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里约传真 | 奥运开幕式,我们真的看懂了?

2016-08-08 瞭望记者 瞭望

▲开幕式上绽放“RIO”字样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 “贫苦中看得见美好,哀伤中看得到富饶,苦痛中望得见快乐”

◆ “我们有很多社会问题,制度有许多危机,但我们就是我们”


文/《瞭望》新闻周刊里约特派记者杨士龙


  随着里约奥运开幕式神秘面纱的揭开,一夜之间,不少世界媒体从对里约“大吐口水”,急转为“不吝掌声”,展开了对里约新一轮的矩阵“晒图”。不过,这一次图展的主题由“枪炮”变成了“玫瑰”,歹徒换作了超模。然而,短暂的视觉狂欢过去,我们真的看懂了里约开幕式?




  活用一下开幕式执行导演、意大利人马尔科·巴里奇的话,“巴西纯美的创意”是否真地“触及了你的心灵”?让我们停下刷“朋友圈”的大拇指,闭上眼睛,静静思考,那些美轮美奂的烟火灭后,马拉卡纳体育场上演的这场低成本的、“以思想取胜的”大制作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彰显文化自信


  诚如里约奥运组委会传播总监马里奥·安德拉达(Mario Andrada)在开幕式上演前一天发布会上所言,包括巴里奇在内,开幕式主创团队是一个全球性梦之队。参与表演的艺术家,除了事先录影朗诵巴西经典诗歌的英国名演员朱迪`丹奇外,则是一水的“桑巴”军团。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巴西不只有足球和音乐。在这片热土之上,土著人、欧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和东方人都留下了他们独特的印记:卡皮瓦拉山的神圣抽象图案,“弥漫着海洋气息”的波萨诺瓦音乐,蓬勃激情的桑巴和战舞……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积木般搭建的贫民居住区层层叠叠。设计大师奥斯卡·尼迈耶的作品充满另一时空的想象力,飞行器“14BIS”在夜空划出的优美弧线,则让我们记住了巴西人桑托斯·杜蒙特才是最早的飞行先驱。所有这些特别的文化元素,鲜艳炫目的色彩与灯光交融中,以优美的浓缩姿态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微笑面对人生是巴西人的人生信条,”巴里奇说。“他们在开幕式中表达的是,我们有很多社会问题,制度有许多危机,但我们就是我们。”巴西眼前是面临着多重困境,但哪一个国家的发展没经历过困难和曲折?坐拥8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近1.9亿人口、资源丰厚的国家有着充分的自信底蕴。如果说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臣百米走秀展现的是巴西“性感”,倒不如说是把这个新兴“金砖国家”自信前行的优雅姿态深深烙在世人心中。


▲开幕式上的巴西超模吉赛尔·邦辰


倡导多元包容


  “让我们寻找相同,庆祝不同”,是开幕式整场晚会的核心主题。巴西庞克音乐的灵魂人物、71岁的若热·本·约林,是里约人心目中的“酷哥”象征,他的热歌《热带国度》一起,1500名舞者与60000名观众一起跳起巴西特色的魅力之舞,整个体育馆瞬间快乐摇摆起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全媒体道平台


  音乐无藩篱,体育无国界。里约、巴西乃至整个南美,本来就是一片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生的乐园。现代奥运走过120历史,终于来到这里,其跨越民族、信仰和肤色等鸿沟的包容精神必将继续发扬光大。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机械帆船表现欧洲人移民到巴西。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里约奥运开幕式创意导演费尔南多·梅雷莱斯指出,这台简约用心的节目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包容的重要性”。他说,世界乃至巴西政治的紧张局势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包容,尊重多元,求同存异。当仅有10人的难民代表队在奥林匹克五环旗导引下入场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起身鼓掌欢呼。这掌声与欢呼声不是对和平与希望的共同冀许吗?


▲难民代表队入场


保护蓝色星球


  保护环境,呵护地球是里约奥运开幕式后半段的主题。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森林锐减,极端天气多见……与前半段的轻松欢快相比,略显冗长凝重,这是开幕式传递的另一重要信息,一个预警,一个吁请。梅雷莱斯说:“巴西亚马逊雨林是世界最后的花园,我们必须要保护它”,“这一信息寄望于未来”,而非仅仅“危言耸听”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一个小男孩被种子发芽的情景吸引,现场响起德安德拉德的诗篇:“一朵花,尽管还有些黯淡,在躲避警察,穿透沥青。请你们安静下来,停下手里的生意,我确信一朵花正当街绽放。”  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每位参加开幕式的运动员都收到了一颗树种和一抔土壤,巴西人承诺,两年之后,这些种子会在德奥多罗赛区的激进公园长成特别的奥运遗产——“运动员森林”。在演出的一个瞬间,舞台上的奥运五环全部变成了滋润润的绿色。爱护地球家园,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共识。


▲里约奥运开幕式上的绿色五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和里约奥组委遗产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塔妮娅·布拉加博士,在开幕式前特地在主新闻中心一层的“可持续发展办公室”,向记者们介绍里约奥运践行“可持续的奥运理念”的经验,势必给里约留下积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遗产,并将成为将来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学习样本。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斯蒂芬·茨威格在他1941年出版的《巴西:未来之国》一书中,出于对陷入恶战的、“昨日的世界”——欧洲的失望,将他所观察、感受到的巴西描写成了一个“明日的世界”:贫苦中看得见美好,哀伤中看得到富饶,苦痛中望得见快乐。


  也许是巧合,里约奥运会的口号就是“一个新世界”,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话说,这个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让世界变得更好”。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致辞时,他又这样深情寄语:“这是一个让我们深感危机的世界,但我们有着奥林匹克的答案……在奥林匹克的世界里,每个人都遵循着同样的准则,我们完全平等。



▲8月6日,几名当地居民与“人民圣火台”合影。当地时间5日晚马拉卡纳体育场奥运主火炬台点燃半小时后,在里约市中心大教堂对面的奥林匹克大道上,14岁的男孩乔治·戈麦斯点燃了“人民圣火台”。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设两个圣火台,且圣火台不在赛场内的情况,因为本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在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而奥运会的主赛区位于里约西部的巴哈区,将主圣火台停放在市中心可以让更多的民众观看到奥运圣火。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推荐阅读

中国“90后”闪耀里约

图闻丨里约之约

图闻丨里约奥运,开幕如此璀璨

奥运丨中国夺金时间点

奥运丨中国军团征战里约四大猜想

指南丨2016年里约奥运会完整赛程表

里约奥运真有那么不靠谱?瞭望记者细数5个“是”与“不是”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标注【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