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115岁,这里有15位小哥哥小姐姐为她庆生!

心如故的 复旦发展研究院 2021-04-15






2020年5月27日

复旦将迎来115岁周年校庆

复旦发展研究院的15位资深老助管

也早已为母校准备了一波干货祝福

既有对自己在青葱岁月的回忆

也有对学弟、学妹们恳切的寄语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说了什么吧!


(提示:前方颜值高能预警



王啸宇

点击下方生日爱心收获美颜暴击↓

我是17届政治学与行政学王啸宇,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发展研究院的行政部和研究部实习。这段经历是我入校以来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起初我被招入英俊潇洒的吴涛老师麾下,除了辅佐他完成日常行政事务的推进,在他的领导下,我深度参与了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和上海论坛的筹备工作。两次论坛在规模和筹备难度上刚好形成了递进的关系,非常适合相关能力的提升。如在前者中,车辆上我只用安排几辆大巴,当时已经觉得略有繁琐;后者就需要数十辆大小车的统筹协调,考验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多线程工作的能力;再如前者只需和同伴一起安排十数名志愿者,还多是院内的助管,后者就需要上百名志愿者,如何高效地调动、组织并激励同学,这一问题考验着我们几位助管。还有更多的供应商协调,更多的部门主体,任务的提升鞭策着我们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很感谢发研院能够提供这么一个宝贵的工作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办公室氛围,吴老师经常与我们打成一片,其他老师也总是给我们的未来出谋划策,提供指导意见——这是一个扁平的、融洽的办公环境。而得知我想进行研究类的工作,吴涛哥就把我推荐给研究部的靳老师,进行相关研究,这对我的帮助很大。故而,我很鼓励各位学弟学妹进入发研院实习,相信你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衷心祝福复旦建校115周年,衷心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够加入发研院、为我校咨政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琪晓

我是陈琪晓,2018届英语系毕业,大四上学期(2017.9-2018.1)在发展研究院担任助管,今年即将在德勤人力资本咨询就职。


当时申请助管的时候,招聘条件写的是研究生,但是我还是努力尝试,向负责招聘的辛老师表达我的热情和能力,最终加入了发展研究院的助管团队。当时的工作有日常的外国智库整理、翻译总结,也有项目制的智库论坛的工作,我在这段经历中从各位智库的老师身上学到,做事要仔细认真、长期努力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抓住机会。之后我还有幸入选NEWDAY项目,前往挪威南森学院参加东西文化交流,收获了友谊,对世界和自我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很感谢当年的自己能勇敢尝试申请加入发展研究院,更感谢老师们的培养和给予我的机会。


正值520,我想对我的母校复旦说一句感谢,感谢她让我遇到如此多美好的人和事,在未来奋斗的道路上有许多优秀的校友与我同行。祝愿学弟学妹们享受在复旦的每一天,多勇敢尝试,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保持信心,不做谁的后浪,勇立潮头敢为先!


吴彦斌

大家好,我叫吴彦斌,是2019届复旦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生,目前任职于中海信托。


刚开学就幸运地成为了发研院的助管,开心快乐做了一个学期,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各位老师同学齐心协力筹办2017上海论坛,深刻体会到办好一项大型会议活动的复杂与不容易,各个流程、各个细节都需要反复确认并做好应急预案,也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协调好工作、服务好嘉宾。很庆幸发研院的老师们都特别负责有爱,愿意耐心教导,更愿意信任我们、放手让我们独当一面,我的协调沟通、时间管理、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都获得了综合的锻炼与提升,也因此获得了参加中韩领导力项目的机会,与中韩七十多位朝气蓬勃又优秀可爱的大学生一起度过精彩难忘的三个礼拜。感谢发研院的经历丰富了我的研究生生活,更让我成长了许多。

 

复旦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包容万象又充满可能,不管你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只要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然后坚定的走下去,总能收获那份心之所向,亦或是不期而遇的惊喜。祝福母校永远生机勃勃、桃李芬芳,祝愿学弟学妹们都可以大胆造梦、勇敢追梦,共同创造最难忘的复旦记忆。


      汤嘉源

我是汤嘉源 ,复旦大学12级16届行政管理本科生,19级管院mba在读,现在在上海诺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HRBP。2015年有幸在复旦发展研究院作为助管参加实习。

 

在发展研究院的日常工作还是比较简单轻松的,老师们也都非常专业亲切,我们接触的都是复旦的明星教授,其中不乏我们国关学院的老师,对我本科的学习是很好的延伸。上海论坛是发展研究院每年的一大重点任务,我在论坛前主要负责嘉宾手册的整理,这份工作需要非常细致,内容几乎每天都会变化,一些翻译和信息搜寻的工作则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论坛中我有幸被委以重任,担任后台的幻灯片播放员以及分论坛的英文稿校对工作。我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丝毫不敢怠慢,预演多次,为了稿件内容的精准性更是加班校对到凌晨四点。当时我只是一个大二的学生,这份宝贵的经验教会了我责任意识和追求卓越。

 

我对复旦有非常深刻的情感,在复旦的四年时间我遇到了许多对我非常有帮助的老师朋友,对我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现在重回母校进修的原因,我希望这所百年名校可以情怀与实干并重,声望与教学同增。祝福学弟学妹不忘初心,作为后浪用实际行动为母校添彩。


李钰恒

大家好,我是2011级新闻学院传播学系的李钰恒,目前在上海一所中美合办的高中担任IBDP国际课程的中文老师。这个夏天,我即将送走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我期待他们能够拥有自信开放的心态,善于交流,勇于尝试,拥抱这个世界多元的文化与挑战。而这些,也正是我在发展研究院实习期间所体验感悟的。


2014-2015学年,因为中韩领导力项目与发展研究院结缘的我,选择加入这个大家庭,跟着吴涛老师,负责上海论坛的会务工作,包括场地设备的协调确认和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等。“会务”两个字的背后,是一通又一通的电话沟通,一次又一次的物资清点,一趟又一趟在现场检查确认各种事项、联系相关负责人员协调改进的旅程,更别提会议期间时刻面对突发事件的紧张与焦虑。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好在有发展研究院的老师们提携指导。每一年的上海论坛,吴涛老师都是这样不厌其烦抓好每一个细节,思考如何优化改进流程、保障上海论坛的顺利召开。


正是每一个上海论坛工作人员的热忱与尽责,才让一届届上海论坛圆满开展,能够应对更艰难的挑战,包容更多元的文化。


我想这也是复旦的魅力所在。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更丰富的可能性,最终发现自己的道路。我期待学弟学妹在未来的生活里,能够充分享受在复旦的时光,冲破束缚,挑战自我,找到自己的热爱。


 闻人羽芳

我是2020届本科毕业生闻人羽芳。从大三下开始,我就一直是发展研究院智库成果和信息报送办公室的一名研究助理。


在发展研究院,我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时光。这里不仅有和蔼可亲的老师与同学们,也有众多的学习实践机会。通过搜集课题相关的现有研究,我对时下的研究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搜集、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能力。通过参与刊物编辑工作,我在资料检索、软件应用、格式排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些智库相关的学习工作经验正也可以被应用于我自己的专业学习:我在查找资料、撰写研究综述等方面感觉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在毕业之际,我愈发感念复旦所给予我的发展平台与愉快记忆。在这里,我非常想对复旦说一声“我爱你”,也祝愿复旦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之路越走越好。对于还在复旦学习生活的学弟学妹们,我也希望你们能通过复旦的平台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为它奋斗一生的目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黄含之

大家好,我是黄含之,来自16级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本科,从本学期开始,在发展研究院担任对外联络助理一职。


在发展研究院工作期间,我接触了多个方面的任务。从翻译访问学者文章,到整理采访素材,再到总结国家发布的最新文件……在这些工作中,我对智库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素材收集、整理和总结能力也得到提升,并且养成了紧跟时事热点的习惯。复旦发展研究院是一个严谨又包容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这里可以学到许多。对于想要从事研究类工作的学弟学妹,在发展研究院担任助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我要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进行公共管理学习,希望今后可以从事全球治理或者进入公共部门的工作。毕业在即,祝福母校复旦的未来越来越灿烂,祝福复旦发展研究院越来越好!也祝福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珍惜在复旦读书的日子,好好利用复旦提供给大家的平台和资源,做对社会有贡献、对未来有担当的有志之士!


         孙贝

大家好,我叫孙贝,2016级复旦法学院硕士,现于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工作,曾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复旦发展研究院工作。


在发研院期间,主要协助老师处理日常的学生工作,包括整理会议资料,翻译文献,发研院公众号的编辑工作等,也参与了中国智库论坛和上海论坛等学术论坛的筹办工作。我从读研的第一个月就来发研院工作,这里应该算做我研究生生活的起点,短短的时间内也经历了从光华楼搬家到智库楼,有幸和发研院一起成长,虽然偶尔也有工作辛苦的时候,不过还好始终都有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也和很多优秀积极的同学成为了挚友。现在回忆起当初的点点滴滴,始终是单纯,美好又难忘的。


也许人年轻时对万物充满期待,眨眼就落入平庸之海,但我也相信韶华有尽,行者无疆。祝愿复旦蓬勃发展,祝愿学弟学妹们各有钟爱,前程美好。


严奕伟

我是2016级经济学院的本科生严奕伟,从2019年3月份至今一直在复旦发展研究院担任助管的职位。


在复旦发展研究院,特别是研究部期间,我感到非常从容和快乐。弹性的工作制,优良的工作环境,高大上的工作内容,都让我非常推荐助管这个岗位。我在研究部期间参与了智库动态、改革参阅等报告的编撰工作,也接触了平日学习中未曾涉猎的内容,使我感到收获颇丰,并让我的文献搜集和阅读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此外,我也在发展研究院结识了很多伙伴,认识了不同专业但都热爱智库工作的朋友们。虽然在复旦的岁月仓促中即将走向尾声,甚至几乎都没有机会再回到复旦,回到智库楼去道别,但是这段时光一定会牢牢镌刻在大家的记忆中。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好好珍惜在复旦的岁月,不要像你们的学长学姐一样,在普普通通的一天走出校门的四个月后,才知道,那天就是你在复旦的最后一天了。当然,我也非常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加入复旦发展研究院,成为智库的一员,在学术能力上得到提升的同时,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让自己的复旦岁月更添色彩。希望未来复旦大学和复旦发展研究院一起,能愈发光彩照人,日月光华同灿烂。


        吴逸凡

我是吴逸凡,2016级国际政治系,2019.3-2019.6在复旦发展研究院担任研究部助管。


在发展研究院的工作实践虽然不长,但我实在是收获颇多。研究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很多文献的搜索收集、翻译和梳理整合工作,在我所接触的领域,这些经历几乎是所有大小研究和实习中都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而带教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也帮助我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锻炼。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我也参与了发展研究院举办的讲座与论坛活动的筹备,有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学者们,甚至可以和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学者交流心得感受。2019年的暑期,我也参加了发展研究院的中韩领导力项目,与不同高校的中韩同学一起在游学途中开展项目调研。除了丰富的机会和日常的能力锻炼,发展研究院的工作氛围也非常友善,老师们乐于沟通,重视并关注助管们的想法,解答我们的困惑,在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给予我很多帮助和支持。


即将毕业之际,回顾在复旦的四年仍然有很多不舍和遗憾。复旦于我而言是包容、自由的,她带给我前所未遇的平台和机遇,让我能开阔眼界、发现自我,让我与众多良师益友相遇,因而对之后的人生道路怀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作为求学路上的同行者,希望各位学弟学妹都能在复旦度过充实有意义的时光;多多尝试,开阔视野,在不同的际遇里发现自己、找到真正的兴趣和价值所在;同时也保持纯粹和坚定,明确自己的目标与热爱然后持续为之保持努力。


愿与大家一同走向上的道路~


朱子吟

五年前的9月15日,第一次来到当时还在光华楼的发研院参加助管面试,没想到5年后,我竟然还能想起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略微带点紧张的心情。一年的助管时光说长好像一点也不长,只要一开始回忆,美好的记忆就零零碎碎、一下子全都冒出来了。


记得2016年上海论坛结束的那天,我发了一条长长的朋友圈,感慨了半天,写下了满满的收获和感动,对我来说,在这里的时间是快乐并伴着巨大的成长的。在这里,我遇到了特别信任和关爱我的老师,也是在这里,真正意义上打开我了对这个纷扰世界的好奇心。


又快到五月底的校庆日和原本上海论坛该举办的日子了,一转眼四年过去了,但却感觉自己好像也一直没有离开,还是会偶尔路过智库楼,还是会经常刷一刷手机里置顶的FDDI公众号,还是偶尔会和在这里认识的伙伴相聚……


谢谢FDDI,希望这个充满快乐和希望的地方越来越好!祝复旦大学115岁生日快乐!


    吴倩煊

我是复旦15届毕业生吴倩煊,现就读于耶鲁大学,2019年毕业前在发展研究院担任助管。


在任期间,从中国视角理解‘一带一路’、‘东盟经济特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规划促使我从小细节中探索大愿景;与来自世界各地,揣怀着不同理想和憧憬的访问学者交流也让我有机会从多元视角探讨国际议题。


在FDDI的日子成为我在复旦四年的美好回忆——在此祝愿学弟学妹们在忙于课业之余,亦有踏出舒适区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理想,度过充实圆满的大学四年。祝愿复旦115 周岁快乐,在未来无数个115年中历久弥新,与日月争光兮与天地共久长。


孙涵涵

孙涵涵,2019届毕业生,现在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工作。


2017年成为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管,很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与关心。在发研院工作期间参与了上海论坛等大型会议的组织工作,参加的会议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个人统筹能力,同时这段经历也影响了我的择业方向,为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遇到复旦,是最美的相遇,让所有的自由而无用都变得有机会去尝试。趁年轻多尝试,多思考,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毕业的时候都能够说一句,在复旦的这几年我是快乐的,满足的,没有遗憾的~



      李小琪

李小琪,复旦大学法学院2017级法律硕士研究生,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担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学生助管,毕业拟从事律师工作。

 

发展研究院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去经历和思考。我主要负责智库论坛、各种学术会议的会务统筹工作,从会议议程详细安排,到参会人员住宿、车队联系、会场志愿者的统筹布置,都曾一一参与。虽然中间夹杂着很多细小琐碎的挫败和跺脚时刻,但更多是收获成就一件工作的圆满和与小伙伴并肩作战的满足感。


研一一整年,幸运地在这里遇到了温暖的老师和可爱的胖友,涛哥会鼓励我们大胆干,放手把整场会议都交给我们;丁老师会开车捎我回江湾,思文姐会偶尔教导我几句日语,让我每每有种“学习到了”的感觉;庄老师会在智库论坛结束我说要去大学路蹦迪时告诉我口红太红了(笑),会在我们离开助管岗位2年后依然给每条朋友圈点赞。对我来说,在这里拥有的都是闪闪发光的快乐,是日后回想永远都会欢喜的恣意一年。

 

曾有一位我非常敬重的学姐说“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我也想把这句话转述给学弟学妹。愿我们都好好珍惜复旦时光,珍惜身边尚可以予取予求的老师与朋友,然后永远热忱、正直、善良,即使是普通每一天内心也有狂野的梦想。


在旦旦的好多年,遇到了恩师与挚友,毕业虽然不舍,但也告诉自己“别想了就这样走吧,总有人替我爱她”。祝福复旦的百年星空永远闪耀,就像校歌里唱的那样“无羁绊前程远,向前进展”。


陈智韬

本人陈智韬,2018级经济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于2017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担任研究生学生助管,主要参与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中心研究助理的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参与了多项金融中心、研究部的内参、专报、课题的撰写、整理工作,完成了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公众号文章的编辑、撰写工作,还实际参与了发研院上海论坛、高校智库论坛等重大活动。在担任学生助管工作中,我得到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明白了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在发展研究院各位老师身上我深刻的识到这一点,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办公室老师为标准,我在工作方式和态度上,主动向他们靠拢,对自己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要做好一份工作,一个敬业的人要认真地、虔诚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对于复旦大学,我在这里衷心祝愿:母校,生日快乐!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对于学弟学妹,我希望各位践行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精神和要求,不断拼搏、努力向前,为自己、为复旦、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后记:


真诚感谢这些资深助管同学,如今他们大多数都奔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但当我们这些曾经的带教老师发出寄语邀请时,他们无不欣然接受并第一时间传来文字和照片,让我们分外感动。我们有幸,能与他们,以及许许多多可爱的同学们并肩携手,努力,奋斗,看过一路风景,踏过一段征程!


为谁盛开花满路?旦复旦兮心如故。


亲爱的FDDI老朋友们,复旦大学的校友们,


此刻,就让我们一起隔空寄语,


对亲爱的复旦大学,我们深爱的母校


说一句:115岁生日快乐!





文字图片丨王啸宇 陈琪晓 吴彦斌 汤嘉源 李钰恒 闻人羽芳 黄含之 孙贝 严奕伟 吴逸凡 朱子吟 吴倩煊 孙涵涵 李小琪 陈智韬

美       编丨虞荟楠



复旦大学115周年校庆大联播入口在这里!





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