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品大发现 Vol.3 | 刘佳玉——再寻桑田

▲  © UABB 摄影:胡康榆

在“城市生息”的主题下,本届展览共设置五大主板块(分别为:“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一个特别板块(包含六个单元:“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制服”“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三个专题馆(UABB品牌馆、香港馆、罗湖馆)以及一个常设板块(“即地制造”)。


本届“深双”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参展人带来了数百组作品,所呈现的作品主题从宏观的生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多样的生态认识论、跨领域的对话与实验,到环保理念下城市与建筑实践者持续的创新和行动;聚焦城市气候、生态变化等全球性的议题,同时也关注当下生活方式、流浪动物等日常相关的话题,共同探讨未来城市新前景。


本期「展品大发现」将为大家介绍“何以共栖”板块的作品——《再寻桑田


Another Side

再寻桑田


展品名称:再寻桑田

展览板块:何以共栖

参展人:刘佳玉工作室



刘佳玉

Jiayu Liu

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同年组建刘佳玉工作室,致力于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研究。曾入围Lumen digital art艺术奖和Aesthetica art 艺术奖。作品参展于V&A,Watersman Art Centre , Helen Hamlyn Centre ,英国约克美术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伦敦艺术节,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等。


具备“再生”能力的

城市样本


《再寻桑田》是基于绿色和平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合作实施的2022绿色生活公众宣传项目,由环保机构与艺术家联动的关于“城市生机” 的未来创想:城市,如何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保持活力,应对极端暴雨、洪水、高温等天气事件;城市又如何在高能源高资源消耗的惯性上,被激发出改变潜能?带着这一系列挑战,艺术家刘佳玉用多种媒介呈现了一个具备“再生”能力的城市样本,透过这个艺术尝试我们共同倡导基于城市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想象与实践。


▲ © UABB 摄影:胡康榆


以新的视角直面现代社会不断倡导的城市低碳发展


作品使用深圳前线电子制造工厂的废弃材料,通过环保树脂的浇筑,塑造出如同自然形成的琥珀效果的岩体雕塑附着于墙面,岩体雕塑将在空间中重新拼贴出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我们将在场域内为该景观注入红色和蓝色的流体影像,该影像透过投影映射的方式呈现于岩体雕塑表层,当流体逐渐从红色流向蓝色,也暗示着一些不可循环的事物逐渐转向可循环的过程。


▲ © UABB 摄影:胡康榆

自然生生不息,因其拥有不断再生的能力。而我们希望透过在创作中使用“bricolage“的方式,将电子废弃材料嵌入作品之中。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莱文-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将“bricolage“这一概念引入了社会科学,称前工业化时代最有用的创新就来自于反复调整和改变现有的熟悉素材。


“bricolage“译为“拼装”,在本次的作品之中,我们以即兴的方式将收集来的各类混媒体材料重新拼贴在一起,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这一过程仿若自然的运转一般,循环出自然的重生之力。


▲  © UABB 摄影:胡康榆

作品引出了废弃电子材料所造成的严重污染的核心问题,并通过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呼唤我们从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出发,以新的视角直面现代社会不断倡导的城市低碳发展。


“自然再生”的溶洞空间


在《再寻桑田》创作的第一步,我们在软件中创作出雕塑部分。借着环保系列作品的创作语言的表达,我们在工业建筑中,创作出一个“自然再生”的溶洞空间。观众通过楼梯在空间的对角漫游,体验这个空间流动的状态。

 

在雕塑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深圳前线电子制造工厂的废弃材料,通过环保树脂的浇筑,塑造出了一个如同自然形成的琥珀效果岩体雕塑。

 

此外,我们提取了代表降雨、降水的蓝白色调,还有代表炎热、高温的红色调,根据其自身的物理特性,以物质的粒子单位模拟出动态效果。当红蓝交织的那一刻,两种极端的矛盾和融合,为我们带来极具视觉冲击的场景。


我们与城市生息的关系

是什么?


▲ © UABB 摄影:胡康榆

本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共设置五大主板块,分别为“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以及一个特别板块和一个常设板块“即地制造”。板块之间以“提问—思考—行动”的路径逻辑层层递进,从而将本届策展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

 

其中,“何以共栖”板块作为展览的序幕,正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提问,意在激起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与敬畏,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结构中面向未知时代的反思和思考。通过跨领域、多学科之间的交流,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和谐共处,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面向未知时代的想象。

 

城市,如何在气候变化影响之下,保持活力,应对极端暴雨、洪水、高温、寒潮的一连串被气候变化恶化了的天气事件;城市,又如何在高能源消费与资源消耗的惯性上,被激发出改变的潜能?带着这一系列挑战,我们用多种媒介呈现了一个具备“再生”能力的城市实践样本,透过这个艺术实践,倡导基于城市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想象、探究与实践。


其他作品

2021年以来,艺术家刘佳玉开始更多关注到自然与气候的变化这一全球紧急状况,该系列作品旨在与公益组织与品牌的合作来共同探讨探讨社会工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至今参与到这一系列作品的合作方已有: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reen Peace绿色和平、Invisible Dust UK等国际公益组织,兰蔻,Adidas,OPPO等品牌。

《SHAPE OF PLASTIC 塑形》

 

观者驻足于作品前可以观赏到震撼的海洋空间,但随着视角穿梭于雕塑中,观者会发现美丽的背面掩藏着熟悉的海洋垃圾。从现实到理念,从废弃之物到美学之物,刘佳玉从视觉和观念上呈现了材质的对比与转译,为观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重新审视人与海洋、人与自然的关系,此作品是艺术家对人类世的重要回应。


《SHAPE OF WEAVE 造形》


《造形》/SHAPE OF WEAVE延续作品《塑形》/SHAPE OF PLASTIC的可持续理念,使用来自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 回收旧衣粉碎后的布料融合环保树脂,为观众塑造出一个无尽、虚拟的地表景观。这一重塑过程也是一场反复再现的构建,通过以“物体”重塑“物体”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无形空间。


《NATURAL CONCERTO 竹谷和鸣》


这片“竹谷空间”也是我们对未来社会各领域相互合作的展望,它将可持续的“再利用”、时尚的“新鲜感”、区块链的“信息透明”与新媒体艺术的“紧迫感”相结合,在城市中心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这一身份在“可持续”中的重要性。


《Grow in Love 幻漠之花》


《幻漠之花》是我们对于“一瞬一生”的反思,在喧哗的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中留有生命重整的空间,将我们对蓬勃的期许代入其中。



展馆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开展,每周一闭展


周二至周四 

10:00  - 18:00 (17:00停止入场)

周五至周日 

10:00  - 21:00(20:00停止入场) 



  交通指引:



主展场:

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公共交通:

地铁5号线/7号线:太安站E出口

地铁5号线:布心站B出口

公交:东昌北站、太白路中站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1日 至 2023年3月26日  

分展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龙岗区国际低碳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坪山区大万世居、深汕特别合作区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执行单位:广东粤海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深圳市双年展公共艺术基金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总策展人: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