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起前行 |【海粟讲堂×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安来顺 | 博物馆的物与事 往与今

教育发展部 刘海粟美术馆 2022-06-11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

刘海粟美术馆体验站点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讲座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客户端、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该系列作为全国首个常规性的博物馆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围绕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藏品管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博物馆的相关专家、教授、研究员为全体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对文化、历史、博物馆、艺术等领域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为持续提供高质量线上艺术资源,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海粟讲堂将和大家一起回顾《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精彩内容。




第二讲#

博物馆的物与事  往与今

/ 讲座时间 /

6月4日

14:00

/ 主讲人 /

安来顺

/ 参与方式 /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直播

B站直播二维码

文化云直播二维码


/ 讲座内容 /

博物馆,是关于“物”的,也是关于“人”的;是关于“过去”的,也是关于“今天”的。这是全世界博物馆领域在约150年专业化嬗变中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共识,而这种共识已不仅限于理论思辨层面,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博物馆机构和博物馆从业者在探索中得出的结论。

博物馆语境中的“物与事”,指向的是“博物馆收藏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博物馆究竟应当收藏什么”等看似明了但又确需进一步辨析的问题。当这些问题得以再确认的时候,我们所努力的博物馆藏品资源活化才真正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博物馆语境中的“往与今”,则主要指向博物馆的传播能否应答“博物馆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可否更加积极”以及“博物馆能否真正成为社区发展的利益相关方”等带有变革性的问题。当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的明确思路的时候,我们愿望中的让公众使用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才不再仅仅是一个政策宣言。

博物馆的人文性和当代性问题涵盖了诸多方面,而重申博物馆收藏及其所承载的信息体系,探讨博物馆传播的古今桥梁功能,是其中重要的切入点。资源拓展、连接古今、多元视角、利益相关等观念的引入,会对各博物馆反思和调试自身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启发价值。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整个博物馆生态体系面临再平衡的时候,类似的讨论意义就显得更加突出。

/ 主  办 /

 新华网客户端

上海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 承  办 /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大学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

/ 直播平台 /

Bilibili   文化云



关于主讲人

ABOUT THE SPEAKER


安来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博物馆》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主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浙江自然博物院理事长。从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研究和管理工作30余年,曾主持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课题,发表论文近百篇。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更多精彩讲座

请持续关注“刘海粟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海粟讲堂

海粟讲堂内容包括普及性艺术讲座及高端的学术性讲座,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我馆邀请知名艺术家、学者、院校专职教师等在馆内推出系列艺术讲座,并同时开设线上直播,拓宽活动辐射范围,为大家普及艺术理念和知识、提升艺术素养。


📚





观展小贴士💌


尊敬的观众朋友: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刘海粟美术馆已于2022年3月11日起实行临时闭馆。闭馆期间,各类公众活动均暂停。恢复开放时间将另行通告,请留意刘海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的最新动态信息。

感谢您对刘海粟美术馆的关注与支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刘海粟美术馆

2022年5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