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和团队为新华社海外吸粉数千万,因休假时报道悉尼突发劫案被熟知 | 非常女记者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资生堂·电讯访谈间



骆珺:哪里需要,记者就在哪里!




本期嘉宾:骆珺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编辑,英文评论员

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团队成员

前驻伦敦分社时政记者

东方卫视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节目嘉宾

曾因记者手记《新华社女记者悉尼休假遇突发劫案》被熟知


本期主持:薛园

                     

主持人:很多人熟知你都是从那篇记者手记开始的。似乎你刚开始还犹豫了一下,后来仍然是义无反顾地逆着人流走到现场的警戒线前,当时心里害怕吗?

骆珺:当时是我和摄影部的同事在驻外回来一年之后,她邀请我一起休假,两个女孩子结伴去澳大利亚旅游。在接近市中心的商场闲逛时,突然听说这么一个事情。第一反应是——我们自由行花的钱会不会打水漂了,然后才开始考虑安危的问题。



当时店员都非常紧张,我们相当于是被赶出店外的。然后才看到街上的人流已经开始往市中心的反方向撤,才感觉到其实是有一种危机的气氛。于是才反应过来,这是澳大利亚本土近十年来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虽然说是疑似(恐怖袭击),但是警方接到的信息说,在市中心的多个景点都被安置了爆炸装置,所以情况非常危急。与以往驻外记者碰到的恐袭情况不同,以往一般都是哪里发生了爆炸之后,记者才赶去现场。


而这次是一个进行中的疑似恐怖袭击事件,所以当时其实有点害怕。我们两个人第一反应也是先考虑了一下,又和国内编辑部联系,编辑部说前方消息混乱,外电的报道也很混乱,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去现场的话是最好的,因为需要现场的一手情况。


悉尼劫案现场荷枪实弹的当地警察


主持人:在异国他乡还能够这么沉着冷静的对这样一起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跟你平时的工作经验及驻外经历是不是有关系?


骆珺:新华社国际部的记者,大部分都要有驻外经历。加上我刚刚从英国驻外两年回来,随时可以调整到驻外记者在一线采访的状态,所以说还比较自然。


骆珺采访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


主持人: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


骆珺: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2015年,跟随习主席出访英国时碰到的一件事。因为和之前的驻外经历还是有一定的对比,所以觉得很有意思,很值得说。


当时我们一队中国记者在伦敦街上走,有一位穿着非常体面的英国绅士拦住了我们,特别礼貌地问:“我想问一下你们是不是从中国来的?”我们说:“是,我们是中国的记者。”


他又问:“你们是来报道习主席访问英国的吗?”我回答:“是。”他说:“太好了,我就想跟你们说一下,我们非常欢迎习主席来访问,希望他对英国的访问圆满成功。”


当时我们觉得非常惊讶,因为其实英国人还挺保守挺拘谨的,这种主动在街上拦人的事情是很少做的。

          


主持人:你现在是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团队的一员,这个团队主要做些什么?


骆珺:我们之所以想到要在海外社交媒体开通新华社的账号,是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新兴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大。作为媒体,我们的读者在哪里,我们就要到哪里去。这就像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样。所以我们也是追随着自己的读者,尤其是我们的海外读者。


可能很多普通的观众不知道,新华社不只是把中国和世界的新闻对中国的老百姓报道,而是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用户和读者群体,有自己的客户。



现在像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活跃用户可能是以10亿级来计算的。而且加上之前新华社对中国的报道,很多时候在被外国媒体转引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扭曲和删节的。尤其从现在全世界的情况也能看出来,国外的老百姓对于中国的了解其实还不是非常客观、完整、透彻的。


我们想要向国外的读者呈现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所以才会去努力去直达海外读者受众。



主持人:海媒平台现在有什么成效吗?


骆珺:成效首先最直观的来说就是粉丝量。我们从一开始的几十万、几百万,到现在上千万、好几千万的粉丝量。现在新华社,包括其他央媒的粉丝量,在全世界的主流媒体中可以说是排在第一梯队、金字塔尖。


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粉丝总量已突破1.5亿


如果不看整体数量级的话,从具体的粉丝留言,还有粉丝粘度来看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正面的留言,比如对于我们报道的认可和肯定,对于中国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肯定,还有(受众)他们自己的一些启发和思考,都有很多。


我们在平时的新媒体报道中,也有把这些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以后也会更多地做这方面工作。


主持人: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你从小的梦想吗?


骆珺:很不好意思告诉你,并不是。其实小的时候我比较想当画家,后来又想像所有的小姑娘一样想开一家咖啡店。现在的梦想是,要是能够成为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就太棒了,能在台子上飞起来转三圈的那种。


做记者这行应该说是很有满足感的一项工作,也是让我非常自豪的一项工作。但是更多的,是让我有敬畏感的工作。因为做新闻,我们所呈现的信息对人的思想是会有影响的,所以这是一份非常大的责任。今后我也会带着这份敬畏走下去。


     


资生堂“美力福利”时间

                122岁“高龄”的红色蜜露


1897年,身为资生堂化妆品事业起点的红色蜜露开始在日本销售。这是一款基于西方药剂学配方研制而成的化妆水,旨在使使用者葆有透明感的细嫩美肤。此后多年,红色蜜露不仅在品质上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改良,产品容器的设计也历经多次改版,长期作为畅销商品为人们所喜爱。


问题:作为资生堂的拳头产品之一,红色蜜露的历史有多少年。


评论区回复答案,并说出你对本期节目的感受,点赞数最多的5人将获得由资生堂提供的礼品一份。



 



 荐读   新华社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新闻!

 荐读   南京也有一位“张富清”,深藏功与名
 荐读   最暖心短片看哭无数人,总有人来爱你!

 评论   家长:说好不给孩子报班,我为何又反悔
 评论  一通电话挪用800万,融资平台岂能沦为提款机
 评论   院士被实名举报论文造假,三个问题待回答

 人物   奇迹×4!袁隆平又出魔性关键词,火爆全网

 人物   153年来首次!这项英国大奖颁给中国科学家
 人物   一位藏族摄影师用镜头守护高原精灵

 深度   幸福晚年的筹码押在哪儿? 

 深度   18年拒缴电费之地,如何补齐“治理欠账”

 深度   重庆渝北石灰岩矿坑群嬗变网红打卡地启示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薛园 刘小草 | 校对:赵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