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与子:17世纪荷兰油画中的母亲

2016-12-25 商务印书馆


吉拉尔·特·博赫《削苹果的女人》1660年


母与子:17世纪荷兰油画中的母亲


带着子女的母亲肖像画是传达某种道德信息的最富吸引力的途径。西蒙·沙玛研究这种类型的油画时非常重视儿童角色,甚至从中得出联合省是一个 “儿童共和国”的结论。然而另外一种解释也是存在的,它注重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中儿童的良好教育,而非将注意力集中到儿童世界本身。玛丽·杜朗蒂尼是最有说服力的专家,她告诉我们母亲的教育者角色、道德责任是这些画的中心主题:它们试图表现妇女的母性角色,通过当时的文化来描绘出妇女的理想形象,并强调这种理想标准和应受指责的行为之间的对比。儿童的描绘只是这一中心主题的附属产物,在展示了一些母性角色中的理想妇女形象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举止不端的妇女:画家们掌握有两种表现何为理想女性的方法。


▲ 吉拉尔·特·博赫《母与子》1653年

理想的母亲就是我们在吉拉尔·特·博赫著名的画作《母与子》中所看到的。这是一个介于肖像画和风俗画之间的非常普通的题材:“孩子将头放在母亲腿上这种题材是特·博赫的画《母与子》的中心主题,这种题材会出现在更高的社会阶层中……这种母爱关怀题材在其他画家作品中就有先例,尤其是迪尔克·哈尔斯和奇里金·范·布雷克兰卡姆。”家庭美德应该是每个人的目标,纯洁的生活也是一样:还能有比描绘一位给自己的孩子捉虱子的母亲更好的传达这种信息的方式吗?

▲ 吉拉尔·特·博赫《母与子》1653年

范·布雷克兰卡姆在《母与子》中有着同样的家庭美德画面,这幅画也是“准备上学"或“学校进餐"题材的典范。“内心的谦逊的表现形式非常有趣,虽然妇女应当做饭、纺织、照顾孩子,她依旧懂得如何保持家庭整洁。这位朴实无华、 毫不停歇地照顾着自己孩子的妇女是这种美德最好的诠释。她在家务活中忙里偷闲给孩子捉虱子,然后送他上学……以前迪尔克·哈尔斯曾经探讨过捉虱子的题材, 随后是吉拉尔·特·博赫。”


▲ 加布里埃尔·梅曲《病童》1664-1666年

这种题材最具吸引力的展现或许就是加布里埃尔·梅曲的《病童》。上面所提到的伦勃朗的画中也有该题材。 神圣家庭就是典范,我们可以见到圣母题材的各种各样的世俗化版本。克里斯托弗·布朗说得很正确:“我们在17世纪留给后代的母爱最打动人心的画面……或许就是……加布里埃尔·梅曲的《病童》,这幅画中母亲对孩子的温柔是圣母和圣婴题材的极为感人的反映。”


▲ 萨缪尔·范·霍赫斯特拉滕《摇晃孩子的母亲》

萨缪尔·范·霍赫斯特拉滕的画作《摇晃孩子的母亲》也属于将母爱和家庭生活理想化的意志范畴:“萨缪尔·范·霍赫斯特拉滕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两位俯身关注摇篮的妇女的细致理解,也否认了任何感伤主义的指责。”彼得·德·霍赫的《食物储藏室》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温情和幸福。然而,这幅画也包含有一些教育暗示:“之所以彼得·德·霍赫向我们描绘一位将食物储藏室里的瓦罐递给女儿的母亲形象,这是为了阐述人们对儿童所期待的顺从与合作。在他另一幅作品《庭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听话地把一个篮子递给母亲。”


▲ 彼得·德·霍赫《食物储藏室》1658年

但除了这些宣扬母爱和子女顺从的油画以外,还有其他作品展示了应受指责的场景。吉拉尔·杜乌的《年轻母亲》是相较之下更为少见的“模糊的哺乳”题材的典型代表。吉拉尔·杜乌是莱顿的一位画家,他杰出的技巧在当时备受好评,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被认为超越伦勃朗。“这幅画的场景发生在家具齐全、布置舒适的室内。孩子吃奶的注意力被另一个妇女晃动的好玩的拨浪鼓所分散。这个婴儿成为了一种非常动态的人物形象:他的头从送到嘴边的母乳转向了一个吸引目光的物体……换句话说,他为了人为的把戏而放弃了天性,为了享乐而拒绝了食物需求,总而言之就是他喜欢恶习甚于美德……所以,从儿童时期开始人们就可以被引上邪恶或不理智的道路。但吉拉尔·杜乌并没有采用讲道口吻将这种信息强加于人:他首先想要表达的是儿童玩耍的天性,他们很自然地会被吸引目光的物品所吸引。”

▲ 吉拉尔·杜乌《年轻母亲》

▲ 加斯帕·奈彻《母亲关怀》 

加斯帕·奈彻在《母亲关怀》中用更加直截了当的方式展示了同样的信息。这幅作品汇集了当时关于抚养子女的方法的所有观点:为孩子梳头的母亲阐释了母亲的美德和卫生的重要性;门洞上放着用于梳洗的碗和水罐的支架暗示了身体的洁净。相反,第二个孩子却举止调皮:他在镜子前做鬼脸,满地散落的玩具肯定是他的;而猫的出现是为了强调一切的不道德性。信息表达得非常清晰。

【摘自商务印书馆新书《西方儿童史》(上卷)“十七世纪荷兰油画中的儿童教育图画研究及道德含义”】


《西方儿童史》(上下卷)

[意]艾格勒·贝奇  [法]多米尼克·朱利亚 主编

申华明 卞晓平 译

商务印书馆 2016年1月

内容简介

《西方儿童史》是一部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论著,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从古代到17世纪,下卷自18世纪迄今。全书一方面从不同时期社会对儿童的不同定义及对待、年龄段划分的变化、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儿童的社会角色、儿童礼仪、家庭环境、学习规划、活动场所等角度,构成完整的儿童史框架;另一方面,以细节丰富、论证翔实的专题史形式,研究现代弃儿、儿童务工、残疾儿童等问题,深化了对西方儿童史重要主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

艾格勒·贝奇,意大利作家、教育家,教育学与教育史教授,曾任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哲学系主任。

多米尼克·朱利亚,法国历史学家,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偏重于旧制度和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历史、宗教和历史教育。

目录

上卷:从古代到17世纪

1. 儿童史,无言的历史?
2.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儿童
3. 古罗马文化中的儿童
4. 中世纪的儿童
5. 神圣的儿童,儿童中的圣人:匈牙利的圣伊丽莎白的童年 (1207-1237)
6.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
7. 14、15世纪意大利的儿童、回忆和死亡
8. 15世纪教学论著中的儿童形象
9. 16世纪的学习对话录和儿童礼仪
10. 现代初期的儿童
11. 信息与现实——17世纪荷兰油画中的儿童教育图画研究及道德含义
12. 17世纪对圣童耶稣的崇拜
13. 玩偶和鼓,或17—19世纪法国玩具史
人名索引

下卷:自18世纪迄今

1. 专制制度与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1650—1800)
2. 没有童年的儿童:关于现代时期的弃儿
3. 19世纪
4. 18世纪和19世纪儿童的工作
5. 19世纪的儿童与家庭
6. 早期儿童学校以及幼童概念的创造 
7. 19世纪和20世纪的残疾儿童
8. 20世纪
9. 现代儿童文学
10. 儿童的文字,成人的解读
11.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童年与电影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