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故事|“家乡宝”返滇记——雨林中的傣陶艺人

修复自然 绿色和平行动派
2024-08-31
「 行动带来改变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云南最为人熟知的宝贵之处。这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却有着从高山寒带到热带谷地完整的生态系统,保存着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生物类群,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云南昆明拉开序幕。绿色和平和三位云南“家乡宝”一起,沿澜沧江顺流而下,从雪山之上到热带雨林,从本地人的视角探索和记录了他们眼中的生物多样性故事,带你认识一个可能未曾了解过的云南。


“家乡宝”是云南人的一种自我调侃:云南人爱家乡,不论走到哪里,还是家乡最美;云南人即使离家走出去,最终也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


三位“家乡宝”里,有科普高山植物的视频博主,有可持续旅游倡导者,也有傣陶技艺传承人。他们在云南多种多样的自然风物中成长,也感受到这种宝贵的“多样性”在高速发展的喧嚣中褪色的可能。


对他们来说,“家乡宝”不单是一种乡愁,更是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第三集:雨林中的傣陶艺人



继续沿着澜沧江南下,“家乡宝”的旅程来到了最后一站——西双版纳。制陶人邱以胜对这里的树木林草、尘沙泥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十余年前,傣族的器物造型、建筑样式、装饰纹样为他的创作提供养分。现在,他重新走近自然,从热带雨林中千奇百怪的植物叶片图案、树皮的肌理纹路中获取灵感;也将亚洲象象粪、澜沧江的江沙、古茶树的枝叶用作制陶的材料,将西双版纳的奇妙烧制在一件件古朴的陶艺作品中。“尊重每一个物种,与自然同呼吸”,是邱以胜坚持实践的创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家乡宝这一系列视频中最想表达的内容。

邱以胜站在西双版纳的澜沧江边,与星光夜市中的自己对望。© Greenpeace / Yan Tu
 

艺术源于自然


邱以胜在澜沧江边生活已整整20年,他创立的第一个傣陶工作室就在江边,距离江水仅仅200余米。江是水的汇集之所,水的汇集形成了自然之力,对一个制陶手艺人而言,这条伟大的河流,就是一台力大无穷的球磨机,把汇入江中的砂石打磨成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和数不尽的沙粒。将江沙掺入陶土,会让陶器有一种粗糙朴拙的质感,而江沙掺入釉料,则会烧出独特的蓝色,仿佛来自江水的力与美也被注入陶器之中。
 
邱以胜和学生澜沧江边采集江沙,混入陶土中增加陶器的质感 。© Greenpeace / Yan Tu
 
江水携带着泥沙滚滚而来,也哺育了中国为数不多的面积大且相对完整的热带雨林。在蓊郁叠翠、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仅高等植物就有500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等也种类繁多。它们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了一个和谐、自由的生态系统。

南糯山附近的章朗村,就有着成片的原始热带雨林,在与村子相伴的一千多年中从未受到打扰和破坏。这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名字的布朗族村寨,是邱以胜的“世外桃源”,每当陷入焦虑或是创作中遇到瓶颈,他总会来到这里,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身心的平静和灵感的启迪。西双版纳世居的少数民族有着对雨林的敬畏和崇拜。他们将森林看作祖先来的地方,也相信森林是灵魂最终的归途。在布朗族和傣族的传统中,安葬着祖先的森林被称为竜(lóng) 林,每一个村落都有一个竜林,每一个勐就有更大片的竜林。竜林在村民眼中是神圣的,村民们敬畏竜林,不会动一草一木。小心翼翼踏入竜林,象耳芋的叶片上被叶甲咬出规则的圆形孔洞,魔芋有着蟒纹图腾的茎和火炬状渐变色的果实,地衣在树干上留下皲裂纹的绿色点缀,树舌即便枯萎后也能保留天鹅绒一般的质感……不同植物的肌理、色彩、图案、生命在四季的不同变化,都是邱以胜在陶器创作中的养分。

<< 左右滑动查看 >>

章朗村竜林中随处可见雨林植物的几何图案与纹理,它们都成为了傣陶艺术的创作灵感。© Qiu Yisheng / Greenpeace


在傣语中,澜沧江被称为“南兰章”,即“百万大象的河流”。亚洲象,也是西双版纳的一张名片。成年亚洲象每天需要进食200-300公斤植物。而大象的消化系统不佳,大量的植物只能经过简单的消化后被排出。在东南亚国家,人们将象的粪便做成纸张,制作出独特的旅游纪念品,传递人们对大象的喜爱。那如果将象粪用于陶艺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新奇的作品呢?邱以胜把捡拾回来的象粪晒干、过筛,再用清水反复淘洗之后烧制成灰,与长石或泥浆调配,制成出不同配方的釉料。西双版纳的雨林可以为大象提供一百多种植物作为食物,当这些植物间接地通过象粪成为釉料,赋予陶器崭新的色彩,像是自然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紧密关联也有了具象。

<< 左右滑动查看 >>

大象的食量巨大且食谱涵盖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不完全消化的象粪烧成灰后制成的釉料也极具变化和特色。© Greenpeace / Yan Tu


浩荡的澜沧江穿过西双版纳的茫茫雨林,共同孕育了丰富的物种,也孕育了文明与艺术。让我们跟随镜头,从一件傣陶作品的诞生中,感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哲学。




万物有灵且美。除了在《家乡宝返滇记》中出现的绿绒蒿、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自然界中还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值得我们去认识和了解。英国知名博物学家、自然学家约翰·亚瑟·汤姆森爵士在《动物生活史》一书中,通过对动物生活状态的观察,向我们介绍了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物种,分布范围涉及欧、亚、美、非、南极洲等地区。记述动物在野外生活的同时,也研究它们怎样解决觅食、求偶、地盘、种族四大永久性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读,让读者在诗意中拓展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视野,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


互动赢奖品

《家乡宝返滇记》已经全部上线,看完三集纪录片的你,是否有许多感受想和我们分享?或是否唤醒了你与动植物、自然相处的记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留言中获赞最多的前两位朋友将获得《动物生活史》一书。





此项目已在北京取得临时活动备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和平行动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