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箍桶巷老人讲那老门东的事情……

小秦 秦淮发布 2022-07-04


箍桶巷有一尊箍桶老人的雕像

那塑造的就是我当年的模样


箍桶巷


别嫌我名字土,别嫌我名字俗,我呀,北连闻名海内外的夫子庙,南接世界知名的明城墙,我就是老门东的一条古巷。


箍桶巷箍桶匠人雕像


听祖辈说,到2019年我的巷龄大约有650岁了。传说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住在这块儿,他让一帮木匠来此箍桶,再用木桶装上我身旁白酒坊生产的酒料,销往各地。所以我“箍桶巷”的乳名由此而来,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周处读书台大门


其实,我周边的老门东一带很有年头,也更有来头。三国时吴国重臣张昭在此筑“娄湖”;西晋周处除了“三害”,在“娄湖”边上发愤学习,至今还有纪念他的读书台;读书台边上有座石观音寺,南朝梁武帝就出生在这块儿;石观音寺边上,清初文化巨匠李渔建了座芥子园;而芥子园边上,坐落着清末被称为“蒋半城”的蒋百万故居。可惜到了近现代,这些文化遗存有的早已废圮,有的已经惨不忍睹了。

李渔芥子园

蒋百万故居高大的马头墙 

石观音寺一隅

记得1949年的春天特别明媚

那年南京解放了

老门东许许多多的街巷坊间

忽地焕发了青春


随后的年月,众多穿堂式的民居热闹起来,住满了外来的人家。那时候,虽说七十二家房客居住拥挤,但邻里和睦,夜不闭户,用句老话说,叫做“邻居好,赛金宝”。可是那时居住条件真是差得一塌糊涂,上千户人家才合用一个公厕。每天大清早,家家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倒马桶、刷马桶、晒马桶。

曾经的老门东人家晾晒的马桶

老南京曾有“十大怪”的说法,其中就有“马桶迎街晒”一说。说的是刷了马桶还要晒干,户户门前排成一长溜,像是放在地上的红灯笼,竟成了一道民俗风景线。


规划设计前的老门东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为解决城区市民就业问题,市区组织生产自救,老门东也建起了织布厂、塑料厂、木器厂、阳伞厂、豆制品厂,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居民区和厂区混杂,给本来人口就稠密的地方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难题,也让我箍桶巷这条古巷残破不堪,两旁老式房屋逐渐失修,变得古不古新不新的,那个年代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带小工厂逐渐外迁,街巷面貌才有所改善。


老门东俯瞰


要说我身边变化最快的,还是近十几年的事情。2010年前,老门东揭开了保护更新的序幕,并且着手规划设计历史文化街区。这后来让我想不到的是,这块儿还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现在的我

每天看见老老少少、远远近近的游客

来此游览,别说多开心了!


无边春色关不住


令我高兴的是,新的世纪恢复了我传统文化身份,古色古香的样子,就像回到了从前似的。


你瞧,石板路旁处处是青砖、黛瓦、马头墙、天井和花格窗,就像给我换上了带有乡土风的衣裳;到了春天,矮墙上爬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蔷薇花、木香花和紫藤花,又像是给我身上戴了配饰。


时尚门东秀


自从五六年前老门东开街以来,我不仅成了老南京人怀旧的好地方,也成了年轻人逛街的好去处。

尤其是一年四季,我这块儿成了南京拍摄婚纱照的最佳取景地


每天都有一对对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来我身旁摆拍:他们眼里和嘴角的甜蜜笑意流淌进了镜头,他们相拥和轻吻的柔美情态定格了永恒。



老门东牌坊


这让我经历数百年沧桑的老街,也沾染着时代喜气,洋溢着幸福气息。我每天都听到许多人赞美我呢。有人说:“呀,这里才是原汁原味的老南京啊,真有味道!”也有人说:“这里才是传统和时尚兼具的老街区哇!”

还令我高兴的是

今天的我变得更有人文书卷气了


路过箍桶巷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爱到文化氛围浓的地方转一转。


南京越剧博物馆

比如年岁大些的,一般爱到修缮一新的蒋百万故居、越剧博物馆、老字号博物馆、芥子园这些地方,来感受历史文化。


↓↓↓ 骏慧书屋暗香浮动


德云社 ↑↑↑


年纪轻些的,大多爱到金陵美术馆、骏慧书屋、德云社和影城这些场所,来体验文娱趣味。


积善亭边春潮涌


还有牌坊、水榭、亭阁、门楣等处的匾额和楹联,成天引得游客端着手机,纷纷留影;那些“踢毽子”“放鞭炮”“刷陀螺”雕塑的孩子头顶和面颊,被游客抚摸得光亮亮的。


女孩踢毽子雕塑

孩童放鞭炮雕塑

男孩刷陀螺雕塑


在青铜雕塑里,有一尊刻上了老城南童谣,孩子们看了,都会朗诵几句:“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音lu)丈高。骑大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绕一绕,问你吃橘子吃香蕉?”熟悉的句子,往往会把人带到爷爷辈的童年时光……

更令我高兴地是

老秦淮的慢生活又回到了我身边


你瞧,酒馆、菜馆、茶馆、咖啡吧鳞次栉比,人们走累了,进去歇歇,一啜一饮,一觞一咏,好不闲适!


金陵戏坊


假如在金陵戏坊用餐,可以观赏到京昆越扬戏曲表演;假如在问柳菜馆小聚,还能欣赏到南京白局等传统曲艺,好不自在!


问柳菜馆

三条营积善里


我身边还有三条营、张家衙、上江考棚不少巷子,这些小巷好似老门东的枝枝蔓蔓,上面结满了老字号果实,比如冠生园、桃源村、韩复兴、六风居、蒋有记等不少店家;横来竖去的枝蔓上,还结了许多特色小吃的鲜果,比如小郑烧饼、豆腐王朝、鸡鸣汤包、蓝老大糖粥藕等店家。


韩复兴

桃源村

这成群的网红小吃店,常常是座无虚席,有的食客找不到座位,索性端着碗站着吃,哪里还管吃相好不好看!


每天排长队的小郑烧饼


在这些店家之间游走的,大多是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逛吃逛吃”让他们演绎成一种休闲模式,老门东自然也成了吃货们的乐园。


隐南客栈 →← 花迹酒店


除了吃喝玩乐,在我箍桶巷左右的长街短巷里,自古还是隐逸的佳处。而今的隐南客栈、花迹客栈和芥子园酒店,就隐藏在“结庐市隐轩”附近,给人享受着尘市熙攘里难得的宁静,真是门东一宵值千金啊!

箍桶巷有一尊箍桶老人的雕像

那塑造的就是我


不要说我只是尊金属雕塑,其实在青铜铸造的躯体里,我也有温度和情感。


结庐市隐轩


有时天刚蒙蒙亮,小麻雀就飞到我头上、肩膀上木桶上蹦来蹦去,叽叽喳喳,七嘴八舌,争相把它们快乐的心情告诉我;夜幕降临后,我会悄悄放下手里的活,看看城墙3D秀,听听路人爽朗的笑声,以及月色下情侣们的细语……我呀,就是箍桶巷和老门东沧桑变迁的见证人。

如今啊~游人走在老门东

个个脸上写着轻松和惬意

这不正是新时代里老秦淮

再现出来的品质生活的滋味么?



本文作者

高安宁,原秦淮区文化局局长、南京音乐文学学会主席,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秦淮区社科联副主席、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南京秦淮老城南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有限公司文化顾问。

摄影:龚文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