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怎样,我们的时代就怎样

2017-07-08 冰点周刊编辑部 冰点周刊

我们从粗糙的沙砾中,小心地捡拾这些珍珠并一一收藏,不是出于集邮式的癖好,而是希冀从这些“课堂”的碎片中,拼凑出一个关于中国教育的故事,甚至关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编辑部不大,却藏着些许雄心。为此,我们追着时代奔跑,下农田,上庙堂,寻他山之石,听一家之言……我们始终在努力为这个时代画像。

 

快速变幻是这个时代的特质,样态各异甚至相互矛盾的时代画像将我们包裹,让我们无从分辨,但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时代底色究竟如何,存在一个明确且坚定的答案。因为,任何时代都是由一些可以被称为“基石”的东西构建而成的。

 

这样的“基石”,就散落在时代的各个角落。当我们来到学校和家庭之时,这些“基石”以各种“课”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很幸运,在江苏省扬州中学,我们找到了一堂历史课。王雄老师喜欢带领学生追问“什么是历史”,拒绝让学生背诵现成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公民素质。在广东省的深圳中学,我们找到了一堂语文课。马小平老师发觉许多年轻人“有技术却没良知”,于是在病榻上开发了自己的人文素养课程,他很少讲教材,却把梁漱溟、哈维尔、王小波带进课堂。在清华大学,法官何帆将“另一种知识”带进法学课堂,他抛开纯理论的知识讲授,讲现实中的司法状况,培养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的能力;在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领着学生发现中国教育的种种怪现象,培养学生调查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香港中文大学,陶国璋教授在“死亡与不朽”的课上,带学生去解剖室参观,邀请不同背景的人讲述各自视角下的死亡,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



我们甚至回溯民国,在西南联大、春晖中学、耀华中学等过去的学校里“游走”,寻找曾经熠熠生辉的课堂,感受那个年代先生们的风范。

 

我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在千千万万的家庭里,还发现了数不清的“课”:“童话大王”郑渊洁因找不到理想中的学校,而选择在家给儿子开“课”,那里没有分数,没有文凭,束缚被减到最少;上海作家叶开用文学名著为女儿堆出了“语文课”,那里没有说教,没有死记硬背,不保守、不无聊;还有优秀留学生的妈妈刘曼辉开设的家长“课堂”,那里没有“虎妈”,也没有“羊爸”,却有通往教育的第三条道路……

 

我们从粗糙的沙砾中,小心地捡拾这些珍珠并一一收藏,不是出于集邮式的癖好,而是希冀从这些“课堂”的碎片中,拼凑出一个关于中国教育的故事,甚至关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在如今的中国教育故事中,我们总能看到,本应承担独立教育功能的中小学被笼罩在大学的阴影下,本应发挥巨大作用的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日益萎缩。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现今,学校正因不断加盖的大楼而变“大”,因不断扩张的校区而变“大”,因五花八门的技术而变“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的本质被压缩再压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呈几何级数增长,可独立的思考、批判的精神却被挤到边缘地带。秉性各异的孩子们只得挤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跳舞,在通向考试的路途中,逐渐变得面目模糊。

 

这些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亦无须掩饰。在宏大叙事里,问题和希望自然可以藏身其中、相安无事。但在每一个个体故事中,教育的任何瑕疵都有可能把人硌得生疼。

 

我们的记者采访过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她对记者说,她曾看到过刚入学的小学生为了写拼音,手上磨出了老茧;看到过老师把塞满习题册的厚书包卡进孩子后背和椅背之间的有限空间里,只为强迫孩子坐直;看到过开学时孩子们向老师问好,脸上现出巴不得早点儿说再见的表情。

 

那一刻,她想到了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小短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是啊,中国的教育故事里到底包含着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们像所有老师、家长以及所有教育亲历者一样,焦灼地关切这个问题,一刻不敢松懈,因为我们的教育交出一个怎样的青年,这个青年就会以怎样的姿态加入社会。

 

如果这个青年冰冷、机械,只懂成绩而不知其他,那么他参加建设的社会就会变得残酷、冷漠;如果这个青年博爱、温和、理性且兼具人文情怀,那么他参加建设的社会就会变得温暖、包容。

 

因此,我们出发,努力将中国教育故事的图景勾画得更完整、更精细,也试图在这幅纷繁复杂的图景中,找到一条突围之路。



也因此,我们才如此珍视这些努力搜集的“课堂”。这些“课堂”或许并不包含多么深刻的教育理论、多么惊世骇俗的思想建树。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些最平凡的老师、学生、家长身上,在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故事里,总是包含了一些可以上达于“道”的东西。这种“道”我们可以用很多名字来称呼,比如“爱”“理性”“独立”“平等”“自由”“人文关怀”……

 

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这种像珍珠一样珍贵的“课堂”,散落在时代各处。穿起这些珍珠,是一个耗时耗力甚至没有终点的工作,但我们坚信这项工作的价值。

 

感谢出版社编辑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捧出这串倾注了《冰点周刊》全体同人心血的珠子,希望它发出的光芒,能够闪烁在更多关心中国教育的人们前行的路上。



扫描二维码,购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