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春节媒体不流行写返乡见闻了吗?

2017-02-06 二维酱 媒记

春节假期结束,天南海北返乡过年的伙伴们回到了北上广,艰难地褪去一身的懒散气息,重新回到拥挤的地铁、繁华的城市。

 

在城市待久了,乡野的模样逐渐变得陌生,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则是许多城里人了解广大县城乡村现状的渠道。除了切身感受,还有从其他人的文字里窥探村镇的风气面貌,也就是所谓的返乡见闻、回乡手记。

 

记者和自媒体人是返乡见闻的创作主力,有的人是带着选题回家,有的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总之近几年每次春节期间,总有几篇返乡见闻在社交网络上刷屏。从博士眼里充满无力感的故乡变迁,到杂志记者笔下“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城乡的巨大差异戳中了大众的神经,也引起一轮轮的争议。


 

后来被证实是杜撰的“东北村庄”一文,是返乡见闻在互联网传播的一次高潮,但它的反转,也揭示出这类文体的弊端,夸张、偏见和猎奇的描写与呈现真实乡村的初衷相去甚远。今年春节,我们仍能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关于返乡的记录,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审丑式”的爆款文章,更多是相对平和的观察与反思。

 

刚开工的媒记君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年媒体上有代表性的返乡见闻,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过程?

 

返乡见闻原本是媒体的常规操作

返乡见闻并不是一种新兴的形式,而是媒体的常规动作,很多报纸、网站都会在春节后开设记者的返乡见闻专栏。随着春运大军在全国范围的迁徙,返乡体验容易引起多数人的共鸣。

 

2013年春节,媒体人张立伟在FT中文网发表了一篇春节观感,名为《十字路口的中国》,点出了春节回乡见闻的意义:“如果将全国各地的回乡见闻汇聚起来,可以形成对中国现状整体上的感性认识。”但他也意识到,这种短时间的观察和交流可能流于表面或片面。

 

文中他得出了这样一些判断:三四线城市(除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发达城市之外的所有地区级市和县城)的房产购买热潮已渐熄灭;汽车消费迎来了高潮,“面子因素”推动;健康、文化娱乐、旅游、教育等也将成为消费的新增长点;广泛的污染存在于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大部分人的回乡见闻中,普遍惊骇的是癌症患者急剧增加;炫耀、攀比风气盛行,权力和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可以发现文中的很多描述仍然适用于今日,乡村存在的许多问题其实一直都摆在那里,而且很多都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只是每逢过年返乡的时刻,大家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切,这类文章才突然井喷似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

 

知名媒体人杨耕身曾评论道:以“返乡日记”为代表的农村叙事,只是在那些硬性的新闻暂时消隐之后,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以及在城市就业者回归乡村,出现的一种现代都市文化与农村固有文化或习俗碰撞之后产生的不适感,因而产生了感慨与记录。

 

同样是用返乡见闻反映城乡问题,在2014年新华社记者的《乡愁欲寄何处寄》中,记录下的问题有:城里人回到家乡听不懂方言;新楼和娱乐场所拔地而起,但污染问题也随之严重;城镇化“夹心层”面临的子女教育和医疗养老问题。

 

2016年新华网思客推出返乡见闻专题,用20余篇返乡见闻来讲述农村的变化。

 


伴随新媒体兴起而成为爆款的返乡见闻

新媒体的兴起让返乡见闻的阵地发生改变,微博、微信的爆炸式传播一夜之间就能缔造爆文,返乡见闻也就成了春节间媒体和公号们竞相争夺的热门选题。

 

2015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博士生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和媒体人的《故乡病在哪里:一个新闻民工的返乡手记》在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得到大量转发。

 

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在“我们的城市”论坛上分享了春节回乡的观察和感受,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渐渐疏远;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

 

这种“无力感”正契合了法国哲学家彭塔力斯提出的“社会乡愁”,在社会的剧烈转型中,人们对身处的现实产生一种陌生感。这篇两年前的返乡笔记激起了广泛的情感共鸣,甚至在今年春节又被很多公号转载流传,多篇获得了10w+的阅读量。

 

来源:新榜

 

另一篇媒体人的返乡手记则通过自己的见闻,呈现了乡村盛行的拜金媚势的价值观,“你有多少钱,你开什么车,比你读了多少书,你在干什么,你为社会做多少贡献更加重要。这种价值观赤裸裸,坦荡荡。不过这倒不是什么故乡沦陷的结果,事实上农村几百年来一直如此,眼下的城市市民阶层也不例外。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正视。”

 

返乡见闻到这个阶段,关注的焦点逐渐由城镇化产生的生存条件问题,转向了更加主观和深沉的人际传播、情感、归属感,以及价值观等精神方面。虽然无奈、消极的情绪开始蔓延,但作者记录的态度还是较为诚恳的。直到2016年出现了一桩反转的闹剧,让返乡见闻这一文体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低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这篇由“财经”公号发布的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由于描绘出一幅触目惊心的乡村凋敝图景,不少媒体和公号在转载时将“约炮”等词放进标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而经过调查,最终证明这篇稿件是作者虚构的,作者根本未曾返乡,便“脑补”出了一篇返乡笔记,还发布在所属的媒体上,冠以记者之名。这一杜撰行为受到有关部门的严厉批评,而返乡见闻也成为众矢之的。

 

这些年,返乡见闻为中国乡村现状观察提供了大量田野研究的案例,但是另一方面,“见闻体”这种主观记录无法受到新闻职业准则的约束,加上移动端时代标题党、猎奇心理的盛行,让返乡见闻变得不再单纯。从今年关于返乡的文字记录来看,新媒体从业者们对返乡见闻的态度变得更为谨慎。


从爆文盛行到趋于平和,

返乡见闻回归初衷了?

今年春节的朋友圈还未出现像前两年那样刷屏的爆文,媒记君看到的一些关于返乡的记录,相对来说比较平和、克制。

 

比如前央视记者,现新闻学院博士就读的刘楠,发表了一篇关于乡村的长文记录《告别悲情叙事,中国村庄正经历觉醒与重构》。长期走访乡村的她看到的是一种向上的缝合力量,思考的是基层组织如何实现功能补位。

 

 

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向小田”发起了回乡见闻征集活动,“记者论坛”梳理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关于乡村现状的描述:

 

1.年轻人早婚,离婚率很高,农村彩礼很高,90后女生很抢手。

2.家家户户买了车,也经常堵车。

3.农村凋零,城镇好的工作要么是体制内,要么是依附于体制。

4.环境脏乱差。

5.三四五线城市房价几年没涨。

6.发达地区的农村很美好!

 

“三声”的记者关注了在乡镇居民中盛行的快手,以自己的见闻和采访描述了快手得以生存壮大的土壤,它背后的农村文化和底层梦想,可以算是对之前那篇《残酷底层物语》的一种积极层面上的补充。这篇文章在“三声”的微信公号上获得了10w+阅读量。


厦大教授发声批判之前走红网络的博士返乡笔记,直言道,“春节期间,能不能暂且搁下乡村教化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庸俗一回苟且一回?露出自己人性中最接地气的,也许是最不堪的一面?


另外,一些知名的自媒体人也以不同形式参与到鸡年春节的返乡见闻中,比如阑夕以一篇《逃回北上广》描述了城里年轻人回乡后微妙的心理落差。而识破历年返乡见闻套路的keso“组织”了一次“春节回乡见闻”媒体报道大奖赛,他设想的“获奖”文章包括《城里人下乡找“年味儿”》《你绝对想不到,农村青年最爱的竟是这些手机应用》等等。


你春节回到乡村了么?能不能用一小段话来描述你的返乡见闻?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参与讨论~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请后台留言或联系媒记君(见菜单栏)


| 媒记热文 |


川普怼CNN | 澎湃视频 | 梅姨

穿越雾霾区 | 团中央入驻B站

年终回顾 | 2016娱乐圈画传 | 澎湃融资

影视盘点 | 雾霾 | 记者被打 广电总局

2016去世媒体人YouTube最热视频

总编离职 | 老虎咬人 | 隐私泄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