的一个现状以及现状背后的反思,也会是我们想用植物「世」民这个说法跟大家沟通的,我们是通过看到,而不只是看到,去对身边的植物伙伴产生关心。通过这样的一种从观照到关照的方式,来探索理解身边植物的另一种可能性。




02

植物行走 plant walk




我们5.2在临海做了一场植物行走的工作坊。这个活动最初的缘起是当时在上海武康大楼的一个叫Urbancross Gallery的展厅,关注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同时他们平日会做citywalk,我们就在聊除了看建筑之外,能不能看看植物或者说城市里的植物,因为植物可能出现的密度和频次是会比我们去看一栋历史建筑或者说代表性建筑出现的频率更高,我们想通过植物行走这样的一个形式去跟大家沟通,我们去看ta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再跟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第一次我们就在武康大楼附近的环形区域,以散步的频率大概步行了一个小时,步行过程中我们会去聊我们跟植物以及植物跟这个城市产生了一些联系。第一件事情非常有意思,虽然这条路比较短,但这里面的景观类型会比较丰富,我们能看到最左上角的它是一个街口的绿地,主要面向大部分游客,所以会被修剪的相对整齐。



在这样的景观设计里面,植物大多是比较规整的一个状态,如果我们稍微往周边的社区走走,我们就能看到中间相对街角的那些小花坛,会更像植物本身生长状态的一个景观环境的存在,我们再走到巷弄里面,会发现一些被废弃或者说暂时还没有人使用的小庭院,在那个里面我们甚至会说植物把这个空间给“吃”掉了。


切身看到这些不同的景观类型以及植物在其中的生长状态,我们也能更好的去交流植物所代表的自然跟城市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一个联系。我们在聊植物和城市,同时也在聊自然和文化这两者之间ta到底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还是说二者是有共栖的可能性。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会去看行道树。行道树相对来说会是我们在城市景观里面更容易注意到的一个植物类型。首先ta是乔木,会比较好注意,而且结合当时的语境,在武康这样的街区,像法国梧桐,大家说ta是一个外来的植物种,但它在经过100多年作为行道树的一个历史过程中,ta跟这个区域产生了一个联系,甚至徐汇区有些时候也会被叫成梧桐区这样的概念。当我们去理解植物文化或者透过植物去看到人文和历史的痕迹的时候,行道树会是一个反直观的载体。那么我们会想说的是行道树作为一个自然的树,ta进到城市空间里面之后会被城市化,但同时城市也会因为植物的进入被自然化,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两者的平衡并不是固定的,ta是一个动态的关系。


我们之后又做了好几次的植物行走,也去到过不同的街区,比如在上海的杨浦区。相对一个旅游区,它会没有那么多的对外的一个呈现窗口,更倾向于市民生活,更日常一点。这张图是我们在22年11月份的时候做的一次行走,我们会看到树池里面出现最多的是废弃的口罩,这会跟那个时期的日常生活有个非常密切的关系。



后来也在宁波等不同的地方做城市行走,去延伸和拓展这样的一个视角,讲植物本身的历史或者城市的发展。我们也会去和大家沟通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工具小趣闻,像图片中这个工具,在19世纪英国种植行道树的时候,他们会使用的一个修剪树木的工具,Dendroscope,译成中文叫做树姿透视镜。这个的运用原理是拿着一个你想要的修剪形状,就拿着那个东西站在跟树等高的距离,平视去看,你再指挥另外一个人去修剪枝干,这是一开始把行道树当成装饰树所使用的时候的一种修剪方式。



在行走的途中,除了跟大家进行高密度信息输出,我们尝试创造更加富有体验性的身体肢体上的运动。3月份在宁波假杂志的开春书会上,我们试验了一次时间相对较长的植物行动,当时我们去的是中山公园和中山广场。中山公园是宁波一个非常老的传统的公园,然后我们在做案头的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的公园平面图,都长成图片中的样子,大家会认为绿色的部分就是植物,但是具体是什么植物或者植物跟公园有什么关系,是无法从平面图上得知的。所以我们在工作坊做了一个小尝试,邀请参与者从植物的角度,绘制一个从植物视角上看到的场地平面图。



这是一位参与者画的公园中一个篮球场,篮球场的周围刚好长了一棵枇杷树,但只有那一棵枇杷树,所以她会想说这棵枇杷树是不是之前哪个小朋友可能吃完果子之后,随手将果子扔在地上,抽出了这样的一棵植物。我们会发现可能通过植物的角度再去看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个健身环境、日常空间的时候,它会有另外一种叙事的可能性,而这种叙事的可能性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注意到我们身边的植物,去跟他们发生一个更深的连接关系。



3月底的时候,Freitag在上海的首家直营店的开幕仪式,我们结合他们的植物领养活动,共同发起了一个全流程的植物行走工作坊体验,希望大家不只是在途中看到社区里植物的生活状态,还可以去给自己领养到的植物,在社区里面找一个安家之所,然后邀请大家在档案上面绘制想象中植物的安家之所长成一个什么样子。我们会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对植物的感知还是很丰富的,有很多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有很多很启发性的方式在这个里面。



在临海的这一次,我们不止在地上走,我们往上往后飞起来跳出来,去到天台,在天台上看这些植物的存在状态,你不在下面抬头看树冠或者说平视ta,你像鸟一样飞在空中去看ta们长成什么样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另外一种认识植物以及认识植物与这座城市关联的可能性。




在工作坊活动的积累中,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看植物的可能性和方式的时候,大家会有更多的东西反馈给我们,包括我们也一直在想一件事情,大家来参加这个工作坊,是从其他地方到我们设定的那条路线上面,你在走你可能也不是很熟悉的一条路径,我们更希望是在这个之后,每个人回到自己生活的日常环境里,家门口或者窗口的那棵树,或者是平时上下班路上会经过的灌木植物,你可以看到ta们开花落叶结果等一年四季的不同状态,这一点会是我们很希望参与工作坊的伙伴能够带入日常生活的对植物的关心,但遗憾的是,工作坊这样的一个时间的跨度是很直观感受的。



03

植物人文共学写作工作坊




在去年的12月我们在线上做了一次植物人文共学的写作工作坊,我们把它称为植物健身,因为「植南」的三位伙伴在写作工作坊种就像健身教练一样,每天会督促大家把看到的植物的日常生活状态给记录下来,我们会花前六周的时间跟大家去分享人文植物和写作相关的内容,同时邀请参与的伙伴分享在这段时间里面周边的植物故事,在最后三周的时间,希望每个人进行一个非虚构的写作,去分享自己的故事。最近也一直在整理大家的稿子,把工作坊的成果做一个纸质的呈现。



04

击鼓传花」泛植物生活访谈志



写作工作坊结束后,我们意识到每个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跟植物有所交集,形成个人的植物生活故事,所以这边一结束,3月份的时候,在植南门市部的同名公众号上,我们开始做一个叫击鼓传花的植物生活访谈接力,它是一个每周五更新的植物栏目,我们会邀请身边的伙伴来分享他身边的植物故事,然后再由他去邀请下一个人,那个人可能我们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我们会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途径触及到更广更深的连接。我们植南门市部扮演的一个角色,更像是在收集整理和再把它往外去呈现,大家跟植物跟植物世民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一起来分享,共同建立大家对日常植物的关心和认知。



05

本地植物邮局




这个项目在4月22号世界地球日的时候,在上海BottleDream的空间里面做了一个小的pop up的展陈,通过一个月的时间,邀请来到这里的伙伴投递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植物对象,一个植物故事,甚至是一个植物地点。我们上周去开这个箱子的时候,大概收到了10多份大家的留言稿,同时,我们还正在做一个本地植物小报,以月刊的形式进行发表,把它投递给个人,或者投递到一些我们所设立的邮局站点。我们去跟大家分享我们收集到的这些植物故事以及跟植物相关的一些内容研究,这些内容研究也是基于植南门市部一直以来所关注或者感兴趣的一些植物议题,以纸质的形式跟大家见面。



这个月刊每期会围绕一个植物对象,展开植物故事的叙述。它不止是大家分享那部分,同时它还包含一定的案头,或者通过植物了解在地文化上的一些故事。


关于月刊中的植物故事,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杜鹃花。台州朋友可能会比较熟悉它的方言叫柴爿花,讲到这个我们会想讲柴这个词,大家之前可能会听过台州有个特产叫“柴”,小孩平时不听话,家长就会问,要不要“吃柴”,意思是要打你屁股,然后“柴”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所谓台州特产的一个食物。


我们会同时想一件事情,柴爿花跟“柴”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关联,我们就去做了一个小小的案头,为什么杜鹃花在台州的方言里面会把它叫柴爿花,其实是因为柴爿的另外一个普通话也就是柴火,然后杜鹃花在花谢之后,ta的枝条是非常好的柴火,所以我们会把ta叫柴爿花。再聊到“吃柴”这个说法,以前大人们在生炉灶的时候,小孩子不听话,他就会随手抄起灶台边的一根柴火,然后问你要不要吃柴,所以我发现说柴爿花这个植物,它其实也跟我们记忆里面的一些日常的生活片段,或者在当地居民口耳相传的东西产生一个关联。



除了植物故事外,月刊也会围绕一些特定对象或话题展开的讨论,比如在临海,我们聊到巾山,在看历史时代照片的时候,它从之前相对比较光秃秃的一个形态,变成相对更茂密的一个形态,我们也会思考他的形态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如果是一个植树造山造景的过程,它种的哪些植物?那些植物从哪里拉过来?为什么选那些植物?这里面的故事到底会有多少层的不同的含义在里面。看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比较低的塔的位置,有一棵比较大的树,再看到左边那张图的时候,那棵树不见了。我们会想树去哪了,ta的故事在哪里?


当然挖掘它的难度会非常大,但我们还是会希望说当我们从植物的角度去看这些照片,它是一个引子,它提供了一个索引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顺着植物这个维度,去思考城市的空间变化历程,历史发展,以及城市生活。



我们也不知道后续会怎么样,但是我们相信这条路可以继续往下走,植物世民则是帮助我们把这个坑挖成隧道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我们去看到身边的植物,不止是看到ta,在看到ta的同时也关心ta,从而帮助我们跟日常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连接关系。



· 延伸阅读:

本地植物邮局 | 像块茎一样生活

植物世民档案计划 | 本地植物邮局

门市部友邻 | 从莲花山到簕杜鹃谷

春天就是数着日子赏花

像一棵树一样生活 | 植南书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五月Ma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