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心伯:如何控制中美民间不断增长的敌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Author 吴心伯





作者 | 吴心伯 教授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系作者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二十国集团+战略思想家对话会”(2023年9月6日)中“管控大国竞争”对话的发言整理文稿,经作者审定。

如何管理中美大国竞争,有很多需要破解的问题,但今天我只想聚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中美民间不断上升的敌意。我研究中美关系三十年,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过,也曾频繁往返两国之间,过去几年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担忧。


根据2023年3月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约40%的美国人认同中国是美国的敌人,而不是竞争对手或伙伴,这比上一年增加了13%。而在中国,虽然没有相关民意调查的数据,但我个人的感觉是,由于华盛顿持续采取强硬措施来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美国视为中国主要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威胁。


这种敌对情绪与中美两国的行为和言论有关。但我认为美国对两国之间日益增加的敌意负有更大责任,所以在这里我想特别讨论一下,美国如何用对华政策和政治话语在精英和公众中将中国塑造为敌人的形象。请看以下的例子。




其一,特朗普执政以来,中国一直被视为对美国的严重安全威胁,甚至被描述成是生死攸关的威胁,这引发了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人对中国前所未有的恐惧。


其二,拜登政府一直将中美之间的竞争描述为“民主”与“专制”的竞争,这实际上就变成了善与恶的博弈。如果是善恶的博弈,可以说双方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因为在善恶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任何妥协空间的。


其三,中国也被华盛顿视为唯一有意愿也越来越有能力破坏现有国际规则体系的国家,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中是无法共存共处的。


其四,美国政界、军事和情报界的领导人越来越多地谈及台海战争即将爆发,而且呼吁美国需要做好应对准备,这向美国公众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即中国和美国可能会陷入重大军事冲突。


其五,华盛顿关于“中俄轴心(China-Russia Axis)”的叙述将中俄两国相提并论,严重妖魔化了中国的形象。


其六,今年年初美国众议院举行有关TikTok的听证会,中国观众通过直播看到了美国国会议员表现出的对华仇视,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恐惧。这些议员的基本逻辑不是因为TikTok有什么问题,而只是因为这是一家中国公司。

此外,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季临近,美国政界营造对华强硬氛围的竞赛在加剧。美国政客中有很多非理性的声音,这些将会强化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同时激起中方的反感。


如果说冷战曾经是最危险的大国对抗的话,中美战略竞争则是最复杂的大国竞争。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我们才需要政治智慧和外交技巧来确保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然而,中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不仅毒化了双边关系的气氛,还影响了双方的政策制定过程,使两国关系走向对抗和冲突的轨道,而非有节制的、理性的竞争。


那么在有效管控内部对华论调方面,美国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来防止民间对华敌意持续上升?




首先,华盛顿应该将美国领导人和政府官员有关对华承诺和表态向美国民众公开,让美国公众更好地了解美国对华的政策意图。


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会晤时,拜登总统重申,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有利于美国和世界。美国尊重中国的制度,不寻求改变中国政治体制,美国不谋求新冷战,不谋求建立反华同盟。美国不支持“台独”“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无意寻求与中国脱钩,无意阻止中国经济发展,更无意遏制中国。


布林肯国务卿在访问北京期间也重申了拜登总统在巴厘岛的这番讲话。但是即使美方领导人和高级别官员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这些内容却从来没有在美国公开发表。华盛顿应该将这些表态向美国民众公开,让美国公众更好地了解美国对华政策意图。


第二,美国政府官员的对话叙事应该更加客观公正,不应只谈中国带来的经济挑战、政治挑战、安全挑战等等。


美方应该承认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主要引擎的作用,应该肯定中国在促进经济增长、消除贫困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应该承认中国对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贡献,包括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联合国维和行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实际上,在特朗普执政之前,美国官方时不时会谈到这些方面,但是自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官方涉华话语就变得极端负面。


第三,美国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最近访华期间对中国商务部部长表明,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稳定的双边经济关系非常重要,这有利于两国,也符合世界对两国的期待。


我觉得雷蒙多部长讲了真话。她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应该在美国重申这些看法,以让美国人知道中美经贸关系的真相。自从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真相被严重歪曲了。


第四,美国的军事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应该降低关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军事冲突的调门,尤其是要停止有关2025、2027或2035年中美即将开战的预测。


最后,我要呼吁,美国2024选举年的政治辩论应该更加关注美国本身的政治问题,不要老是盯着中国。当然我也知道这不太现实。

这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变化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我们对对方的态度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自特朗普上台之后,中国人对于美国的感知和期待都不一样了。关于美国对华战略意图,中国人的感受肯定是很负面的,虽然过去也有一些关于美国战略意图的负面情绪,但是当时情绪的强烈程度和现在是不可比的,我们必须坦诚认识到这点。


我觉得目前很少中国人会相信中美关系在不远的未来会恢复正常,更多数的人相信非正常的中美关系会持续很久。因此,如果我们意识到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重塑双方对这种关系的看法和期望,我们第一步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经常说行动重于语言,但就现在双方关系的现状而言,我们无法指望某一方会采取更多行动来管控中美之间的对立关系。那么为什么不能在话语方面先进行一些调整呢?在今天这种局面下,更多关于双边关系的理性客观的言论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 |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排版 | 蒲云涛


 

猜你喜欢


2天3场会见,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吴心伯教授解读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首次访华,中美谈的怎么样?

吴心伯:多层次对话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必由之路

论文 | 吴心伯:探索中美战略博弈的边界

吴心伯、何伟文:变局之下,大国外交如何“踏浪前行”?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